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7-03-18 08:23王建霞
价值工程 2017年5期
关键词:工作方式教育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建霞

摘要: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使得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改变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出了崭新的难题,文章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追根溯源,探寻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关于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路径。

Abstract: Great change has taken place i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value along with fast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political assistant to propag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college students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has put forward research methods on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internet.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监管;教育理念;工作方式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network supervision;educational concept;manner of working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185-02

0 引言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进行了深刻论述,以“三个倡导”提出了国家、社會和个人三个层面应遵循的价值追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凝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同时,教育部多次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当今时代是依托传媒化生存的网络时代,网络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崭新的难题。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在大学生中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当前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

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问题

1.1 网络打破时空约束,主流思想受到冲击

在传统媒体时代,“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使得主流的价值观更容易被受众吸收和接纳,但是在网络时代,“点对点”的双向互动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阅读和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由于辨别能力不强,很容易接触到国外敌对势力发布的虚假信息或攻击性言论,再加上大学生处于易被煽动的年龄阶段,易以讹传讹或传播不法分子的偏激言论,这就“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宣传和教育的难度。”[2]

1.2 网络加大辨伪难度,诚信理念面临挑战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接受信息越来越快捷,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中,大学生如何去辨别信息的真伪显得尤其重要。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和低门槛,加上辨别信息能力有限,传播假新闻和谣言等负面信息的情况在大学生中常有发生,更有甚者,散布谣言,造成社会恐慌,网络违法犯罪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1.3 网络改变交往方式,心理问题日趋凸显

网络上泛滥的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价值观,尤其是以90后为主的网红文化的传播,使得大学生个体意识增强,盲目追求利益,冲击着道德观念的培养和思想政治的建设。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6月发布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这就意味着大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已成为基本现实。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人机互动,人际交往能力正在退化,对人际关系表现出冷漠态度,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健康工作警报频繁响起。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网络监管力度弱,缺少法律约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所以受到多元思想的冲击,主要的原因在与网络信息的肆意传播、网民传受信息行为的随意性。当前,我国虽有50余部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但是仍落后于突飞猛进的网络技术发展,呈现严重的滞后性。网络监督主体的多元化,使得网络监督责任的落实成为空白,同时网络超时空的特性,使得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大。

2.2 学校教育方式尚未转变,相应的教育功能未充分发挥

在网络时代中,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有些高校缺乏与网络时代相匹配的新方法与新思维,在思想上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尚未万完全树立;其次,在现有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上单一,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枯燥和教学形式的单调,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认同与不接地气。

2.3 大学生三自管理水平低,信息甄选能力不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自身,他们主动能动性的发挥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时期,大学生要做好“在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更加依赖于学生的自控意识与自律意识。在421家庭结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90后大学生,在自理能力方面较差,在遇到挫折时容易心灰意冷,在面临困难时容易退却,在处理心理危机方面更是能力不足,在面对复杂事务与信息时,筛选和甄别能力显得不足。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网络环境下的出路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在高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协同努力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方位教育。教育路径如下:

3.1 强化网络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在网络时代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麦克风,大学生通过QQ、微信、微博在朋友圈内发布信息。“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道德观念不强,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在网络中抛开道德约束,更有甚者,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网络中道德观念的弱化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3],因此要加强网络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加大网络技术研发投入力度,组建专人负责网络技术安全,清华大学率先成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办公室,制定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方案。

3.2 创新教育形式,打造新媒体平台

高校应该集思广益全面创新,创建传统课堂教育与互联网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形式,提高校园网络建设水平,引进校园网络优秀人才,重点打造出一批具有高质量高水平、能够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网站,如燕山大学创办“虹色旋律”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活动,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入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去,创建QQ群、微信、微博、博客、BBS论坛(如: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东南大学虎踞龙蟠BBS)等网络辐射载体,通过平等的交流与互动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良性健康和谐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4]清华大学更是注重新媒体平台阵地建设,合力打造新媒体“联合舰队”,形成了以学校、部处和院系两级微博微信平台为主导,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新媒体系列。

3.3 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学生工作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提问式、抢答式、课堂讨论等具有互动性的教学形式,清华大学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为首要载体,以社会实践循环为手段,以解答现实问题为目标,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新方法,同时根据学生专业与个性特点,实现“因材施教”新模式,致力于构建“因课施教”、“因师施教”、“因生施教”的教学新理念。开设网络素养的学术讲座和课程培训,注重网络道德教育,培育网络道德文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使用网络媒介,有效辨别信息,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安交通大学重视传统课堂与课外、网络教学的结合,以“交大人的24小时”的微视频为开端,推出“身边交大人”与“新鲜交大事”等校园报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第二课堂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开通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传播主流思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线上线下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统一的教育模式。河北省各高校充分则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群、微视频等新载体,开展微观点、微讨论、微感受、微直播等活動,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 加强三自建设,强化大学生自律意识

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切实加强道德修养,参与到网络道德建设中去,如山东艺术学院学生自发组织的“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示范作用,通过开展各项学生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水平,借助各项学生活动的开展和榜样力量的发挥,使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骨干力量。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通过外在约束与内在强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自身的网络技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新媒体融入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大学生应发挥三自能力,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过程的主体作用。通过高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协同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会通过网络,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感化着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军,陈根.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消解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4(6).

[3]周晏.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6).

[4]张元,丁三清,李晓宁.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4(4):107-110.

猜你喜欢
工作方式教育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方式的探讨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