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军 迟庆荣
语文阅读课教学要“得意”“得言”。“得意”是从内容看思想,目的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得言”则注重语言的“实践性”。笔者认为,语文课“得意”了、“得言”了,还没有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还要在“得趣”和“得法”上做些文章。下面结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贱卖海张五》一课,具体谈一谈语文教学的“四得”。
一、“得意”
《贱卖海张五》是当代著名小说家冯骥才先生的作品。文章主要写了天津手艺人“泥人张”智斗权贵“海张五”的故事。海张五在公众场所“天庆馆”公然藐视泥人张的艺术,奚落他的谋生方式,丑化他的人格。泥人张没有据理力争、与之针锋相对,而是不动声色地巧用智慧和技艺战胜了海张五。从“得意”的角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艺术家的德行、气节决定着他未来的成就。文章给读者的感受是“大快人心,舒了一口恶气”。这也是作品得以流传百年的根基与生命。
二、“得言”
本课的语言非常有特点,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找准关键段落中的关键词语,带领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让学生积累词汇并能迁移运用,这是学生最有效的“得言”。
1.本文用语具有浓郁的天津地方特色。例如:描写海张五出场时使用了“这当儿”“打外边”“中溜个子”“挺牛”等词语。这是学生“得言”关键处,要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技巧。
2.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性格,尤其采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并进行反衬的写作手法,是学生“得言”的第二个关键处。例如在写到海张五出场时,用动作描写表现食客的反应来突出海张五的财大气粗。“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店小二的那声吆喝很主要:“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总共三位——里边请!” 这是从侧面衬托出海张五的嚣张和人们的势力眼。为了突出泥人张技艺精湛,作者从吃饭人的视角,对泥人张手下的泥人儿进行了描写:“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像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这些都是采用了侧面描写。课堂上教师要把这些段落挑选出来,带领学生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以及人物神态的变化,并将此作为习作训练的一个重点。
三、“得趣”
关于“得趣”,在知意、懂法的基础上,我们要在课堂的“趣”上多加考虑。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是“趣”;学生知大意之后的深入阅读也是“趣”。但最主要的“趣”应该体现在教师依据文本内容所进行的情境创设和正确引导上。
《贱卖海张五》这个故事流传一百多年的载体是“单口相声”。“单口相声”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既有相声的特点,又继承了民间笑话、故事、评书的艺术手法。因为故事性强、有情趣,所以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流传。让学生了解“单口相声”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并乐于用这种形式表演这篇文章,会使他们阅读文本时更积极主动、更深入、更兴趣盎然。
所以,依据文体的特点,把“趣”引入课堂,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较为有效的做法。这个“得趣”激发的是学生的“表现欲”,要比单纯“复述”课文内容更令学生喜欢。
四、“得法”
“得法”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
先说学生的“学法”,教师通过抛出主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或者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走进文本,把握文章内容。再说教师的“教法”,作为语文教师,不能每一篇文章都按照同一种方法去教,应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教法。在《贱卖海张五》一课中,教师抛出如下问题。
通过阅读,借主要人物泥人张的出场,让学生产生这样一种疑问:“介绍一个人物,怎么用两段文字?把这两段合在一起不行吗?”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双起双承”的写作技法。
海张五的出场描写也很有特点,在外貌描写上用了“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等词语;动作描写上用了“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等词语。这些词语把一个平日里仗势欺人、横行乡里、讲排场、目空一切的张五爷活脱脱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吸引学生尽快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文章主要矛盾是怎么出现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分析作者的谋篇布局我们看到,前文为后文作铺垫、埋伏笔,后文总是照应前文。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找一找,哪些是为后文埋下伏笔的部分,哪些又是照应前文的内容,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安排泥人张出场之后,作者写到:“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这句话为引出海张五以及之后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紧接着,那个横行乡里、不可一世的“人世间的角色”就登场了。
“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瞅,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泥人张的态度引发了矛盾。“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 这一句看似不是伏笔,但没有这一句,后文也不会“回报”得这样精彩。在高潮处,作者用“伸”“抠”“端”“瞅”“摆弄”“捏弄”等一系列动词,体现了泥人张娴熟高超的技艺,几近出神入化的境界。 “停”“撂”“起身去”这几个动作,从侧面揭示了泥人张不畏权贵的品性。
在冲突结局之处,海张五朝着泥人张背影的那一喊——“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为后来事情变得更“糟糕”埋下了伏笔。所以后文照应说,“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椅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用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海张五在最后没办法的情况下,花了大价钱,买走了全部泥人。
引领学生从起因、经过、结尾入手,从铺垫和照应处入手,在故事中间走上一遭,学生不但明白了写作手法,在通过语言现象挖掘文本内涵方面,也得到了锻炼。
从整体上研究课文的语言现象。
通读全篇我们发现,作为文章一号人物的泥人张竟然一语未发,读者对他的认识和感知全部来自作者对他的动作描写。教师让学生把有关泥人张的句子画出来,再把有关海张五的句子和描写旁观者的句子也畫出来,之后结合这三部分内容,让学生反复阅读、品味和揣摩,进行对比学习,有利于学生分析、积累、内化语言文字。
总之,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学会寻找“语文元素”,从得意、得言、得趣、得法入手,用四“得”构架起语文课堂,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作者单位: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胡吉吐莫中心学校
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