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口译脱壳教学模式可行性研究

2017-03-12 14:36刘春伟
关键词:脱壳源语译员

刘春伟,肖 辉

(1.大连外国语大学 国际商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2.大连外国语大学 日本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商务英语口译脱壳教学模式可行性研究

刘春伟1,肖 辉2

(1.大连外国语大学 国际商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2.大连外国语大学 日本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本科口译课程的脱壳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目标语语言表达习惯,降低其认知负荷,从而在牢固口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其商务口译的准确性。商务英语口译课的脱壳翻译模式是在商务口译环境下建立起来的稳定的口译理论系统和具体结构框架,并根据这些系统和框架来安排口译课的授课内容和活动。该模式通过设立宏观和微观的脱壳教学模块,在完成口译基本技能授课的基础上,摆脱源语句式束缚,实现句群之间次要信息的省略以及句群之间的整合,从而完成脱壳性转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辅助以必要的商务领域背景知识和专业词汇,在这些专业知识的辅助下,学生通过掌握商务英语口译中常见的固定语义场意义来完成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脱壳模式的学习。

商务英语;口译脱壳教学模式;认知负荷

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能力,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使得口译教学的目标特点体现为教学内容与职业内涵的高度统一、课程设置和就业能力的高度统一,以此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口译译员的职业状态。由于口译课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要求较高,口译能力培养成为本科教学的瓶颈问题。

一、口译的认知特点

口译,无论是简单形式的陪同翻译,还是难度较大的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从认知角度来讲,其工作机制都可以归纳为输入(源语)、认知加工和输出(目标语)三个环节,而且三大环节互为前提、相互作用,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将严重影响翻译质量。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表明,在接受同样的语言训练和语言技能水平相当的条件下,口译质量取决于元认知能力的差异*王湘玲,胡珍铭,邹玉屏. 认知心理因素对口译策略的影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36(1):73-81.,该指标可以用来反映认知加工的努力程度或认知负荷的大小*任桂琴,李爽,王露. 不同模式下阅读句子的眼动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2):53-58.。元认知概念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它指的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刘露,刘刚凤. 元认知理论在口译教学中的运用[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1):32-34.。元认知策略经常被等同于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口译过程反映了“元认知策略”的基本要素:译员根据持续的语流输入,形成对源语的正确理解和加工,最后形成正确的译文。在语言能力相同的前提下,不同译员口译效果的差异,是由译员心理认知加工能力的差异造成的,这种能力取决于译员多种认知流程——输入语理解、头脑加工、抑制机制、脱壳机制、输出机制之间的平衡。口译工作具体的认知特点和工作机制在陪同、同传和交传等不同的口译形式下会有所不同,但不同的口译工作具有如下共性:要形成良好的精力匹配模式,调整好“理解输入语”“头脑认知加工”和“输出目标语”之间的关系。

口译实践中,译员要顺利地完成口译任务,需要调动两大类认知模式来进行信息加工:一是源语驱动模式,即根据源语的输入内容,简单地进行词汇和语法层面的加工,完全折射源语,话语语言层面到心理认知层面之间的过渡直接而无深层加工;二是脱壳模式,即根据译员长期记忆和储备的知识,结合现场场景,进行结合式、有选择地翻译,亦即所谓的脱壳。在这种认知模式下,篇章意义远远超过句子的意群和词汇含义*董燕萍.口译过程的两阶段解读[J].中国翻译, 2013(1):21-24.。这两种认知和信息加工模式在口译工作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一个成功的译员能够灵活交替地运用这两种信息加工模式。

上述关于口译认知模式的解释表明,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译员和学生来说,口译工作中运用“脱壳模式”非常重要。“脱壳”是指译员摆脱源语字词的外壳,用自然且不受源语干扰的方式以目标语表达译文*张其帆. 汉英同传中删减与增译现象的案例分析[J].中国翻译, 2011(6):42-45.。根据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译员的口译质量会受到非语言能力因素的影响,这类干扰因素包括源语的生僻用字、语速、复杂句子结构、地方口音等*朱纯深.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视译与达意省略[J].中国翻译, 2015(2):42-48.。这些不可控因素会给口译译员带来认知和信息加工的额外压力,进而影响了翻译的准确性。在复杂的口译现场,译员很难做到全文折射输入语。而在口译实战中,译员必须调动默会知识,将输入和储备的背景知识结合起来,转换为显性输出,这种依赖于源语但又不拘泥于源语的脱壳翻译方式,是成功口译必不可少的手段。脱壳式口译方法一方面是由于输入语的压力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符合听众的母语表达或者认知习惯。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由于源语和目标语间的文化差异,直译会导致听众的不理解。为了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译员也要在理解消化了输入语后,按照输出语的文化思维和表达习惯进行加工,反射给听众。综上所述,为了减少译员压力和提高沟通效果,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经历自反式知识生成过程,使用脱壳手段来进行口译。脱壳模式是口译过程的必选模式。

二、商务英语口译脱壳模式的作用

刘和平在《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一文中提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实践”,实践的途径之一是“实战”。教师在实战中教,学生在实战中学*刘和平.翻译教学模式:理论与应用[J].中国翻译,2013(2):50-55.。对于商务口译教学来说,实战型授课方式的关键在于精选、组织课堂实战内容,使培训的素材和模式符合职业口译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并使课堂内容充分体现实战特点。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商务英语口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能够胜任商务谈判、商务国际会议等口译岗位:学生既要有过硬的英语基本功,又要具备一定的商务背景知识,掌握商务口译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在基本功的辅助下,应对常规场景下的商务英语口译挑战。

相比于专业口译译员,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完全折射输入源语的能力更加薄弱,学生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体现在以下方面:(1)口译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不过关所导致的口译任务中断或沟通失败;(2)缺乏语块分割技能,语流预测能力弱,句群之间逻辑架构把握能力弱,导致脱壳能力薄弱,从而无法真实地反映源语内容;(3)缺乏商务英语中常见的背景知识和专业词汇。这些问题决定了如果在教学中不能更多地运用脱壳模式,那么学生在进入实践岗位的时候往往就无法胜任口译工作。

商务英语口译的精力匹配模式更为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将有限的认知资源进行合理匹配,才能减少漏译和错译的概率。如果能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在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前提下,突出背景知识训练和常见商务场景训练,强化语块分割技能,根据语流、逻辑框架特点进行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更多地把精力分配到听译上,降低加工背景知识所需的精力损耗;在此基础上,平时训练的背景知识和翻译场景将会通过自反式知识生成过程,提高学生信息加工速度和理解的正确性,从而大大提高口译质量。

三、商务英语口译脱壳建模的内容

商务英语口译课的脱壳翻译模式是在商务口译环境下,建立起来的稳定的口译翻译理论系统和具体结构框架,并根据这些系统和框架来安排口译课的授课内容和活动。从宏观来看,这些理论系统和框架能够为具体的课堂口译活动提供纲要,为学生提供认知策略和调控策略的保障;从微观来看,授课内容应该涵盖商务口译的绝大部分场景,从应对策略到常见句式,都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这些宏观和微观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在完成口译基本技能授课(笔记、数字、听译、视译、直译、意译、增减、重复等内容)的基础上,摆脱源语句式束缚,实现句群之间次要信息的省略以及句群之间的整合,从而保证脱壳以及转码的准确性。该模式要求在授课过程中辅以必要的商务领域背景知识和专业词汇,通过掌握商务英语口译中常见的固定语义场意义,来完成“商务英语口译脱壳模式”教学。这种口译教学和实践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意译”,因为“意译”是通过对源语高度概括等方法形成非等值输出语,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等值性较差,不能满足商务英语口译准确性高的要求。本研究之目的是通过本科口译课程的脱壳教学模式来训练学生的目标语语言表达习惯,降低其认知负荷,从而在牢固口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商务英语口译准确性,为进一步的口译学习打好基础,进而使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应对口译的挑战。本研究认为,要做好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脱壳建模,需完成以下三方面的任务。

(一)口译基本技能训练

口译能力归根到底还是依赖于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离开了基本功谈背景训练、语块训练和技巧性的脱壳训练只能是空中楼阁。口译的基本功包括听力、口语、词汇量、阅读量、记忆力培训、笔记能力、数字能力等*GILE 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5:45.。从形式上看,这些基本功体现在听译、视译等过程中;从口译类型上看,这些基本功体现在陪同翻译、联络翻译、咬耳传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过程中。口译课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和口译基本技能。如果在英语本科学习的基础阶段(大一、大二期间)不能在词汇、阅读、听力和口语等方面形成牢固的基础知识,单纯靠在高年级的口译课上获取的技巧性训练和商务背景知识储备,学生是根本无法应对真正的口译场景的。对于立志在口译方面有所建树的学生来说,从进入大学进行英语专业学习时起,就需全面打牢英语基础。基础知识是形成正确语言符号转换的关键。大量的教学经验表明,学生的语言储备量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课后大量的自主学习是打牢英语基本功的必要条件。教师课堂工作的任务,一方面是要进行基本功要素培养,更重要的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口译授课中的商务背景知识训练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口译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融入适量的商务背景知识,这种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搭建语言与背景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桥梁。大量研究表明,特定专业领域的口译工作中,背景知识和笔记、数字等技能一样,“是一种基于源语逻辑关系的创新性编码工具。每一次利用这种工具的过程,都是编码—解码—再造的过程,是译者面对新矛盾寻找化解思路的语言资源管理过程”*王燕,郦莉.口译过程中的自反式知识生成模式[J].中国翻译, 2014(2):27-32.。这种认知特点表明,解码过程中的认知干扰越少,已知信息越多,译员对新信息的专注度就越高,进而可以提高口译输出的准确性。在口译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调动背景知识、背景词汇,避免与背景知识相关的语篇组织和理解的认知再加工过程,降低输入的认知负荷,并提高口译输出的得体性和流利度,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商务口译的大部分语篇的构成基础是商务背景知识、商务常用词汇以及常用句型。在口译训练中掌握并储备这些背景知识和高频词汇及其表达,无疑会帮助理解源语,并减少输出压力。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缺乏与商务活动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对商务活动、金融活动领域的重要概念缺乏了解,在口译过程中就会望文生义,忽略特定场景下的特殊意义。该领域的口译失误往往源于以下原因:第一,有些词汇既是商务经济领域的专门术语,也是普通词汇,译员把日常含义作为理解的方向;第二,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商务新环境不断涌现,新生词汇和事件频发,旧的知识和词汇是无法应对新现象和新词汇的;第三,由于对商务特有或者常见的句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不熟悉,在翻译过程中要经历更长的反射和加工时间。以上分析表明,在以脱壳模式为依托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在商务背景方面,教师要做好商务词汇、常见商务场景归类,以及常见商务场景中的商务知识与常见句式、商务信函、商务政策、商务相关法律词汇与基本知识等方面的语料库储备。教师的语料库要形成良好的难度阶梯,帮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与复习巩固。

(三)脱壳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

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还应该进行“源语驱动”和“脱壳”两种模式并行的训练来培养口译过程中的认知和信息加工习惯,逐步适应无背景知识辅助条件下的口译,形成独立的口译能力。“源语驱动”是建立在译员完全听懂输入语的前提下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仍存在大量的词汇、听力和专业背景知识的缺陷,无法实现真正的源语驱动。能自如运用源语驱动模式的口译人员,一般都是具有多年英语学习经历、语言能力突出、受过严格的口译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成熟的译员。由于受词汇、听力和专业背景知识缺陷等限制,完全运用脱壳模式来进行口译工作,对于本科学生来说是不科学、不现实的,除了极个别优秀的学生外,该模式是无法得到完全应用的。

Altenberg (1998)的研究发现,英语自然话语的80% 由各类语块结构组成,大部分话语是通过语块来实现的,语块是英语的基本语言单位。它们普遍存在于人脑的记忆中,而且随着我们对记忆材料的熟悉度的增强,其数量也在相应地增加,从而使我们的大脑可以存储和回忆起更多的信息*王建华. 语块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会议口译准确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翻译, 2012(2):47-51.。这个研究表明,如果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存储这些语块信息,就能将源语输入信息与自身储备的认知结构及知识相比较,进而将未能全部理解的源语信息,通过储存的信息变为明示信息。这就是脱壳教学模式的核心之所在。口译脱壳模式的建立依赖于以下两个模块的交互作用:良好的听力基础,能听懂大部分输入语;在已有词汇量的基础上输入词汇的临时含义,可以通过已有词汇量的认知提示得到该语境下的领域背景知识。

在译者进行源语认知加工之前,背景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认知准备条件,与词汇和听解具有同样重要作用,帮助理解听解内容,从而辅助口译过程。建立脱壳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调动隐性知识,跨越听解过程中的障碍,使输入内容与译员的储备知识相结合;通过调动在长期口译过程中形成的逻辑建构,译员就能形成语流输出。在本科生的商务英语口译练习中,学生如果能多储备相关语块知识与背景知识,就会缩短实战中自我加工和信息整理的过程,使得输入负担减少;同时,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学生也能迅速模仿现成语块的表达方式,在减少输出负担的同时提高表达的正确性和地道性。

四、商务英语口译脱壳模式的方法和训练要求

脱壳模式建立的重点和难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数据库的建立,即授课教师能否有充足的数据库来涵盖常见商务场景的语篇、句式、词汇、背景、预制语块、固定习语和搭配、逻辑衔接等内容,特别是在句式和逻辑衔接的内容上,授课教师要有多样性的语料库。每种建模都有大量的针对性练习,使得学生通过反复和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该建模下的一般性翻译规律。教学的思路为:模块模式介绍→巩固练习→熟练应用→推广到类似情况。比如商务会谈场景的语篇开头,演讲嘉宾首先要做欢迎致辞,那么学生在接受这种场景的口译训练的时候,教师授课和训练的内容应该涵盖开幕式、闭幕式的常见词汇与句式,使得学生在听到一半句子的时候,就能有效地预测下半句的内容;或者在没有听到上半句的情况下,仍然能根据后来听懂的句子,在有效预测的基础上,对上半句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翻译。再以逻辑训练为例,学生如果接受了充分的逻辑衔接训练,就会调动逻辑模块的信息加工方式来填补空白*王斌华,秦洪武.汉英口译目标语交际规范的描写研究——基于现场口译语料库中増补性偏移的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4):597-610.。例如译员由于演讲者的口音严重而无法听懂全文,但是听懂了后半句由“however”引导的句子,其平日的训练就能使其准确地判断出上半句是与下半句相反的意思。教师的语料库材料必须以真实场景为依据,训练内容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囊括性,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般性商务口译工作中的真实状况。通过大量的教学和课后练习,学生的口译可以实现从动作的机械性衔接到能力的自动化发挥的跨越。在这种训练过程中,要避免学生走入依赖脱壳的误区,要在足够模仿和熟悉句式词汇的情况下,形成自觉认知加工而非机械应对或者套用的习惯。

第二方面是有效的课堂训练与课后巩固。这个过程的核心在于训练学生将积累的内在知识与输入语结合,完成显性语言输出。脱壳模式归根到底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练习基础上的一种口译思维模式,学生需要不断调整认知加工模式,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大量练习和改变原有逻辑加工模式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口译认知加工过程,在输入→调节→自我评价与纠正→重新输入→重新认知调整加工→再评价这样的循环往复基础上,实现输出语表达的正确性、流畅性和完整性,完成螺旋式能力提升。课堂训练与课后巩固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学生的自反式输出能力。

脱壳式口译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口译教学方式探索,符合实践中商务英语口译工作对人才的真实需求。但是,如何形成合理、全面、符合真实商务场景的整套教学语料库并据此进行有效的课堂训练,实现学生的能力螺旋式发展提升,则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

〔责任编辑:张秀红〕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de-verbalization mode in business-english interpretation

Liu Chunwei1,Xiao Hui2

(1.SchoolInternationalBusiness,Dalian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Dalian116044,China;2.SchoolJapanese,Dalian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Dalian116044,China)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nurture students’ target language expression habits and reduce cognition load through the method of de-verbalization mode in interpretation course during bachelor study, which can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premise of solid interpretation basi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siness interpretation, the de-verbalization mode for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ation course is to set up steady interpretation theoretical system and specific structure framework. And then, based on those system and framework,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activities are arranged. Through macro and micro modes, this method will get rid of the restriction of resource language, realizing the omission of minor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blocks, which is called de-verbalization and based on the fulfillment of basic skills for interpretation such as note-taking, digital, listening, sight-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ddition and repetition, etc. This mode emphasizes that the teacher has to include necessary business field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glossary, with the help of which the students will grasp the daily fixed meaning and this will help the students attain the business English de-verbalization mode.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ation de-verbalization teaching mode; cognition barrier

10.16216/j.cnki.lsxbwk.201704075

2017-01-22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资金赞助(201608210286);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脱壳式建模研究”;大连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实践为依托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脱壳模式研究”(2015Y0105)

刘春伟(1976-),女,辽宁丹东人,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口译和生态文学研究。

G642.4

A

1000-1751(2017)04-0075-05

猜你喜欢
脱壳源语译员
顶管接收端脱壳及混凝土浇筑关键技术
河蟹脱壳期间注意事项
辊筒式花生脱壳机脱壳部件优化设计与试验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智慧农业助上安村“脱壳”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