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脑出血患者PICC导管体内反折打结拔管困难的处理及体会

2017-03-15 18:14吴志萍
大医生 2017年10期
关键词:痉挛专科困难

吴志萍 吴 丹

(山西大医院,山西太原 030032)

PICC是临床上最常应用的一种穿刺置管方式,可靠性与安全性均非常高,同时还具备了并发症少、留置时间较长等诸多优势。但在开展PICC置管操作中,一旦出现拔管困难,则容易造成损伤血管组织、导管断裂等问题,增加医患矛盾。通常情况下,PICC拔管困难主要是指因各类因素影响,导致拔管时发生弹性回缩或者牵拉感,增加导管拔出难度,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PICC拔管困难,均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1]。2017年6月本院收治1例高龄脑出血患者,入院首次穿刺PICC导管,发生拔管困难,经过积极处理,导管顺利拔出,结果如下。

1 病例报告

本院于2017年6月13日收治一名患者,女,86岁,诊断: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因需长期输注药物,在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后予以PICC置管,由2名具有PICC置管资格认证的专科护士给予留置PICC导管。专科护士应用床旁B超(美国巴德公司)对患者外周血管的管径、弹性、血管走向进行评估,患者左侧肢体偏瘫,右上肢肱静脉及贵要静脉条件差,最终选取右侧肘上头静脉进行穿刺,穿刺参照PICC标准流程进行,导管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5Fr高流量导管。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肢体外展与躯体呈90度,穿刺点为肘横纹上15 cm(测量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测量置入长度为35 cm,双侧臂围29 cm(测量点为肘横纹上10 cm),建立无菌区,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20 cm用75%酒精消毒3次,待干,络合碘消毒3次,待干,在床旁B超引导下结合塞丁格改良技术进行穿刺,送管至26 cm时无法送管,回抽无回血,予以外退导管10 cm,嘱咐助手调整右上肢与躯体角度,同时旋转导管,使用20 mL注射器缓慢推注生理盐水,送管1次,最终送管成功,回抽回血,导管通畅,妥善固定。置管半小时后责任护士交接班发现导管回抽无回血,推注生理盐水阻力极大,通知专科护士。专科护士在无菌条件下,外退导管同时回抽回血,导管不通畅,回抽无回血,导管退至体内剩余15 cm时,无法外退导管,穿刺点明显隆起,尝试数次,未成功拔出。患者主诉憋胀感,固定导管,给予行X线片,X线片显示导管位于右上肢,导管在体内反折打结,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及上级主任医师,分析拔管对策,经过分析导管在血管内反折、打结方向,在介入科协助下,缓慢调整导管,向反折打结反方向旋转,反转导管的同时外退导管,使导管打结处逐步解开,最终拔管成功[3]。

2 讨论

2.1 原因分析

(1)血管因素

血管老化、脆弱、血管充盈度及弹性较差,血管的能见行较差,不利于血管的评估本病例中患者为高龄患者,血管条件差,加之穿刺时选择头静脉,也可能是导管在体内反折原因之一。

(2)导管因素

一般导管直径不能大于血管内径的二分之一,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不同的规格及长度。该病例中导管型号过大,占据血管内空间过多,导管在体内反折,拔管过程中退管越多,导致打结越厉害,最终穿刺处皮肤隆起,造成拔管困难。

(3)血管收缩、痉挛

反复多次拔管导致患者情绪紧张,加之受疼痛影响而促进血管痉挛与收缩,进而引发拔管困难。

(4)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不够

导管不通畅,护士在未拍X线片充分了解导管尖端的情况下,盲目向外退管,可能是导致导管在体内反折打结原因之一,最终造成拔管困难。

2.2 对策

(1)穿刺时对血管进行充分评估,优先选择条件较好的血管,仔细斟酌,患者血管条件差时,可以选择其他静脉通路进行代替治疗,比如中心静脉导管(CVC)或者静脉输液港(PORT)。

(2)选择合适的导管对血管的管径、弹性、血管走向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导管。

(3)有效预防血管痉挛、收缩 ①加强心理护理,拔管前护士给患者心理疏导,嘱咐其做好心理准备;与此同时,告知患者拔管操作时可能存在一定的疼痛感,预防反复拔管增加其心理压力而导致拔管失败。②体位摆放正确:患者取平卧位,置管侧手臂与身体成90度角外展。③拔管操作应当尽可能缓慢、轻柔,不可暴力拔管;护士感觉无阻力时可持续拔管,在具体操作中不可按压置管静脉及穿刺点④蜡疗法或注射地塞米松:应用蜡疗仪将温度恒定为60 ℃,能够发挥扩张血管和缓解痉挛等效果,促进拔管。另外,出现血管痉挛时刻分次、缓慢地推注地塞米松溶液环节痉挛,例与拔管。

(4)掌握更多处理拔管困难的方法。无菌条件下将部分外露的导管剪断,将导丝插入后减缓导管的张力;

3 讨论与结论

PICC置管期间,拔管困难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导管断裂、血管损伤等,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及痛苦,与此同时还有可能引起易患矛盾,因此,医务人员务必对此给予告知关注。通过本次研究的1例PICC拔管困难者,建议护士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1)置管前先给予血管评估,然后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评估结果,再开展PICC置管操作;(2)加强护士的日常培训,更新知识体系,学习更多处理PICC拔管困难的方法;(3)拔管困难时不建议床旁拔管,需进行拍片确认导管情况再行处理。

[1] 喻英,张倩,王培英.PICC被迫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5,29(15):1899-1901.

猜你喜欢
痉挛专科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选择困难症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有困难,找警察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