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和家长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教育也不例外。作为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小学教育对于每个小学生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 解决对策
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关键阶段,对于每个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发展。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科,数学教育一直受到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以来,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追求小组合作的形式,缺少实质性的合作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新近出现的数学学习方法,所以绝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急于将这种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但是这些教师并未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只是单纯的应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质上小学生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合作[1]。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学数学老师没有完全理解小组合作的真正教学理念,只是为了追求课程改革的形式,单纯的在形式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应用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运用不当,还可能使原有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学生的学习。
2.小学生没有形成较强的合作意识,合作过程中缺乏主动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要求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使整个学习的过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且有利于相互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也就是说,小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当前的小学教学实践中,老师平时并不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绝大多数小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即使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小学生们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缺乏必要的前提性条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
由于小組合作学习是一个新型的教学方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小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无法充分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够高[2]。在此过程中,因为小学生个体方面的差异,小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会有巨大的差别。性格开朗外向的小学生参与的程度就会很高,并且学习的过程中会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比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而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小学生参与的程度可能就会相对较低,或者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小学生来讲也是如此,他们或出于性格的原因,或因为对数学的恐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程度较低,在小组中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这就会导致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能使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得到提升。
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更新老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老师的组织和指导,所以,老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关系着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教学观点,让老师的教育观念能够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只有老师充分的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才能使这种教学方式得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应用。所以,老师应该首先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运用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再只是流于表面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率的作用[3]。另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小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针对每个小组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数学教学的效率得到整体提升。
2.建立完善的小组合作机制,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生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各方面的能力还未形成,所以缺少相应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所以,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首先注重小学生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具体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之后指导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理清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小组内学生之间应该进行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主要职责,也就是每个人的任务,都要解决那些问题。这样可以使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问题意识,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分析和解决的办法。另外,可以使小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从而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有效开展,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育质量。
3.合理分配学习小组,使小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分组的合理性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4]。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可以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但是,如果分组不够科学,将会使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得到较多的机会,而数学相对较弱的小学生得不到相应的提升。所以,数学老师在分组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整体情况,根据每个小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尽量使每个小组中都有数学成绩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以保证教学效果。
结语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应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的考虑小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的分组,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起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世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2):157-157.
[2]徐亚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艺术,2011(10):45-46.
[3]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0):57-57.
[4]季艳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考试周刊,2011(6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