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丽
摘要:小学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最大化地激活我们的美术课堂,使儿童的观察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得以培养和提高呢?本文试以课程改革为指导,从转变观念发展新模式、课堂教学形式的巧妙设计、网络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谈谈做法。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31
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儿童的观察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重大作用。《美术课程标准》就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这一宗旨。其原则是借助客观形象,强调写实性的写生教学,在教学中提倡发挥儿童的艺术直觉,在写生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要观察事物外在形象,而且能联想到与观察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以及自己与观察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并把它表现在画面上。它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学生可不受客观限制将视点扩展,进行超现实的表现,学生在创作式的写生中学习基本的造型技能。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了学生的艺术冲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发展教学模式,培养童心观察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就是重视视觉形象的应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心灵情感的共鸣,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从重视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儿童的生活、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活动和想象,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个性。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而不是把我们成人眼中观察到的东西,强加到他们身上要求他们表现出我们成人眼中的世界。那么,究竟怎样引导学生去观察呢?采用什么手段让学生观察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直观的教具、模型、范画、录像、幻灯、电脑设计等帮助学生观察美、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比如,教学浙美版教材第五册《我们爱劳动》时,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亲手做的,或者是亲眼看见别人劳动的过程,运用自己的话把当时的场面描述出来,让大家一起发挥想象的空间。有条件的话可以把学生带到劳动现场让学生自己进行现场观察,还可以亲自参加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也可以让学生先画速写,然后到教室里进行创作。或者在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放映实况录像,让学生进行直观欣赏,然后再进行创作。教学中不仅运用一些现代化媒体,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游览、增长见识,在生活中感受美,把形象感知和美感培养联系起来。
二、巧妙教学设计,轻松教与学
传统的美术课除了画画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内容了,显得沉闷而又乏味。学生根据书上的图案“复制”作品,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习的过程应当是小鸟学习飞翔一样轻松愉快的过程,新的美育教学应当更积极地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要你学”转变成“我想学,我要学”。根据不同的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
比如在《果蔬里的秘密》一课中,分别在同年级两个班上课。一班采用谈话、演示等方法,把写生技法要点反反复复多遍讲解,提出作业要求,再让学生观察后写生。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几乎找不出有自己想法和创意的。在二班重新安排教学过程。首先,把讲与练的时间作了调整,做到“精讲多练”。为了更形象直观,贴近学生,教师现场在实物投影仪上解剖果蔬,一边讲,一边演示。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观察带来的果蔬外形,亲手解剖自己带的果蔬,观察其中的秘密。接下来,再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些典型的形状,并提出“能不能将你发现的秘密画下来?”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有了亲自动手、现场观看的机会,亲身参与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调整了教与学的关系,还让学生在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网络”资源,优化美术课堂
在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强调情境,强调协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科教师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同时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具体地说,计算机可以提供真实复杂的环境,可以向学生提供研究处理信息的工具。(数据库、画图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等),可以连接世界,走出教室,使学生进行合作研究。
《美术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这也就有四种不同的美术课业类型。比如在“造型、表现”这个学习领域中有“写生课”“素描课”“国画课”“手工课”,像这样的课型是需要教师进行现场示范的,利用电脑网络进行教学是不大适合的。而在“设计、应用”这个学习领域,就可以利用电脑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如教学浙美版第12册《奇思妙想》,其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创造和动手设计制作能力。利用电脑设计的优势,创作出“奇思妙想”的图像,本节课在作业设计方面有更大的创新:平时学生用画笔在作业纸上画,现在利用电脑中的“画图”程序进行作业设计,这样可以打消学生“形象画不准,颜色涂不匀”的顾虑,学生能为自己理想的设计方案而努力设计。本节课,教师把学生带到电脑教室,让学生在电脑网络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事先设计好网络教学的课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和指引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的监视系统进行学生个别或集体进行指导。在作业评价方面也比较有特色,学生把作业上传到教师机上,就可以向同学进行展示每位学生的作品,学生可以为每幅作品分析评价。
总之,最大化地激活、优化我们的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让他们学得开心、愉快,是我们教育工作一致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成县珊溪镇中心小学 3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