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岩
[摘要]“微文化”是基于微博而诞生的一种新兴的媒介文化,是媒介文化新的创造方式和延伸体。青年长期受“微文化”传播的影响,会导致其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判断功利化,价值选择模糊化。因此,应当在“微文化”中增添“红色元素”,加强“微文化”传播的监管,开展校园“微文化”建设,加强青年媒介素养教育,以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微文化”传播 青年价值观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微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
传播主体以独立个体为主。传播过程是一种传播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传播的主体往往都是一个官方的机构,而受众是没有传播资源的社会成员。这种传播模式在整体上是一个缺少互动的媒体平台,信息的流动是自上而下的,受众对于信息是没有选择权,也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微文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传播双方的主客体地位是平等的,信息是互动的,每个人都是传播的主体,也都是传播的对象。社会上每个独立个体成员都有权利通过网络媒体平台来发布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信息,他们成为微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微文化的接受者。传播的主体与客体的个体化成为微文化传播一个重要特征。
传播内容多元化。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界的新闻信息,而另一部分是娱乐信息。外界的新闻信息,包括政府官方的信息、社会信息、广告信息以及值得报道的个人信息等,而娱乐信息,包括音乐、电视剧、综艺节目等,而微文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种传统的传播内容分类。在微文化之中,传播的信息有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但更多的是个人生活化信息的表达,自我隋绪与价值理念的展现,一句生活感悟、一张自拍图片、对于某社会事件的一句话评价等都能在微文化时代进行展示,成为传播内容。而在娱乐信息的传达上,社会成员个体就能够制作简短微小的娱乐信息,一个笑话、一张搞笑照片、自制视频等,都可以通过微博等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在微文化领域,传播内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传播过程具有交互性。以往的传播模式中,一个信息发布机构面对的是无数的信息接受者,而受众与信息发布机构之间的互动是极少的,即使有互动,也是掌握媒体资源机构的一种节目形式。个人能够在媒体上发出声音,是媒体机构暂时性赋于社会成员个体的权利,而受众在这一交互过程中,基本都是处于弱势,是被给于的一方,而受众自身毫无权力在公众媒体上发布信息,也无权利与媒体互动交流。而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强势对弱势的传播模式,人们有权利来发布一定的信息,并与相关网络媒体信息发布者进行互动,而微文化时代的到来,更为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便利。它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单向传播的模式,使得信息能够互动流通,信息传播的范围广泛与否,不在于信息发布者是否具有官方性和权威性,而取决于在微文化领域,发布信息的主体是否受到多数网民的关注,受到网民关注多,则信息传播广,转载率多,评论多,往往就形成了一个热点话题,这种热点是自发形成的,而非在官方或者权威的倡导下才开展的。
“微文化”传播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取向异质化。“微文化”正如它所倡导的那样,以微小的力量积聚来改变生活,微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也是如此,现如今,微文化的力量已经不只是在网络上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力已经蔓延到现实社会,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到人们的精神领域。微文化的开放性使得其内容具有多元性,虽然发起微文化的本意在于用每一个社会成员善意的力量来促进社会健康进步,但在如今的实际进行中,微文化带来的却不都是正能量,在一些个别方面,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利用这一媒体资源,宣传背离道德的异质价值观念,并对这种观念进行大肆的炒作和宣传,这就很容易影响那些价值取向还不稳定的青少年,造成他们看待社会事件以及判断是非时产生错误的价值认同,不利于其个人未来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的健康稳定。
价值判断功利化。人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到自己与群体的共同点,以便群体接受自己,也使自己更容易融入群体之中。而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使用微博等微文化平台,关注微文化动态已经是一个群体性特点,如果独立的青年个体不去关注微文化,不使用微文化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他很难与群体中的其他青年产生共同话题,使之交流受阻,也就很难融入他所在的青年群体。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年使用微文化平台的目的已然不是以微温暖关心人,而是为了自身能够更好的融入群体之中,是处于功利性的思考。
价值选择模糊化。媒介研究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生的理论,在书中,他认为每一种新的传播媒体的产生对于时代的意义,并不是这种媒体到底能够传播何种信息内容,而是这种媒体的产生以及其传播模式,蘊含了创造者、使用者以及接受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不仅促使着媒体传播的发展,更是对一个时代的進步具有促进意义。人们用其智慧和思想发明创造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而这种新的媒介又以其隐含在传播模式之下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追求去塑造下一代人的成长。麦克卢汉的关于媒介传播的理论,至今仍是每一位传播学研究者必须了解学习的内容,他的这一理论仍然适用于当下产生的新传播媒介。
应对之策
增添“微文化”中“红色元素”,促进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近年来,随着微文化传播的快速发展,相关机构已经认识到这样平台在宣传上的重要性,因而也开始利用这一媒体平台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这种“红色元素”的加入对于引导青少年价值观的建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宣传机构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时,应注意方式和手段。青少年乐于在微载体上浏览和发布信息,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微文化形式的活泼[生与多样性,因此,官方媒体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时,也要注意形式的活泼与内容的趣味性,使用与网络文化贴近的方式与手段来发布宣传内容,能够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从而达到引导其价值观的效果。
加强“微文化”传播的监督和管理,减少不良“微内容”传播。网络作为一种新事物从产生到发展的速度是极为迅速的,而我国的法律更新未能跟上网络的发展速度。在网络区间内,法律上的管理缺失一直是我国网络监管上的一块短板。其实,我国并不是没有相关的网络管理法律条例,只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匿名性,使得法律在进行网络监管上很难具体实施。在网络空间中,目前的法律监管状态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网络新现象层出不穷,法律细则很难及时更新,使得许多网络不良现象无法可依,另一个问题便是执法不严问题,网络世界四通八达,虚拟空间是巨大的,对网络空间进行监控是耗时费力的一项工作,这也使得许多网络监管部门的工作开展不是很顺利。微文化很大一部分都与网络有关,因此也面临着监督管理难的问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组成专门的微文化研究部门,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细则,使监管部门在微文化领域有法可依。
构建校园“微文化”建设,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微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为15至29岁的青年群体,而从职业角度来看,主要使用者又为学生,因此可以发现,其实微文化的使用者主要的生活环境主要和学校联系在了一起,即使是24至29岁的这部分使用者不属于学校,但他们也都是刚刚走出象牙塔踏入社会的青年,因此学校在建设微文化,引导青少年正确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该主动做好微文化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学校文化的建设,使得学校在文化上与时俱进,迸发出新的活力。在建设校园微文化的过程中,学校要起到主导和引导的作用,在校园微文化宣传上注重寓教于乐,使得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校园微文化建设,进而起到引导其价值取向的作用。
(作者为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CK5036)阶段性成果]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