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阅读特点与图书馆应对策略分析

2017-03-12 17:05:06任金红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国民微信图书馆

任金红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 河南 漯河 462000)

我国国民阅读特点与图书馆应对策略分析

任金红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 河南 漯河 462000)

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影响到国民阅读的方式和内容,发挥图书馆的引导作用、创新图书馆工作模式、建立互联网数据融合平台、加强图书馆资源构建是图书馆应对国民阅读新特点的重要策略,也是图书馆参与国家文化建设、积极影响国民阅读的工作方向。

国民阅读;特点;图书馆;策略

阅读服务与推广引导是我国国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本身的重要职责和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核心业务。随着新观念、新技术的发展,读者阅读的理念与依托平台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纸质阅读逐渐发展到单机阅读、网络阅读、移动阅读,其传播媒介也从单一的纸质资源发展到音像、视频、多媒体、全媒体等[1]。在这整个过程中,图书馆在其中的功能定位和服务策略、服务水平等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仅就现代图书馆的职能、定位与服务对促进国民阅读的影响作一阐述,以期对图书馆阅读服务和读者阅读倾向做出引导。

一、我国国民阅读现状

阅读是传承文明、积淀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本标志。“书香世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尊重知识、尊重文化,推崇阅读的最好写照。但随着新技术、新媒介的出现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中国国民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和阅读目的逐渐发生了变化,并影响着整体国民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倾向以及国民的基本素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民的阅读方式呈现多样化

在传统图书馆时代,人们主要通过纸质资源来获得知识,传承文明,书本是人们唯一能获取外来知识的载体,所有人都需要从书本中领悟文字的概念并感受书本文字所描述的情景和意境。但在数字阅读时代,在书本知识之外,读者可以从音视频资料以及其他媒体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手机、网络、电子阅读器为人们进行多样化的阅读提供了新的载体工具。2016年4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之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读书4.8册(与上年基本持平,但远低于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阅读数量)[2]。其中,纸质图书阅读仍是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占比57.5%。但网络在线阅读,网上下载阅读和在手机上阅读的方式也已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3],特别是手机阅读占比升幅较快,达27%。这说明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2.功利性阅读目的成为主流

读者在阅读活动中通常会带着特殊的目的去进行阅读。综合分析读者阅读目的,大致有学习知识型、情报研究型、休闲娱乐型和功利应用型[4]。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较大,人们在满足学习和休闲之外,大多数读者在检索、查找某一知识点时,往往带着解决具体问题的功利性目的去阅读,从而使得图书馆所倡导的深层次阅读不为大多数公众所接受。对于大多数国民来说,更多人采用的是浅表式、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从真正的国民阅读的整体性来说,虽然功利性阅读是人们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人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其不应成为主流。学习型、研究型,甚至消遣型的阅读方式都应成为人们阅读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占文明社会的重要部分。

3.国民能利用的阅读媒介呈新兴化

阅读媒介新兴化是指随着新兴传播介质的出现,读者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并补充内容新形成的社会化阅读模式。根据2015年、2016年所颁布的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在微信阅读方面,读者通过微信朋友圈逐渐形成一个信息发布与共享平台。某个读者将网络获取的含有休闲、娱乐、生活、保健等方面的资源通过粘贴或网络链接的方式发布到微信平台,与自己朋友圈的朋友分享阅读体验[5]。微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媒介并影响着朋友圈读者,由于它是在朋友圈之间传播,因此,比微博、手机APP客户端的网络推送来说,微信阅读是更能赢得信任的阅读体验。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有更多新型化的阅读媒介进入并影响着读者的阅读生活。

4.读者阅读内容呈浅层化、碎片化

由于受生活、家庭以及现代快节奏工作模式的影响,原来那种找到一本好书,然后仔细研读、揣摩、领悟、理解的传统深层次阅读逐渐淡出平常人的阅读方式,代之而来的是寻找知识的片段,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短时间休闲娱乐的浅层次、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这种检索速度快、接收感知快、内容遗忘快的三快阅读方式迎合了现代人们追求娱乐和休闲的心理[6]。统计表明,现代图书馆中一些科幻、言情、网络穿越等类的休闲小说图书利用率最高,这是因为这类读物迎合了大部分年轻读者的猎奇、追寻刺激的心理。这是一种不好的阅读倾向,也是当前公共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图书馆作出积极的努力。

二、现代阅读形势下图书馆应对策略分析

尽管现代国民的阅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但图书馆仍然影响着国民的阅读方向,这也是国内图书馆界不断研究并开展新的服务方式的特点,根据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和读者阅读倾向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必须改革原来坐等读者上门的传统模式,在加强对读者的阅读指导、阅读影响的同时,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搭建阅读平台、深化资源建设等方面来开展工作。

1.加强对读者的阅读指导与阅读影响

国民的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必须是在社会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一定的阅读氛围,并通过周围环境的感染和引导,使读者向着正确的、合适的阅读模式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我国文化建设主阵地的图书馆,必须及时研究读者需求和社会变化趋势,制定指导国民阅读的正确方针和对策,从而引导、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国民阅读氛围。具体来说,首先,功利性阅读对于解决人们短期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但长期的功利性阅读则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和读者长期发展的需要。因此,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展览图片、宣传及其它方式引导读者的阅读思想,使各种阅读类型并行发展。其次,由于当前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图书内容良莠不齐,图书馆在资源采购、信息推荐上应向自己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推荐一些经典著作、科技期刊等,引导读者的探索与发现欲望。第三,针对当前网络阅读、微信阅读气氛较浓的情况,可以探讨“图书馆+互联网”的运维模式,通过公众号、网络平台向读者宣传正确的阅读倾向,通过书评、征文、互动等建立起图书馆与读者的密切联系,实现图书馆指导读者阅读的目的。

2.创新图书馆工作模式推进读者阅读工作

针对当前国民阅读现状,许多图书馆已经行动起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创新图书馆工作模式,推进读者阅读工作。笔者总结部分图书馆的实践经验,认为下列模式可以推广。第一,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对于高校图书馆,一般由图书馆和学生社团相结合,特别是发挥读者协会的作用。我们学校由图书馆组建读书协会、心理协会等学生社团,由图书馆专职老师与学生一起,指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并为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提供平台。第二,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可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推广读书活动,如可根据六一儿童节和其它节日,开展读者问答、有奖竞猜等活动,引导少儿读者和其它类型读者的阅读兴趣[7]。第三,图书馆应加强读书宣传活动。通过讲台、公告、网络平台将图书馆最新书目,最受读者喜爱的图书推荐给读者[8]。第四,发挥互联网技术,利用云平台空间,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推送给广大读者,探索基于手机、互联网、阅读器的网络融合,建立基于上述的共享平台,为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使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资源效应发挥到最大。第五,图书馆界应充分关注新技术、新媒介的出现与发展趋势,研究新媒体对读者阅读方面的影响,使自己的工作融入到科技发展之中,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并占领新媒体的前沿阵地。如针对当前微信对读者阅读的影响,图书馆应及时参与进去,建立本馆微信公众号,并在读者群中寻求关注。通过微信公众号将本馆资源、阅读发展趋势及读者个人信息相绑定,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3.加强对馆藏资源的更新和建设

图书馆服务读者的前提是自身拥有丰富优质的资源。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公共图书馆投资的力度加大,公共图书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如发展迅猛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等为基层图书馆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另外,基层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也在逐年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9]。因此,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上也应转变思路。首先,利用有限的经费购置一些优质图书资料,以保证大多读者的基本需求。其次,科学分配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在资源建设经费中的比例。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对数字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鉴于此,部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购置经费已经超过纸质资源的购置费。虽然我们并不要求每一个图书馆都达到这一比例,但每个图书馆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经费,以满足读者最急需求。最后,图书馆要及时加强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如图书馆应在空间构建、图书馆数据平台建设、图书馆信息技术的采用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10]。要注意建设方面具有前瞻性,保证新的建设能够满足读者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基本需求。

藏书是为了阅读,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文化修养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基本需求,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创新能力。作为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不但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更对国民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阅读方向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发挥图书馆服务读者的功能,对国民阅读开展积极的指导和服务是每一个图书馆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图书馆人的荣誉所在。

[1] 陈昆杰.数字时代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9):8-9.

[2]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EB/OL].[2016-07-6]. http://www.chuban.cc/yw/201504/t20150420_165698.html

[3] 马科,张秀兰.我国移动阅读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3(4):68-71.

[4] 卢宏.近五次我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4(1):71-82 .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6] 卢宏.近五次我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4(1):71-82.

[7] 王箐箐.对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多元合作机制的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6):98-100.

[8] 阅读习惯最好在12岁之前养成[EB/OL].[2015-07-28].http://dalian.dlxww.com/content/2013-04/23/content_709227.htm.

[9]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EB/OL].[2015-07-28].http://data.stats.gov.cn

[10]张娜.移动阅读流行趋势下的图书馆服务[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65-67.

[责任编辑 宋占业]

2016-08-27

任金红(1970-),女,河南汝南县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10.3969/j.issn.1671-7864.2017.01.032

G250

A

1671-7864(2017)01-0103-03

猜你喜欢
国民微信图书馆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一直难忘
高地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微信
飞跃图书馆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46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