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翔,唐莉莉
(1.南京工业大学 社会科学处,江苏 南京 211816; 2.南京工业大学 人才资源部,江苏 南京 211816)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边界的思考
王宇翔1,唐莉莉2
(1.南京工业大学 社会科学处,江苏 南京 211816; 2.南京工业大学 人才资源部,江苏 南京 211816)
受“大德育”理念的影响,“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经常被混用,因此带来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诸多问题。通过对两者的历史考察和内涵对比,分析混用的内在逻辑,能够更清晰地呈现两者的相互关系。对两个概念、两个学科的理论边界进行适度区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边界
近年来,受“大德育”理念的影响,“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以交替使用或相互替换的方式出现。然而,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独立二级学科,“德育”并未出现在单独的二级学科,常常被归于“教育学”范畴。从学科设置的角度来看,“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显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然而,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中,对“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混用程度相当高。对于“德育”概念的界定,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都相当宽泛,所涉及的范畴高度发散,几乎涵盖了所有相关的社会科学领域。概念泛化、边界模糊、内容驳杂、专业色彩淡薄,影响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地位与发展。在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中,范畴是搭建体系的基石,逻辑是搭建体系的纽带。没有范畴就无法建立体系,范畴混乱同样无法建立体系。体系不完备,就无法使学科丰满、成熟起来。
(二)“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要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德育”理念下,“道德品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被安排在同一过程来进行,而且随着“德育”概念的不断泛化,“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等众多功能都被融入这个教育过程之中。实践效果是检验理论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从大量的调研结果来看,当前的“大德育”理念并不尽如人意,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提到的,“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1]265-269。
(一)“德育”的历史变迁
“德育”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社会现象。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由于人们赋予了“道德”以丰富的内涵,“道德教育”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历来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都站在自身阶层(阶级)的利益来进行“道德”的解读及其内涵的建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即是典型的代表。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奠定了其官方意识形态和道德教育的主导地位,我国文化至此打上了政治伦理化或伦理政治化的烙印。自1860年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明确把教育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以来,“德育”便成为西方教育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并被限制在道德教育的范畴。清末民初,我国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引进了“德育”一词。最初的“德育”概念也多指道德教育,但此时的“德育”与中国古代的“德育”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语义变迁。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由于受苏联教育模式的极大影响,“德育”经历了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再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演变[2]2。“德育”因意识形态的因素,被进行了语义操作,这主要体现在其内涵的“政治性”向“社会性”的扩张。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
现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近代学科分化基础上产生的概念,广泛吸收了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并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逐渐形成,受到苏联社会主义的重要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中,其作用形式和服务目的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如果将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限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至今的时间段内,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6)。在这三个时期,一方面,国内主要矛盾在发生变化,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到“人民内部矛盾”;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造以来,虽然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矛盾的内涵在发生着不可不察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任务正是围绕着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任务是政治动员,服务于战争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任务是政治斗争,服务于政治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任务变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内涵还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三)“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混用过程
新中国成立之后,受苏联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影响,虽然“德育”被赋予了大量的政治内容,但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混用现象尚处在有限范围之内。两者的混用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大德育”概念提出之后。“大德育”概念的提出,是“德育”概念的创新。因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隐形教育”的理念,以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隐形教育”其中一个方面便体现在对“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操作上,“大德育”概念应运而生。
从对比研究的角度,考察两个概念在学科归属、主体、指向、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考察两个概念相近之处,分析其混用的动机和目的,有利于获取对“德育”的准确把握。
(一)对概念进行处理,将“德育”转换成“思想道德教育”
在不改变“德育”和“道德教育”内涵和外延的前提下,可以将“德育”看作“道德教育”的简称,因此可以将“德育”扩展为“道德教育”。由于“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基于“思想影响行为”这个生物学基础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将“道德教育”扩展为“思想道德教育”。
(二)从学科归属、主体、价值指向、终极意义等方面进行概念对比,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从学科归属来看,“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到“伦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涉及到“政治学”和“教育学”领域;从教育的主体来看,“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涉及“个人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涉及到“政党和政府”;从价值指向来看,“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指向“社会文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向“政治认同”;从终极意义来看,“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实现“个人的善”来实现个人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政党和政府政治实现“国家的善”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见图1)。
图1 “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 教育”的逻辑进路图
(一)“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交叉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所以被混用,有其客观前提,因为两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叉。第一,两者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受政治上层建筑影响,又反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第二,两者都是在“思想影响行为”这个心理学基础上发生作用;第三,古代中国以儒学治国,“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使得个人、社会与国家的边际相对模糊,出现政治伦理化或伦理政治化;第四,两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实践方法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二)可能存在的一个逻辑误区
为了达到“道德品质”教育的目的,“思想道德教育”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知识的教育,如常识教育、理性教育、品德教育、政治教育、经济教育等等;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涉及到很多内容,如政治教育、纪律教育、法规教育、道德教育、经济教育等等。但是,其中存在“手段”和“目的”的因果差异,不能因为“思想道德教育”(目的)涉及到“政治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涉及到“道德教育”(手段),就将“思想道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用“思想道德教育”去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反之亦然。简言之,不能因为两个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交叉,就认定一个概念等同于或从属于另一个概念。
(三)“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
“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矛盾,这种矛盾源于其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矛盾。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主体与客体对象是二位一体的,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认识功能和价值功能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 43。“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具有很强的认识功能和价值功能,因此两者的混用容易在研究中形成当然的经验。然而,人文社会科学中登峰造极的艺术便是“能在简朴的经验对象里考虑具有高度‘理论性’的关键问题”,而“当一种思维方式能够把在社会上不引人注目的现象建构成科学对象,或能够从一个意想不到的新视角重新审视某个在社会上备受瞩目的话题时”,人文社会科学的强大变革力量就会凸显,其批判性和超越性便会张扬[4]11。
当前,在“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对两者关系的定位仍然存在两个主要观点。其一,主张“大德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大德育”概念之内,以交替或互换的方式使用两个概念;其二,在认识到“大德育”概念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对“德育”概念采取“守一望多”的处理方法,即守住道德教育的核心,同时不否定思想、政治、法制、心理等内容。
通过第四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概念内涵对“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区分确实存在理论和现实的困难。不妨将视角转换到两者的价值取向和理论边界,“德育”涉及“社会与个人”层面,致力于社会秩序和文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涉及“政府与政党”层面,致力于国家的善治和执政党的合法性认同。按照这个思维进行推演,能够很好地对两者的理论边界进行划分,“社会”的归“德育”,“国家”的归“思想政治教育”。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2] 陈新维.德育范畴探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3]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主旨问题报告[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 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上海:三联书店,2000.
(责任编辑:李翔)
Theoretical Boundary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NG Yuxiang, TANG Lili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6, China)
Impacted by the generalized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always confused, which causes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By comparing the history and conno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of confused use to help comprehend the relation of the two concepts clearly. Changing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to theoretical boundary from concept may be a useful attempt.
mor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etical boundary
2016-10-26
2016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德育变迁考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SZ20160304)
王宇翔(1985—),男,河南汝南人,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处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唐莉莉(1987—),女,河南汝南人,南京工业大学人才资源部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
D64
A
1008—4444(2017)01—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