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卿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多渠道地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是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红歌作为赞扬、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与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具有一致性,对于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探讨红歌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方式与方法。如通过建立红歌库,选择适当的红歌播放媒体,结合纪念日传唱经典红歌,引入红歌内容进行教学探究,挖掘红歌哲理辅助习题分析,亲身体验红歌蕴含的精神等环节,实现红歌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结合。
[关键词]红歌;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核心素养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这份研究成果明确提出要培養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以文本为主的课程资源形式,忽视了情感激发和感性体悟,因此,多渠道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尤为必要。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红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
一、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红歌的可行性
1.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与红歌弘扬的精神具有一致性
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引导他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红歌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丰富的哲理,它能使听者在不知不觉中自愿地接受熏陶。红歌内容博大精深,如《鼓浪屿之波》《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赞美了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南泥湾》《游击队歌》反映了党领导人民群众与敌人及恶劣环境顽强拼搏的决心;《公仆赞》《小白扬》热情讴歌甘做人梯的人民干部,折射出刚强与柔情并存的军旅情怀;《五星红旗》《天路》紧扣时代热点,众口传唱。这些歌曲与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一致,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2.多元智能理论为红歌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八种智能,主要是由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任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八项组成,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多元智能的情境,将红歌应用于思想品德课堂中,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3.红歌的运用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纯粹的政治理论往往是枯燥的,一旦学生对此产生抵触情绪,智力活动就会减弱,创造性思维受压抑,对课堂信息的接受自然就会迟钝。红歌普遍具有浓郁的感情基调,它能促使学生充满激情与幻想,拨动学生的心弦;它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出宽松愉悦的环境,活跃思维,开启智慧之门;它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听红歌还能减轻课程负担过重造成的疲劳,对于人的记忆力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红歌运用于思想品德课的准备与实施
1.准备过程
(1)“红歌库”的建立。红歌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它需要教师主动去寻找、解读、选择和运用。接触红歌的渠道有很多,如借助互联网搜寻,参加社区举办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收看电视节目“中华红歌会”比赛等。当然,光了解还不够,要建立“红歌库”。红歌可以按照时代来分类,还可以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分类,将红歌划分为三大类:“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种分类与教学结合得更紧密。
(2)红歌播放媒体的选择。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红歌的效果是最好的。用多媒体播放制作精良的红歌MTV,能生动地反映出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令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战场的硝烟及劳动场景的火热,提升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3)指导学生课前了解红歌的背景。90后的学生所面对的世界是多元的,在音乐方面除了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的、流行的音乐,也会接触到各种新兴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多元选择中,如何让90后的学生也能接受经典红歌,是将红歌与课程结合时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年代比较久远或学生比较陌生的红歌,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发掘红歌的有关背景材料,如了解词曲作家生活的年代以及那个年代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阅读、观看与该红歌相关的文本和影音资料等,让学生对红歌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与内容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
2.实施过程
(1)传唱经典红歌,继承革命传统。红歌是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真实写照,每当听到红歌就会产生对那段革命历史的回忆。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传唱红歌,对学生的性格、情趣、个性和意志锻炼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例如,在学雷锋纪念日全体学生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将助人为乐的精神发扬光大;在国庆节播放《今天是你的生日》,学生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衷心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早日实现中国梦;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学唱《长征组歌》,感悟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
(2)结合红歌内容,引入教学探究。用红歌拉开探究的序幕,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有助于学生在歌声中快速地进入状态。例如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同时配上各民族风土人情的幻灯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后面讲授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作铺垫;在讲“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时,播放歌曲《东方之珠》,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背景,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国两制”方针的含义和意义,从而培养坚定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对于理论性较强、理解起来较为抽象的《灿烂的文明之花》一课,则可以播放《爱的奉献》,展示在汶川地震、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等场合忙碌的志愿者的身影,让学生在榜样的引领下,领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自觉投身到奉献社会的大潮中。
(3)体验红歌精神,实现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和团结协作的品质,以便适应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是思想品德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将红歌与生活体验相结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这首红歌反映了红军在反围剿时,以野菜当粮,以稻草作被的顽强不屈、乐观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听了红歌之后,将红歌中所折射出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帮助学生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遇到挫折时不言放弃,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
(4)挖掘红歌哲理,辅助习题分析。《走进新时代》中的几句歌词堪称经典:“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根据这段材料,教师可以设置许多问题:① “站起来”是指什么?中国人民是什么时候“站起来”的?②“春天的故事”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③歌词中的“旗帜”指的是什么?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这道以红歌歌词为依托的材料分析题,全面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和政治常识的熟悉程度,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歌声中唤起感情因素,深入到理性的思考中去。
红歌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开发和运用,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定的进取精神,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婉婧.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山西师大学报,2012,(11).
[2]李霞,曾长秋.论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求实,2011,(05).
[3]陈春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视野下“中国红歌现象”的思考[J].传承,2014,(10).
[4]董晓.论“红歌”的艺术特点和社会功能[J].艺术教育,2010,(08).
[5]陈琼莹.挖掘音乐智能,激发教学情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2,(17).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