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勇 朱玉磊 马文彬
(1.成都骨科医院,四川成都 610015;2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75)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系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理改变影响,使颈血流障碍而引发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综合征[1]。随着现代生活与工作模式的变化,CSA发病率、就诊率及复发率明显增高,对症治疗该病对提高治愈率和控制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推拿流派治疗CSA疗效显著[2-4],而目前少有两派结合治疗CSA,且更少有单一疗法与联合疗法的对比研究。故本课题组运用基于杨杜两派理筋特点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结果如下。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108例CS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54例。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35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46.54±13.54)年,病程0.5~22年,平均病程(3.99±4.03)年;对照组中男22例、女32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0.48±12.39)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4.28±2.7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5]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如下:颈性眩晕症状,可有猝倒史;旋颈试验(+);颈部不适或僵痛;多伴有头颅症状:视力模糊、耳鸣及听力障碍等;X片示节段不稳或曲度改变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等;TCD检查可发现椎动脉Ⅱ、Ⅲ段血流异常;排除眼、心、脑、耳源性眩晕。
(1)治疗组采用坐位推拿,要求术者双手操作,且采用中等力度(力度达肌层),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分为颈肩部推拿和头部推拿,具体方法如下[7-8]:
颈肩部推拿:1滚颈肩:以第五掌指关节着力滚肩井3 min,再从上到下依次滚颈棘突、棘突旁、颈根4~6 min;2揉颈:以食中环三指指腹着力,揉颈棘突、颈侧及颈根3~4 min;3拿颈肩:以拇指和食中环三指指腹对向用力,拿颈棘突、颈侧及肩井3~4 min;4推旋颈棘突:左(右)手拇指推抵颈棘突,同时另上肢环抱患者头部做往返旋动1~2次;5推颈:从上到下推风府-大椎、风池-肩井、桥弓各1~2 min。
头部推拿:1推额:推印堂,分推眉弓、额部1~2 min;2揉颞部:以大鱼际揉两侧太阳、率谷1~2 min;3叠指揉四神聪、百会、风府;拿头五经:4中指分置头部督脉,其余手指分置两侧膀胱经及外侧胆经,由前发际至后发际,3~5遍;5分头筋:以双手指腹着力,在颞部、顶部及枕部板结粘连处分筋1~2 min;6理头颈:以双手食中环三指指腹着力,在维持一定的压力下,从前额阳白穴-头侧耳后-颈侧-肩部-上臂外侧-肘部,反复3~5次,术毕。
(2)对照组采用针刺+中频联合治疗:针刺双侧风池、颈夹脊、颈百劳,随症加减,平补平泻,留针20 min;中频取双侧肩井穴,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20 min。
两组治疗1次/d,6次/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3)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
旋肩活动:嘱患者双上肢放松自然下垂,行双肩关节按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活动,练功不受时间次数限制,多做练习。治疗期间注意保暖,忌生冷。
临床症状采用《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9];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参照《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10]。
疗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1]制定:改善率计算公式:[(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满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治愈:眩晕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改善率>90%;显效:大部分症状和体征消失,残留症状较以前有明显减轻,基本能够进行日常活动,70%<改善率<90%;有效:少数症状得到改善,日常劳动和工作仍受到一定影响,50%<改善率<70%;无效: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恶化,改善率<5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n×100%,n为样本量。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x±s),t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两组治疗前《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的数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数值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表明两组均能有效地改善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和功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的数值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地改善椎动脉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2。
(2)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3。
表1 《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x±s)
表2 《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x±s)
表3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CSA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范畴,其系由于长期伏案或颈椎退变,颈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骨性压迫和(或)肌性牵拉,激惹椎动脉颅外段或颈交感神经等因素,导致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后循环等[12-13]相关区域缺血,在诱因作用下突然出现以眩晕、头痛及耳鸣为主症,伴有恶心、呕吐、猝倒等临床综合征[14]。分析其病因病机,筋失其柔、骨失其正是基础;外邪、过劳是诱因;眩晕为标,筋脉失养、髓海不足为本;筋脉拘挛、气机不利、脉道失和为重要因素;络脉痹阻,筋脉失和,气机升降失调为证机所在;与督、足太阳、手足少阳关联:督脉、足太阳失和,阳气散布实失,头颈肩部营、卫、经、筋之气受阻;手足少阳失和,枢机不利,升降失常致本病[15],故治法上以舒理筋脉,整骨纠错,调整气机。笔者采用具有“温养筋脉”[7]特点的手法以舒筋解挛、调理气机,为缓解症状和改变骨节错缝的肌性外在基础;对于骨节错缝,在肌性条件的基础上,由病态颈脊柱平衡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向健康之平衡逆转,即颈脊柱骨性微调节,为肌性基础提供骨性内在基础。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筋骨并重,标本兼治。对照组采用针刺+中频联合疗法,虽可舒理筋脉,调整气机,解除痉挛,但对椎体序列改变的患者效果不佳,较为局限。
治疗组采用杨杜两派理筋特点的手法,在颈肩部推拿以滚揉拿及推旋法在颈棘突、棘突旁、侧、根及肩井等部位操作,作用于督、足太阳、手足少阳经,针对颈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之本,温经活血,舒筋解挛,畅通脉道,调节气机,整骨纠错等,可缓解椎动脉Ⅱ、Ⅲ段的牵拉或激惹,增加血供改善症状;头部推拿主要针对外邪之标,清利头目、固表止眩。杜氏手法温养筋脉[7],重点在颈部筋脉拘挛,调理气机升降,解决肌性因素,恢复颈肌外动力;杨氏手法舒运结合[8],重点针对骨位失衡,解决骨性因素,恢复颈脊柱内静力。“动静结合、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医患合作”,共达柔筋正骨,畅通脉道,微调颈脊柱内外力学平衡之功,缓解椎动脉的牵拉或激惹,改善椎-基底动脉、后循环等相关区域血供,缓解症状。研究表明,基于杨杜两派理筋特点推拿疗法和针刺+中频的联合疗法均是治疗CSA的有效方法,但前者疗效显著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
[1] 范大鹏,孙波,金哲峰.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10):76-78.
[2] 陈海云,陈平.孙氏手法结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9例临床观察 [J]. 新中医,2012,44(4):102-104.
[3] 尹伦辉,沈彤,章瑛,等.针药配合龙氏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多中心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1):23-26.
[4] 廖信祥.脊柱平衡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2):28-29.
[5] 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7] 何洪阳.骨伤推拿[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9-198.
[8] 张继祥,曾一林.杨天鹏骨伤科治验真传[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9-385.
[9] 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6-8.
[10] 魏毅,梁伟雄,蔡业峰.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的初步建立[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7):26-28.
[1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12]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9(45):786-787.
[13] Caplan L.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then,now,and tomorrow.The Thomas Wi-llis Lecture-2000[J].Stroke,2000,31(8):2011-2023.
[14] Duan G.Advances in the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ow Hunter’sSyndrome: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terv Neurol,2016,5(1-2):29-38.
[15] 李非.头颈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察(颈性眩晕临床研究进展)[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