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崧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荆楚俗谚研究
芜崧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荆楚大地流行的俗谚是荆楚方言语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深厚的地域文化;楚语区的人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包装荆楚俗谚,使之富于美感,使人们喜闻乐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荆楚俗谚音韵和谐,具有均均衡美和节奏美。
荆楚方言;俗谚;地域文化;均衡美;节奏美
“俗谚”(俗语和谚语)“是劳动人民对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经验总结,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现成语’,它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和生产的经验感受,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1](P49)荆楚大地流行的俗谚是荆楚方言语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淀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积淀深厚、修辞包装增彩添辉和音韵和谐等方面探究荆楚俗谚。*本文注音为江陵话的乡下腔。
俗谚“是民间文化的一种主要载体和艺术形式”。[1](P43)荆楚俗谚中积淀了丰厚的地域文化——荆楚文化,包括自然地理、农业生产、社会历史、人文精神、风土民情和民间文艺等方面。
(一)自然天象与农业生产
有的俗谚总结了天象、气候的一些表现、症候或特征,及其与时间、季节的关系,比如“菜坛子鼓泡,大雨就到”“泥鳅水上冲,定有雷雨攻”等。
有的俗谚揭示了天象、时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如“小暑大暑,抢插红薯;小暑吃黍,大暑吃谷”“清明(谷雨)前,好种棉,清明(谷雨)后,好种豆”“种田没得巧,人家啷搞我啷搞(怎么搞)”等。
(二)物产古迹与风俗习惯
富饶美丽的江汉平原是鱼米之乡,有丰富的物产、特产,这在荆楚俗谚中有大量的反映,比如“金松滋、银公安、玉石首”“家住洪湖边,下湖就是钱”“洪湖藏万宝,渔民离不了”“(沙市)南湖的萝卜,北湖的藕”等。荆楚大地有许多文物古迹,这在俗谚中有反映:“三山不见山,三桥无流水,三观不煨茶,三笔不写字”*“三山”指荆州古城墙内坡西北面的三个大土丘,名为掷甲山、松甲山、卸甲山;“三桥”指古文庙前的砚池三桥;“三观”指开元观、太晖观、玄妙观;”三笔”即“三管笔”,指荆州东南城墙上的三支石笔,用砖石修砌而成,此为纪念传说中的为人正直的三位秀才而建。、“承天寿的大锅(指关羽的行军锅),烧三日不滚,滚三日不冷”等。
有的俗谚揭示了一些风俗习惯,如“粗接媳妇细嫁女”“抬头嫁姑娘,低头娶媳妇”“人情如山倒”(别人家有红白喜事,前往送钱物谓之“赶(上/送)人情”)等。
(三)三国文化与民间文艺
许多俗谚反映了“三国文化”,比如“曹操自有知心友,关公也遇对头人”“黄忠七十五,正是出山虎”“孔明祭东风,一战就成功”“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苋[xan53]菜背时(不走运,倒霉)遇大蒜,曹操背时遇蒋干”“桃园三结义,爬树比高低”“张飞三计赛孔明”“只提过五关,不提走麦城”“自古兵家重荆州”等。
古老的荆楚大地民间文艺流行,种类繁多,这在俗谚中多有反映。比如“害病不吃[t‘i34]药[io34],只听沈三(荆州花鼓戏著名老艺人)的哟哎哟”“花鼓戏开了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和[xo34](荆州花鼓戏著名老艺人)”“五月三个五,龙船打响鼓”(指五月初五过端午节时玩龙灯)、“万城的亭子,江口的灯,沙市的黄会,荆州的春”(亭子、黄会、春指三种独特的民间娱乐形式,一般都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表演)等。
(四)经验技巧与教育之道
有的俗谚能告诉我们做事的一些经验或技巧,如“货买三家不上当”“再好的高粱(甘蔗)甜不上颠”(比喻再好的事物也有不足之处)“好看不好吃,奓[tsa45]口(裂口)的萝卜像蜂蜜”(比喻外表好看不一定有本事,反之,其貌不扬者反倒有本事)等。
有的俗谚能告诉人们生理、保健方面的常识,如“饿[uo53]屁冷尿热瞌[k‘o34]睡”“齁十五,癞十八”[小孩子发齁(支气管炎)的年龄上限是15岁,长癞子的上限是18岁]、“睡出来的病,抠起来的疮”、“寒从脚下起”等。
有的俗谚叙述了教育之道,如“桑大从小抈[y34],长大抈不抻[ts‘n45]”(桑树的枝干一般歪歪扭扭,要想让它长直,须从树苗时就把它的枝干抈直,长大了就抈不直了,比喻要想让孩子成才须从小就开始教育培养)、“小来(小时候)偷针,长大偷天(金)”(家长以此教育孩子不要偷别人的东西)、“姑舅老表嫡嫡亲,养的伢儿得怪病”(教育人们要遵守婚姻法,不要近亲结婚)等。
(五)精神观念与为人处世
有的俗谚反映了楚语区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东撮西撮(招揽生意),赶不倒一只田角[ko34]”、“狂风吹不倒犁尾巴”(表明人们认为种田是一种最稳当的职业)、“养儿不读书,如喂一栏猪”(表明人们对读书的看重)、“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干部脱了脚(打赤脚),群众敢淌河”(形象地描写了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欢货一半价”(质量差的货物可以砍一半的价格)、“豆腐坋[p‘n21]成肉[lu34]价钱”(由于长途运输或者中间多次转手,豆腐的价格也会长成了肉的价格,意谓不划算。坋:折腾,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等。
有的俗谚教育人们怎样为人处世,如“不听老人言,必有牺惶事(倒霉、令人伤心的事)”、“不看人待我,只看人待人”、“装(递)烟不把(给)火(是对客人的不尊敬),颠倒(反倒)得罪我”等。
不过,有的俗谚含有一些消极的处世之道,如“个个[ko53]菩萨都拜高(遍)”(比喻求人办事时相关的每一个干部都要送礼(红包),一个不送到都会导致事情受阻,是在暗示人们搞行贿受贿的不正之风)、“人还是跟各[ko34]人(自己)亲些”(事事先考虑自己,暴露出人自私的心理)、“硬[n53]的拖锹过,软的惩倒(压住)挖”(比喻做事不能一视同仁、欺软怕硬)等,在日常交际中要慎用。
有的俗谚揭示了人性的某些弱点,如“心窝子没得满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性词根带后缀构成名词是荆楚方言的一大特色,在俗谚中有反映,如:饿[uo34]人子(涎多,)穷人子(气大)、(种不好庄稼)一季子,(找不好爱人一辈子)、(吃梗[整]米担)碎米子(心)(多余地操心)、(吊死的有)印子(痕迹)(,浯死的有泥巴)、(说话的)长子(,行动的)矮子。 有的俗谚教育人们要培养一些传统美德,如“喊人(跟人打招呼,称呼人)不折[s34]本,只要舌头打个滚”(讲礼貌)、“贵人不可贱用”(尊重人)、“家有一老当三宝”(孝敬老人)、“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勤俭节约)、“吃了人家的不还席,脸上像靴壳[k‘o34]子皮”(比喻脸皮厚)(知恩图报)等。(形容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砍倒树捉八哥”(比喻做事死板、机械)、“吃着碗里护着锅里”(比喻得陇望蜀、贪得无厌)、“懒得烧蛇吃”、“人牵他不动(不学好人),鬼牵他直蹶[tyɛ45]的(跑得快)(学坏人)”等。
当然,荆楚方言中的俗谚也有一些反映陈腐的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是应该批判的糟粕,比如有的俗谚反映了“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如“跟哒先生做娘子,跟哒屠户翻肠子”(义谓嫁给什么样的男人,你就享受什么样的“待遇”)等。
有的俗谚含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不足为信,如“矮子矮,一肚子拐(坏水)”“丑人多作怪”(丑人多惹事)、“鸡猴不得到头”(属鸡与属猴的人结婚不会长久)、“稀牙露齿,沉谷烂米”(稀牙露齿的人,家里一定很富有,谷米多得吃不完烂掉)等。
俗谚“是民族文化中的口头语言艺术,是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1](P43)楚语区的人们常常采用各种修辞手段(多是不自觉的行为)来包装俗谚,让这朵小花开得璀璨夺目,富于美感,使人们喜闻乐见。
有采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的。其中,有的是俗谚是喻体本体都出现,如“聘娶如抽丝,丧葬如救火”“人是铁,饭是钢,吃了有一秧”(吃过饭之后要歇一会儿才能干活。“秧”:休息)等。
有采用比拟使事物富有人性的,如“中午青蛙叫,秧苗哈哈笑”“日头伸了脚,大雨跑不脱(必定到来)”“田里多种豆,田土不会瘦”“人不识货钱识货”等。
有采用对比手法使褒贬分明的。有两体对比的,如“清白有拯,黄昏无药[io34]医”(只要人是清白的、明事理的,就还可以教育、挽救;如果人是糊涂的、蛮不讲理的,就无法挽救、教育——无可救药了);有一体两面对比的,如“说话的长子,行动的矮子”(形容话说得蛮好听,就是没有实际行动)、“口里喊哥哥[ko45],腰里摸家伙(刀类凶器)”(比喻人面兽心;笑面虎)、“只认得鼓眼子将军,不认得笑面子罗汉”(只服或怕狠人,不服或怕性情温和的人)等。
有采用陪衬手法突出主要事物的,如“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树怕烂根,人怕烂心”“鸡伢儿[34](幼鸡)靠菢[p‘au53]鸡母(正在孵化小鸡的母鸡),月里(婴儿出生后的一个月)伢儿(婴儿)靠摇窝(摇床)”(比喻各有各的依靠或条件),都是用前者陪衬后者,后者是主要意思;也有用后者陪衬前者的,如“人怕唆使酒怕怂”*有些单位,在普通话中只能作语素用,而在荆楚俗谚中却可以当词用,比如“人怕唆使酒怕怂”中的“怂”,普通话只能说成“怂恿”。又如“鸭划子承[sn34]不起载”(小小的鸭划子只能承载一个渔夫和几只鹭鸶,自然承受不了货物,比喻承受不了一点表扬,一受到表扬就骄傲),其中的“承”普通话只能说“承受”;“铁匠无样,边打边象”中的“样”,普通话只能说成“样式”或“式样”。 有的俗谚只有喻体没有本体,有以物喻人的,如“龙头哪么甩,龙尾哪么摆”(本指玩龙灯,比喻众人听从领头的,一切行动听指挥)、“蚂蟥听不得水响”(蚂蟥一听水响就游过来咬人,比喻人极其敏感);有以物喻物的,如“狗肉[lu34]上不得正席”(比喻低档次、低水平的技能如演唱、跳舞、体育比赛等项目不能拿到正规严肃隆重的场合上面去)、“打屁不沾大腿”(比喻两件事不沾边)等。等。
有采用借代手法的。有以品性或动作指代人的,如“大懒使小懒,使个翻白眼”(懒大人吩咐懒小孩做事,懒小孩翻着白眼不情愿,其中的“大懒”和“小懒”指代懒大人和懒小孩)、“阎王怕茆起”(就连阎王都怕不要命的,比喻谁都怕狠人特别是亡命之徒。其中的“茆起(哒)”本指豁出去、拼命,指代不要命的人,这也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有以特征代事物的,如“害病不吃[t‘i34]药[io34],只听沈三(荆州花鼓戏著名老艺人)的哟哎哟”(其中的“哟哎哟”指代荆州花鼓戏)。也有以局部代整体的,如“受了些些,叫人爹爹”(意指拿人家的手软。其中的“些些”指代“些些(一些)好处”)。还有用具体代抽象的,如“不管招驸马,只管锅里咕哒咕哒”(用“招驸马”指代国家大事,用“锅里咕哒咕哒”指代个人的生活),又如“朋友到处过,下雨好歇脚[tio34]”(过朋友:交朋友;歇脚:落脚。“下雨好歇脚”指代办事方便)。也有用具体代具体的,如“灯草搞(加上)屁做的”(指代某些非常柔软、单薄的东西)等。
有采用夸张的手段增添幽默感的,如“半仯[ts‘au53]子,吃死娘老子”(半大的孩子正是身体发育阶段,因而饭量大,吃的粮食多,让父母难以承受)、“主人让客三千里”“主将无能,累死三军”“锄头口里出黄金”“人过四十四,眼里就长刺”等。
有采用反复手法突出某个意思或渲染某种情感的,其中有的是连续反复,如“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朋友朋友,一清二楚”;有的是间隔反复,如“亲为亲好,邻为邻安”“亲帮亲,邻帮邻”等。
有采用层递使语意层层推进的,主要描写时间上的递升,如“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九九八十一,黄牯歇荫地”等。
有采用摹状“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陈望道语)的,如“年轻人丢到水里一沮[t‘y45]”(比喻年轻人身体棒、火气旺,就像刚烧红的铁,即使冬天都穿较少的衣服。其中的“一沮”是指打铁淬火时,红通通的铁器一放进水里便会“沮”的一响的情况便是摹状手法,描摹打铁的一个细节)等。
有采用别解显得妙趣横生的,如“蒜大没得萝卜大”(戏谑语,当对方说“算哒(了)”(谐音“蒜大”)时,接口这样说,意思是不能算哒),又如“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谐音“部”)”、“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等。
有采用拈连手法产生对比效果的,如“锁只锁得住君子,锁不住小人”(由描写具体的锁门(车等)(隐含)到描写抽象的人,义谓上锁只可防范君子,防不住小人)等。
此外,还有采用“悖谬”和顶真手法突显“怪异”“反常”色彩的,比如“承天寿的大锅(指关羽的行军锅),烧三日不滚,滚三日不冷”等。
好的语言是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充满美感的语言。王力先生曾经指出:“语言的形式之所以能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2]荆楚俗谚也具有形式美——均衡美的属性。“均衡美”是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3]“语言在用作意义的载体,发挥达意传情作用的同时,也十分讲求均衡美。”[4](P255)我国最早的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就论及文章讲究铺排叠句,“经典中最习用”。荆楚俗谚也是如此。从艺术品位来看,我们毫不夸张地说,很多荆楚俗谚都堪称方言中的经典。
1、以并列对偶的形式体现对称美
有正对,如“嘴越吃越馋,火越烤越寒”“菜多腻嘴,食饱伤心”等。
有反对,如“好花开在一起,烂渣打在一堆”(比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不看人待我,只看人待人”等。
有串对,如“有多大的鱼,鼓多大的泡”(比喻凡事量力而行)、“一仗打不开,百仗回拢来”“今晚星星密,明日戴斗笠”等。
其实,形式上的对称美源于内容上的联系美。“联系是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原则”。[3]运用语言描写客观事物或主观思想的时候,联系得自然合理巧妙,也就能给人美感。荆楚俗谚如果单纯地就事论事,就会显得平淡无奇,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如果与有意义并且有相似性的事情相联系,并且联系得自然、合理、巧妙,就会产生“联系美”。这种联系美常常用两句对称的形式来表述。有由人联想到物的,如“人黄有病,天黄有雪”“人怕老来穷,谷怕胎里风”“母大儿胖,种好苗壮”;有由物及人的,如“苋[xan53]菜背时(不走运,倒霉)遇大蒜,曹操背时遇蒋干”“水不流来一样平,人不求人一般大”;有由甲物联想到乙物的,如“谷倒压满仓,麦倒一把糠”“好种出好苗,好瓜锯好瓢”等。
并列式或对偶式的荆楚俗谚为何如此之多呢?原因大约有四。一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古希腊著名雕塑家波里克勒特说:“身体美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对称体,比如手、腿、足、耳、眼、肩等都是对称的,这种生理特征必然影响人们的语言表达;还有“尚偶”的心理,“喜欢对称均衡是人类的普遍心理,而‘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对成双作对的现象有着比其他民族更为强烈的崇尚和追求,以偶俪对称为美的观念可以说是已成为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深入人心,代代相传’”[5](P163)。二是源于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偶对特征。刘勰的《文心雕龙》认为,大自然赋予万物的形体是成双成对的,因此,反映万物的文学创作,只要对事物作全面考虑,就可“自然成对”。因此,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偶对思维”[6]来思考问题,采用左右对称的形式。比如门窗、门神、门前的石狮、火车的轨道等都是对称的。这种对称原理自然会运用到语言中。三是由汉语的特点决定的。王力先生曾经说过,汉语词的结构单位——词素有它的独立性,这样,构成音节数量相等的对偶很便利。[2]四是简洁易记。并列的两句大多押韵,可以产生一种和谐的听觉美感,使人容易记住。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俗谚(的韵脚)用普通话念是不押韵的,用荆楚方言说却是押韵的,诸如“口里[ti53]喊哥哥[ko45],腰里摸家伙”“朋友到处过,下雨好歇脚[tio34]”“干部脱了脚(打赤脚),群众敢淌河[xo34]”“东撮西撮(招揽生意),赶不上一只田角[ko34]”“无事莫上街[kai45]*在普通话中几个念[tiɛ]的字如“解、街、界、介、阶”,在荆楚话中都念[kai];念[x]的几个字如“和、喝、合、何、河、贺”都念[xuo];念[k]的几个字如“哥、歌、各、割、个、阁、搁、葛”都念[ko];念[]的“饿、恶、鹅、噩”都念[uo];念[k‘55]的“瞌”念[k‘o34];荆楚方言中有一个韵母[io],是普通话没有的,如“药[io34]、学[io34]、(剥)削[io34]、脚(觉)[tio34]、确[t‘io34]、雀[t‘io34]”的韵母:这些都是荆楚方言的语音特色。 (一)荆楚俗谚的均衡美,上街小破财(指钱财被扒手偷走)”“朋友朋友,一清二楚[ts‘ou21]”等特殊而优美的“楚韵”由此可见一斑。
2、以排比的形式体现齐整美
古人云:“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气势广文意也”。说的是排比的作用。荆楚俗谚常借排比句式来展示齐整美。大多是三个排比项(并列支),例如:“金松滋、银公安、玉石首”“炸雷雨急,闷雷雨大,拉磨雷有冰雹下”等。
也有四个排比项的:“三月南风不过三,四月南风只一天,五月南风发大水,六月南风塘也干”“蚂云(彩虹)挂东,有雨不凶;蚂云挂西,骑马穿蓑衣;蚂云挂南,有雨不长;蚂云挂北,有雨下不彻(不停地下)”等。
我们发现,有些排比项(并列项)都是按音节少的在前,音节多的在后的顺序排列的,这是为何?张斌先生说得好:“要避免使字数相同的语段频繁出现。语段字数有奇有偶,相间使用才能相得益彰。”[7]
3、以顶真、回环的形式表现回环美
有的俗谚采用顶针的手法,如“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秋鸡不繁蛋,繁蛋不歇窝”;有的俗谚采用了回环的手法,如“街巴佬下不得乡,乡巴佬上不得街”“肥田长猛草,猛草又肥田”等。
此外,荆楚俗谚还可由长短句组合显出“参差美”,如“赚钱的粥[tsu34]米,折本的生”(生了小孩摆酒席收人情有钱赚;给小孩做生请客收人情只会折本。送粥米:别人家生了孩子前往送人情道喜;做生:办周岁庆典)、“炸雷雨急,闷雷雨大,拉磨雷有冰雹下”等。若换成“折本的生,赚钱的粥米”“炸雷雨急,拉磨雷有冰雹下,闷雷雨大”,便读不顺口而失去听觉美感。
(二)荆楚俗谚的节奏美
好的荆楚俗谚在口语中的节奏(其单位是节拍即音步)是明快和谐的。下面就以并列句并列项的音步排列形式为例,来论述荆楚俗谚的节奏美。
1、三言并列支的音步组合形式一般是“2+1”(2和1表示音节数,+表示停顿)
政策/好,地长/宝;政策/糟,地长/蒿。(按:“地长/宝(蒿)”按语义应该读为“地/长宝(蒿)”,却被前面的“2+1”音步的“政策/好(糟)”同化了)。
也有“1+2”音步的:
男/做虚,女/做满(男人做生做虚岁,女人做生做足岁。做:做生,办生日庆典)。
2、四言并列支的音步一般是“2+2”
家有/黄金,外有/戥秤(家里有多少黄金,外人是可以用戥秤秤出来的,意思是家里有多少财富,外人是知道的。戥:戥子,一种专秤贵重物品的小型秤)。|娇儿(娇惯了的孩子)/不孝,娇狗/上灶;嘴上/无毛,搞事(办事)/不牢。
即便是语义上当念成“1+3”音步的,也会被“2+2”的“自然音步”[8]同化,如:
3、五言并列支的音步一般是“2+3”
人多/无好食,猪多/无好糠。|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前来说是道非的人必是搬弄是非的人)。|种田/怕打草,读书/怕过考。
或“3+2”音步:
路不走/长草,刀不磨/生锈。|饿[uo34]人子/涎多,穷人子/气大。|长口的/要吃,生根的/要肥。
也有并列支为“1+4”音步的:
有/多大的鱼,鼓/多大的泡(指凡事量力而行)。
4、六言并列项的音步一般为“2+(2+2)”(括号中的+号表示停顿,时间比括号外的短)
好花/开在一起,烂渣/打在一堆。|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活)百[p34]岁。
也有“3+3”音步的:
浯[u34](淹)死的/有泥巴,吊死的/有印子(做任何事情都会留下痕迹)。
也有“4+2”音步的:
小恩小惠/好受,小鞋小袜/难穿。
5、七言并列支的音步为“4+3”
嫁了瞎子/牵哒(了)手,嫁了哑巴/不开口。|一个儿女/一枝花,多儿多女/是冤家(形容儿女多了容易闹矛盾)。
也有“(3+2)+2”或“3+4”音步的:
种的田不好/一季,遇的人不好/一世。|人叫人/千声不语,戏叫人/不请自来。
有的按语义当读为“2+(2+3)”音步的并列支,被“(2+2)+3”的“自然音步”同化[8],例如:
一锹/不能//挖个井,一口/不能//吃个饼—→一锹//不能/挖个井,一口//不能/吃个饼。(按:双斜线表示停顿时间比单斜线短)
6、八言并列支的音步为“(3+2)+3”
种不好//庄稼/一季子,找不好//爱人/一辈子。
也有“3+(3+2)”的:
茅厕里/开不出//鲜花,狗嘴里/长不出//象牙。
总之,荆楚俗谚通过均齐比偶的形式和音乐和谐的节奏产生了抑扬顿挫,回环往复,铿锵悦耳的艺术美感,使这些俗谚产生了较强的魅力和感染力。
荆楚俗谚的语言特色除了表现在语音(单字的读音、句子的节奏、韵脚)、词汇,比如“马云”(彩虹)、“摇窝”(摇床)上,还表现在语法上,主要是一些特殊的句法结构的运用。其一是状中结构“直V(代表单音动词)的[ti]”义谓“不停地V”,如“人牵他不动,鬼牵他直蹶[tyɛ45]的”中的“直蹶的”,义谓不停地跑、跑得特别快;还有“眼睛直翻(鼓)的/汗直垮[k‘ ua45]的/雨直下的”。
其二是动补结构“V(代单音动词)不彻”,义谓“不停地V,V不过来”。如“(蚂云挂北[p34],有雨)下不彻”,义谓雨水不停地下;“六[lou34]月冷,七月热[34],八月棺材抬不彻”(不停地抬,抬不过来);还有“跑不彻/(衣裳/棉花)收不彻/耕(割)不彻”等。
“V不倒”,其中的V为单音动词,“不倒”为结果补语。如“七十二行,赶不到烧酒熬糖(赚钱)”“东撮西撮,抵[34]不倒一只田角”。其中的“赶不倒”本指追赶不上,比喻比不上;“抵不倒”同义。还有“捞不倒”(追赶不上)、“抓不倒”“写不倒”“算不倒”、“搞不倒”等。
其三是“拷贝式结构”[9],如“钱是钱货是货”“稂不稂莠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既不像城里人也不像乡下人,或不成材、没出息)等。
其四是逆序结构,如“人牵他不动(鬼牵他直蹶的)。”按常规语序是“人牵不动他”,是为了与后一句的语序相对应而换序的。
其五是名词性谓语句,如“种的田不好一季,遇的人不好一世”等。
此外,荆楚俗谚还具有通俗平易、雅俗共赏的风格。因为这些俗谚“并不是一俗到底,而是俗中有雅,或者俗中出雅。因此,俗语不仅在语言形式上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可以做到雅俗共赏、俗不伤雅”[10]。
[1]肖建华.民俗语言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4]赵毅,钱为钢.言语交际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5]卢英顺.现代汉语词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韩晓明.偶对思维与汉语的互动性特征[J].语文知识,2009(1).
[7]张斌.汉语语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8]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998(1).
[9]刘丹青,徐烈炯.普通话与上海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10]温端政.“中国俗语大全”前言[J].语文研究,2004(2).
责任编辑 周家洪 E-mail:zhoujiahong2004@163.com
A study on Jingchu Proverbs
WuSong
(Colleg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YangtzeUniversity,Jingzhou434023)
Hubei popular proverb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u dialect with a profound regional culture;Chu people using various rhetorical devices to decorate Jingchu proverbs and make it harmonious,make it full of balance beauty and rhythm beauty,and make people love it.
Jingchu dialect;proverbs;regional culture;balanced beauty;rhythm beauty
2017-03-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YJA740038);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7D028)
芜崧(1959-),男,湖北荆州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及其方言研究。
H17
A
1673-1395 (2017)03-0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