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峰,郑凤梅,韩秋月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炼油厂,吉林 吉林132022)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供排水车间各循环水场,运行方式为106来水→升压站→各循环水场→水场所带生产装置→回循环水场,总计五个循环水场。一循环水场是1976年投产,处理能力为6 400 t/h;二循环水场是1989年投产,现处理能力为8 500 t/h;三循环水场是1988年投产,现处理能力为3 500 t/h;四循环水场是1996年投产,现处理能力为5 700 t/h;五循环水场是2010年8月建成投产,现处理能力为16 000 t/h。五循2016年补水量为867 593 t,平均99 t/h,日常补水耗水量大,并且定期排污造成污水处理压力增加。作者利用循环水排污水回用系统,收集二循、四循、五循定期排污水75 t/h,处理后回收50 t/h作为五循补水,排污25 t/h。即五循节约补水49 t/h。在减少排污,降低污水场处理压力的同时,也节约了新鲜水用量。
工厂共有五套循环水场,各水场处理能力及所带装置各不相同,但各水场工艺流程相同,同样由循环水泵从冷水池中提升循环冷水供装置的冷却设备使用,经装置冷却设备换热后返回凉水塔冷却,如此往复。五套循环水场较分散,单套水场在装置用水高峰期处理能力较低,同时还需定期进行排污,提高水质,严重制约着装置的生产负荷,日常只能通过大量补充新鲜水满足生产需要,但同时大量补水也增加了新鲜水的用水消耗。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循环水场工艺流程图
现所有循环水场均无污水回收系统,循环水排污均直接排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场处理,每个循环水场排污量如下,一循:12.61 t/h;二循:16.75 t/h;三循:6.70 t/h;四循:11.23 t/h;五循:31.52 t/h。排污水水量约为66万t/年,污水场日常处理压力大,同时大量排污也增加了用水消耗。
通过对国内水处理的调研及对“微滤+反渗透”技术的研究[1-7],根据现有生产运行状况,分别回收第二、第四及第五循环水场排污水,水场排污量共为70 m3/h,所以增上一套75 m3/h的循环水排污水回用系统,将循环水排污水经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水,减少排污的同时也降低了新鲜水的消耗。
(1) 能精密地滤除水中的细菌、病毒、金属离子、盐类、农药及各种致癌物质;
(2) 产水量大、脱盐率高、易于维护;
(3) 配置在线清洗装置,不用拆开,可方便地进行清洗;
(4) 反渗透脱盐率较高,可高于90%[8-10];
(5) 占地小,运行成本低。
循环水排污水回用系统为收集二循、四循、五循排污水,汇总后首先进入缓冲池,通过加药后泵入石英砂过滤器和微滤膜过滤器,过滤后的水加还原剂、阻垢剂后通过高压泵进入反渗透装置。石英砂过滤器、微滤膜过滤器及反渗透装置定期进行清洗,反渗透排出的浓水及各过滤器的清洗排放水直接排放至污水管网。由反渗透装置处理后的出水送至五循作为循环水补水。具体流程图见图2。
图2 循环水排污水回用流程图
循环水排污水系统优化前后的水质情况见表1,通过对比分析,循环水排污水回收经处理后的水质完全符合新鲜水水质要求,可作为循环水补水,系统投用后,将大量减少新鲜水的使用并降低污水场的处理压力[11]。
表1 循环水排污水优化前后水质对比
循环水排污水项目实施后,二循、四循、五循给水量能够满足装置生产需要;解决了五循夏季补水量大的问题,节约了用水,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降低了污水排放量,减少酸碱消耗及酸碱废水的排放,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是非常可观的[12-16]。
以全年为例对循环水排污水回用系统运行成本进行分析,循环水排污水回用后可减少46.54万t/a污水排放,并将回用水作为循环水补水,节约46.54万t/a的新鲜水。(排污费按5.1元/t,新鲜水价格按2.83元/t),因此每年可为工厂节省约380万元。
增上循环水排污水回用系统,大大减少了污水处理场的负担,同时对排污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了污水的排放,降低了污水装置的处理负荷,对改良环境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通过循环水排污水回用系统,增加一套75 m3/h的“微滤+反渗透”制水的工艺技术,循环水排污水回用后水场可减少46.54万t/a污水排放,并将回用水作为循环水补水,节约46.54万t/a的新鲜水,降低生产运行成本的同时,减少了污水的排放总量,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
[1] 崔娜.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趋势研究[J].技术管理,2014,2(9):101-102.
[2] 王婉.反渗透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6):23-25.
[3] 王茹.反渗透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05(35):57-58.
[4] 许骏,王志,王继孝,等.反渗透膜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0,13(14):74-75.
[5] 徐晓莉.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5,3(z2):10-11.
[6] 孙照新.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应用[J].化肥工业,2011,4(4):60-62.
[7] 侯恩娟.反渗透技术及其应用[J].生命科学仪器,2009,4(7):8-9.
[8] 姜晓虎.反渗透系统污堵分析及工程改进[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5):30-35.
[9] 薛寒冰.彭城电厂反渗透的运行与维护[J].工业水处理,2007,13(9):114-118.
[10] 李长志.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补给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电力,2010(1):80-82.
[11] 余春燕.反渗透在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J].能源环境保护,2010,6(10):61-62.
[12] 王树勋.反渗透技术研究现状[J].甘肃科技,2005,21(12):166-188.
[13] 赵江平.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污染分析及对策[J].河北煤炭,2006,2(06):19-21.
[14] 张卫锋.反渗透制水技术的优化[J].齐鲁石油化工,2003,31(4):294-296.
[15] 杜启云.反渗透膜用阻垢剂的研制与应用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8,5(6):106-109.
[16] 辛平,侯立波,孙英策,等.一级除盐制水装置脱瓶颈优化改造[J].化工科技,2016,24(0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