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课堂改造的策略研究

2017-03-14 16:02周玉萍王华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环境

周玉萍+王华锋

摘 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体系。如何在理念的指导下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落实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高职课堂存在的问题,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本文从学校教学的中微观活动角度,研究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改进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从课程、教师、课堂环境、教育技术四个方面改变课堂教学的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質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堂 课程 教师 环境 教学质量

课堂是学校有机体的“细胞”,课堂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如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说到底还是要落到课堂上。但是,怎么落实到课堂上,这是原则性,根本性问题。理论指导实践,理念决定行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事关高职教育质量的方向和制度,怎样在产教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落实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改进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这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

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内涵

2014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天然要求。产业是职业教育之本,是职业教育存在的前提,职业教育是从职业出发的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与产业融合,为产业发展服务。产业需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因产业的需要而存在。

产教融合的产教不是生产之产,也不是教学之教,是职业教育与国家产业体系结合。在宏观上明确了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的基本关系。解决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基本培养目标和基本功能问题。体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最终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对接和结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既是理念层面上也是在操作层面、技术层面、途径(方式)上解决职业院校怎么办学的问题。校企合作可以设计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解决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师培养和兼职教师聘用、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等等问题。

工学结合是在理念层面上指导职业院校怎么培养人,怎么组织教学活动的问题,要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工作。同时,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时代需求,遵循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律,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和根本性机制。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

2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教育中的落实

对于现代职业学校而言专业是支柱、课程是核心、教师是关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这一切理念、思路与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人才培养方案以下四点互为因果,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指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1)“培养目标及规格”,是对专业的战略定位,决定着人才的行业定位、职业定位、单位定位和地区定位以及人才应具备的竞争能力,反映出专业的就业特色和优势。(2)“职业领域与职业能力分析”,是对“培养目标及规格”所确立的行业定位、职业定位 的具体展现和明确规定,是对人才应具备的竞争力的细化和具体化,鲜明地体现了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本质特点。(3)“课程体系与课程信息”,是在“职业领域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实现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具体规划和安排,是职业能力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4)“保障条件”,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提供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软硬件要素。

目前社会心浮气躁,常常忽略职业教育的品质灵魂。很多院校热衷于在短时间内造就新“理念”和“模式”,但忽视基本的教育规律,内涵建设却要弱得多。结果是“理念”五花八门,“模式”满天飞,常常用同样的词语,谈的却不是同一个事物。我们必须本着工匠精神来搞职业教育,那就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从改变我们的课堂做起。

3高职院校课堂改造的必要性

目前,在高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低效现状,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欠明确、教学内容人文缺失、课堂管理松懈、职教特点不够明显等等。先就课程、教师、学生,授课几方面说一下高职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学生只有通过课堂教学,课程学习,才能达到社会以及行业企业的要求。合理的课程结构、科学的课程内容才能有高效的课题教学。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仍存在着学科类型过多、缺乏整合性,课程结构单一,缺乏灵活性的问题。有的院校授课使用的教材是本科类的教材,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偏深,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这不利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的更新,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也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达不到人才培养的标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着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出现重教不重学或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部分教师职业情感淡漠,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课堂管理松散、教学组织随意,教学内容理论多于实践,教师照本宣科,课堂教学缺乏生动等现象,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入学标准的降低带来的后果是高职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有些学生认为高职院校是差生的选择,因而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不重视学习。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厌学、玩手机、睡觉、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学生缺乏参与意识,课堂教学效果差。甚至有学生受“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影响,出现急于工作,不安心学习的情况。

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飞快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与各门课程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就授课载体来看,除了教材,教师可以運用多媒体和PPT课件。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教学都采用的是多媒体的技术教学,然而部分教师因为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在多媒体教室里也往往只局限于PPT演示,没有很好的利用教学资源,达不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高职教育,我们有必要解决高职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对高职课堂进行改造。

4高职教育课堂改造的策略

4.1从课程改造我们的课堂

上述的核心要素是“课程体系和课程信息”。想实现工学结合,而又不对课程进行改革,那么只能是镜花水月。我们可以没有教材、甚至没有专业,但绝对不能没有课程,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课程体系,最终要落实到每一门课程。如果把一所学校比作一个工厂,那么课程就是这个工厂的生产线,学校组织的教学过程就是在生产线上生产产品的过程。如果生产线落后,那么无论生产技能如何精湛,也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如果课程不合理,有时还会发生教学越努力,教学效果越差的情况。

职业教育在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回归“人格本位”的课程观,回归教育的本源,将“做人”、“做合格的职业人”放在首位。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伦理、交流能力、合作精神等多种要素融入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改变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呈现方式,转向“工作过程导向”的体现职业教育自然属性的课程。和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解决学生企业“用得上”的问题。同时更要坚持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解决学生专业知识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岗位转变能力等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4.2从教师改造我们的课堂

课堂是教师助学的主阵地,尽管课堂是教师主导的,但并不一定是要教师亲自讲授的,即就是讲授的,也不一定是要教师讲授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有效的职业教育的课堂一定是“行动导向”的,教师必须要根据这一原则把课堂组织起来。“行动导向”的教学就是边学边做、“手脑并用”,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与做,把学习的责任交给学生,发挥好教师的助学作用。学生学习的越深入,教师助学的要求就越高。

目前的现状是,职业学校的教师理论教学能力有余而专业技能培训能力相对不足,只有部分专业教师能够适应社会所期望既是教师又是培训师;既能开展理论课教学又能指导实习实训的“双师双能”素质要求。所以,要改造我们的课堂,还必须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并加大企业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学工作的力度。

但是,职业教育的课堂也并不是冰冷的工作流程,同时也是充满人的活动的工作过程。因此,把情感融入我们的课堂。课堂教学是科学,同时课堂教学也是艺术。课堂活动不是冰冷的,而是充满生命体验的。目前的课堂有一种极端量化教学目标的技术化倾向,而忽略了课堂的“感情”。职业教育的课堂不只是会做了没有,更重要的还有在与他人的沟通交往、互动共情的过程中,不断地走向深刻的生命体验历程。

4.3从环境改造我们的课堂

世界上少有一家学校能够独立完成职业教育。

英国的“业本学习”(work-based learning)即“将学习与工作角色相联系”的学习。业本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一切学习活动在工作场所里进行。职业教育在真实现场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但是学校把真实的生产线或者工作过程建在学校,这巨大的成本是不可能的,即使仿真也是困难重重。现代社会的主流是变化,知识在变、技术在变、理念在变、生活方式在变、生产方式在变,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会因为快速的变化而不能适应。“黑板白板上都种不出庄稼”,职业教育的课堂需要放在“车间”,放在“田间地头”。合理和现实的就是校企合作,以此为平台来实现工学结合的各种教学模式。其中现代学徒是比较优越的实现职业人才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可以最大化的为职业教育的课堂提供最真实的教学环境。真实的现场、真实的任务、真实的角色。都反映了学生学习环境的根本变化,这样的教学环境变化会带来课堂教学成效的根本性改变。

4.4从教育技术改造我们的课堂

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提及:“信息技术对教(下转第10页)(上接第8页)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 “高职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建设50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00余门精品资源共享课,满足职业学校师生教学需要,成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高等职业学校全面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网,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由此可见,利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创新高等职业的教育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是顺应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

教育云、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学习、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育信息化的新名词越来越被大家熟悉并接受,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多媒体网络交互、虚拟教室和实验室为主的虚拟现实、互联网远程教育等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把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做有机的整合,利用信息化,把一流的课程教学内容转化为可共享、可交互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通过情境创设、多媒体呈现、课堂氛围营造等方法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现代学习方式。真正的实现教育的信息化,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结语

教与学的结合,形成了课堂,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载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现代学徒制可以为职业教育课堂创造最真实有效的学习环境;教育技术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效果。只有从课程、教师、课堂环境、教育技术四个方面改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切实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的课堂现状,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云,李志河.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 李梦玲.中西现代学徒制比较研究——基于政府职责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5.

[4] 张国红.社会学视域下职业教育课堂的“公共空间” [J].职业技术教育,2013.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环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