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飙,李小元
书院制: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有效管理模式
黄 飙,李小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书院制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也是一种体现专业特色的新型管理模式。职业素养教育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育,书院制建设实现了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有机结合,能推动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的融合。书院制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书院制;高职教育;职业素养;管理模式
(一)中国传统书院的沿革
中国古代书院绵延千年,是中国古代集教育、讲学、议政和藏书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前身出现于唐朝末五代十国时期,兴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废止于清末。[1]中国古代书院有其自身的特点:注重德育方面的培养,推崇对儒家经典的研读,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并重,倡导师生建立深厚的和谐关系。它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西方书院的经验借鉴
现代欧美国家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实行“住宿学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把生活与学习区域结合起来的制度。这些著名的高校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每个学院都有院长,由校长亲自任命,对校长负责,管理住宿学院的学生工作。住宿学院的“院士”是与住宿学院有着密切关系的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负责接受本专业学生的咨询,同时协助院长的工作。西方书院还将通识教育和自由学分制与住宿学院制同时施行。
(三)书院制现状与特征
无论是中国古代书院,还是西方住宿学院制,都是为了实现育人的重任。现代书院制更多的是借用了古代书院的机构形式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均衡发展,通过学术交流、文化活动、自主管理与服务等,实现寓教育于生活,满足学生对不同专业领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实行的书院制,实为书院式学生管理体制,是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书院制度的基础上,仿效国外住宿学院,在当代大学中实施的一种新型的学生管理体制。[2]”目前我国实行书院制最早也最具代表性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它是香港唯一仿效剑桥大学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现有崇基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逸夫书院、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等九所书院。每个书院都独具特色,例如,崇基书院强调全人发展,新亚书院则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3]在“中大”,每个学生都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学院身份,一个是书院身份。学院是按照学科专业组成的教学科研机构,负责“学科为本”的教学,即专业教育。书院是学生住宿、生活和成长的场所,负责“学生为本”的育人,即通识教育。学生入学后,先选择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书院、不同的寝室。学生们能从学院开设的课程中学到各种专业知识,又能在书院中的第二课堂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于21世纪影响到了内地,很多高校纷纷仿效,据统计,目前已达到70余所。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了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和任重书院四所书院,是内地最先实行书院制的高校。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国施行书院制较早的高校,有着其特有的特色,实施“双院制”,即学院与书院并轨。学院负责学生的学习、考试等,书院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养成。目前有彭康书院、宗廉书院、仲英书院、南洋书院、崇实书院、励志书院、启德书院等七所,每所书院都有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
高职书院制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高职院校书院制打通了学院、(文理)学科、专业的界线,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专业能力素养、职业文化素养、综合能力素养、创新能力素养等方面来看,高职书院制的结构特点正好有利于培养这些综合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原来只注重专业技能技巧的职业教育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产业升级换代的全面发展时代,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专业过硬的人才,还需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因此,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素养、职业文化素养、综合能力素养、创新能力素养等。
1.专业能力素养
专业能力素养主要指的是高职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的学习能力,可以分为学术知识水平和动手应用水平两方面。专业能力是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最基本的目标,也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从事本专业工作岗位所需的安身立命之本。
2.职业文化素养
职业文化素养主要指高职学生对本专业本行业的态度操守,包括对职业文化的认知、职业道德的遵守、职业环境的适应,以及职业前景的分析等。如果说专业能力决定学生毕业后能不能从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那么职业文化就决定了学生毕业后愿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
3.综合能力素养
综合能力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包括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单单局限在专业能力的培养,而是转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塑造。综合能力中最为重要也是社会各企业各行业最为关注的两个方面,即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创新能力素养
创新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两部分,因此,创新能力素养首先即要求学生拥有本专业的专业能力素养。作为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加上创新意识,组成人才的创新能力素养。[4]而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具体包括创新意识、创造品质、创新能力三个方面。
(二)高职书院制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
针对传统的大学教育理念,高职书院制教育重在强调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均衡发展。书院制在学分制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非课程形式的教育,利用学术交流、文化活动、自助管理与服务等形式实现寓教育于生活,满足学生对不同专业领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书院制建设的目的宗旨、组织结构、运作管理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1.高职书院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书院制建设以学生社区为平台,为书院师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交流环境,实现书院寓教育于生活的教育目的,以此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在书院制背景下,轻松的书院氛围比传统的课堂更加有利于学生跟老师的沟通讨论,无论是任课教师、辅导员还是学生干部,以学业导师、常任导师、助理导师身份开展书院制工作各有分工和侧重。
其中,书院学业导师的角色定位能够使任课教师更加明确职责,其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报到注册、学业指导、职业规划、毕业资格、毕业鉴定、就业指导等日常工作。学业导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能够满足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同时发展了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治学能力。常任导师可以在书院和学生同吃同住,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中感受书院的文化,通过共同的生活经历更容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积极帮助在学习、经济、心理、人际相处等方面有困难的同学;开展全面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文化建设、助学帮困、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等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助理导师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书院的学生,帮助其尽快的适应书院的生活学习环境,能够促进书院育人功能的实现。
2.高职书院制运作管理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
高职书院制建设通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以及科学的运作管理程序,打通学院、学科、专业,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针对书院制专门成立书院工作委员会,负责研究制订本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书院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并具体负责书院的日常运行管理。书院下设导师管理委员会、教学管理委员会、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和家长议事委员会等分支机构。
其中,书院导师管理委员会负责书院各组别导师的选聘、考核与评优,制定导师工作计划,协调各导师开展书院专项教育,统计和认定导师的社会工作量等。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与协调开展文化素质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的规划与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与效果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学生自治管理委员负责统筹和协调各学生组织和机构,参与书院学生工作的决策。家长议事委员会负责联络和组织家长参与书院事务,宣传书院政策与工作开展情况,配合书院开展学生入学适应、毕业就业等教育工作,开辟家庭教育阵地。充分利用书院、学院资源,提高书院学生的专业能力素养、职业文化素养、综合能力素养和创新能力素养,通过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不仅仅是要培养专门人才,而要着力探索全面育人的新途径、新举措,培养出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的全面发展人才。传统的教育方法不能满足如今的培养需求,亟需进行改革创新,书院制的探索实践应运而生。
(一)书院制的实施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实践
我国古代的书院倡导“格物、明德、传道”,以德育人。在以往的教育当中,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和培养综合素质是在同一个体制下完成的,而且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占用了大部分时间,与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实施书院制以后,学院负责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书院则重点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书院制的实施是提升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有些学校,老师与学生只停留在教书与听课两种单独的层面,老师严肃,学生被动,没有形成和谐共融的关系。书院的出现,老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宿舍区,近距离的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帮助学生处理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够更放松的与老师亲近,主动和老师谈话谈心。长此以往,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以达到深度共融的效果。
(三)书院制的实施是引领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念的有效载体
现如今大学生多为“90后”,过多的重视“自由”,而忽视了“责任”,对待责任缺乏奉献精神。书院制通过立德树人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引领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观念。书院开展多样的宣传和实践活动,通过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丰富主题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终身受益,进而使国家有所受益。
(四)书院制的实施是发挥“隐形教育模式”的有效平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品德的形成同其他心理品质的形成一样,绝不可能被老师像牛奶一样倒到学生的脑袋里,品行的形成更多是无意识的、内隐习惯的形成过程。大多高校在实施书院制模式探索中都十分重视环境对学生的陶冶和塑造功能,书院制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隐形教育的功能,利用书院的人文情怀、育人氛围、自然环境和规章条例等载体,供学生在无意识中体验生活感受,培养自我认同感和书院的归属感。
(五)书院制的实施是将“全人教育”寓教育于生活的现实体现
高职书院制倡导“寓教育于生活”的书院育人理念,把原本是休息的宿舍,变成了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思想水平的提高平台。以往的高职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技能的灌输层面,过多地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够在考试和实训中取得更高的成绩,然而在沟通交流等其他方面的能力却相对薄弱。书院通过通识课教育、社团第二课堂的开展、导师的交流和独特的“宿舍文化”等方式,使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机械接受者,而是在生活中就接受教育,在生活中感受教育与文化的熏陶。
书院制的实施,为训练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开辟了新的路径,书院建设通过实现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之间的融合,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新载体。
(一)书院制开展通识教育,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的课程设置方面,提倡继承古代书院“智识贵能会通”的通才教育模式,强调以“人物中心来传授各门课程”,主张“一切课程,主在先重通识,再求专长”。[5]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崇理书院为新入学同学开设“沟通与表达能力训练”和“现代社交礼仪能力训练”两门课程形式的通识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通过思维训练、沟通模拟、情景训练、主题辩论和总结考核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表达技巧、礼仪知识和必要的礼仪技能。书院制通识课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贯通能力,使学习不再固执、死板。
为了解书院学生参与通识课的体验,崇理书院设计了与《现代社交礼仪能力训练》相关的问卷并在学生中发放。以该书院2014级6个专业750位同学为样本。从回收问卷的结果来看:59.6%的同学认为在高职院校开展现代社交礼仪的训练是有必要的;84.4%的同学比较重视参与现代社交礼仪能力训练,整体上参与社交礼仪训练的积极性很高。对于课程满意度调查,82.8%的同学表示满意,觉得对现代社交礼仪能力提高情况较大与非常大的比率分别占到了62.9%和23.1%,参加晚课程能力提高最多的三方面分别是礼仪知识、仪表仪态和心理素质。所以笔者认为,书院通识课教育是关于生活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弥补人文精神薄弱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这方面与专业教育两者的和谐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书院讲座是一种非课程形式的通识教育,包括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性讲座,也涉及到与学生专业无直接关系的人文知识讲座。崇理书院讲堂至今成功举办了50余场人文素质讲座,主题涵盖了文史经典、科学探索、艺术体验、心理辅导等多领域。邀请心理、哲学、艺术、文化、建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及学者开设论坛讲座,使学生开阔了知识面,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化素养,提高文化品味,得到学生的一致称赞。
(二)发挥社团优势,练就学生服务创新意识
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活动中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崇理书院共有社团26个,在校生参与社团总人数达2300余人次,占总人数的86%,总结出了三种“社团+”的工作模式。
1.“社团+书院”模式
书院探索“社团组织进书院、社团活动进书院、社团成果进书院、社团服务进书院”四大发展路径。
一是兴趣爱好类社团进驻书院,负责书院部分功能房的运作,并在书院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书友会在读书月期间开展的“寻找好书”和电影赏析活动,清风棋社的棋艺交流,以及吉他协会的定期吉他培训和吉他舞台秀,多方位陶冶学生情操。
二是学习型社团成员的科技创新作品助力书院建设,成为实实在在服务师生的社团成果。如物联创客空间制作的智能指纹门禁系统,实现了指纹控制门锁的功能。经过不断探索改进,目前已经更新到二代产品,不仅外观更加精巧,还可以在彩色屏幕上展示书院活动照片。还有机器人应用协会及电子精英训练营制作的滚动电子屏,每日更新书院重要活动及进行重要信息公示。以及物联创客空间制作的电波钟,实现了标准时间的同步显示,为书院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自此,书院成为了展示社团学生才干的重要舞台。
2.“社团+创客”模式
崇理书院围绕时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热门主题,在社团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以新成立的物联创客空间社团为例,社团仅仅成立发展了一年多时间,就已成功制作出了智能指纹门禁系统、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同步时钟等多件创新作品。物联创客空间的社团成员凭借智能指纹门禁系统成立的深圳有知易客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成功通过答辩进驻深职院创意园,而且在首届深圳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会上,参与了我校创客街作品展览,其中智能指纹门禁系统、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等作品获得参展观众的认可,并与多个校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3.“社团+志愿服务”双推进模式
社团所学的知识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技能在志愿服务中体现价值为着力点,拓展校内外实践服务基地,优化各个社团服务功能,形成多元的社团服务格局。如电子精英训练营每个月持续开展的义务维修活动,网络精英俱乐部的网络排障服务,绿色风环保协会开展的节水活动,感知社开展的生命关怀公益课堂活动,均获得了良好反响。
(三)实施“导师”导学,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
古代书院倡导“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通过老师的人格魅力、价值观念和知识水平来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和价值取向,新时代的书院制建设也继承并发扬了这种师生关系。在书院建设中实施“导师制”,倡导导师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的榜样作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崇理书院充分发挥导师的示范作用,用导师的优良道德品行和渊博的学识技能来教育引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同时将职业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
目前该书院设有学业导师、常任导师、文化育人导师及生活导师。学业导师经常到学生社区走访,与学生谈心,给学生提供个别专业指导,在这种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效果显著。常任导师的办公区设在书院内,与学生为邻,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日常问题,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促进学生其良好人格的养成。第三类是文化育人导师。目前崇理书院共聘文化育人导师25名,包括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的校友会成员。文化育人导师通过开展讲座、沙龙和下午茶等形式与学生交流互动,主题涵盖了文史经典、科学探索、艺术体验、心理辅导等多领域,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深受同学们的喜爱。生活导师是崇理书院在书院制建设模式中的全国首创。生活导师关心指导学生在宿舍的生活表现及日常生活,特别是日常行为,如文明礼貌、尊师重教、穿着整洁大方等,通过对这些日常行为的把握,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内化职业素养。
(四)优化校园活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的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6]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育人平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融入了更多的职业特色,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出职业能力和创造力的特点,形成了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崇理书院通过开展书院文化节、草地文化节、技能大比武、和阳光体育等活动,使学生课内外相结合,锻炼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管理与服务等职业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1]袁帅.试论我国高校书院文化的育人功能[C]//程海东,宫辉,钟玲.现代高校书院制教育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35.
[2]田建荣.现代大学实行书院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3(1):60.
[3]曹红旗.书院制与香港中文大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9(9):40-43.
[4]韩学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5.
[5]钱穆.新亚遗铎[M].北京:三联书店,2004:3.
[6]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0:17.
Collegiate System:An 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Education
HUANG Biao,LI Xiao-yuan
(Shenzhen Polytechnic,Shenzhen 518055,China)
The collegiate system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ies.It is a new management mode that reflects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ajors.I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spirit,and 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humanistic education,and social and civic education.It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spirit cultivation.Collegiate system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ies,an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evelop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llegiate system;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management mode
G717
A
1009—7600(2017)09—0024—05
2017-05-12
2015年度广东省德育创新项目立项课题(2015DYYB075)
黄飙(1981—),男,辽宁抚顺人,讲师,硕士;李小元(1972—),男,陕西西安人,副研究员,硕士。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