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晏 侯迎迎 亓国锋
摘 要 中药可谓是中华之瑰宝。发展到如今,中药已然成为各高校的一门专业,而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于是,为顺应时代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师徒制”应运而生。
关键词 中药教学 传统师徒制 认知师徒制 教学优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1.023
0 前言
“师徒制”是中医培养人才的模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医学人才成长的途径,这种模式已经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迄今为止,“师徒制”的教学模式对于中药的职业教育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医务工作当中,而且能够将真正的技能和方法得以传承。但是对于现代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师徒制”逐渐显露出一些缺点和弊端,然而通过改良传统的“师徒制”,对中药学的教育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就“师徒制”教学模式在中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概述。
1 中药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中药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中医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每年都会有中医学术界的课题立项以及大量的专业书籍出版,中医界的学者也踏出国门,将中药文化带至国际舞台,使中医和中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识,以至于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中医文化,为中医学的发展争取了更大的空间。然而,就在这中医文化呈现出星火燎原的态势之时,我国对中医学的教育也更加重视起来,开始重点推进中医药的人才接续,将传统的“师徒制”教学制度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中药教学中,以便于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
1.2 中药教学应立足于中医思维
在中国哲学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下,中医思维也逐步构建起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药的理论也是在中国哲学以及传统文化的指导下阐发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中药与西药一样,正逐渐步入现代化的浪潮中。但这并不意味这中药将会被同化。中药依然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运用中医思维方式教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之下制药。而中医临床现今已采用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的方法诊断,中医的方法治疗,其实已经偏离了中医的传统思维,导致临床的诊断西医化,影响了中医的临床治疗效果。由此可见,中医思维对于疾病的诊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就中药学而言,中医思维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中藥教学中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中医思维。今天之所以学习和继承中药学这一传统医学,就是要遵循中医思维的规律和特点,由这一思维进行教学,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成为具备较强医学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1.3 在实践中使中医思维得以发展
实践方式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和保障,思维方式依赖于实践方式,实践方式又决定了思维方式。系统化的中医理论是古代的中医学家以当时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并且吸取了当时的天文、地理、哲学等方面的诸多先进成果,从而得出的对当时临床实践的一次较全面的理论总结。所以说,中医理论归根结底还是临床实践的产物,同时又历经了几千年的检验。从中药学的发展史来看,每一次的发展与突破都是以中医思维下的实践为动力而引发的。每一部医学著作都是在医理和实践紧密结合之下的产物,中医学理论大师必然也是医学实践的专家,理论和实践向来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因此,发展学生的中医思维,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并且发展中医思维。学生如果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形成正确的中医思维和诊断能力,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会得知如何运用中医思维,通过在实践中逐渐的学习,使中医思维得以发展,形成独特的中医思维方式。
2对“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的综合探讨
2.1 “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概述
“师徒制”教学模式在学校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培养人才最普遍的一种手段,“师徒制”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了各个领域的医学专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位置。在“师徒制”教学模式中,学徒通过全程反复观察师傅从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形成模糊的概念,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之下,练习所学习的方法和诊断的全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师傅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醒和帮助学徒,通过提示、示范以及纠正学徒所犯的错误,从而使学徒逐渐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学徒渐渐地熟练使用所有技能之后,师傅就会减少参与的程度,让徒弟能够自主诊断与治疗患者。一旦学徒能够平稳熟练的掌握所学技能,师傅就会渐渐隐退。这种“师徒制”教学模式,是历代中医药学教育中一种既基本又重要的教学模式。
2.2 “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的优点
在“师徒制”的教学模式中,通过观察师傅的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学徒可以学习到目标技能的“大概模型”,这也是学徒学会使用技能的关键所在。“大概模型”为学徒最初尝试目标技能的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使学徒在使用技能时能够更容易、更方便。当学徒形成正确的“概念模型”之后,在师傅对其实施技能做出指导时,学徒便能够更容易理解师傅的用意。通过一整套的相似呈现,学徒会更容易独立的完成目标价能,而学徒通过“概念模型”,不仅可以进行内化的指导,而且可以自己检测完成情况,估量出自身与师傅的差距,进行自我改正。这对于学徒技能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徒学习时的“社会环境”是“传统师徒制”的另一关键部分。师徒关系是在实际技能培养的过程中产生的,通过学习到再接触专家使用的模型来帮助学徒更正自己对较复杂技能的理解。这种培养方式有异于学徒只能接触到几个专家的培养方式,使学徒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专业人士,并且能够接触到目标完成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从而增强学徒的自信心,通过不同的专业中相关的实践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形成更完整的“概念模型”。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专业人士也会给予学徒更多的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大大缩减了学徒在练习中犯错的几率,使学徒形成更有效、更精致的达到既定目标的方法。
2.3 “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师徒制”教学模式是中医培养学徒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传统的“师徒制”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是通过实际工作的要求来确定学徒的任务,而不是通过学徒的能力和任务难度的不同来让学徒逐渐学习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师傅所呈现出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技能也不是按照难易程度的顺序来逐一呈现,所以学徒很难形成一个准确清晰的“概念模型”。在“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中,学徒必须尽快掌握目标技能以及制造出合格的产品,因此,即使学徒能够很快地掌握目标技能,却也很难通过“传统师徒制”的教学模式来理解到师傅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以及是如何作出的决策。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徒形成更高层次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3“认知师徒制”教学模式与中药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3.1 新型“师徒制”教学模式
“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相对于如今已普及的普通学校教育制度来说,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快的适应真实环境,更能胜任日常工作的需要,也会在实践操作中更有效的解决问题,但是在教育规模、培养学生的数量及其正规性和高效性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如果能同与之互补的普通学校教育相结合,综合两者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不足,便能更多的培养出胜任社会工作的人才,对中医学的发展也大有裨益。而兼具了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长处的“认知师徒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传统师徒制”教学模式与学校教育相結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既克服缺点又博采众长,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而且也会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各专业人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2 中药职业教育中的“认知师徒制”教学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办学方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本领和技能,从而能够在社会中立足,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中药职业教育更是对学生的“德行与技能的统一、理念与行动的统一、经验与反思的统一”的培养目标有着更高的要求。为全面提高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我国不仅颁发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纲要,而且推出了医学专业的学制改革政策,这就意味着中医药学的职业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在行业指导下进行的中药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师徒制”教学模式带入到学校中去,不仅成为了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而且保证了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有效推进了产教结合,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4 结论
通过上文对中药职业教育的探讨以及对“师徒制”教学模式的分析,可以得知“师徒制”教学模式对于中药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师徒制”教学模式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了大量的医学人才,就连如今的名中医也几乎都是通过“师徒制”学习模式逐步成为各个医学领域的专家。“师徒制”教学模式贯穿着中医学发展的始终,也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形成了顺应中医学发展,并且对中医学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职业教育要想长足发展并且不断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也必然离不开“师徒制”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越异,徐光兴,刘娜,王蓓,殷忠勇,司群英,高玥.中医临床督导刍议[J].时珍国医国药,2015.2:422-425.
[2] 陈红波.浅议中药学专业整合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5.10:60-61.
[3] 卫生职业教育.2015年1~24期总目次[J].卫生职业教育,2015.24:16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