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响
当前,基层某些学校、教师存在一些典型的评课思维,即课堂不能“冷场”,认为那是最大的教学败笔。于是整个课堂就好似一个师生“活动”展示场,所谓的“自主”活动一个套着一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且无缝对接着,整堂课几乎没有静默的时间。分角色朗读,小组表演、提问、展示、汇报、补充等交错进行,程序流畅,课堂顺畅。连读都大多采用出声读的方式,很少采用默读,书声琅琅和活动展示成了他们课堂的亮点……而教师于公开课上想留给孩子一些自主静默的阅读时光并不容易,教学留白往往成为大家的质疑点,师生课堂上的静默活动也不被大家所认可,甚至成为评课的批判点、“暴风眼”。
由此形成的公开课思維便是“动”起来、“闹”起来,“公开课,听众看什么?不就是看课堂的师生活动展示、尤其是学生的‘活动展示吗?”只有“动态”课堂才能获得高分、获得听众认可。很多上完公开课的教师也这样评价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学生配合不好,没有动起来,学生太冷静,课堂冷场了,不‘热闹,效果不好。”
当前,“完美课堂、动感教学、尊重个性,以学定教、小组合作、角色体验”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与样板。清脆的读书声与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视听课件等交相辉映着,倡导“探究”的小组合作与强调体验的角色扮演同台,学生滔滔不绝的完美发言与教师恰切的表扬激励“相约”……一时间“动”起来的课堂好似精彩纷呈,“热闹的课堂”形态似乎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
静下心来仔细地审视,我们是否会发现热闹的氛围之下掩盖了思维的浮躁和肤浅,热闹之下是否偏离了课改的理念和本质?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否能真正激发生命的活力,彰显课堂的生机?这样的课堂是否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思维裂变?是否给孩留下思维嬗变的空间?动起来的热闹是浮躁还是深刻?值得我们深思。
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我们不要经不起沉默的课堂”,因为只有活跃的气氛而没有屏神思索和思维交锋的课堂绝不是健康的课堂”。纵观课堂现实,笔者在想:“体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肯定没问题,可为何我们的学生虽合作、探究了,但自身收获甚少呢?他们的“活动”是追求“动起来”教学效果的教师们强加于身的,不是自主自发的自觉行为,在频频活动中他们的自我思考被严重挤压了,内在的思维活动被无形忽略了。面对问题,无法静静地思索,安静地反刍,无法完成知识的沉淀,最终收获了了。那么,教学中我们何时能把真正的“自主”和静思默想还给孩子呢?
静默,并不是简单的安静,而是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让学生自我吸收、自我内化、自我提升、自我沉淀。它为学习的深度展开提供了支撑,在这种静默的背后有深刻的教育意蕴。
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授受过程,更是个体在与知识相遇、相互走进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对话过程,是个体对知识进行加工、选择、内化进而转化为一种内在思维品质的过程,这种过程本身就要求静默,静默就是一种学习状态。真实的学习需要教师学会等待,学会留白,即留给学生思考和消化的时间。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不应该过分追求形式的热闹和教学的流畅与完美等,有时“静默”的背后或许恰恰在孕育着思维的风暴,只有动静结合,方能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
因此,我们的课堂要当静之处则静,当动之处则动,于静默中思维发生“静悄悄的革命”,在“润泽的教室”用心地相互倾听,让各种思考和情感得以相互交流。教学中,适时给孩子留有“教学时间的空白”,在一定时间内,学生能够通过静思、自悟,而后有自主发现、自我提升,实现了知识的自我建构。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