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萍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食管和十二指肠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常用、最可靠和最直观的检查方法。胃镜检查时,由于患者的分泌物、血液、体液、粘膜及组织碎屑等可见物容易附着于胃镜表面及管道内造成残留。如清洗消毒不彻底,极易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对医院的医疗及感染监控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产生一定的风险[1]。目前,护理风险逐年增多,已经引起医疗界重视,因此,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势在必行。
胃镜检查技术是一种侵袭性操作技术,存在感染的风险。侵入患者的消化道必然受到血液体液的污染,为了避免病原体的传播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对胃肠镜管进行消毒、清洁。如果医院对胃镜消毒、清洁、干燥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镜管消毒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及标准。如果随意清洁、消毒,肯定不合格。那么再次进行侵袭性操作,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现象[2]。
胃镜室地方拥挤,检查环境受限,室内格局布置不合理,洗消设备不完善,环境和设施影响洗消效果,从而引起感染。
如果不做好传染病的评估和筛查工作,传染病按一般常规消毒流程肯定不符合要求,消毒时间不达标,势必存在感染风险。医务人员没有采取科学防护,对于病人存在喷溅问题,保护措施不到位,引发感染[1]。
医护人员在胃镜诊疗和清洗消毒时,不注重自我保护,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简化防护环节,容易引发交叉感染。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胃镜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较多。如若不加强胃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不制定方案,不采取管理策略,将直接影响医院医疗环境。对此,应当科学、合理地落实护理管理,以达到有效控制胃镜室医院感染的目的。
2017年___月初洗、酶洗检查表
2017年___月漂洗(终末漂洗)检查表
2017年___月内镜消毒检查表
控制胃镜室医院感染,首先工作就是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医护人员工作行为标准,严格规范胃镜操作标准,完善胃镜室消毒清洗隔离制度、胃镜操作标准、胃镜消毒清洗标准。对检查后胃镜的清洗消毒过程,建立质量检查表,细化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天检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落实情况,持续改进不足,确保清洗消毒胃镜工作质量达标[2]。
以下四张检查表涵盖了清洗消毒各环节各步骤工作质量标准:
定期组织胃镜室护理人员学习《内镜室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掌握胃镜相关器械设备的专业知识,包括清洗、消毒、灭菌、维护等。严格把好质控关。
对胃镜室进行科学设置合理布局,注意通风、做好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保持胃镜室环境良好,清洗消毒设施按标准逐渐完善。
患者实施内镜检查和治疗之前,应先进行HBsAG的检查以及HBV、HIV筛查,对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患者进行分类,不同疾病不同种类内镜检查应分室和分时段进行,综合分析患者病情状况,确定具体的内镜清洗消毒时间。对阳性患者应选择用专用镜进行检查,认真实施消毒工作,坚持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的原则,具体消毒时间视消毒液要求而定,严防感染[3-4]。
充分培养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观念,加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为患者检查时及检查后的清洗消毒过程中,穿戴好防护器具,医护人员应该按照规定做好预防感染工作。
综上所述,胃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防控质量息息相关。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操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是控制感染的前提条件[5]。基于对胃镜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了解,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胃镜室医院感染,改善医疗环境。作为护理人员,必须重视感染预防工作,在实施操作中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与时俱进,强化感染预防工作技能,兼顾日常监测和每日监测,做好清洗和消毒工作,妥善保存和管理胃镜,避免出现交叉感染问题,提高患者诊疗的安全性,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1] 陈玉兰.预防胃镜室感染的护理管理经验探析[J].医学信息2016.29(7):244-245.
[2] 贺光琴.教育教学管理与医疗信息GJ2016.4(上)222.
[3] 谢兵.胃镜室存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J].中外医疗,2016,35(21):196-198.
[4] 康炜骠,罗育新.耳鼻喉门诊内镜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剖析及干预措施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5):2831-2832.
[5] 黄月初,韦巍巍.内镜中心院感控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