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琴,许子华,任立平,董会霞,祁雅慧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
微课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 琴,许子华,任立平,董会霞,祁雅慧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
从教学内容梳理、知识点选择、教学设计、知识结构图构建等环节介绍微生物学检验微课设计,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及教学效果。
微课;微生物学检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覆盖、教育资源的网络化和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化,促进了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出生于网络时代的“数字原住民”学生群使网络学习逐渐成为主流,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已成为目前的教育趋势[1]。基于网络的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的微课(Micro-lecture)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产物。
1.1 时代推动
随着信息技术、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自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提出微课概念以来,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主题明确和便于学习的特点,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成为高校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2,3]。微课是以微型视频为核心,以阐述知识点为目标,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集视频、图像、声音、PPT等多媒体素材于一体,并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资源的课程体系[4]。在“医疗大数据”和“数字化医疗”的今天,微课已成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对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产生重要影响[5]。
1.2 教学需要
第四轮教育教学改革核心是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提高教学水平、质量为目标,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调整等,提高学生参与性,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内容突出,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画面设计优美,学习交互性强,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微课短小精悍,便于通过多种终端访问和下载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使学生实现学习的自主性、移动性和个性化。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应用要从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上,充分体现以学生学习成长为核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建设。
1.3 现实考量
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该学科体系已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资料和成熟的人力资源,为微课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该课程也正在进行网络课程建设,Penrose和Open Education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角度认为,微课是由网络课程转变而来的教学形式,是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微课与网络课程建设相辅相成,微课可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的平台资源,网络课程也可以微课为主要内容形式。
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虽已完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也依旧没有改变。同时,该课程内容较为零散、系统性差、抽象难懂。因此,笔者对该课程进行了微课设计,并应用于教学进行初步探索和研究。
2.1 梳理教学内容,选择知识点
职业教育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有学者认为将微生物学检验理论知识融入各项技能操作任务中,能彻底改变传统微生物学课程中实验内容为理论探究服务的从属地位[6]。在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既知道怎么做,也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微生物学检验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学时数较多,本着重基础、强操作原则,分别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既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也兼顾专业基础知识够用。理论教学以教学重、难点为出发点,选择完整、短小、针对性强的内容,如细菌细胞壁结构、细菌的生长繁殖、噬菌体、流感病毒等。实验教学内容选择以标准化实验操作为主,如革兰染色、分离接种培养、微生物实验室布局和操作流程等,缩短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时长,提高基本操作教学效果,从而为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技术保障。
2.2 绘制知识点结构图,制作微课脚本
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7]。因此,在整个课程的微课教学设计中应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程序设计等[8]。在了解背景、确定目标后,根据选定的知识点,绘制结构图。以流感病毒为例,针对流感病毒的结构特征这一知识点进行知识点结构图绘制,见图1。
图1 流感病毒结构特征知识点结构图
根据知识点结构图制作微课脚本,包括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呈现形式(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所需时间、编辑方式等。如阐述某种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学检查,可采用PBL、CBL、LBL等多种教学方法,也可选取不同学习情境,如患者门诊就诊情境、粪便标本采集情境、实验室检查情境等,配以文字和声音,并设定情境时间。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微课设计
微课设计过程中,素材的采集尤为重要。微课短小精悍、画面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集视频、图像、声音等为一体。因此,较好的视频、音频制作设备及后期制作技术是基本保证[9]。经过长期积累,该课程已有近50个原创图像、视频、动画等,建立了微生物形态数字标本库,为微课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该课程微课采用Office 2016的PowerPoint软件进行制作,软件中的视频、声音插入与节选、视频导出等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制作要求,学生易学、方便、高效,也易于被普通教师掌握。
3.1 微课的发布和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校园无线WiFi的广泛覆盖,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校已建立BB平台以及QQ、微信等信息平台,供网络课程开发和应用,也可进行微课发布。
微课发布后,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微课可作为课前认知、课后补漏的重要载体。微课短小精悍,就章节的某一知识点展开,可通过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导学生预习,通过微课中问题的预设,引导学生探究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微课还可作为学生课后知识消化和复习的重要学习资源,弥补课堂教学不可重复的不足。虽然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易传播等优势,但其仍无法替代课堂教学,移动终端的学习体验也无法替代课堂学习,微课只能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10]。
3.2 微课应用效果
方芳等[11]对200名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微课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5%的学生认为应用微课可提高其兴趣、主动性,更易于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本研究中,由于调查对象为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该专业人数较少,无法进行对照分析,访谈中学生均表示微课更便于学习,形式也更受欢迎。
微课短小精悍,以学生学习成长为核心,便于终端访问,突破了时空限制,可提高学生参与性,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的开发与应用,一方面有利于丰富网络课程资源,成为开展翻转课堂的基础,是教学模式调整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可促进考核方式改革,便于教师追踪学生学习情况,增加基于网络的师生互动,实现形成性考核,增加课程形成性评价内容和方式。
微课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并对教师信息技术的掌握和教学工作的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
信息技术促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诞生和教学模式改革,为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契机。微课的应用,是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移动学习时代知识传播需求,适合学生自主化、个性化、深度学习。同时,微课也会成为开展翻转课堂的推手,学生减负的电子书包、电子作业[4]。该课程微课的开发和应用,可为其他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对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王士霞,陈娓.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12):1144-1146.
[2]姜鹏,刘若丹,张玺,等.微课在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11(4):3-5.
[3]卢英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11(3):2-3.
[4]张中兴.微课与微课程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6):586-589.
[5]李琴,黄河清,方越越,等.信息技术下医学微生物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8):51-53.
[6]胥振国,蔡玉华,袁星,等.高职医学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2):417-423.
[7]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8]原增艳,宋小锋,张俊丽,等.微课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12):1852-1853.
[9]王岚,吴怡,王东月,等.高校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引入微课程的应用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2):4-6.
[10]郭文涛,赵青,温雯静,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医学微生物学微型移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769-774.
[11]方芳,陈冬梅,李新鸣,等.微课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48-49.
G421
B
1671-1246(2017)01-0050-02
注:本文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项目(2015JYY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