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2017-03-20 16:22张林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在学校教育中,班级管理是其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风、学风、教学质量,甚至是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班级管理现状,并对四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 现状 对策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学习适应社会,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1]那么现如今小学班级管理的运行现状又是如何呢?下文便是对其做的四点分析。

一、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分析

1.班级管理的教育理论薄弱,班主任对专业理论的学习急需加强

班级管理涉及的学科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都与其息息相关,但在教师群体中掌握此类专业知识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我国许多学者都曾对班主任的专业理论素养进行过调查研究,其中骆舒洪、周卫红等学者研究的数据显示:对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知识有着丰富认识的教师人数分别占其研究总人数的23.8%、11.4%、3.8%[1]。可见班主任缺乏对班级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远不能满足我们现代教育的需求和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多元发展,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更为广阔,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为多元,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各方面都已超出了班主任的传统认知,这种矛盾必然导致师生产生隔阂,从而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国长期实施“应试教育”,高升学率、高分数是衡量一个学校和班主任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以至于学校领导不注重班主任的专业理论培训,其自身也忽视了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对自身专业的发展。

2.班主任在班级日常行为管理中方法的运用亟待改变

在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理中,传统的教育方法、管理方式仍然为班主任老师们所青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体现,传统的批评教育仍在班级管理中占据主导,体罚、惩戒、打骂这些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因为在班主任看来,传统的批评教育费时少并且见效快,但与此同时他们却忽视了批评教育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厌烦心理,进而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削弱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有甚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他们所面对的是自主自制能力不成熟的小学生,而且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年齡差距,学生不能一一遵守班主任提出的种种行为规范,进而出现违反组织规范的行为在所难免。而且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心智也尚未成熟,他们在很多时候“明明犯错却不知错”,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仍一味地采用批评教育的方式无疑会增加学生犯错的几率。

3.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待加强

班级管理中之所以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要从班级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李伟胜在《班级管理》一书中对班级管理做了如下定义:“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2]由此可以看出,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关系,参与双方是教师与学生。

但在小学班级教学或活动管理中,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完善,各方面能力还有待提升,所以班主任往往主宰着班级目标的制定、班级活动的组织等方方面面,他们将自己视为班级管理中的控制者、决策者、监督者,而学生便是这其中的被控制者、实施者、旁观者。班主任的这种定位无疑削弱了学生在班级教学或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违背了班级管理中人本主义价值观的理念。而且班主任以这种高压手段制定的班级发展目标、班级规章制度或是组织的各项活动,无疑也会招致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敷衍应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一位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正如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写的,“旁观者就像一个身在监狱,注视着窗外下雨的囚徒,对他来说窗外下不下雨都是一样。而参与者就像是一个计划要去郊游的人,下雨不停会挫败他的郊游”[3]。可见,关于同一件事情,旁观者与参与者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而在我们现在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恰恰是以一位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这样就会使学生对班级中的发展目标、规章制度、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持一种旁观者的态度,缺少主动参与的激情。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班主任便会失去对班级管理的热情,这对班级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4.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性、平等性有待提升

在班级管理中,班委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班委可以为班级创造更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班级成员的意志管理班级日常事务,这样既能让班干部在日常班级管理实践中增强民主作风,也能强化班级其他成员在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意识。但是事实却不尽如人意,班主任在管理中往往独断专行,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班委所能做的只是听从班主任的安排,而这样一来班级中每位成员的想法与建议便不能通过班委的日常管理所体现出来,透过班委来体现班级民主管理俨然也成了空洞的说法。

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体现民主性,平等性也是班主任组织、管理班级的重要原则。但很多班主任往往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情关系、功利因素带到教育管理中,使得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无法产生很好的思想共鸣和情感沟通,进而妨碍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与组织。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改进对策

1.加强班级管理者的专业培训,增加理论积淀

通过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我们发现,班级管理者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刻不容缓。要想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管理,班主任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并要不断地更新,唯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需求,班主任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才能真正把握规律,科学育人。所以,学校领导要重视对班级管理者进行专业培训,强调班级管理者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加理论积淀。而班主任也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对班级管理学的研究,关注大量的当代知识,针对时代的新特点,寻求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并学会用专业理论来分析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科学地组织班级管理工作。

2.突破传统观念,创新教育管理方法

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不单单需要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新颖的教育方法、管理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班级管理者要加强对班级管理学的深入研究,善于突破自身的传统观念,改变批评教育这一传统方式,提出新颖的教育方法。比如心理疏导便是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的一种方法。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学生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方面尚不成熟的小学生,这时班主任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责骂、体罚、惩戒,而应该是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找出学生犯错的根源,从源头解决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应以身作则,注重从行为上进行诱导。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可塑性很大,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其身心发展,所以班主任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以及个人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注重在日常行为教育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表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对人与事进行正确评价,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榜样示范法也是小学班级日常管理中常用的方法,班主任可以选取一些在言行、举止等各方面都较为优秀的学生作为班级中其他同学的榜样,因为这些较为优秀的学生与全体学生朝夕相处,为大家所亲近和熟悉,所以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和学习。这样一来班级其他成员便能以榜样作为自己的标杆,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

3.突出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1)改变教学方法,变被动为主动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已在教育界深入人心,“如何发挥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性”也成为每位班主任所关注的问题。而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性,班主任首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行班级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一直使用的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削弱了学生思想的活力和效率,教学的内容和节奏往往也是由教师来控制的。

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所以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并利用这些特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学习,将教学中较为简单的知识内容分配给各组组长,并由组长组织各组成员来完成教学内容,最后进行分析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还可从多个角度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教师在主导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2)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班级规划过程中

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发展目标、管理目标、组织班级活动时,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吸收学生的想法与意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而激励学生去实现班级发展目标,愉快地开展班级各项活动。而且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发展目标、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与需求,不要为了急于实现高效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身能力与特点。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深入调查与了解学生的性格、长处,基于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来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并组织开展各种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

(3)突出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每周的班会对班级管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会的开展可以提供一个师生彼此进行心灵交流的机会,学生们在此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内心的烦恼、难以解决的事情,加强师生彼此的了解,突出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组织得当的主题班會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班主任可以选取一些时下流行的话题,让班委去筹划、设计与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班干部的各方面能力,也能够调动起班级中其他同学的兴趣,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位成员的主体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团结力。

4.强调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性、平等性

首先,要注重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班委的组织建设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班风与学风的形成,而且通过民主选举出来的班干部既可以让班级其他成员信服,积极配合班委的各项工作,也可以强化班级中的民主意识。

其次,班主任还要学会“简政放权”,淡化“专制式”管理,将更多的权利交到学生手中。班主任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将班级的活动从策划、组织到开展都尽可能地交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就和价值[4]。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能力,让学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感知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强化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多方面才能的发展。

在教育实践工作中,不仅要体现民主的重要性,还应该体现平等性,所以不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如何,班主任都应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要考虑来自成人世界中各种复杂的人情关系和功利因素,也不要给学生贴上“好”与“坏”的标签,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当然这种平等应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上课时给学生平等的展示机会、活动时给学生平等的参与机会等等。总之,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体会到自身的价值,用心关爱每名学生,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以情育情,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

班级管理看似容易,实则任重而道远。班主任必须要不断地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提升自我修养,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做到“自正其身,自省其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管理学生,以情育人、以德育人,为祖国培育更多栋梁之才,真正做到桃李满天下。

————————

参考文献

[1] 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11).

[2] 李胜伟.班级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 张万祥,席咏梅.破解班主任难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张林(1992-),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