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作业下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报告

2017-03-23 19:30赵翠田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堂设计

赵翠田

摘 要: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好奇心与持续的热情,将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本文以课下“零”作业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和对化学老师的深度好奇,并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多种途径唤醒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力,让学生狂爱化学并全身心投入对化学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在不知不觉中把需要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最终达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课上全力以赴;课堂设计;课前测;兵教兵

近几年,笔者一直致力于探索怎样才能上让学生喜欢的化学课,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努力唤醒学生的学习内力——变老师的“要学生学”为学生的“我要学”,在不断实践中慢慢走出自己的课下“零”作业之路。本文就“零”作业下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具体做法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向学生承诺对他们极具吸引力的课下“零”作业

为了让学生抓住课堂,我会对新接手的一届学生说:“敢不敢和老师一起挑战化学课课下不写作业?”此话一出,立马就能看到被激起的兴奋:“什么?课下不写作业!”“是的,你渴望‘课下轻松没作业,却又能取得好成绩吗?你想任性地‘把考试踩在脚下吗?”我更是挑战性地问。学生当然喜欢课下“零”作业,但更多的是好奇:这个老师竟然不布置课下作业。此时我会告诉学生:“如果想要好成绩,又想不写作业,就必须真正地抓住课堂。”然后和学生一起确定我们行动的口号和我们努力的目标:“课上全力以赴学,课下轻松无作业!”“把考试踩在脚下!”以后每次上课,学生全体起立后,不是喊“老师好”,而是喊“课上全力以赴学,课下轻松无作业”。口号一出,学生的精神头马上就被提起来了,于是,一节高效的化学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实际上,课下“零”作业只是提高学生对化学好感度的一个幌子,不管是哪门课,没有一定量的练习是绝对不行的。之所以提出课后“零”作业,目的有两个:第一,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好感度,有利于唤起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内驱力。第二,在“零”作业的前提下,老师更容易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能把该掌握的和该记忆的知识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实现课堂的实效乃至高效。

实施课下“零”作业,对一些学习吃力的学生意义更大,因为课下老师不用批阅大量的作业,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帮助这些学生把课堂上没有真正理解和没有熟练记忆的内容攻克,并帮助他们完成相应的练习。这样,在下一节课上,所有的学生都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一同进行“课前测”,一同挑战新课的学习,而不至于把一些学生落下。

二、着力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对化学的热情被点燃和保持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所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缺乏热情或无兴趣的学生,学习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所以,不论是化学还是其他学科,都要在真正学习之前唤醒学生对该学科的深度好奇心和快乐感,唤醒孩子发自内心的巨大力量去学习该学科的知识,而且你也不用担心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认真和不用功。

这样的例子比较多,比如今年初三的第一节化学课,我拿了几杯看似清水的液体,这样说:“同学们,首次见面,老师要送你们礼物,送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水!”此时下面“切”声一片。“好吧,如果你们不想要水,就送你们一杯红酒吧!”我接着说。于是两杯“清水”混合,“红酒”出现,此时,惊讶声一片。我紧接着说:“哦,青少年不宜饮酒,那就送你们一杯雪碧吧。”然后在另一个杯子里放了几片鸡蛋壳,瞬间“清水”变“雪碧”,此时同学们更是瞪大了眼睛,他们不知道老师还会给他们怎样的惊喜。此时我故意大声说:“哦,我听到一位同学说想喝牛奶。好吧,首次见面,怎能不满足你的需求。”于是向另一个杯子里滴入几滴“清水”,“牛奶”瞬间奉上,又是一阵尖叫与唏嘘声。我趁机告诉学生:“这些红酒、雪碧、牛奶都不是真的,不能喝的,它们到底是什么,怎么变出来的,后续的化学课会为你揭晓,而且当你学好了化学,你还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不同颜色搭配的鸡尾酒!”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特别期待后续的化学课会有怎样的惊喜。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盼望着第二天、第三天甚至以后每一天的化学课,这就是让学生狂爱化学并投入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快乐感已经基本被唤醒,学习内力的大门已缓缓开启。

三、坚持每天的“课前测”,让课下“零”作业顺利实施

虽然我实施课下“零”作业,但我一直坚信,不管是哪一门课,没有一定的练习是不行的。所以,我把练习放在了课堂,把每一次的练习变成了测试,变成了让学生蹦一蹦就能摘到甜果子的测试,变成了让学生享受只要努力就能为小组挣分的荣誉感。我把这个测试放在课前,在每次化学课课前不到10分钟的时间,先公布上次測试结果,表扬,小组加分。然后马上进入本节课的测试,测试之前学过的所有内容中的几个知识点,一般10题,100分。这样做,就会督促学生做到每天课后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使学生在对知识的不断复习中防止遗忘、提升能力。

实验证明:“课前测”比当堂检测效果更好,因为当堂检测的基础性内容可以通过口述的方法得以检查,而且学生刚学过,还没有经历快速遗忘阶段,此时检测完后学生可能就不去复习,会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很快遗忘。而且学生学完一部分内容后,需要在课堂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升华,并和前面所学知识融合,使前后所学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轻松学习,而每节课的“课前测”正好能够促使学生把这项工作做好。

四、形式多样的活动,保证“零”作业下的化学教学仍有好的成效

当学生的激情被点燃,学习内力就一点点被激活了,但是学习热情还需要老师运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一次次强化,使这个“心”的力量一点点生长、壮大,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活动1】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由中等生组成的“蜗牛”团队,口号:“我不是雄鹰,但我可以做努力坚持的小蜗牛,我一样能到达象征成功的金字塔的顶峰”。团队成员的笔记本封皮上都有老师书写的赠言:“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越努力,越幸运,我用努力换天分!”“不想输,就别懒!”“一认真,你就赢了!”“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等等。而且在以后“蜗牛”团队一次次的互动活动中不再有老师和学生,有的只是大蜗牛和小蜗牛,大蜗牛耐心指导,小蜗牛积极主动,他们在通往金字塔顶峰的道路上相互帮助、互相鼓励地稳步前行。这种形式的活动让中等生明显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此时他们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就更为明显。有一次,我只是告诉小蜗牛们,按照老师的提纲把某一部分的知识点结合着我们的一本教辅整理出来,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结果很多“小蜗牛”在作业本上写了五张多,这里不但有知识点,还有典型例题、易错题等,并拍照上传给我。

当中等生大力度行动起来时,优等生就不可能不更加努力。此时的优等生,不用老师任何一句话,肯定也会奋力前行。这种情形下,大面积提高成绩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活动2】“签约制”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弥补了课下没有作业的缺憾:

每次新接手一届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都会和学生签约,学生自己给自己制定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目标的奖励以及没有完成目标的惩罚,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内容由学生自己在我们的激励方法库中选择(完成目标得到老师一个棒棒糖或是要求老师为自己干一件事;完不成的给老师一个棒棒糖或是自己给老师干一件事),也可以自己确定,中途学生可以随时更改下一次测试要达到的目标。奖惩方法很简单,学生看中的也并不是一个棒棒糖,而是棒棒糖代表的那份荣誉,学生都是在为荣誉而战。不少学生在第一次完成目標之后,都会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而我经常会以一种非常信任的目光盯着这些学生,让他们明显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并激励他们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这样,课下有没有作业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找出自己所需,完全把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情。

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成为老师,让教学这块蛋糕越做越大

每次的习题课和试卷评析课,我都只把前15名同学的问题解决,然后让他们去给其他中等程度的同学讲解,一位优生承包3位同学,其他程度差一些的同学我安排他们先记忆相关知识点。很快就会有不少中等程度的学生解决完自己的问题而进入给指定人员讲解的行列。就是这样,能讲的同学都在讲,在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到老师那里解决;不会的同学都在听,在同学的讲解中慢慢明白、慢慢学会,一点点进步。

就是这种“兵教兵”的方法,使得学生都真正“动”了起来,也就使得教学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学生的整体成绩越来越好。

总之,实施课下“零”作业只是一种形式,它解决的不单单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更是解决了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化学,提升化学教学质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成墨初.内我觉醒教育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12.

2.梁平,宋其辉译.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16.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设计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之教学方法探讨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论有效课堂设计对激活幼儿思维的作用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思考
关于初中英语课改的一点思考
高中生物教学的知识结构与课堂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