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策略研究

2017-03-13 01:03许彩霞
关键词:双师双能型双能双师

许彩霞

【大学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策略研究

许彩霞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国际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打造出一支水平高超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质人才、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本文从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入手,分析了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方面的策略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教师队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隶属于职业教育范畴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发重要,保障了国家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必须面对当前严峻的挑战。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和教育部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中都明确指出,必须加大力度来发展高职教育,并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1]。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中也明确提出了关于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对“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的要求更加细化。现阶段,高职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核心问题,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影响极深,如何正确培养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技能高超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2]。

一、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

目前,对于“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含义,理论界并没有达成共识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双师型”的概念最早是由王义澄在1990年提出,后续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文中所讨论的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其次,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较强的教学研究和教学能力;再次,具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具备指导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优良成绩的能力和素质;最后,具有一定的企业经营能力和生产技术应用推广的能力。“双师双能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业课任课教师所提出的一种特殊要求,要求专业课任课教师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又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熟练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简单概括为: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但“水平、能力”都属于比较抽象的概念,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来进行统一鉴定,在实际操作中不是很容易把握,提高了实际操作中的难度。通过“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广大教师能够植入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于头脑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实践技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

二、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

(一)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需结合社会生产实践来设置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是高职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将企业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带到学生的课堂当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应用能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教学质量通过教师的教学水平予以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水平以其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实践操作能力为衡量基准,“双师双能型”教师具备行业和专业等优势,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洞悉行业发展需求变化,捕捉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不断调整教学目标,以供给国内外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完善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虽重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但所拥有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与实践需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全面建设。高职院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依托于具体的规章制度下科学性的客观行为,基于此,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和政策支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质量,真正打造出理论科研素养与实战操作素养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加快实现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要求,对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给予一定的制度保障。

(三) 教师队伍质量提高的客观诉求

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相比,高职院校教师的最大特色就是他们是具备理论知识并可以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双能型”素质教师。高职院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能从根本上保证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但需要从制度层面上规范高职院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明确“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具体要求、准入条件、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等,厘清“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落实制度本身的刚性所在,形成科学、制度规范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推进局面,成功建设出一支质量高、标准高、素质高的“三高”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三、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理念支撑

受我国传统观念认知的影响,很多人把高职教育错误地认知为“次等教育”“二流教育”,由于对高职教育认知的偏差,也导致其社会认可度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使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很难受到重视。同时,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发展理念上循序守旧、墨守成规,不愿进行自身思想上的提升,忽视了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缺乏创新驱动的工作热情,难以培养出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科学理念的缺失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评定条件、考核流程、管理制度等都没有建立起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工作的进展,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已然成为高职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对创新需求的最大阻碍。

(二)缺乏健全统一的培养制度

任何培养模式的正常开展都需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同样,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需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体系。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尚未建立健全统一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制度,对“双师双能型”教师尚未采取一些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首先,核心目标不明确。高职院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方面两者有所不同,需要在考核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其次,考核机制不完善。很多职业院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既需要参加企业的实践锻炼,又需要保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职称评审仍然以发表论文数量、课题研究质量等理论方面的研究能力为考核重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定量的科研要求占据着,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实践教学的研习,自身的实践能力慢慢被削弱。最后,评估学习效果机制僵化。由于缺乏对实践能力考核的评判标准,缺乏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和培养,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无疑也变相加重了“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工作负担,这样也很难体现出高职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和普通高校的教师的区别所在。

(三)缺乏校企融合的长效机制

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方面的全力配合,同样,行业、企业的长久发展也离不开高职教育的全力支持。一定程度上说,行业、企业是高职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之一,要创新驱动突破机制,发挥行业、企业指导和服务的功能,进而,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到高职教育的建设和完善之中。当前,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协调配合缺乏紧密度,行业、企业虽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参与了高职教育,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政策保障很难保证行业、企业的实际利益都得以实现。教师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受社会传统偏见和制度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想引进行业、企业中的人才有不少困难,高职院校的教师到行业、企业中实际挂职锻炼的渠道和途径也不是很畅通,导致“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难以满足高职院校长足发展的需要。

(四)缺乏不断提高的培养质量

现今,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尽管接受过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持有各种和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但仍然承担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知识结构单一性的问题,与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还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其创新和实践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由于长时间讲授自己的专业课知识,没有随时代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授课内容陈旧,与社会脱节,传递给学生的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偏离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还有些从职业院校外部聘任的兼职教师由于没有教师资格认证,缺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尽管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也不能保证教学效果。此外,高职院校的工资福利待遇不高,科研资源不足,很多优秀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离职后进入企业工作,还有的教师在实践培训中走马观花,不能深刻认知企业产业链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培训和教学不匹配,培训结束后实践能力提升程度有限。高职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会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进而制约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完善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规划

高等职业教育保持良好发展就需要制定完善的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规划方案,为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方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提升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建设的主要命题。“双师双能型”教师作为一种持续性发展性的职业,岗位特点决定了其既要具备普通教师的专业性,又要具备特殊专业的技能性,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以适应社会经济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相关院校应立足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围绕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进行“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规划设计,建立一套符合地区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规划体系,包括职前培养规划、实践能力提升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规划等,提升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培养出一批具有职业教育精神和职业教育素养的“双师双能型”教师。

(二)创新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多样化培养渠道

高职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渠道选择是由高职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的具体要求所决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由既能满足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又能胜任教学任务和生产实践的复合型教师组成,具有教学研究能力、生产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等职业技能[3]。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和健全多样化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渠道,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师资结构,提升“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围绕有效提升“双师双能型”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和企业实践等相关制度,可以实施“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素质建设计划”,选派优秀教师进入企业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脱产实践,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知识同企业实践无缝对接。同时,高职院校要认真实施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让这些人才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建立外聘兼职教师的“技能教学导师”制和教学策略培训制,着力打造一支稳定的、具有较强的教学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专兼职“双师双能型”教师领军团队。

(三)完善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理论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要不断强化自我学习意识,提高职业实践技能水平,这就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加快“双师双能型”教师实践技能的快速提高。首先,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高职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直击企业的“技工荒”,推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激发高职教育与企业融合的最大活力。其次,以政府为主导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构建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平台,应坚持政府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的高职教育办学机制,引导校企合作顺利开展。再次,以学校为主导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引入资金可以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环境,教师的职业技能得以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得以积累,提高了依托技术服务所创造的附加值,教师能够按照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最后,以企业为主导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企业聘请一些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到校开展实践课程教学、专题讲座、项目研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验室建设等,鼓励本校教师与外聘教师之间定期交流沟通,分享经验,为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强化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自我提高和主动发展,对高职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目前我国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待遇尚未出台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待遇标准,通过各种激励措施的出台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活动给予支持和肯定。例如,在物质激励方面,可以提高教师薪酬福利,将“双师双能型”教师在企业实践的时间纳入教学工作时间给予课时费,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提供专项科研经费,对其所取得的研究业绩和贡献予以特殊奖励,对工作中表现良好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在精神激励方面,创造良好的教学软硬件环境,帮助教师解决其所面临的工作上或生活上的困难,使其能够更好地安心于教学工作,进而提高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职位晋升方面,职称评定时放宽对其科研方面的要求,不以学术论文发表等学术能力为主,而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职称评审的关键指标。通过上述激励手段的联合采用,可以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完善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协调推动。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与过去相比有着明显提高,但总体上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模式不健全、培养速度难以提高等诸多问题,因此,打造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也是完善高职教育良性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诉求。

[1]何婧.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6.

[2]邹厚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析 [J].科技资讯,2016(35):193-194.

[3]刘洁.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J].财会通讯,2012(7).

Training Strategy of Teachers with both Practical and Teaching Abiliti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XU Cai-xia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52,China)

Presently,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A teaching staff with both practical and teaching abilities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training talented people and fulfilling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 this study,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with both practical and teaching abilities is introduced.Besides,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staff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alyzed.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with both practical and teaching abilities; teaching staff cultivation

G718.5

A

1672-8572(2017)06-0132-05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6.19

2017-09-06

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SJJG570);2017年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7-2018年度科研规划项目(LZY17496)

许彩霞(1980—),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李 军)

猜你喜欢
双师双能型双能双师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中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
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国外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对我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第二代双源CT双能扫描模式对胰腺癌的影像诊断价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