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双创”型电子商务专业能力重构研究
——以“互联网+”为背景

2017-03-12 14:34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双创电子商务电商

沈 洋

高职“双创”型电子商务专业能力重构研究
——以“互联网+”为背景

沈 洋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政策指引下,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文件指导,根据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从“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角度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能力进行重构,以便培养出不仅能满足企业转向“互联网+”过程中所需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电商人才,完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专业能力重构。

高职教育;互联网+;电子商务专业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针对“互联网+”指定相应的行动计划,通过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等内容,来激活经济发展动力,从而带动更多创新创业项目,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全面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与完善,大批企业开展“互联网+”项目。高职院校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实际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严重脱节。2015年底,教育部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更加吻合,发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当中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由原来的专业提升为电子商务专业大类,并设置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网络营销三个专业。由此可见,教育部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高度重视。同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指出:“支持电子商务向基层延伸、支持大学生创业”。由此可以预见,行业、企业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双创型”电商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会不断攀升。[1]

一、“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互联网行业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创业项目不断涌现,也显示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互联网+”行业成为当前引领行业发展的生力军,预计在“十三五”期间,以互联网金融、本地生活服务、分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可见,“互联网+”对我国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形成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国家会大力发展“互联网+”,这对高职院校培养“双创”型“互联网+”电商人才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近几年内,国内企业争相开展企业的“互联网+”项目,但是国内的多数企业苦于没有人才无法开展真正的“互联网+”。多数企业,如苏宁云商、国美在线等开展的都是“企业+互联网”,并非真正的“互联网+”。真正“互联网+”行业不仅使企业信息化,更重要的是颠覆传统行业,形成新的行业生态。这一行动计划势必需要大量的人才去支撑运行,这对职业教育是一种机会。高职院校要在这一机遇中主动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2]

二、国内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分析

(一)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现状

国内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大约在2000年开始招生,专业初期建设以“电子+商务”这种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两者叠加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传统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深度融合的理念,更难以满足行业企业转向“互联网+”过程中对人才需求。同时,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需要从业者要不断创新,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快速更新。因此,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已经难以满足行业的发展,企业的需求。

(二)电子商务“双创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双创”型的电商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最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的思维和能力。目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开设创客学院或者创新创业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在学校提供的场所开展创业,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方式是目前“双创”型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问题是显然的——参与创业的学生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一般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只凭一腔热血就投入创业,最后创业的成功率不高,而且对其所学专业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对创新创业的培养最适合的专业就是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此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应用其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在实际创新创业中,对其专业的学习是一种实践和巩固,并且能够培养真正符合“互联网+”的专门性人才。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双创”型电商专业能力重构研究

(一)“互联网+”孵化电子商务专业新培养目标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定位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商务活动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该定位的产生主要受到本科教学体系的影响。早些年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需求不够明确,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明晰,部分高职院校也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偏技术或偏商务的细化,形成了当下较为普遍的电子商务技术类、商务类的培养目标。

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强调使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强调与传统行业结合或应用于新行业,所以我们必须从院校所在区域行业企业需求与优势、院校自身特点与背景和专业拥有资源优势三个角度寻求行业对接与融合。比如:“互联网+农业”可从农产品销售、农业生态旅游和农村社区服务等方面入手;“互联网+制造业”可以从供产销、产品定制和低碳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进入;“互联网+服务业”可从产品推广、教育培训和文化服务等方面开展。所以说,“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非常细化的、具体的,它既要求我们的学生掌握或应用一定的先进技术,又要了解所处行业的业务及特点,同时还要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并能将“互联网+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笔者认为,应该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立足移动电商服务外包,辐射三产传统行业”。

(二)“互联网+”催生电子商务专业新培养模式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多采用“2+1”或者“2.5+0.5”人才培养模式,即把三年的学制按照2年或者2年半设计成为在校学习,剩下的1年或者半年在顶岗实习。其目的让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在最后完成实践操作。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对电子商务专业该模式则有待商榷。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受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人数限制的约束,这种模式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意识和心理的培养。因此,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着重解决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行业发展和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确立电子商务类专业新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双层培养、三段提升”,简称“123”。“一条主线”就是以“互联网+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双层培养”就是在第一课堂的培养基础上增加第二课堂的职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双层培养;“三段提升”就是以学期为单元,开展专业人才能力的阶梯式培养。[3]

第一阶段为第1至2学期。培养学生职业好感,让学生对本专业感兴趣。本阶段通过接触微信、微博平台掌握网络营销技术,让学生了解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IT技术,并能够将两者结合形成基础的“互联网+”思维。这一时期应该为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启蒙阶段”。

第二阶段为第3至5学期。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电子商务专业领域内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例如利用淘宝、微商等开放平台,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以自己或者团队开设网店、微店的形式进行小规模的实际经营,在第二课堂上把第一课堂的所学运用到实际的电商经营中去,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与行业企业的融合能力。这一阶段应为学生的“成长阶段”。这一阶段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阶段,应该强调发挥第二课堂上教师辅导、本专业学生传帮带形式,进一步强化团队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三阶段为第6学期。学生在前两个阶段积累了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在这一学期,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开展企业实习,把积累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的企业需求建立“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职业能力,并在这一阶段逐步实现角色转变,以最快的时间融入企业,找到职业的荣誉感。这一时期为学生专业学习的“成熟阶段”。

通过“一条主线、双层培养、三段提升”的“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不仅在“互联网+”方面得到提升,也使学生在个人职业素养方面得到锻炼,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合社会,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特色。

(三)“互联网+”推动构建电子商务专业新的课程体系

根据“互联网+”背景的要求及当下行业企业电子商务岗位技能要求,我们对相关岗位群进行了职业能力分析,认为该专业应具备以下能力。

1.IT新技术的运用能力

“互联网+”业态下的电商环境一定是结合当下最前沿的IT新技术,高职学生应该掌握此类技术的运用。例如利用云计算和多媒体技术,这些新技术都不仅限于传统的PC桌面技术,多数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载体,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岗位划分,选择其中一两种技术为主线进行深入介绍,如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与开发、Android系统APP开发、云平台搭建及服务等。此外,还要对现有课程进行升级,如网站建设与网页开发类、应用HTML5技术等课程。

2.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

“互联网+”的本质和基础是数据化,因此学生必须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使用能力,这样才能迎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可以通过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网站运营数据分析、企业信息化综合实训等课程,从数据处理工具、数据量化分析和供应链信息流转等方面进行该能力培养。

此外,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二次划分,采用“双课程”支撑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如为了让学生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内容,在各专业均开设企业信息化综合实训课,但会根据专业岗位的需求增开基于电子商务的客户服务、营销数据分析等模块。为了让学生能掌握数据处理分析能力的内容,可以分别在商务统计应用课程中制作不同的教学案例,此外还加入了规划分析内容。

3.互联网营销能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能让用户知道、了解、使用一种产品,就需要学生掌握全网营销实现能力。尤其是在网络营销实务课程中,多以传统互联网论坛、博客微博、搜索引擎等工具为载体进行教学,而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些技术已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新的营销工具和营销思维正在不断涌现,如微信营销、APP营销、O2O模式等,因此可以从核心的营销文案写作和营销工具使用两个角度入手对现行营销类课程进行升级改造。[4]

4.多种电商平台操作能力

随着国家不断对电子商务给予政策支持,电商产业发展迅速,网商、微商、代购、跨境电商等都投入电商运营中。现有的课程中仅关注网上贸易流程,缺乏对各种平台实际操作业务的归纳和总结。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应以网上贸易平台为载体,如淘宝、天猫、速卖通等,开展从个人店铺到网上商城、境内贸易到跨境电商的实践类课程,使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真实的电商市场。

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具备自我学习“互联网+”新技术能力、解决“互联网+”应用中问题能力、“互联网+”创业策划与实施能力、善于总结与应用实践经验能力四种方法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与人沟通与交流能力、组织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四种社会能力。

四、“互联网+”下电子商务专业“双创”能力的培养

(一)“互联网+”下电子商务专业“双创”的内涵

“双创”即创新创业。国家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层面下也特别鼓励大学生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结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理念,分析人才培养目前岗位中所需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将其“项目化”融入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去,真正实现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和创新性。[5]

(二)推动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校级、市级、省级与国家级的各类创业大赛,学生能够在掌握电子商务技能的基础上开拓视野。在行业现有的业态下,不断创新电商的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能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激发学生要创新想创业的想法,并且能够使学生去实现自己的构想。职业技能大赛的经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运用的创新意识。同时需要注意,创新与创业都要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引导,并非是天马行空,因此,结合“互联网+”的创新创业,一定要在电子商务专业背景的学生中开展和推广。

(三)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与实习,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在每学期的独立实践课程中加入创业学分。学生通过创业策划书的编写或开设电商网店、微店的形式实现创业活动的实施;教师根据其完成的创新度和可操作程度给予学生评价,以此鼓励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实践。在寒暑假期间鼓励学生进入“互联网+”企业兼职打工,在毕业顶岗实习中,到企业参与最基层的创业活动,锻炼学生的勤奋、吃苦的职业素养,为以后真正参加工作积累经验。

(四)营造校内创业环境,实现学生创新创业

校内营造创业环境,是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最佳选择。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创业想法,而且也是现阶段规避风险最佳的选择。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创业需求,给学生提高电商平台所需的场地、设备和平台。前期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和学生共同参与。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全程参与,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给予帮助和指导。例如,利用闲置的办公室打造一个线下的B2C商城,同步线上商城为在校学生提供服务。这种O2O的模式也正符合主流“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模式。学生通过自建网店、对网店的运维和推广操作、客户服务等一系列商务活动,让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创业。并且通过学生传帮带、以大帮小的形式,逐步拓宽学生创业领域,同时学校也应该制定相关校内创业培育机制,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推广学生创业活动。[6]

总之,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国家高度重视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业务融合等新经济形式的发展,势必会需要大量的具有“互联网+”为背景的“双创”型电子商务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顺势而为,将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互联网+”建设相结合,开展“互联网+”建设中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构成需求,进而形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专业能力的重构,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张鹏飞,李向阳.高职IT“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11):90-93.

[2]王新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6-39.

[3]桂学文,蔡青.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与思考:以四所普通高校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8-13.

[4]李敏,路正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1):75-77.

[5]王玉清,宋毅.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10):104-105.

[6]缪顾贤.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高职电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电子商务,2016(1):79-80.

Research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re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lectronic Commerc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HEN Yang
(Dali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Dalian 116035,China)

Under the policy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13th Five-Year Planning,in accordance w ith the"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ree Years)Catalog(2015)"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etence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commerce majo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lent demand of Internet plus future development,it reconstructs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e-commer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talent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enterprises to "Internet+",and cultivates talents w 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and complet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Internet plu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ternet plus;electronic commerce major

G710

A

1009—7600(2017)09—0032—04

2017-05-12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JG16EB068)

沈洋(1980—),男,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大连职院:盖 馥]

本刊声明

本刊版权属于《辽宁高职学报》编辑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本刊编辑部常年向作者发出以下要约:

为使本刊和作者的智力成果传播更为广泛,凡同意在本刊发表的文章,本刊享有印刷版、电子版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型媒体形式的汇编权、复制权、翻译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及许可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适用地域为世界各地。受让者依约享有以数据形式出版发行本刊的权利。如有异议,请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本刊刊载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编委会和编辑部观点,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做文字修改、删节和技术性加工,不同意者请来稿时声明。

《辽宁高职学报》编辑部

2017年9月20日

猜你喜欢
双创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