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

2017-03-14 19:00陈晓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幼儿

陈晓淳

摘 要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幼儿道德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社会,减少他们的反社会行为,因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年龄特点及其培养策略等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幼儿 培养策略

1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性

亲社会行为是指从他人利益出发而不期望个人报偿的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同情心与分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是一种道德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社会性发展的好坏,尤其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社会化发展的进程。重视和加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于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幼儿健全的人格,矫正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等不良行为和个性特点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受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时期亲社会行为发展较差。现在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因其在家庭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许多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往往只注意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与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结果导致许多孩子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不懂爱不会爱、缺乏同情心、不善与人相处等不良行为与个性。所有这些,都是亲社会行为没有正常发展的表现。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而未来社会既是一个开放的、竟争性极强的社会,又是一个强调多方合作的社会,这不仅需要幼儿要有高度的智力,还需要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了把我们的幼儿培养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必须切实重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2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因素

2.1环境因素——亲社会行为习得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及大众传播媒介等。家庭(父母)和同伴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交往而发生作用的。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协商、帮助、友爱、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对儿童与他人包括同伴的交往也有极为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

2.2认知因素——亲社会道德推理

有关研究发现,道德判断水平较高者,其亲社会行为也多些。研究发现,享乐主义推理的使用随着年龄增长到青少年而减少,然后又有点增加(主要为男孩)。需要取向的推理和赞许、刻板的推理,随年龄增长到儿童中期或青少年早期,然后减少。在儿童后期或青少年期有较高水平的推理模式:女孩的推理水平总的来说比男孩的推理水平更高些。此外,研究还发现,那些在4、5岁时表现出较多自主分享行为并且亲社会道德推理水平相对成熟的儿童,在整个儿童期、青春期以及进入成年早期之后仍然会更加助人、更多地为他人着想,他们对亲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的推理也更加复杂。可见,亲社会性能够较早地建立,并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2.3情感因素——移情

艾森伯格认为,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亲社会推理的成熟,也促使他们能够无私地关爱和帮助任何处于困境中的人。移情是对另一个人情绪状态的理解而产生的与此相一致的感情状态。非常年幼的儿童已经能够体验其他人的情绪状态,一旦儿童能够区分自我和他人,就经常通过帮助困境中的他人来对这种共鸣的情绪作出反应。

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3.1鼓励交往

交往对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同伴交往。通过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同伴交往不仅有助于幼儿认知技能的学习、情绪安定和愉快,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了与人相处的社会技能。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不妨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交往的机会,如鼓励幼儿参与扶贫助困手拉手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在交往中增长才干,培养良好品质,树立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亲社会行为。

3.2移情训练

移情训练即让自己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引导幼儿采纳他人的观点,使幼儿能够更好的从他人角度出发,获得情感共鸣,并逐步摆脱自我中心,从而增加亲社会行为的举动。移情训练能极大地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它会使幼儿产生一种内在自觉性,要求自己能使别人快乐、幸福,否则自己会感到不愉快。我们应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移情线索和情感信息,使他们能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理解他人的处境,从而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和亲社会行为。

3.3榜样示范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幼儿置身于社会中,无论是周围的人们,还是电影、电视、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幼儿学习模仿的对象,幼儿多次观看别人的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培养其亲社会行为。因此,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或在幼儿园教育中,应为幼儿树立榜样,以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3.4借助游戏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幼儿与(下转第33页)(上接第31页)同伴互动的主要活动形式,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發展,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手段。幼儿在游戏中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从而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学会与别人交往的正确方式。游戏为幼儿发展社会性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机会,同时也为幼儿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表现亲社会行为的平台,我们要多开展各种角色游戏、音乐游戏等,让幼儿体会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幼儿的同伴交往,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5家园合作

父母的育儿方式和教养态度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由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更多的受着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重要生活学习环境之一的家庭就承担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家长应重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例如: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直接目睹自己的孩子在生活活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邀请家长参与本班的社区活动,观察自己的孩子与人共处、与人交往的发展情况。通过这些活动,家长更加了解了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发展状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并为对孩子进行个别化教育创设了条件。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和谐的社会,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也同样推动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后天的培养,帮助幼儿从关心周围最亲近的人开始,提高其体谅、安慰、关心、谦让、分享、帮助、奉献等亲社会行为水平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幼儿教育最闪光的魅力莫过于让幼儿学会爱,我们携起手来,打开心窗,让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人人沐浴在温暖阳光下,共同奏响爱的乐章吧!

参考文献

[1] 马娥,丁继兰.3-6岁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亲社会行为性别差异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5):69-72.

[2] 寇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 86-91.

[3] 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 2000(6):7-9.

[4] 吴念阳,许政援.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一致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2, 15(5):53-55.

[5] 刘明,邓赐平,桑标.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39-42.

[6] 赵景欣,申继亮,张文新.幼儿情绪理解,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1).

猜你喜欢
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