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欣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9)
2016年12月8日,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现全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 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是文化育人工作, 它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大问题。 当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面临着“理论实践脱节导致的文化教育失真”“惯性思维定势引发的网络阵地失范”“文化创意不足招致的西方文化渗透”“教材体系陈旧致使的学生兴趣低迷”等现实问题。 本文提出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还原文化教育本质”“建设高校健康网络环境, 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注重文化继承创新, 抵制西方自由主义渗透”“形成思想文化教育合力, 启发学生认知兴趣”等应对策略, 希望对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效果有所裨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文化育人。 关于文化, 从起源说, 文化就是“人化”, 是人的主体性和本质性的对象化; 从功能说, 文化则是“化人”, 它的主要任务是熏陶人、 教化人、 塑造人。 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 又是文化的创造物。 高校就是这样一种场所, 我们可以在此通过文化的继承、 传播和创造, 促进受教育者的文明化、 社会化和个性化, 从而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思想素质, 解决的是人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问题; 政治素质, 解决的是政治立场、 理想信念和观点态度等的树立问题; 道德素质, 解决的是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塑造问题。 文化育人工作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 即课堂教学、 实践活动和环境熏陶。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渠道, 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实践活动则是在学校和社会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通过它可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互促互进作用; 环境熏陶是文化育人的催化剂, 一个兼收并蓄、 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将会使文化育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育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 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指引着高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确保其始终围绕培育“四有”新人这一目标; 另一方面, 高校文化充实和发展了思政政治教育的内容, 提供给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渠道和载体。 它们是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的。 可以这样说, 文化育人是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综上所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 即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之中, 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调控功能来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是以文化为基础, 利用文化元素和文化资源来调控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活动,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广阔的新平台。 但是就目前而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工作难以展开, 笔者认为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现实问题。
目前,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阻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 文化育人效果较差。 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使人们有着“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观念, 自隋朝开始的科举取士制度更是将这一观念不断巩固。 储安平先生曾说: “中国知识阶级之重言不重行, 好虚文而不好实质, 是中国社会的可怕的慢性肺结核症。”[3]在学校教育中, 学生以校园生活为主, 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 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脱节, 使他们社会经验匮乏; 而教师群体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问题。 虽然一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但教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 接触社会的时间较少, 也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如果理论只是坐在书斋中臆想出来的, 不能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那么理论本身的价值就会被质疑。 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 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品德课)遭遇了尴尬和无奈, 很多学生对于“两课”比较漠视, 认为其没有实际意义。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 “两课”课堂教学多低效甚或无效,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前景令人担忧。
21世纪是网络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 网络使用已经达到普及的程度。 在网络时代, 大学生因思维活跃、 接受新鲜事物快, 成为上网的主体人群。 国家也从战略层面认识到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 国务院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意见》指出: “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 生活提供服务, 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4]那么, 现实中的实施效果如何呢?
首先, 很多教育者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没能转换自己的惯性思维。 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四种能力: 利用网络搜集信息、 整合教育资源的能力,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教学的能力, 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并分析学生心理的能力, 利用网络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能力。 而许多教师习惯了传统情境中的“师道尊严”, 不注重知识的更新换代, 使自己滞后于时代发展。 其次, 很多受教育者在接触网络时处于一种“无意识”或者“无目的”的状态, 这种无意识人群很容易被网络上充斥的低俗文化所吸引, 易产生不良后果。 再次, 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 人际交往障碍、 自我约束力欠缺等原因, 容易逃避现实, 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在新媒体的使用上, 教育者的脚步总是落后于受教育者, 而受教育者又无法保证自己在使用中的合理有序, 师生在面临网络时存在着各自的尴尬, 这样便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阵地中的混乱局面。
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这突出表现在文化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 音像制品走出国门后在世界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等方面。 和对外贸易领域的“出超”相比, 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是严重的“入超”, 存在“文化赤字” 。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 但不是文化产业强国, 两者之间,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在文化创新方面的软肋给了西方势力以可乘之机, 他们利用多年来在文化产业中积累的人才、 技术、 资金、 品牌等优势, 频频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 为此, 我们要从体制和市场两方面入手, 尽快建立起我国在文化产业中的强大人才队伍, 从文化大国真正转型为文化强国。
很多西方文化充斥着血腥复仇、 个人主义、 拜金观念、 性自由等, 并且给它们包上了“民主”“人权““自由”等光鲜华丽的外衣, 一边掩盖着部分西方国家的种族主义、 劳资矛盾、 性别歧视, 一边对中国的内政含沙射影、 指手画脚, 其分化、 西化的意图是明显的。 然而, 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辨别力, 对西方的政治、 文化心生向往, 对我国的政治和文化嗤之以鼻, 对学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或明或暗地抵触。 很多青年学生身穿Nike, 手拿iPhone, 吃着肯德基, 看着好莱坞大片。 《钢铁侠》《蜘蛛侠》《X战警》等纷至沓来, Lady Gaga、 贾斯汀·比伯在中国拥有大量粉丝, 还有西方的情人节、 圣诞节大受追捧……与西方文化每一次赚得盆满钵满相比, 更可怕的是它们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输出。
现行“两课”的课程设置包括四门课, 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国内外形势在变化, 学生思想的主客观条件也在变化, 一本教材加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这些变化, 时代感不强。
教材编写也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 史料陈旧, 缺乏相应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导入; 侧重政治理论, 忽略对大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概念到概念, 从理论到理论, 形式单一, 可读性差; 等等。
此外, 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使“两课”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较为严重。 一是和中学课程内容重复。 据不完全统计, 大学“两课”和中学政治课有近1/4的内容是简单重复的。 如果没有更严密的逻辑体系、 没有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更丰富的背景知识, 学生很难信服和理解这相同的内容。 二是“两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重复。 对于文史类专业来说, 有些学科自身的主干课程就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国史、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论、 法律实务等内容。 对这些学生而言, 如果“两课”所讲的内容既没有更深, 也没有更新, 自然难有学习热情。 因此, 我们要因材施教, 可以针对理工科的学生多做些理论普及, 针对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多做些深入拓展。
任何一个时期、 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都是由多种文化组成的复合统一体,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统一体中, 必然有一种文化居于主导地位, 发挥统领作用, 而这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也恰恰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始终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今后关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更是要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
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在进行顶层设计时, 要树立“文化育人”的意识。 只有拥有清晰明确的“文化育人”意识, 才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发挥文化的力量, 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强化, 也才能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作用。 其一, 它要求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实际, 把文化育人、 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统筹规划、 科学安排,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化育人战略规划。 其二, 要善于把制定好的战略规划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和统一目标, 融入日常的教学、 管理、 服务工作中, 产生实际的效果。
马克思曾说: “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人的品行会受后天环境、 习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网络环境已成为各种势力竞相争夺的主战场。 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应努力营造一种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有引导性的网络环境, 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对象。
第一, 构建全方位的高校网络平台, 整体规划高校网络建设。 努力建设校园网络, 利用其为学生的学习、 生活提供服务和引导, 不断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新途径, 充分发挥网络“内聚人心, 外树形象”的作用,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平台。
第二, 加强党对高校网络体系的领导, 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一般由主管宣传、 思想政治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 由党政办、 宣传部、 学工部、 校团委、 信息中心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构成主要成员, 既统一领导又各司其职。
第三, 开发理论宣传网站, 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网站的建设要融思想性、 知识性、 趣味性于一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吸收学生参与网站的创建和管理, 不仅能更多地了解教育对象的所思所想, 还能培养他们的自我思辨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
第四, 组建高校网络体系的管理队伍, 对网络环境的调研实行专人负责制。 密切关注网上动态, 及时掌握有利信息和有害信息, 后者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重点。 依托辅导员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 加强沟通与交流, 增强他们的辨别力和抵抗力, 帮助他们抵御不良信息的侵扰, 引导他们自觉地选择和接受正面信息和先进文化。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高校,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最佳切入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廉耻、 仁爱忠恕、 集体主义、 理想人格和民族精神等思想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优先性, 注重人自身的主体自觉和道德践履, 追求情感欲望和理性精神的统一, 坚持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和率先垂范, 这些内容和方法不仅在传统社会发挥过良好的教育作用, 而且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例如: 儒家的“仁”的理念、 道家的“道法自然”、 墨家的“兼爱尚义”、 兵家的“运筹帷幄”等, 若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当中, 既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基本路径, 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手段。 在这一过程中, 要坚持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综合创新。
此外, 为了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能有更大突破, 我们应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结合时代特征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 通过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吸纳各种发展模式优势, 推出更多为高校学生喜闻乐见、 易于接受的文化产品。
其一,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优胜劣汰, 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6]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加快公司制、 股份制改造。 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 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 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加强版权保护。 改革评奖制度, 推出更多文化精品。
其二, 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及意识形态文化发展方面的职能, 为文化发展提供方向指导。 政府主要负责宏观的文化管理和文化服务工作, 制定文化政策和发展规划, 协调各类各级文化机构和文化实体的关系, 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 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向的大学生群体自身具有特殊性。 他们学习能力强、 可塑性好, 但个性未定型、 主观有偏好, 且易受不良因素影响。 因此, 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绝不能是单一的, 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随时随地的。 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 “学校教育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各种文化载体,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其学习生活中去。 笔者认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这项工作应该从三个方面合理有序地展开。
第一, 设置相关课程。 现阶段, 所有高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品德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课”教育。 这些课程与学分挂钩, 普及效果好。
第二, 开展以“第二课堂”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高校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各自学校的实际,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 行之有效的文化教育活动, 比如人文讲座、 文艺演出、 科技竞赛、 心理健康教育等。
第三, 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业余的零散时间和寒暑假的大段时间,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社区共建”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通过这样的形式, 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 从而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锻炼了应用能力, 又提升了社会责任感。
[1] 刘亚军.高校全员化与全方位育人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5):1-2.
[2] 王芳,邢亮.构建文化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讨[J].理论导刊,2012(6):72-74.
[3] 李伟.论教育学研究的误区:理论与实践脱节之根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6):29-31.
[4] 杨艳.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3):17-18.
[5] 曾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优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3(8):54-58.
[6] 伍洪杏.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政府文化职能转变探析[J].理论导刊,2015(1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