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口语交际序列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2017-03-14 15:52陈淑贤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体课标口语

陈淑贤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高交际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的社会,它对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人际交往中,口语是最直接、最活跃、最频繁的交际形式。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年龄段,从训练口头语言入手,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是他们今后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注·提”教学改革就率先倡导“文语并重”的思想,单设说话课,抓紧、抓好口头语言的训练,加强思维的训练,提高儿童听和说的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教科版教材依然继承和发展了“注·提”教改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致力于口语交际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我们对口语交际部分进行了全面修订。修订后,特色更鲜明,序列更明晰,更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交际素养。

一、系统构建语体序列

口语交际需要具备听话、说话能力,需要规范的口头语言、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还需要待人处世的交往能力,等等。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我们正确把握课标要求,准确定位口语交际教学任务,从听和说两方面构建了语体序列。

1.倾听。加强听的训练。在口语交际的“倾听、表达、应对”能力中,课标将“倾听”放在首位,可见其重要。会说,必须同时会听,才能更好地交际。在日常生活中,听占的比重最大,听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善于听是善于说的前提。会听,才能听懂别人讲话,理解主要内容,抓住要点;能辨别讲话的正误,体会语气和情感。所以,教材不但在每一次口语交际训练中注重倾听能力的培养,而且多次进行听的专项训练活动,提出听的具体要求。如:一年级上册《互相介绍》中要求“别人介绍的时候,你要注意听”;一年级下册《春和夏》中要求“在别人发言时,如果你有不同想法,听他说完后你再说”;三年级下册《请教》要求“请教时要认真听别人说”;三年级上册《转述》中要求“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倾听,记住话的意思,讲清主要内容”;三年级下册安排了《听故事,练复述》;四年级下册《听故事,说要点》;五年级上册《听短文,谈感想》。通过上述训使学生逐步做到“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听别人讲话时有礼貌、不随便插话等良好习惯。

2.表达。课标对口语交际关于“说”的基本能力的培养,首先强调“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用普通话交谈”,提出了“完整讲述故事”“复述大意”“讲述见闻”“简要转述”“简单发言”等以独白语体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要求;“积极参加讨论”“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等以会话语体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提出:表达有自信心,态度自然大方,理解尊重他人,语言文明,等等。依据课标要求,遵循小学生的思维、语言发展规律,考虑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中的交际需要,教材兼顾了“独白”和“会话”这两大类语体表达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独白。如:二年级上册《介绍一种游戏》,三年级下册《讲讲有趣的事》,五年级上册《故事会》(讲一个民间故事),六年级上册《瘸蝉的启示》,六年级下册《演讲》(告别母校),等等。

(2)会话。如:一年级下册《打电话》,二年级下册《电脑游戏影响学习吗》《如何请教》,三年级上册《道歉》,四年级上册《赞扬》《建议》,四年级下册《辩论》(围绕“生活学习中有些事情是坚持还是放弃”展开辩论),五年级上册《访前辈,话家乡》,五年级下册《怎样对待鼓励与批评》,六年级上册《学会鼓励》,六年级下册《交流学习方法》,等等。

另外,态势语言作为口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根据话题的特点,适当提出运用态势语的要求,在听说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交际需要,恰当、得体地运用手势、表情等态势语,以产生更好的交际效果。

二、同类语体,要求螺旋式提高

同一类语体表达形式的口语交际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如:独白语体形式中的复述,三年级《听故事,练复述》要求“仔细听,记住主要内容;复述时,不改变原意,内容完整”。四年级《听故事,说要点》要求“听时要记住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时要完整,抓住要点”。五年级《先阅读,再复述》的要求是“读一篇写亲情的文章,记住主要内容,然后复述。读时既要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也要记住重点部分的要点,用自己的话流利复述”。再如:会话语体中的讨论,一、二年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说清楚自己的想法;三、四年级要求在讨论中说出不同意见和理由;五、六年级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加以阐述,如果意见分歧较大还可以辩论。

三、同类内容,通过多种语体形式进行训练

对于同类主题的话题,内容上力求从不同角度选择,表达形式上运用不同的语体。如,与景物有关的话题:三年级上册《看照片,说风景》,要求从自己的相册中选一张某一地某一处的风景照片,向同学介绍(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四年级上册《我是小导游》,学作小导游,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或值得一看的景观。这两个话题,都是介绍一处景物(内容角度不同,表达口吻不同),都是独白语体。六年级上册《探讨写景文章的特点》是会话语体,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以读过的写景文章为例,比较、发现、梳理、归纳、总结写景文章的特点,然后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設计从描述景色、风光的话题中走出来,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写景文章,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感受写景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语言的优美,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评价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整理、概括、归纳能力。再如,把“讲故事”等独白类的语体形式、内容,适当设计成会话语体形式的讨论、复述,以增强互动性。三年级“讲爱国故事”设计为《讨论》(讨论哪些表现是爱国);四年级“讲抗日英雄的故事”设计为“听故事,记要点”的形式,等等。

四、话题紧密配合单元主题,贴近学生生活

每一个话题的设计内容兼顾单元主题和贴近学生生活,涉及到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口语训练建立在丰富的阅读和生活基础上,有利于学生有话可说,激發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一年级下册安排了话题“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是“快乐童年”,话题是《介绍一种游戏》”,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主题是“保护环境”,话题是《建议》(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五年级上册“热爱家乡”主题单元话题是“访前辈,话家乡”;五年级下册《真想去北京》这一话题是通过学习《北京话》《烤鸭》《颐和园》《院子》这组课文后,在对首都北京的历史、风俗、文化、风景名胜等有了很多了解以及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的基础上,谈谈对北京的哪一方面感兴趣,这就易于使学生广开言路、流畅表达。每一个话题的训练既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高尚道德品质的过程,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创设交际情境,便于操作实践

1.提示语有明确的内容指向,既提示话题范围,又留有师生创造的空间,拓宽了话题的广度。如:三年级上册《请求帮助》的提示语:“……乘公交车时,发现忘带乘车卡了,向同学借钱买票;课堂上,老师讲的数学题没听懂,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回家后,作业内容记不准了,给同学打电话问清楚……如果你遇到上述情况,该怎样请求帮助呢?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你向别人请求过帮助吗?请同学和你配合,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提示语为学生设想了多种“请求帮助”的情况,教学的着力点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请求帮助”这件事,而更为重要、更为核心的是,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境中锻炼交际技巧,学会交际策略。五年级《真想去北京》的要求宽泛,既引导去过北京的学生如何选择话题内容,也提示没去过的同学可以怎样选择话题内容。

2.创设交际情境,有效指导学生互动。如,二年级下册《玩儿电脑影响学习吗》提示语:“龙龙非常喜欢玩儿电脑,爸爸认为玩儿电脑能开发智力,有时也和他一起玩儿。但是妈妈对此很生气……假如你是龙龙,你会对父母说些什么呢?三个同学为一组,分别扮演龙龙、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吧!讨论时要说明理由,注意语气。”这样的提示语创设了交际情境,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和经历展开话题,有效提示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参与交际实践。

课标在“课程性质”的阐述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口语交际教学也应立足于在教材构建的语体模型下设计丰富的话题,引导学生扩展多种情境,丰富口语训练的形式和素材,教给学生基本的交际方法,形成基本的交际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文明、得体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作者系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语体课标口语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口语对对碰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