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军
摘 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较其他学科略显枯燥,且没有趣味性,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生活情境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更好地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 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0031-02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得多,但是有些学生却认为学习数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用处,所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一般,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应当及时地引入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化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从目前小学生普遍的情况来看,小学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甚至会产生情绪浮躁或厌倦等心理,这对他们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因此,进行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化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无序的数字的加减,也不是枯燥无味的分数的大小比较,而是生活中很多小情境的真实反映,是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如,小学数学范围内的加减法,可以运用到超市买东西的情境中去,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是自己必须掌握的一项生活基本技能,这样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会更强,学习效率也就在自然而然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便于学生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
毕竟小朋友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理解形象化的数学知识还勉强可以,但是涉及到概念原理等的抽象知识,小朋友大多会难以接受。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在对“前后左右”等知识进行学习时,就会出现搞错或搞反方向等的现象,特别是一些习题要求小朋友对小动物的站队进行排序时,很多小朋友前后不分、左右不分等导致频频出错,这时候教师就应该辅以生活化的指导,可采取列队做游戏或模拟食堂排队打饭等的措施,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该部分知识。因此,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逐步建立他们正确的数学素养。
3.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學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不断深化的,这同时也对我们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改进,彻底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模式,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上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以期更好地培养他们自身的学习意识。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主要步骤,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养成他们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二、开展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1.善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基础。首先,教师要研究小学生特殊的心理需求,探索他们的兴趣爱好,这样在创设情境时才会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或给他们讲故事等,在最大程度上增加他们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次,教师在活跃学习气氛的时候,可以采用必要的道具,通过演示或参观等,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主要是针对较抽象化或难以生活化的知识等,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2.合理利用生活情境,突出数学的实用性
首先,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更容易使他们产生认同感,如对城市和农村的小朋友创设生活情境时就要采取完全不同的手段,农村的小朋友需要多一些农业相关内容,而城市的小朋友则需要多一些现代化内容。其次,教师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降低学生走神的频率,尤其是对一些概念型的知识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最后,教师要注意生活情境和教学重点相结合,不应该仅仅把生活化教学看作是新课标的硬性要求,同时还应该把握好情境创设的频率。
3.作业布置体现生活化,使学生学以致用
目前的课堂教学只有40分钟,而对学生的要求却是多方面的,需要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同时还要发展他们的个性,显然这需要教师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首先,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合理,给学生不多不少的感觉,以便他们及时的完成作业;其次,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尽量使学生利用到所学的所有知识,注意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最好能够使他们在愉快的家庭生活中轻松完成。
总之,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教师如果能把课堂教学转化成多样化的生活乐园,想必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这就需要广大数学教师更好地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面临的问题,以便提出更好的解决策略,达到提高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的目的。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