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海权教育探究

2017-03-21 20:34
关键词:海权海洋权益海防

占 毅

(广州航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725)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海权教育探究

占 毅

(广州航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725)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抉择。在海洋世纪格局下,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强势介入和争夺海洋资源与海洋空间,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面临严峻挑战;高校海权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题中之义和基础工程,亟需强化;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是历史铁律,中华民族要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飞跃,必须多措并举,有效拓展高校海权教育。

海洋强国; 高校; 海权教育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黄海、东海、南海海域摩擦和争斗不断。中韩黄海渔业纠纷频繁,仅2010年就发生了三次我国渔船被撞事件;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制造所谓“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闹剧,严重侵犯我国领土主权;近年来,南海问题更是成为国际地区的热点和焦点。例如,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并执意推进南海仲裁案,这明显是赤裸裸披着国际法外衣的政治闹剧!菲律宾单方面否定我国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为其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行为鼓与呼,造成了对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消极影响。同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政府持续推进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力干预和影响亚太事务,企图阻挠我国海洋主权的声索,从而形成对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制约和拦截,带有明显的中国指向性。“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在非法‘占据’的中方岛礁上加强军事存在。一些域外国家也极力插手南海事务,个别国家对华保持高频度海空抵近侦察,海上方向维权斗争将长期存在。”[1]3在世界各国强势介入和争夺海洋资源、海洋空间的国际视野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审时度势,特别强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在当今世界濒海各国高度关注海洋海权海防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我国未来海洋发展战略抉择。在当今海洋世纪大格局下,高校海权教育的建构与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二、21世纪是海洋世纪

早在2001年联合国就明确指出21世纪为“海洋世纪”。在世纪之交,一个国家、民族的海洋观念和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会决定国家的盛衰强弱。当历史上一些国家依靠海洋而强盛时,中国因漠视海洋而沦落为半殖民地,这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历史教训[3]。蓝色海洋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生产的摇篮,更是连接世界各国的蓝色交通纽带。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特别是沿海诸国争先恐后地强势介入周边海域,掀起了“蓝色圈地运动”。

我国不但是一个陆地大国,而且是一个海洋大国,包括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和300万平方公里蓝色海洋国土面积,此外还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和6 500多个沿海岛屿。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考量海洋问题,吹响中华民族由海洋大国向未来海洋强国蜕变的前进号角,对于我国高校海权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设海洋强国不仅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且是我国的综合国力、海防力量以及国民海洋意识和海权观念等诸多方面的集中反映。虽然在航海史上我国曾经出现过15世纪初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可惜只是昙花一现。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陆权国家,重陆轻海、陆主海从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甚至在明末清初出现了海禁政策。

遗憾的是,我国国民海洋意识淡薄,海权教育薄弱甚至缺失,与我国海洋发展国家战略非常不匹配、不协调。略举两例说明。其一,北京的中华世纪坛闻名天下,位于中华世纪坛南面入口处,修建了一个由960块花岗岩铺砌而成的圣火广场,其涵义就是象征伟大祖国地大物博,国土面积合计960万平方公里。设计施工人员显然疏忽了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洋国土。其二,众所周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一直都是横版,南海诸岛一直是以插图形式呈现,“蜷缩”于右下角的小方格里,且比例尺只有主图的1/2,重陆轻海、陆主海从意识跃然纸上,同时横版中国地图常常给人以错觉:中国国土面积是东西长、南北短。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南海问题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在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半年后,竖版中国地图正式由官方出版,南海诸岛终于走出小方格,得以全面呈现,并且与大陆紧密相连。毋庸讳言,竖版中国地图全景展示了我国陆海疆域,能够让人全面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国土情况,有利于培养国民的海洋意识和海权观念,强化国民的蓝色海洋国土思维,避免产生国土陆主海从的误解。

三、高校海权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题中之义

(一) 我国是海洋文明发祥地之一

海洋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摇篮。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创造过许多笑傲五洲的奇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海上力量超过古希腊,居于世界之首;秦汉时代的舟师已是雄视东亚的强大楼船之军;宋元年间,指南针的问世将中国的造船业和航海术带入世界领先地位;明末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比西方“地理大发现”几乎早一个世纪[4]。中华文明几千年,提出蓝色海洋与国家安危、国家发展休戚相关,郑和是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一人。从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随行人员总数都在27 000人以上,率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庞大船队,率先开辟了跨越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以及非洲大陆的远洋航线,开启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为积极走向海洋的国家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他们争雄地中海,逐鹿世界大洋,纷纷崛起为海洋强国。历史证明,谁控制海洋,谁就可以控制海上贸易;谁握有海权,谁就可以称霸世界。而不能制海者,终必被海所制[5]。

(二) 海权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工程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却让中国重陆地而不重海洋,即便当下,国民的海洋和海权意识相对淡薄,很多人只知道自己的国家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却不知还有面积宽广的管辖海域[6]。蓝色海洋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与长治久安,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高校大学生必须与时俱进,打破我国重陆轻海的思维定势,自觉转向认知海洋、经略海洋,维护国家海权,强化海洋意识、海权观念和海防思维。2012年有学者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共青团中央对上海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竟然认为我国的版图只有陆域国土。2006年的一项报道披露,即使在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北京和上海,一些大学生对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海洋问题也没有太多兴趣[7]。

青年大学生是实现海洋强国梦的建设者、推动者和圆梦人,担负着巩固我国海防和捍卫蓝色海疆的神圣职责,更是切实维护我国国家海洋权益的后备军和生力军。当今世界海洋冲突乃至海上军事角力,表面上看是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的较量,实质上是国民海洋意识、海权观念和海防战略思维的比拼。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体系,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战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参与海洋国际合作,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战略支撑[1]11。

四、协同创新高校海权教育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强化高校海权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海权思维和海防战略理念是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梦的固本强基工程。新世纪新阶段,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精神的指导下,加强高校海权教育,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协同创新,同时从几以下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涉海专题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海权意识

大学生的海权海防教育必须充分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以及大学新生军事训练等课程,开设海洋文化、海洋权益、国防与海防等专题教育,让大学生真正明白中华民族不仅仅是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洋国土,真正理解弱国无外交。中华民族丧权辱国的近代史就是帝国主义从海上入侵开始的,由此打开了侵略和蹂躏中国的大门。“从1840年至1949年的100多年间,中国遭受了世界列强479次的入侵,规模比较大的应该是84次,入侵的舰船1 860多艘,兵力47万多人。中国几乎所有的重要港口,还有港湾岛屿,屡遭外强的蹂躏。”[8]149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军事训练普遍是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开始为期半个月或一个月不等的集中军事训练,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制度,属于大学生必修课。军事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两大块,一是军事理论学习,二是军事技能训练。军训教官都是聘请本地域范围的武警部队或军事院校现役军人,以保证高校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大学生军训是高校培育新型人才的重要一环,是大学生走进高校的第一课,也是高校开展国防海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现代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最有效路径。我国不但是陆地大国,而且是海洋大国。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当前海洋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核心利益的语境下,海权海防教育必须而且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军事训练课程的重要内容。

高校通过一系列海洋海权海防专题教育,激发青年大学生对蓝色海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励大学生自觉自发地去了解海洋、关注海洋、亲近海洋和爱护海洋,培育大学生的蓝色海洋情怀,从而彰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于海权海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海运兴,国运兴。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一个没有海洋战略意识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8]281。同时,高校可以在学报、校报、校广播台和校园文化长廊开设海洋海权海防教育专栏,以重要的海洋、海事或海战纪念日(如6月8日世界海洋日、7月11日中国航海日、中日甲午海战纪念日)等纪念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悠久的海洋文明,全面普及海洋文化知识,有力提升海权海防思维,深度拓展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宣传党中央和国家有关涉海方针政策,激励大学生自觉投身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发展潮流,增强青年大学生献身涉海事业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二)拓展社会实践平台,夯实大学生的海权观念

如果说涉海专题教育是强化高校大学生对海洋、海权和海防的认识与认知,社会实践就是侧重于大学生对建设海洋强国的认同与践行,是夯实高校海权教育的中心环节。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必须用来指导实践。高校海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要呼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回归到现实,落实到践行,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导航。任何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理论只能是空洞的说教,缺乏说服力、感染力与亲和力。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或者是学校有关部门组织到港口码头、涉海企事业、海洋馆或海事博物馆、海军基地等基层一线去开展社会调查,参加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身体力行地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作出贡献。实践出真知。在涉海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是培育和夯实大学生海洋意识、海权观念和海防思维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我国涉海行业和国家海防力量的快速发展,深刻理解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捍卫国家海疆和加强海防力量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例如,2015年7月24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100余名国防生和师生代表奔赴青岛,在北海舰队某水警区天柱山舰上开展为期7天的航海实习。本次航海实习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北京大学与海军的合作模式,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参与此次航海实习活动,北大师生体验了海军舰艇生活,对中国海军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海权海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航海实习活动已经成为增强当代大学生海洋海权意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军地交流、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对于21世纪加强我国海防建设、走向“深蓝”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9]。

青年大学生在参与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亲身感受祖国辽阔的蓝色海洋国土的魅力所在,真正了解新世纪人民海军走向深蓝的重大战略意义,高度认知和认同党中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更加坚定了自觉投身于海洋强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高校海权教育是一个从学习到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只有与实际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原则,知行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海权教育进课堂进书本进头脑的教育目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10]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找到了高校海权教育理论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支点,加深了对海洋海权海防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得高校海权教育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如此鲜活生动的高校海权教育应该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

(三)发挥新媒体载体优势,提升大学生海防思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影响深远的第四媒体,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交流交融交锋的隐蔽战线或重要场域。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大潮下,青年学生是我国网民构成的中坚力量,他们个个都有手机,大学生宿舍普遍连通网络,大学校园甚至覆盖了wifi,信息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是高校海权海防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主题网站、校园BBS、班级年级以及社团为单位的QQ群或MSN、E-mail、个人微博、网络虚拟社区等;二是以手机为代表的即时通话、短信息和微信等。高校可以紧密结合欧美大国海权兴衰史、我国近现代海战史以及当今世界各国在海权领域面临的激烈竞争,引导学生阅读或观看海权海防类经典电子书籍、电影、动漫或视频,重点展示中华悠久的海洋文明、近代屈辱的海权丧失史以及新中国维护海权的发展历程,如海权论鼻祖马汉撰写的名著《海权论》以及《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西沙海战》《南沙海战》等电影或动漫,使得大学生真正理解海权兴、国家强,海权衰、国家亡;深刻领悟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捍卫祖国海疆、巩固国家海防等与国家海军建设、国家的兴衰强弱休戚相关。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微信群等及时转发新华社、人民网等发布的相关海权海防海军活动重大时事及权威新闻评论,如最近日本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强行通过安保法案、美国分别与菲律宾日本韩国开展联合海上军演等,使得大学生真正明白日本已经开启了海外派兵的大门,我国东海钓鱼岛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使得大学生彻底洞察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是与所谓的盟国或盟友联手直接或间接干预乃至侵犯我国海洋权益,诱使我国东海、南海局势更加复杂多变,从而达到遏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图谋。

我国高校海权教育必须而且应该有机整合这些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这些载体在时空链接、功能互补上1+1>2的合力效应。在借助新媒体开展海权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和挖掘创新性,牢牢把握我国海权海防发展变迁的奋斗历史与严峻现实,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图文并茂的各种有效形式,精心讲述好中华海洋文化、历代海防故事和国家维护海洋权益的发展历史,系统传播好中华民族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强音,着重打造高校传承与弘扬海洋文化、强化海权海防教育等主题思想的崭新平台,大力发挥新媒体的正能量,实现高校海权教育载体多元优化、资源共建共享,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和“化人”效果,从而成为高校海权海防教育的不二选择。

五、结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减少和不可持续,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不断加剧,世界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洋,海洋的资源价值、军事价值和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海洋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空间、新领域,海洋权益为核心、海洋资源和环境为载体、海上防卫力量为引擎的“蓝色圈地运动”正在全球蔓延。“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势。”[11]“国家之生存要素,为人民、土地、主权。”其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12]。向海而兴,背海而衰,已经成为濒海国家生死存亡的铁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高校海权海防教育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时代潮流中迎来了新的契机,加强青年学生海洋、海权和海防教育不仅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应有之义,而且是实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中心枢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悲壮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海洋强国梦和强军梦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中华民族要真正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质变与飞跃,亟须全面建构国民尤其是大学生的海洋海权海防教育,彻底改变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方式,高度重视经略海洋,全方位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海权观念和海防思维。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捍卫祖国海疆,进一步走向深蓝,走向远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海洋强国梦、强军梦、中国梦提供重要而坚实的保障。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军事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3] 陆儒德.海洋·国家·海权[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0:7.

[4] 秦天,霍小勇.悠悠深蓝:中华海权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5.

[5] 杨文鹤,陈伯镛.海洋与近代中国[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45.

[6] 李明杰,沈文周.走向海洋:中国海洋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190-191.

[7] 胡乐乐.学校教育须强化国土内容[N].光明日报,2012-09-17(2).

[8] 走向海洋节目组.走向海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9]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海军联合开展师生航海实习活动[EB/OL].(2015-08-05)[2016-07-08].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5-08/05/content_289956.htm.

[10]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671-675.

[11] 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564.

[12] 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217.

(责任编辑:张 杰)

Rearch on Seapow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rine Power Strategy

ZHAN Yi

(School of Marxism, Guangzhou Maritime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725, China)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marine century.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firs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a powerful marine country. In this marine century, all the countries over the world are trying hard to get involved in and strive for sea resources and space, so we are faced with a big challenge to maintain our sea right. The seapow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a main part and basic engineering of building a marine power, which should be reinforced then. It is a historical law to prosper when opening up the sea, and decline when blockading the sea. From a big marine country to a marine super power, China should take more measures to expand seapow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effectively.

marine power; universities; seapower education

2016-09-06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海权教育研究”(DIA140296)

占毅(1973—),男,江西都昌人,广州航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航海文化。

G640

A

1674-0297(2017)03-0110-05

猜你喜欢
海权海洋权益海防
培育家国情怀的初中地理海洋权益教育探析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的法律分析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海洋权益问题研究
当代海洋权益争端中的法律、政治与文化
沈葆桢近代海防思想探讨
中法海防三·六事件始末
马汉及其『海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