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由于不良的社会环境、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个性、不良学习态度和习惯,致使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成为小学教育过程中的难点。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48-01
1.小学学困生概况及研究意义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一个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智力基本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
近年来虽然国家推行素质教育,但学校仍面临着升学率、高学分的竞争压力,此外受市场经济影响,家庭、社会没能为小学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家庭、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过于重视高分学生,对学困生的关心和帮助不够,致使学困生的比例逐年增加,一般占学生总体的5%至7%左右。因此,小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成为小学校教育中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工作。
小学学困生的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深远的实践意义。首先,它是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其次,它是推动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2.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可塑性,自身缺乏对周围事物的理性判断,因此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社会、家庭、教师、班集体、学生自身五方面的因素。因此,本研究将从这五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2.1 社会原因。纷繁芜杂的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的小学生产生影响。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处于深刻的变化之中,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思想逆流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必然会影响到一部分小学生,导致他们偏离正确的、健康的成长道路。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电脑、游戏机己渗透进我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也日趋丰富,这些诱惑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对我们的小学生,致使他们很难静下心来看一本好书、完成一道习题。这都說明了净化社会空气、优化教育外部环境对推动小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2 家庭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期望过高。
(2)期望过低。
(3)过于溺爱。
(4)严重的家庭冲突。
2.3 学校原因
(1)对学生的态度:刻板有余,灵活不足。
(2)教学方法:急功近利有余,因材施教不足。
(3)教学评价:强调分数有余,注重过程不足。
2.4 小学生自身原因。从小学生自身角度分析,造成学困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不良个性。中小学生学习的不良个性包括:①过分敏感,②不够主动。
(2)不正确的学习态度。
(3)不良的学习习惯。
3.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3.1 学校的措施。小学校应该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学校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要实现"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观念。虽然学困生问题是困扰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大难题,但不管困难有多少,我们教育工作者都要迎难而上,用心服务每一个学生。因此,小学校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把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做得更好。
3.2 老师的措施
3.2.1 走进学生,多促膝谈心。在被老师长期与好学生作对比的过程中,学困生大多数形成了压抑苦闷和郁郁寡欢的心态。要拨动他们的心弦,小学教师就要多多尝试与他们个别谈心,更要学会倾听他们的言语,从中找机会点燃他们的信心之火。经常性的促膝长谈,可消除学生潜在的心理疑虑,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真,从而缩短心理距离,增强学习的信心。
3.2.2 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众所周知:今天的"尖子"不一定就是明天的"尖子";而今天的"问题学生",不一定明天还是"问题学生"。
3.2.3 培养学困生的自信
(1)捕捉闪光点,进行鼓励教育。学困生往往会被老师和同学们遗忘,然而作为孩子心灵的呵护者,中小学教师应该时刻把学困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有勇气展示自我。虽然学困生在学习上有困难,但不一定处处有困难、处处落后于人。调查表明学困生往往是体育健将,绘画行家,唱歌能手,劳动标兵……他们的品质也许会比学习好的同学还要好。
(2)尊重学生,真诚待生。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尊重学困生。在教学实践中,小学教师应该真诚地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困生走出自暴自弃的阴影,然后不失时机地挖掘他们的优势潜能,创造条件发挥其才能,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2.4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小学生天性好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或者进行猜字谜、编儿歌、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学习,真正做到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2)降低标准,因材施教。学困生学习难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进度较慢,中小学教师应该针对这一特点,对他们降低门槛,因材施教。
(3)发挥集体的力量,温暖学困生的心。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健康积极的集体舆论,再通过一帮一的"结对子"等活动,使学困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使他们体会到自己也是班集体中不可缺的一员时,进而消除孤独感,产生自豪感,自觉向好的方面转化。
3.3 优化家校环境,密切家校联系
3.3.1 协调好学困生与家长的关系。教育从来就不是单方面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中小学教师要想办法协调好学习困难生与家长的关系,让父母对孩子充满信心。
3.3.2 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现时又是最有效果的。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家长们对孩子学习的正确指导和帮助能很好地促进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家庭应该对孩子施以良好的、正确的教育,创设深厚的家庭学习氛围,推动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
综上所述,一个学困生形成的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导者,小学教师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学困生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让我们都来关爱学困生吧,愿所有的小孩都拥有蔚然的天空,相信这些迟开的花朵将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 徐芳《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 开明出版社
[3] 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4]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
[5] 裴利芳: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因素分析,心理学动态,1995,4,12
[6] 金洪源,《学科学习困难诊断与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