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深静脉置管行血浆置换中置管并发症的比较

2017-03-13 02:19:22胡敏岚温子荣王明民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肝素栓塞血浆

胡敏岚 温子荣 王明民

作者单位: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266033

不同深静脉置管行血浆置换中置管并发症的比较

胡敏岚 温子荣 王明民※

作者单位: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266033

目的 比较用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行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过程中出现置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58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采用股静脉置管,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处有无渗血、有无局部感染、栓塞以及有无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置管处渗血、局部感染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在栓塞方面,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而对照组发生了7例,观察组未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是22例,而对照组只有4例未发生并发症,两组病例进行数据对比,数据经χ2检验,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用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减少了置管处渗血、局部感染和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了肝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

不同深静脉置管 血浆置换 置管并发症

肝功能衰竭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严重肝功能损害,导致肝功能合成、解毒、转化等功能发生障碍,出血以凝血功能、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患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人工肝技术是目前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将肝衰竭患者血浆与新鲜血浆进行置换,达到清除有害物质,补充机体必需物质,以改善机体的内环境,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2]。肝衰竭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出现感染,由于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引起出血,而静脉置管又可能引起置管性栓塞,这些都会引起病情加重,导致死亡。本次研究旨在比较用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行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过程中出现置管并发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于本区住院的58例肝衰竭患者,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21~78岁。其中急性肝衰竭12例,亚急性肝衰竭1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12例,慢性肝衰竭18例。

1.2 方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0±0.35岁,急性肝衰竭6例,亚急性肝衰竭7例,慢加急性肝衰竭7例,慢性肝衰竭8例;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9±1.78岁,急性肝衰竭6例,亚急性肝衰竭9例,慢加急性肝衰竭5例,慢性肝衰竭1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采用股静脉置管,两组均固定用相同品牌的深静脉双腔静脉导管,置管时由固定的经验丰富的资深置管专家置管,两组病例均按常规的深静脉置管护理,每周2次更换肝素帽和无菌敷贴,如有污染随时更换。每天给予深静脉冲管(先用碘伏消毒肝素帽2遍,动、静脉管各抽出血3~5ml弃去,然后各管均用生理盐水10~20ml冲管,最后根据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化验结果配置肝素液(见表1),动脉管端用配置好的肝素液1.3ml封管,静脉管端用配置好的肝素液1.4ml封管),观察两组病例置管处渗血、局部感染、栓塞的比例。两组病例进行数据对比,数据经χ2检验,见表2。

表1 深静脉置管肝素液配制表

2.结果

观察组置管处渗血3例,对照组置管处渗血12例;观察组局部感染3例,对照组局部感染7例(局部感染的诊断[3]:静脉导管出口处持续红肿;导管出口处有异常分泌物;出口处有痛感、压痛或隧道部位疼痛,以上3项出现1项则诊断为局部感染);观察组无栓塞发生(彩超检查),对照组发生下肢不全栓塞7例。观察组未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是22例,而对照组只有4例未发生并发症,采用统计学方法χ2检验,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两组病例置管并发症比较(例)

注:*P<0.01。

3.讨论

我国是乙肝大国,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衰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的恢复起了重要的作用。而选择置管部位也很关键,好的置管部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肝衰竭治疗周期,提高肝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研究数据表明,颈内静脉置管局部渗血、感染、栓塞等并发症明显低于股静脉置管,尤其是可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这是因为颈内静脉置管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上腔静脉压力较低,容易压迫止血,还便于护士观察置管处局部渗血情况,而股静脉置管影响下肢行走,直立时下腔静脉压力大,容易引起渗血。

颈内静脉置管易于保护,不易感染,而股静脉置管邻近外阴、肛门易污染,感染率高。颈内静脉置管血流量丰富,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的机会较少,而股静脉置管导致下肢行走不便,卧床时间长,下肢血液循环差,易引起下肢肿胀及血栓形成。

4.结论

用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患者,操作简便,活动方便,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便于护士直观地观察和操作,且血流量丰富,明显减少了置管处渗血、局部感染的发生,能有效避免股静脉置管引起下肢静脉栓塞的可能,减少了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了肝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建议临床上在没有颈内静脉置管的禁忌条件下,优先选择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肝病与人工肝学.肝衰竭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1053-1056.

2 王英杰,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应用与评价[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1):20-21.

3 邱想英.棉质粘贴伤口敷料用于夏季锁骨下静脉置管换药的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5A):1180-1181.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1.002

2016-12-23

※通讯作者:王明民,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肝素栓塞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24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15:34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