陈胜利
【摘要】本文以中职学校内部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断、考核评价为基础,结合考核效果,探索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校内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改和教学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专业 诊断与改进 教学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77-02
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最基本的单元,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证和改进的第一线。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专业通常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行业特点,没有专业建设内涵质量的保证,是无法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学校与社会的多层次衔接。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对专业建设水平的诊断和诊断基础上的改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有力的抓手,对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内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改的背景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推动和指导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甘肃省教育厅按照教育部《指导方案》的精神,制定了《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指导全省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从2016年秋季开始,我校在校内开展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探索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二、校内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改的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
2.诊改理念:充分体现“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依据中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对学校各个专业进行常态化和过程性考察与监控,以探讨、发现和把握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活动中,影响、制约并决定专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核心要素与基本规律,及时发现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实际运行环节中存在的各种显性和隐形的问题与困难。
3.诊改目标:通过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促进专业团队的深度自我反思,促进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质量水平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三、校内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改的原则及指标体系
校内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断、考核的原则以注重过程考察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从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与效益四个一级指标,设立19个二级指标及39个测评点,对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及内涵水平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定性与定量测评。考核指标的各诊断点按 A、B、C、D四级制定了等级标准,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级。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下为不合格,61-79分为合格,80-89分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
四、校内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改的基本程序
1.成立校内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改机构。
(1)成立校内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改专家委员会。校长任主任委员,学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任委员。
(2)成立专业教学工作诊改专家小组。根据诊改专业选定专家,组成诊改专家小组,诊改专家小组成员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专家组成;诊改专家小组人数一般为5-7人,行业企业专家1-2人;诊改专家小组在教务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开展考核、诊改工作。
2.制定诊改实施方案。
学校教学诊改与质量监控的责任部门,具体负责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组织实施及日常工作,制定《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3.教学诊改工作流程。
(1)确定诊改对象。学校在每学年开学初确定拟进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业,原则上每学年选择3-4个专业进行诊改,由诊改专委会办公室发出公开通知。
(2)提交材料。被确定接受校内教学诊改的专业在一周时间内,提交有关材料;专业(系)提交最新定稿并正在使用的专业调研报告、专业建设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实施性教学计划、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等教学文件电子稿。
(3)审阅材料及数据。诊改专家组成员在考核准备工作完成到位后,审阅专业文字材料,并结合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分,并录入学校教务管理平台;诊改办公室对专业(系)教学工作状态数据信息进行核定,并提请专业(系)进行确认。
(4)现场考察。现场考察是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断、考核最主要的内容和方式。现场考察的内容依据诊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项目内容进行。现场考察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有:(1)考察听课。(2)考察实训条件。(3)考察合作企业。(4)毕业生回访。(5)专题调研和访谈。
(5)诊断结果和反馈。在完成全部诊改工作程序的基础上,由诊改专家小组汇总各项情况,进行评分并拟写诊断、考核报告。诊改专家小组开展集体研讨,形成评判意见和专业考核结论,向被评专业汇报、反馈专业考核意见。
4.诊断、考核结果与使用。对诊断、考核等次不合格的专业(系)提出预警,并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整改效果不明显应停止该专业招生;考核等次合格的专业,专家小组提出专业改进方向,争取办优办强该专业;诊断、考核等次良好、优秀的专业给予考核绩效奖励。
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1.专业教学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建设是基础。学校教学工作状态数据采集是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断的基础和前提。由学校管理人员指定数据采集负责人,负责分配权限(确定采集用户)和需采集的数据项。源头数据采集的真实、准确是进行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依据和保证。
2.成立学校教学工作诊改机构是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设立组织和领导机构是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改顺利开展的保障。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共同配合,需要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保障。对于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需要学校层面的充分重视,教学诊改与质量监控的责任部门才有可能和有能力调动校内多方面资源,协同进行专业(系)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3.构建诊改理念和指标体系设计是关键核心。
随着教育理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职学校对接行业的发展,每一所中职学校进行专业教学工作诊改的理念和诊改指标体系都应该是有所同的基础上有所差异的。对于不同专业,也要在固有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制定个性化指标,突出行业和专业的自身特色。诊改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充分体现重点性与导向性原则,诊断项目和诊断点的考核评价指标要能正确反映学校教育、教学的真实状态和改革发展方向,才能更好的发挥学校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促进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应崧.教学质量要“医院体检”,更要“自我保彰”[J].中国教育报,2015年10月29日.
[2]何锡涛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管理监测平台的思考[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6,[1].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
[4]《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