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艺卿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当前教师所面临的首要任务。简要阐述了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策略
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是当前所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广大教师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采用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结合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的自主课堂
在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和引导者。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转换师生角色,主动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开放的课堂,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溶液》一课时,笔者给学生演示了氯化钠和蔗糖的溶解实验,当看到固体消失时,笔者要求学生讨论一下,尝试用微观知识解释氯化钠和蔗糖的溶解现象。这样给学生提供课堂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还能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只有培养学生广泛的化学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学科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特有的丰富有趣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是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一开始对化学所抱有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不断的理论灌输中荡然无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课堂教学效率也一直不太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用奇妙的化学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探索和研究,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实现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酸和碱》的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将鸡蛋放在醋里,每天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三天后,学生纷纷反应说鸡蛋皮消失了,学生被神奇的现象震惊了,充满极大的探究兴趣,笔者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了这一现象。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在好奇中掌握了化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重视化学实验,突破重点难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变无形为有形,突破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记忆化学实验结果,使原本丰富有趣的化学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利用化学实验使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从而突破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笔者事先准备了几组实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然后让学生讨论,哪组实验更适合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这样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化学实验的探究性,提高了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化学知识。
总之,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教学环境,采用不同的方法,只要我们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恰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荣华.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
[2]王六新.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J].数理化学习,2014.
编辑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