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定西医院/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
0.1%盐酸罗哌卡因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陈良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定西医院/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
目的 探讨0.1%盐酸罗哌卡因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64例产妇,年龄18~3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单纯盐酸罗哌卡因组(R组)和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记录产妇VAS评分、Bromage运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产妇第一产程VAS评分RF组2.1分,明显低于R组的2.4分(P<0.01);两组第二产程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分娩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RF组为26.5%,R组为18.2%,RF组高于R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组高于RF组。结论 单纯使用0.1%盐酸罗哌卡因可满足分娩镇痛需要,减轻产妇痛苦,确保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硬膜外阻滞镇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二孩政策的放开,我国孕产妇急剧增多,许多产妇不能忍受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分娩镇痛需求持续上升。自控硬膜外阻滞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llalgesia,PCEA)是目前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该方法镇痛效果确切,母婴安全性高。常用镇痛药物为局麻药复合阿片类药物,但阿片类药物易致母体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热及胎儿心动过缓、新生儿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对母婴有一定潜在危害。本研究观察单纯0.1%盐酸罗哌卡因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264例,年龄18~35岁,ASAⅠ级或Ⅱ级。纳入标准: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无阴道分娩禁忌证。排除标准: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头盆不称、产道异常、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阿片类药物过敏或依赖者。随机分为单纯盐酸罗哌卡因组(R组)和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
1.2 镇痛方法
产妇于第一产程潜伏期进入产房,常规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和持续胎心监护。选择L2~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用透明敷贴减张固定导管,记录导管出穿刺点刻度。硬膜外腔给予1.5%利多卡因3 ml,观察45~60 s,无口舌发麻、耳鸣、下肢麻木、心率增快等症状,再追加10 ml负荷剂量局麻药(R组为0.1%盐酸罗哌卡因,RF组为0.1%罗哌卡因复合1.5 μg/ml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后连接PCEA泵(PCEA负荷剂量8~10 ml,背景剂量8~10 ml/h,PCA量5 ml,锁定时间20 min)。
1.3 观察指标
记录产妇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
1.4 效果评定标准
VAS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痛,其中(<3分为镇痛效果良好,3~5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镇痛效果差)。Bromage运动评分:0分为双下肢能抬高,1分为能弯曲髋膝关节,2分为仅能弯曲膝关节,3分为仅能弯曲踝关节或活动足部,4分为足部完全不能活动。
1.5 统计分析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两组产妇要求分娩镇痛前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第一产程VAS评分RF组低于R组,第二产程VAS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两组产妇产程中分娩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RF组(26.5%)显著高于R组(18.2%),见表3。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4。
关于硬膜外阻滞镇痛起始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和美国产科医师协会均认为产妇的需要就是分娩镇痛的充分医学指征,不再推荐宫口开到4~5 cm才能实施硬膜外阻滞镇痛的原则[1]。本研究中,镇痛从第一产程潜伏期出现规律宫缩开始。罗哌卡因具有心脏毒性低、安全性高的优点。研究遵循“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minimum local analgesic concentration,MLAC)”原则,目的在于提供硬膜外镇痛用药配方的客观依据[2]。0.1%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其有效性与0.1%罗哌卡因复合1.5 μg/ml芬太尼相当,阿片类药物通过脊髓阿片受体发挥作用,有效增加药物镇痛强度,降低MLAC[3]。但单纯罗哌卡因分娩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新生儿出生即刻、1 min Apgar评分≤7分的比例更低。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孕周(w)26.8±8.1 26.1±7.9体重(kg)132 132年龄(岁) 身高(cm)R组RF组160.8±5.2 161.3±4.9 70.6±7.5 71.2±6.8 39.4±1.2 39.2±1.3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分娩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表4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s,分)
注:*表示与RF组比较,P<0.05
出生后5 min 3 min ±0.4 ±0.5 9.5±0.4 9.6±0.3
两组产妇Bromage运动评分均为0分,满足可行走分娩镇痛的要求。分娩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RF组较高,其中发热最为常见,目前对发热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分娩镇痛本身相关[4]。Riley等[5]研究的200名接受硬膜外阻滞镇痛的产妇中,22.7%的产妇产程中出现发热,而未接受硬膜外阻滞镇痛的产妇中发热者只占6.0%,接受硬膜外阻滞镇痛的产妇白介素-6水平高于未接受者,一般认为产妇发热与炎症状态有关。Jeon等[6]研究认为,头晕、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与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剂量相关,鞘内阿片类药物浓度显著增加母体瘙痒和胎心减速比例。本研究RF组皮肤瘙痒3例,头痛、头晕2例,胎心减速3例。在胎儿安全性方面,阿片类药物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在学术界有较大争议。本研究中,RF组出生即刻、1 minApgar评分≤7分的比例明显高于R组。母体阿片类药物暴露显著增加了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的风险。
综上所述,单纯使用0.1%盐酸罗哌卡因可满足分娩镇痛需要,减轻产妇痛苦,确保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徐晓义,褚国强,季永.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2,33(7):490-493.
[2]傅少雄,陈彦青,甘秀峰.局麻药最低镇痛浓度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3,9(1):68-71.
[3]Hang J,Zheng Y Y,Feng Z Y,et a1.Epidural fentanyl decreases the minimum local analgesic concentration of epidural lidocaine[J].Chin Med J,2012,125(22):3977-3980.
[4]Arendt K W,Segal B S.Theassociation between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andmaternal fever[J].Clin Perinatol,2013,40(3):385-398.
[5]Riley L E,Ccli A C,Onderdonk A B,et a1.Association of epidural-related fever and noninfectious inflammation in term labor[J].Obstet Gy,2011,117(3):588-595.
[6]Jeon H R,Chae W S,Lee S J,et a1.A comparison of sufen-tanil and fentanyl for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inarthroplasty[J].Korean J Anesthesiol,2011,60(1):41-46.
R714.3
B
1671-1246(2017)03-0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