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吉
(淮安市淮安医院,江苏淮安 223200)
在急诊科中,急性心力衰竭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危急重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在发病的过程中往往较为危险,且发作迅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1]。本文就从2015年11月—2017年8月选取8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探究分析了急诊集束化治疗所具有的治疗效果与该治疗方法对心肺功能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如下。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3.25 ± 4.21)岁;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4.71 ± 5.36)岁;原发病症主要可分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气短缓解时间和急诊治疗时间均较短,具体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气短缓解时间和急诊治疗时间分别为(4.52 ± 0.52) h以及(2.96 ± 0.47) h,对照组患者的气短缓解时间和急诊治疗时间分别为(8.45 ± 0.86) h 以及(4.28 ± 0.39)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x±s)
相较于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以及呼吸等心肺指标均明显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在面对急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时,多采用急诊集束化护理,而通过研究发现,该治疗方法不仅有效改善了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同时有效强化了患者收缩期心室后负荷状态,改善了患者肺部氧合水平。就急诊集束化护理而言,其机制主要可体现为:在归纳优选治疗措施的情况下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同时形成捆绑以及集束,并在根据实际治疗需求的情况下制定出治疗流程,且严格把控流程中每一个步骤所花的时间,进而以最快的速度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4]。而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看出,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气短缓解时间和急诊治疗时间均较短(p<0.05);而相较于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以及呼吸等心肺指标均明显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急诊集束化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有效降低气促缓解时间,同时可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改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许爱平.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3):53-54.
[2] 秦良.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