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7-03-16 09:41张晓丽
祖国 2017年3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中学数学数学教学

张晓丽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在中学数学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作为创造性思维它又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创造性思维就是要善于变化,富于独创性、善于标新立异,富于多向性、思路宽阔,富于灵活性、善于联想多变。目前在不少学校数学教学中,不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僵化、唯书唯师、重模仿、轻创新的现象比较多,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不利。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就要明白创造性思维的内涵。数学创造性思维就是要让学生能主动地发现新的数学结论,能够运用新的方法和观点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以数量和图形为思维对象,用数学语言为载体,以掌握数学规律为目标的思维活动。它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考问题时要抽象概括化、形式化,思考过程要力求严密和逻辑化。

二、制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

影响和制约数学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数学认知结构、数学思维结构等这几个方面。

(一)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学生心理素质对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的态度情感、兴趣爱好、性格习惯待方面。而其中的学习动机是数学創造性思维的关键,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情感与态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重要作用。所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数学创造性思维来说非常重要,它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前提。

(二)数学认知结构的影响

数学认知结构是通过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并内化于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数学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活动经验互相作用的产物。由于人的思维受到原有知识的数量与质量的制约,因而学生的数学思维创造性也就受到数学认知结构的制约。丰富的数学知识是思维创新的基础,而发展思维能力则是思维创新的关键。

(三)数学思维结构的影响

数学思维结构是指人的大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基础。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由他的数学思维结构决定的,其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由他的数学思维结构来决定的。所以,良好的数学思维结构是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

三、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

(一)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构建良好数学认知结构

在人们的认知思维中,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分为创造性地解决方法和常规解决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也是相对的。可以把这两种方法假设为一个连续变化过程的两个端点,中间过程则是创造性和常规性不断变化的过程,在用常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隐藏着创造性。因此,教师应把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有关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数学学习中,数学“问题”虽然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障碍,但是如果教师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就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这种结构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会有很大益处。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动力,帮助学生积极去克服思维障碍,积极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

(二)探究知识发现过程,构建灵活数学思维结构

发展学生灵活的数学思维结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和核心,而数学思维结构是一个各种综合因素动态关联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学思维的内容、思维的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学生的个性品质这四个方面,对学生数学思维结构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不但要把数学知识中的规律、定理、公式等数学结论让学生运用,还要让学生积极去探究这些结论的发现过程,以此来让学生自主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结构,积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掌握多种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让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非常关键。一是注重形象思维方法与抽象思维方法的结合。在数学学习中,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直接给学生结论进行运用,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应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渐上升到抽象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二是注重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结合。由于发散性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主导作用,同时它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包括多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一些数学知识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讲解和运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经常运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开发学生创造思维潜能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创造力分为特殊技能创造力与自我实现创造力,而特殊技能创造力对每个人来说具有个体差异,自我实现创造力是每个人共同的潜能。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加强对学生个体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共同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或者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角度得到发展,从而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出学生的思维创新的潜能。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不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创造性思维也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实践数学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樊建俊.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2]李希胜.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3.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第二中学校)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中学数学数学教学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