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初探

2017-03-12 01:58王贝贝
职业时空 2017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实践能力中职学校

王贝贝

摘要:根据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客观认识当前计算机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调整教学理念与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等,真正实现培养并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发展目标,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职业要求,在走向社会后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育; 实践能力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16)》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使教学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使用推广,推动社会公共事业的进步,争取较快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在实践中自主地应用所学知识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在中职教育课程体系内,计算机课程属于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兼具的课程,需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劳动者。整个体系的重点是增强实践能力。针对当前社会的就业现状,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课程目标就应该定位于满足各行业信息化逐步普及的现实要求,使学生成长为具备良好实践操作能力的计算机人才。

一、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中职学校在硬件采购方面配套经费不足

受限于紧张的教学经费,很多中职学校能够投入到计算机机房建设、校园网络优化等方面的经费不足。有些学校虽然有专门款项用于计算机和网络配套设备采购,但是缺乏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系统维护管理,同时无法拿出足够的配套资金进行维护升级,计算机与校园网的运行效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当前计算机硬件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实践教学设备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实践要求。由于硬件设施不足,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存在着课时短、实践少,仅能完成教学任务中的部分规定内容等现实问题,距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 教学模式以传统说教为主,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课程不同于教学体系中的其他文化课,有着自身独特性,即技术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其中前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后者更侧重于练习、应用、创新。計算机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广泛的特点,也能够帮助中职院校毕业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就业优势。但是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实践性强的特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计算机教师对于实践能力的认识不足。

目前,中职学校已经普遍开设了贯穿于各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和个别专业课。但是,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却不符合计算机学科的特殊要求。

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还是口头讲述,由教师重点讲授计算机理论知识,缺少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更多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能够应用电子化的教学设备、PPT等电子课件的展示,看上去与时俱进。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把计算机课程当成一门普通的文化课,依然像教授专业课一样以文化知识为重点。计算机实验课教师仿佛变成了计算机专业文化课的答疑助教,无法在计算机实验和学生实际训练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导致计算机课程的考核侧重于对学生记忆知识能力而非实际动手的实践运用能力进行考察,形式也拘泥于书面答题。

学生处于应对考试的目的也不会主动面对学习过程中的难题,自行思考或者向老师求助解决,更多的是抱紧课本,背下例题,照猫画虎,囫囵吞枣。学生的这种短视行为也客观上导致了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并不突出的现状。

(三)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理念与课程体系难以适应实践运用的要求,与现实要求脱节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中职学校往往受限于实验室、设备、经费等方面的因素,导致计算机教学体系改革缓慢,与社会对于计算机能力需求的差距逐渐拉大。计算机教材陈旧落后,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求,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各行业对于人才信息化的要求,落后于社会期望,计算机教育难以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的技能特长。另一方面,有的中职学校虽然能够配套建立起包含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模拟实验、CAI教学等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计算机教学中心,但是没有侧重强调实践应用的重要性,也没有突出计算机教学与时俱进的特征,使得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思维之中,理论课依然采取和普通文化课一样的教学形式,实验方面 “课本上写了哪个就做那个,练习册上有什么就练什么”,这样的探究性实验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社会所需求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只有在探究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主动的探索,验证并超出课本的知识范围,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够锻炼、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对策

(一)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导向,科学设计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在中职学校学生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当他们面对一个个问题时,计算机知识应该成为一个有力的武器,去帮助他们直面困难,分析切入问题的思路并能有效的解决困难。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将“培养操作熟练,动手能力强,实践水平高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作为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培养目标。为了实现以上目标,中职学校需要客观看待目前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多方面困难,认真评估计算机课程体系内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基础不足的客观现实,科学合理地区分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既要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兼顾实践,做到学习理论与动手实践的无缝衔接,构建起“第一年侧重基础,后两年侧重实践,毕业时综合达标”的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总的来说计算机课程体系需要侧重实践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把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本学科内逐渐形成基础文化知识与操作能力、专业技术知识与应用技巧、完善知识体系与突出实践能力顺畅衔接,紧密结合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中职学校也要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尽可能多的设置计算机练习课时。计算机课程的学科特点就决定了其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而统一的练习效果要比学生自发的分散练习好得多。从各个角度分析,统一的上机训练是学生应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增强对知识的把握和应用,提高实践能力的最好方法。可以说,计算机实验课时多多益善。

(二) 改革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路,在课堂中引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由于本身具有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极强的特点,计算机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如果脱离了亲身参与的实践过程,计算机课程的理论知识反而比一般的文化课更加的枯燥乏味。计算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引导鼓励学生提高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保证学生理解消化这些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要知道这些理论知识往往在实践中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对于理论知识,教师需要抓住基础,从浅显易懂的地方入手,逐渐深入,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依次提出。在过程中加深难度,同时注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从而逐步解决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所学的知识“是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所学的知识能够“干什么”,逐渐从“需要启发”的被动学习过渡到“不需要启发”的主动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师需要灵活掌握教学思路,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做到因人而异,各有不同,各有側重。针对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多讲解一些计算机相关的科技应用,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计算机知识;针对基础较差,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侧重于基础的知识点,反复讲解,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透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增加互动内容,不要让学生仿佛置身事外。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讲授知识完全是教师的职责,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能做的就是死记硬背,也难以灵活把握和应用。互动式教学针对这样的弊端,可以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保证教学效果。例如讲授Word这一应用软件的时候,教师在讲完必要的知识点后,可以选择难度适中的例子,带动学生边学边思考,学以致用。这样,既能够巩固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联系知识,学习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提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构思、挖掘,设计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并给予学生机会去展示他们的作品,形成正向的激励。通过这样的形式,锻炼学生根据主题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学习解决问题需要的其他知识,既能够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又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达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良好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将提问与讲解、指导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在教师讲解引出知识点之后,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进行分步操作,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问题引导、教师操作展示等方法,带领学生一起思考遇到的问题,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之后不要吝啬夸奖,让学生能够产生小小的成就感,增强自主学习积极性。

(三) 实施教学考核方式改革,重点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文化课程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文字形式的试卷能够通过不同题型的组合达到相应的考察目的。但是计算机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应用性强的特点,导致单一的以试卷为载体的考试形式并不完全适用。对于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的计算机课程,以试卷为主要载体的考核形式不应该是考察学生掌握情况的唯一途径,上岗资格认证和以及个别技能方面的提高性考核都应该在计算机课程考核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要保证学生毕业时具有相应的岗位资格,更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保证学生面对问题时会思考、能动手、敢创新。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应的岗位认证资格或者上岗证是必须的,学校必须卡好红线,提高操作能力和和实践创新能力是需要大力倡导的,这才是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参与社会竞争的关键优势。

(四) 建立实习基地,拓宽实践平台

相比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计算机专业变化迅速,与时俱进,学校的教学安排变化往往跟不上科技的进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完全可以联合社会上一些合适的企业或者公司,通过建立健全的实习机制,给学生创造实践所学内容的条件,侧面提高教学质量。合作企业的先进设备也能够弥补学校软硬件设施落后的缺点。提前接触相关的企业或者公司,也能够让学生早一些知道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懂得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提高哪方面的能力,从而自发地严格要求自己。校外实习的形式可以根据客观情况灵活掌握,例如学生分别上岗实习,学校教师与公司员工的交流培训,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讲座展示或者内容报告等,甚至安排个别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研发过程中,真正面对技术难题。通过校内和校外的联系,既能丰富教学模式,又能让学生切实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在毕业以后的工作中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三、 结语

不同于传统课程,计算机学科教育需要面对日益快速发展进步的技术潮流,从而导致教学难度和复杂程度与日俱增,科技进步在客观上对计算机学科教育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搞好计算机教育既需要有院校政策的支持,又需要相关教学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保证学生能够学会、学懂计算机知识,满足社会企业逐步提高的专业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中职学校积极拓展,给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实训条件,鼓励学生不仅动脑记,还要动手做,不仅动手做,还要动脑想,成为具有扎实知识基础和良好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江卫胜.试论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2):217-218.

[2] 曲洋.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更要注重提高实践能力[J].求知导刊,2015,(7):117.

[3] 宋岩.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6):163.

[4] 郭丽.试论中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143.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育实践能力中职学校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构建具有专业美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
德育工作浅谈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