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学生的自我污名及其对社交拒绝归因的影响

2017-08-07 14:49王江洋王晓娜李昂扬高亚华温文娟
关键词:污名归因孤儿

王江洋,王晓娜,李昂扬,高亚华,温文娟

(1.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2.辽宁省光明学校, 辽宁 沈阳 110169)



孤儿学生的自我污名及其对社交拒绝归因的影响

王江洋1,王晓娜1,李昂扬1,高亚华2,温文娟2

(1.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2.辽宁省光明学校, 辽宁 沈阳 110169)

本研究以孤儿学生为对象,在建构其自我污名心理测量结构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孤儿学生自我污名测量工具,并以此工具测量孤儿学生的自我污名水平,再通过人机交互程序创设虚拟社交情境实验的方法考察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对其社交拒绝归因的影响。结果发现: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心理测量结构包括自我身份敏感、自我懈怠、自我疏离与自我狭隘4种特质;其测量工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无论是在社交信息模糊还是在社交信息明确的情境中,在面对群际交往对象时,具有高自我污名水平的孤儿学生都容易做出与自己孤儿身份有关的社交拒绝归因。

自我污名;测量结构;社交情境;社交拒绝归因;孤儿学生

一、研究背景

所谓自我污名是指受污名个体感知到公众对于其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后,将其内化成自我身份理解的一部分,从而形成贬低自我的偏见和歧视性的心理与行为倾向*CORRIGAN P W, WATSONA C.The paradox of self-stigma and mental illness[J].Clinical psychology:science and practice,2002,9(1):35-53.。有关自我污名的研究,起源于21世纪初以来美国临床心理学界掀起的心理疾病污名问题研究热潮。美国疾病康复中心的Corrigan教授于2002年首次提出了心理疾病患者的自我污名概念,并于2006年编制了心理疾病患者自我污名量表。Corrigan认为,心理疾病患者自我污名的心理构成特质包括刻板觉知、刻板赞同、自我认同、自尊降低等,通过有效的测量工具可以测量其自我污名的程度*CORRIGAN P W, WATSON A C, BARR L. The self-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mplications for 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6,25(9):875-884.。在2002—2015年期间,他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自我污名是比公众污名更大的影响心理疾病患者康复的阻碍因素;当心理疾病患者对公众污名表示赞同,并将这种污名指向自己时,就会产生低自尊和低自我效能,于是就形成了自我污名;自我污名可导致心理疾病患者情绪抑郁,自我价值感降低,回避社交,并耻于心理求助*CORRIGAN P W, KERR A, KNUDSEN L.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explanatory models and methods for change[J].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2005 (11):179-190.*CORRIGAN P W, WATSON A C, BARR L. The self-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mplications for 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6, 25(9):875-884.*CORRIGAN P W, LARSON J E, RUSCH N. Self-stigma and the “why try” effect impact on life goals and evidence based practices[J]. World psychiatry, 2009 (8):75-81.。后来,将自我污名的研究对象扩展到了艾滋病患者、肥胖者等身份污名群体中。对这些特殊群体的测量与相关性研究均表明,身份被污名化的个体感受到外界的歧视后,会内化这些歧视,产生暴露担心、消极自我印象、自我贬低、对已发生污名的恐惧、社交退缩等多种心理现象,形成自我污名。如艾滋病患者会避免可能暴露自己艾滋病身份的行为发生,自我评价消极,产生自我排斥,从而放弃相应治疗,表现出想结束亲密关系的社交退缩行为*NAIDOO J R, UYS L R, GREEFF M, et al.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s in HIV/AIDS stigma in five African countries[J]. African journal of AIDS research, 2007, 6(1):17-23.;肥胖者则会失去减肥成功的信心,放弃控制饮食与体重的控制行为,选择暴饮暴食*WOTT C B, CARELS R A. Over weight stigma,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weight loss treatment outcomes[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0, 15(4):608-614.,对运动和锻炼抱有消极态度*VARTANIAN L R, SHAPROW J G. Effects of weight stigma on exercise motivation and behavior: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mong college-aged females[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08, 13(1):131-138.。由此可见,自我污名是损害身份污名群体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重要危险性心理因素。

国内自我污名问题研究具有本土化特色。主要是从污名化视角关注艾滋病孤儿、孤儿学校中的孤儿学生等社会弱势儿童群体的自我污名问题。如有研究者通过社会学个案研究法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艾滋病孤儿的污名化、自我污名及其应对问题。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艾滋病孤儿因长期面对公众对其的污名化态度与行为,逐渐将其内化,产生自我歧视,形成自我污名;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消极,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具有较低的信任心理和消极的交往意愿等自我边缘化心态;自我污名化后的艾滋病孤儿在学校经常会表现出违反校纪校规、违背道德习俗、违反法律法规等偏差行为*杨生勇, 杨洪芹. “污名”和“去污”:农村艾滋孤儿受损身份的生成和消解[J]. 中国青年研究, 2013(7):66-71.*杨卫卫. 农村艾滋孤儿污名化的后果及矫正[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3.。也有研究者针对艾滋病孤儿和孤儿学校中的孤儿学生开展了心理学测量与干预研究。研究发现,青春期艾滋病孤儿具有自我污名倾向,且女性孤儿自我污名水平高于男性孤儿,通过团体心理干预可以降低青春期艾滋病孤儿的自我污名水平*陈超然. 青春期艾滋病孤儿污名应对与创伤后成长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研究者还发现,运用接受与实现疗法技术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初中孤儿学生的自我污名水平*王江洋, 张楚,高亚华,等. 基于接受与实现疗法技术对高自我污名初中孤儿的团体干预[J]. 中国特殊教育, 2016(4):84-89.。

本研究不仅关注孤儿学生这类身份污名群体的自我污名心理的测量结构,还考虑到他们的自我污名水平对其社会交往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研究认为,在我国,集中在孤儿学校接受教育和供养的孤儿学生脱离于主流社会,区别于普通儿童群体,缺失正常的家庭系统支持,带有明显的“孤儿”身份污名特征。孤儿学生在与非孤群体成员交往时,常被贴上“孤儿群体”的“身份标签”,并接收外群体成员对其发出的“孤儿缺乏家庭教养”“孤儿真可怜”“孤儿具有较多问题行为”“孤儿能力低下”等身份污名信息。当他们将这种身份污名内化并指向自己时,就产生了自我污名。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孤儿学生经历了诸多被拒绝的体验。这种社会拒绝既有可能来自于其自身所属的孤儿群体,也可能来自于非孤群体。并且这种拒绝信息的传达可能是非常明确、直接的,也可能是模糊、模棱两可的。已有研究发现:高自我污名可使孤儿更倾向于认知到群际社交中的拒绝性信息,形成身份拒绝敏感性人格,进而表现出焦虑、孤独、抑郁、恐怖等负面社交情绪*王江洋, 杨薇, 申继亮. 12~18岁福利院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的测量及发展特点[J]. 中国特殊教育, 2012(6):11-17.*来媛. 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对其心理健康的预测:自我污名的中介作用[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2.;即使是非孤身份的普通初中生无论得到明确的还是模糊的拒绝信息,都会对他们的社会交往意愿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秦山云. 初中生拒绝敏感性的测量及发展特点[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1.。由此可见,孤儿学生自我污名会严重危及其心理健康,降低社会交往质量,十分有必要开展对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心理的系统研究。

Croker等人的不同污名群体的社交拒绝归因研究对本研究具有启示意义。Croker等人分别以女性大学生、黑人大学生、肥胖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虚拟社交情境实验范式,探索了不同污名群体的社交归因特点*CROCKER J, VOELKL K, TESTA M, et al. Social stigma:the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attributionalambigu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0(2):218-228.*CROCKER J, COMWELL B, MAJOR B. The stigma of overweight,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attributionalambigu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4(1):60-70.。该实验范式的基本过程为:首先,将被试带进一个密闭的房间里,并且告知他们将和与其所属群体不同的个人建立交往联系,但其实这些交往对象都是虚拟的。例如,在女大学生研究中的虚拟交往对象为一名与其年龄相仿的男大学生,黑人大学生研究中的虚拟交往对象为一名白人男性,而肥胖女大学生研究中的交往对象为一名非常有魅力的男性。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被试会得到交往对象发出的或积极或消极的社交信息,其中积极的社交信息为接受研究对象,且愿意与之建立关系;消极的社交信息为拒绝研究对象,且不愿意与他们见面等。最后,被试需要对交往对象做出的接受或拒绝他们的行为结果进行归因。这些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和黑人大学生更容易将他人的社交拒绝归因为交往对象对自己所处受污名群体的偏见和歧视;肥胖者在经历社交拒绝时,更容易将这种拒绝归因为自己肥胖的结果。可见,污名群体中的个体十分容易将社交拒绝归因为自己的污名化特征。但是,Croker等人的虚拟社交情境实验范式中使用的拒绝信息为明确的社交拒绝或社交接受,因此尚不能说明在面临模糊性社交信息时,受污名个体会做出何种归因,更无法说明受污名个体如果已经发展出自我污名倾向的话,又会做出何种归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多情况下是模糊、不确定的,因此研究模糊性社交情境中的社交归因更具有生态效度。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建构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心理测量结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孤儿学生自我污名测量工具,并以此工具测量孤儿学生的自我污名水平;再修订Croker等人的虚拟社交情境实验范式,通过人机交互程序创设虚拟社交情境实验的方法考,察不同自我污名水平的孤儿学生在不同社交情境中对其社交拒绝归因的影响。在以往研究及前期开放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如下两个假设。假设1:学生自我污名心理测量结构包括自我身份敏感、自我懈怠、自我疏离与自我狭隘4种特质,其测量工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假设2:无论是在社交信息模糊还是明确的情境中,在面对群际交往对象时,具有高自我污名水平的孤儿学生都容易做出与自己孤儿身份有关的社交拒绝归因。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

(一)研究1:孤儿学生自我污名的心理测量结构

1.被试

样本1为前期孤儿学校学生自我污名开放式调查问卷样本。从辽宁省光明学校(孤儿学校)选取五、六、七年级学生发放开放式问卷454份,回收有效问卷398份。其中,五年级118份,六年级182份,七年级98份;男生280份,女生118份。

样本2为预测样本。由于在前期选择了五、六、七3个年级的学生作为开放式问卷样本,所以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将预测样本的年级范围扩展到八年级,即向辽宁省光明学校(孤儿学校)五、六、七、八年级学生发放预测问卷588份。其中,五年级103份,六年级158份,七年级155份,八年级172份;男生365份,女生223份。

样本3为正式施测样本。根据前期开放式问卷和理论建构,探索出初步的理论模型,但是并不确定该理论模型是否适用于其他年级,所以在使用正式样本施测时,将施测年级范围进一步向两端扩展,加入四年级、九年级和十年级,即向辽宁省光明学校(孤儿学校)四、五、六、七、八、九、十年级学生发放正式问卷987份。其中,四年级75份,五年级103份,六年级158份,七年级155份,八年级172份,九年级176份,十年级148份;男生631份,女生356份。

样本4为重测样本。从样本3中随机抽取30人。一周后,向其再次发放问卷,用于计算重测信度。

2.研究工具

(1)自编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开放式调查问卷

在本研究中,使用自编的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开放式调查问卷,获得有关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心理特质构成的实证标准。该问卷由9个问题构成。其中第1、2、7、8题用来调查孤儿学生从亲人、老师、陌生人那里了解到对于其自己的看法以及对于这些看法的认同程度;第3、4题用来调查孤儿学生由于非孤群体对其的特殊对待而产生的情绪感受;第5、6题用来调查孤儿学生隐瞒自己身份的具体行为;第9题通过被试写一个关于“我”的作文来收集孤儿学生对自我的看法。

(2)自编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

在本研究中,使用自编的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测量孤儿学校学生自我污名水平。该问卷包括自我身份敏感、自我懈怠、自我疏离、自我狭隘4个分问卷,总计25个项目,采用5点记分方式。其具体编制过程见本部分的“3.研究程序”中的介绍,其信度、效度等测量学属性信息见本部分的“4.结果与分析”中的介绍。

(3)中小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问卷

在本研究中,采用由我国学者李晓东2005年根据我国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修订的Bembenutty学业延迟满足问卷*李晓东. 初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J]. 心理学报, 2005, 37(4):491-496.作为自我懈怠分问卷的效标问卷。修订后的中小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问卷共有9个选择情境,每个情境提供两个选择项目,每个选择都明确指出学习结果。其中一个选择是学生马上可以得到满足的,另一个选择则需要过一段时间得到满足。该问卷呈单维结构,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实际使用时,为顾及孤儿学生无父母的特殊情形,对问卷中个别题项包含了“父母”等词汇的表达予以适当修改,以“教师”或“亲人”等替代之。

(4)节选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

在本研究中,节选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两个分量表作为自我身份敏感分问卷的效标问卷;抑郁分量表作为自我疏离分问卷的效标问卷;敌对和偏执两个分量表作为自我狭隘分问卷的效标问卷;以这5个分量表总分作为总的自我污名自陈问卷的效标问卷。

(5)福利院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

在本研究中,采用由王江洋等人于2012年编制的福利院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王江洋, 杨薇, 申继亮. 12~18岁福利院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的测量及发展特点[J]. 中国特殊教育, 2012(6):11-17.作为总的自我污名自陈问卷和自我身份敏感分问卷的效标问卷。该问卷共包括身份拒绝焦虑性、身份拒绝愤怒性、身份拒绝预期性3个分问卷,采用6点式记分。其中每个分问卷由5个情境事件项目组成。总问卷及3个分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在0.62~0.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1~0.73之间、重测信度在0.50~0.87之间,总体身份拒绝敏感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孤独感、社交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症状,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6)儿童社交焦虑量表

在本研究中,采用由我国研究者马弘修订的La Greca等人于1988年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马弘.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J]∥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订版): 248-249.作为总的自我污名自陈问卷和自我身份敏感分问卷的效标问卷。该量表包含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两个分量表,采用3点式记分,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两周后重测信度为0.67。

3.研究程序

(1)问卷的理论建构

一方面,根据对各种污名群体的自我污名表现及测量结构的以往研究,推导出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可能包括自我认同、疏离感、消极刻板印象、自尊降低、社交退缩、自我贬低、身份暴露担心等心理与行为表现。另一方面,结合前期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开放式调查问卷的编码、分析、统计过程,本研究得到了孤儿学生自我污名的实证标准。其中,在问卷编码的过程中,为保证编码信度,研究者本人和另外一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共同完成编码,使得二人编码结果达到90%以上的一致性。具体编码过程是:将开放式问卷回答中有独立含义的词汇、句子作为分析单元,并依据意思对这些文本材料进行归类编码,罗列具体词汇,并且记录相同词汇出现的频次。对所得的分析单元进行统计,其具体方法是将有独立含义的词汇或短语、句子以频数为指标进行统计,对语意相近的词汇或短语进行合并,归为一类,并且将频次相加。由此,经过前期的理论推导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归纳出自我身份敏感、自我懈怠、自我疏离、自我狭隘4种自我污名特质,其中每种特质均有14个具体描述项目组成,共计56个具体描述项目。

(2)问卷初始项目的确定

首先,根据开放式调查问卷的内容分析编码,获得了56个具体描述孤儿学生自我污名的陈述句即初始问卷项目。该问卷采用5点记分方式,即1为“从不这样”,2为“偶尔这样”,3为“有时这样”,4为“经常这样”,5为“总是这样”;然后,请15名有关专家对问卷项目的可读性、科学性、适当性进行内容评定。专家构成如下:心理学教授1人,副教授1人,孤儿学校教师5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8人。专家评定标准是:1为“不符合”,2为“一般”,3为“符合”。删除内容不适合的项目8项(即专家评分平均分小于2的项目),形成初始问卷。

(3)预测问卷测量结构的探索

使用初始问卷对样本2进行预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删除经校正的题总相关值低于0.5的项目22项。对问卷剩余的26个项目的测量结构做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斜交旋转、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方法,按照因素载荷低于0.3、因素内题目数不足3个项目的因素以及与理论建构不相符的项目均应删除的原则,最后只删除了1个项目。将余下25个项目重新编排,形成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的正式版。

(4)正式问卷测量结构的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正式版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测量结构的合理性,使用Amos17.0统计软件,以样本3收集的数据做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孤儿学校学生自我污名结构模型进行修正,最终确立较为合理的孤儿学生自我污名结构。

(5)正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用样本3收集的数据直接计算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包括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效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

4.结果与分析

(1)孤儿学生自我污名测量结构的探索

首先,用样本2(N=588)收集的数据对剩余的26个项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rtlett’s球形检验χ2值为6 036.16(df=300,p<0.001),KMO值为0.93,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强,适合做因素分析。

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斜交旋转、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方法,得到4因素结构模型。在这4个因素所包含的项目中,有1个项目由于内容与其所在因素理论建构不相符而被删除。孤儿学生自我污名测量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的碎石陡坡图见图1。

图1 孤儿学生自我污名测量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的碎石陡坡图

根据图1可知,从第4个拐点之后,各个碎石点趋于平坦,因此提取4个因素作为最终的因素结构比较合适。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孤儿学生自我污名测量结构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由表1可知,4个因素解释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4.86%,表明抽取的4个因素较为理想地解释了孤儿学生的自我污名。

再次,对4个因素进行命名和解释,发现探索出的4个因素结构与最初的理论建构的4个特质内容符合。第1个因素即理论建构中的“自我身份敏感”,共包括9个项目;第2个因素即理论建构中的“自我懈怠”,共包括5个项目;第3个因素即理论建构中的“自我疏离”,共包括6个项目;第4个因素即理论建构中的“自我狭隘”,共包括5个项目。

此外,由表1还可知,根据各因素的方差解释率大小,可以发现在4种结构特质中,最重要的是“自我身份敏感”特质,其方差解释率最高,因而处于核心地位;次重要的是“自我懈怠”特质,其方差解释率次高;最后是“自我疏离”和“自我狭隘”特质,其方差解释率比较接近。

(2)孤儿学生自我污名测量结构的验证

于是医生找来专业人员教她修剪指甲的相关技巧,而她也十分热衷于学习。没过多久,她就开始替病友修整指甲。此后,她的性格发生了180°转变,没多久就出院了。后来,她在家门口开了一家店,挂起招牌,不到一年就能自力更生了。

用样本3收集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理论模型M的RMSEA值小于0.05,GFI、AGFI、NFI、IFI、TLI、CFI等拟合指数值均大于0.90,且接近1。说明通过前期逻辑推导的理论模型和数据结构探索,结构方程模型获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获得了一阶四维结构模型,其标准化参数估计路径图见图2。

表2 孤儿学生自我污名测量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图2 孤儿学生自我污名测量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标准化参数估计路径图

(3)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的测量属性分析

在信度检验方面,用样本3直接计算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克伦巴赫α系数)、分半信度(斯皮尔曼-布朗分半系数),用样本4直接计算问卷的重测信度(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4个分问卷及总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在0.70~0.91之间,分半信度在0.73~0.87之间,重测信度在0.70~0.80之间,表明问卷的信度系数符合测量学要求。

表3 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的信度

**p<0.01

在效度检验方面,通过初始问卷项目编制时所做的专家评定,确保了问卷的内容效度。对问卷测量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获得了项目因素载荷较高、误差较小、拟合良好的结构模型(如表4所示),确保了问卷的结构效度。使用样本3计算效标效度,结果发现:自我身份敏感分问卷与社交焦虑总分(r=0.52)、SCL-90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r=0.42)、SCL-90恐怖分量表(r=0.52)、身份拒绝敏感性问卷(r=0.58)正相关显著,ps<0.01;自我懈怠分问卷与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问卷负相关显著(r=-0.46,p<0.01);自我疏离分问卷与SCL-90抑郁分量表正相关显著(r=0.62,p<0.01);自我狭隘分问卷与SCL-90敌对分量表(r=0.54)、SCL-90偏执分量表(r=0.50)正相关显著,ps<0.01;自我污名总分与SCL-90总分(r=0.73)、社交焦虑量表(r=0.58)、身份拒绝敏感性(r=0.47)之间均正相关显著,ps<0.01。这些结果确保了问卷的效标效度。

表4 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的结构效度即验证性因素分析中的因素载荷和误差

(二)研究2:不同社交情境下孤儿学生自我污名水平对其社交拒绝归因的影响

1.被试

选取孤儿学校四、五、六、七、八、九、十年级的学生。根据研究1中样本3回收的有效问卷,按照孤儿学校学生自我污名总分从低到高顺序排列,选取前160名和后160名学生作为实验被试,并将分数最低者即前160名学生编号为0001~0160,即低分组,将分数最高者即后160名学生编号为1001~1160,即高分组。然后在低分组和高分组中分别使用等距抽样法,每隔3人抽一个被试,共抽取出4个分组,随机分配这4个分组接受一种交往群体对象和拒绝信息特征的实验处理。如此,低分组和高分组一共形成8个分组,每组分配40人,共320名被试。

(1)实验许可书

实验许可书包含实验目的和实验程序等内容。由于本研究采用人机交互模式,所以“实验许可书”也通过计算机呈现,且为被试操作界面的第一步。当被试阅读并了解后,同意参加实验,点击“下一步”按钮参加本实验。

(2)被试个人的基本信息表

该表由被试填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就读学校、年级、性格特征、兴趣爱好9个项目。

(3)交往对象的基本信息表

该表由主试操作界面所控制,用来呈现虚拟交往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这是一份已经填写完整的个人基本信息表,且呈现形式与“被试个人的基本信息表”一致,包括上述9个项目。其中该交往对象的姓名为李宏,呈现出9项个人基本信息与被试保持一致。但是在就读学校一项上呈现为某省孤儿学校或者某市育才学校。

(4)被试的交往意愿调查表

该表用来测量被试对是否想要和虚拟交往对象建立友谊的回答。此时电脑屏幕界面显示的标题为“我的交往意愿”。由4个项目组成,分别为:你是否想要和这个人见面;你是否想要和这个人一起玩耍;你有多喜欢这个人;你是否想要和这个人建立长期的关系。每个项目的回答有5种选项供被试选择,即1为“非常不想”,2为“有些不想”,3为“不确定”,4为“有些想”,5为“非常想”。

(5)交往对象的交往意愿调查表

该表用来呈现虚拟交往对象对于是否想要和被试建立友谊的回答。项目的呈现形式与“被试的交往意愿调查表”相同,且同样具有“被试的交往意愿调查表”中的4个项目,此时电脑屏幕界面显示的标题为“李宏的交往意愿”。其回答的选项是由主试操控界面中的拒绝信息特征来完成的。当主试操控拒绝信息特征为模糊时,对于这4个项目的回答均为选项3(不确定);当主试操控拒绝信息特征为明确时,对于这4个项目的回答均为选项1(非常不想)。

(6)社交拒绝归因调查表

该表用于当被试得到虚拟交往对象的拒绝信息时的原因分析。该表共有5个归因项目组成,分别将拒绝归因为: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对方的性格、兴趣爱好;自己在孤儿学校就读(即自己的孤儿身份);自己的身高、体重等外貌;自己的学习成绩。每个归因项目的回答从1(非常不赞同)、2(有些不赞同)、3(不确定)、4(有些赞同)到5(非常赞同)。由于本研究主要关注孤儿学生是否会将交往对象的拒绝归因为自己的孤儿身份,所以除“自己在孤儿学校就读”外,其他4个归因项目在本研究中均为迷惑项,不用于结果的统计分析。

(7)笔记本电脑与人机交互程序

装有Windows XP系统的联想笔记本电脑1台,用于呈现实验创设情境时所用的人机交互程序界面和记录实验数据。其中,人际交互程序是使用Java语言编制的。

3.实验设计与分组

研究采用自我污名水平×交往群体对象×拒绝信息特征3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1是自我污名水平,有高和低两种处理水平。自变量2是交往群体对象,有内群体交往对象和外群体交往对象两种处理水平。其中内群体交往对象指的是孤儿与孤儿的群内交往,此时通过实验前主试操控,使得被试在查看交往对象的交往对象信息表时得到交往对象的就读学校信息为某省孤儿学校;外群体交往对象指的是孤儿与非孤儿的群际交往,此时被试得到交往对象的就读学校信息为某市育才学校。自变量3是拒绝信息特征,有模糊、明确两种处理水平。其中拒绝信息特征模糊指的是被试得到交往对象模糊拒绝的交往意愿,此时通过实验前主试操控,使得被试在查看交往对象的交往意愿调查表时得到虚拟交往对象的回答为“不确定想要和这个人见面,不确定想要和这个人一起玩耍,不确定有多喜欢这个人,不确定是否想要和这个人建立长期的关系”;拒绝信息特征明确指的是被试得到交往对象明确拒绝的交往意愿,此时被试得到的交往对象的交往意愿回答为“非常不想和这个人见面,非常不想和这个人一起玩耍,不喜欢这个人,非常不想和这个人建立长期的关系”。因变量是社交拒绝归因内容,由1个指标构成,即将交往对象的拒绝归因为自己的孤儿身份(即在孤儿学校就读)。其记分方式为从1(很不赞同)到5(非常赞同)的5级记分。

共有8种实验处理水平的结合,一共有320名被试参加了正式实验。在全部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的处理结果,剔除选项不完整的无效被试;同时考虑剩余被试应满足实验组同质性的要求,最后实际是从每个实验小组中随机保留35人,共有280名被试的研究数据用于最终的统计分析。

4.实验程序

本实验修订了Croker等人使用的虚拟社交情境实验范式*CROCKER J, VOELKL K, TESTA M, et al. Social stigma:the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attributionalambigu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0(2):218-228.*CROCKER J, COMWELL B, MAJOR B. The stigma of overweight,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attributionalambigu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4(1):60-70.,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对其实验过程做了部分调整。实验的主试是事先经过培训的6名女性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均熟练掌握实验流程。为消除被试的顾虑,实验前主试向被试说明这只是一个交往游戏,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以便取得被试的合作,并认真完成实验。为控制虚拟交往对象特征可能带来的社交差异和归因误差,保证被试与虚拟交往对象的同质性,在实验开始前,主试根据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中提供的性别、年级项目的填写,通过操作界面选择与被试同性别、同年级的虚拟交往对象的按钮,且提供的姓名、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个人照片与交往对象的性别、年龄特征相仿,并且随机选择一种交往群体对象(群内交往或群际交往)与拒绝信息特征(模糊或消极)的实验处理。

主试将被试带入一个安静的房间,被试操控电脑查看“实验许可书”,同意参加实验点击“下一步”按钮后,实验正式开始。具体实验流程如下:

第一步,了解交往双方的个人基本信息。被试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好后,选择“下一步:查看你的交往对象信息”按钮。被试会得到由主试操控显示出的虚拟交往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表:其中一半被试分配到群内交往对象的实验条件下,即被试得到其交往对象的就读学校为一所孤儿学校;另一半被试被分配到群际交往对象的实验条件下,即被试得到其交往对象的就读学校为一所非孤儿学校。当被试了解虚拟交往对象的基本信息后,点击“下一步:你想和他(她)成为朋友吗?”按钮,开始填写交往意愿调查表。

第二步,交往意愿调查。被试需要填写交往意愿调查表。填写好后,选择“下一步:查看他(她)的回答”按钮。被试会得到由主试操控显示出的虚拟交往对象的交往意愿调查表:其中一半被试得到模糊的拒绝信息;另一半被试得到明确的拒绝信息。当被试了解虚拟对象的回答后,点击“下一步:他(她)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回答呢?”按钮,开始进入社交拒绝归因评估环节。

第三步,社交拒绝归因评估。此时屏幕上方显示内容为:“你认为李宏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什么”被试需要填写社交拒绝归因调查表,完成因变量的测量。当被试填好调查表后,点击“结束实验”按钮。此时,被试举手向主试报告完成本实验。

实验结束后,主试将被试送回班级,并要特别嘱咐被试在活动结束前必须保密实验过程,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刚才参与活动的情况。

为了避免实验者效应及被试效应,本实验一方面通过双盲设计,即除研究者以外,主试和被试均不知道有关被试的自我污名水平、实验分组情况及实验操控的真实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人机交互程序创设虚拟社交情境,被试只能通过计算机获得虚拟交往对象的个人信息和对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但是考虑到实验的伦理规范,在全部实验研究结束之后,研究者会告知被试,他们是随机得到不同的社交信息的,那些交往对象实际并不存在,他们收到的对方回答只是电脑随机显示的。因为当被试得到被拒绝的回答后,他们很有可能情绪低落或感觉自己很愚蠢。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尽量减少被试的消极情绪。如果被试依旧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或吸引力有任何怀疑的话,研究者要重复地告知他们这个实验只是对个体的身高、体重部分感兴趣。

5.实验数据的记录、管理与分析

首先,实验结束后,在电脑D盘的JWDresult文件夹下会生成一个被试所作回答的txt文本文件。研究者在实验结束后,用记事本软件打开此文件,将文件内容复制、粘贴到test.html文件中,点击“确定”按钮后,在result.html文件中会显示被试所作的全部回答。将主试操控的自变量和被试回答的因变量的内容粘贴到SPSS软件中。然后,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与分析。

6.结果与分析

按照自我污名水平、交往群体对象和拒绝信息特征分组显示的社交拒绝归因分数描述统计,如表5所示。

表5 孤儿学生社交拒绝归因分数描述统计

以自我污名水平、交往群体对象和拒绝信息特征为自变量,以社交拒绝归因为因变量,做多因素一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自我污名水平的主效应显著,F(1,270)=30.12,p<0.001,η2=0.10,即由表5可知,自我污名水平高的被试做出与自己孤儿身份有关的社交拒绝归因的分数显著高于自我污名水平低的被试;交往群体对象的主效应也显著,F(1,270)=5.25,p<0.05,η2=0.02,即由表5可知,接受群际交往的被试做出与自己孤儿身份有关的社交拒绝归因分数显著高于接受群内交往的被试;拒绝信息特征的主效应不显著,F(1,270)=0.03,p>0.05,η2=0.001,即由表5可知,拒绝信息特征模糊组与拒绝信息特征明确组的被试做出与自己孤儿身份有关的社交拒绝归因的分数差异不显著,在两种实验情境中都被孤儿学生识别为拒绝信息;自我污名水平与交往群体对象之间的二次交互作用不显著,F(1,270)=12.39,p>0.05,η2=0.01;自我污名水平与拒绝信息特征之间的二次交互作用不显著,F(1,270)=1.77,p>0.05,η2=0.01;交往群体对象与拒绝信息特征之间的二次交互作用不显著,F(1,270)=3.09,p>0.05,η2=0.01;自我污名水平、交往群体对象、拒绝信息特征的三次交互作用不显著,F(1,270)=3.48,p>0.05,η2=0.01。

三、讨 论

(一)孤儿学生自我污名的心理测量结构

研究1的测量发现验证了假设1的推断。根据结构探索与验证的结果和问卷项目内容可知,自我污名中自我身份敏感特质主要是指孤儿学生担心来自非孤群体的歧视与偏见,从而产生对孤儿身份的消极情绪体验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隐瞒其孤儿身份的行为倾向。其具体行为表现是:孤儿担心来自公众的嘲笑、疏远、不公平待遇,以及孤儿由于自己的污名身份而感到孤独、郁闷、自卑、难过、尴尬,等等。该特质与心理疾病患者自我污名测量结构中的自我认同特质*CORRIGAN P W, WATSONA C, BARR L. The self-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mplications for 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6, 25(9):875-884.、艾滋病患者自我污名测量结构中的暴露担心、消极刻板印象*NAIDOO J R, UYS L R, GREEFF M, et al.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s in HIV/AIDS stigma in five African countries[J]. African journal of AIDS research, 2007, 6(1):17-23.,以及肥胖者自我污名测量结构中的实际发生过的污名恐惧特质*WOTT C B, CARELS R A. Over weight stigma,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weight loss treatment outcomes[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0, 15(4):608-614.相一致。研究还发现,该特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方差解释率最高,因而在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心理结构中最重要,处于核心地位,即孤儿对其身份的敏感程度是孤儿自我污名表现的核心问题。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孤儿在与非孤群体的交往过程中感受到自己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别,通过归类使自己获得孤儿身份。而孤儿对于其孤儿身份的认知实际上就是对其孤儿群体固有特征的理解与认同。当孤儿学生对自己的孤儿身份表示认同,且将这种污名化态度指向自己时,就形成了关于孤儿身份的消极情绪反应和隐瞒其身份的行为,即自我身份敏感。

根据结构探索与验证的结果和问卷项目内容可知,自我污名中的自我懈怠特质主要是指孤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不思进取、松懈、无聊的学习状态。其具体行为表现是:孤儿学生在课上睡觉、溜号、不愿意听课,在课下不愿意写作业,等等。该特质与心理疾病患者自我污名测量结构中的社交退缩、自尊降低特质*CORRIGAN P W, WATSON A C, BARR L. The self-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mplications for 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6, 25(9):875-884.相一致。研究还发现,该特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方差解释率排在第二位,因而在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心理结构中处于次重要地位,而这也可能和孤儿学校学生仍处于学龄期、孤儿学校的学习氛围,以及内化污名身份后其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丧失有关。首先,孤儿学校学生的年龄范围多处在7~18岁之间,正是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学习活动是其日常生活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所以这种对污名身份的内化更多体现在其学习活动上。其次,本研究在对孤儿学校的参与性观察过程中也发现,孤儿学生整体都存在学习能力和课堂表现较差的问题,存在学生上课睡觉、溜号、说话的现象,且更多的学生表现出厌学情绪,他们讨厌学习,学习不努力。再次,该特质可能与孤儿学生自我效能感丧失有关。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预期。Corrigan*CORRIGAN P W, LARSON J E, RUSCH N. Self-stigma and the “why try” effect impact on life goals and evidence based practices[J] World psychiatry,2009(8):75-81.的研究表明,心理疾病患者会产生“为什么要努力”的念头,自我效能感丧失,失去生活的勇气。而这种“为什么要努力”的心态在孤儿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消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根据结构探索与验证的结果和问卷项目内容可知,自我污名中自我疏离特质主要是指孤儿学生逃避自我探索从而产生低自我价值和低自我预期,表现出否定自我、自闭孤僻的行为倾向。其具体行为表现是:孤儿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毫无价值,并且不太相信自己的能力,等等。这与心理疾病患者自我污名测量结构中的疏离感*CORRIGAN P W, WATSON A C, BARR L. The self-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mplications for 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6, 25(9):875-884.相一致。自我污名中自我狭隘特质主要是指孤儿学生心胸狭窄、固执己见,时时处处都从自我利益出发,对周围的人表现出嫉妒心强、处处提防、斤斤计较的心理倾向。其具体行为表现是:孤儿无法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对于自己所受的委屈一直耿耿于怀,等等。在以往污名群体自我污名的测量结构中并没有发现与自我狭隘特质相似的测量结构,因此,自我狭隘特质是孤儿自我污名心理的特殊表现,而孤儿的特殊心理表现可能与其不幸的家庭环境有关。孤儿缺乏与父母在感情上的交往和反馈,形成一种与别人在感情上疏远的不良倾向,进一步形成对他人和整个世界的不信任观念。而这种不信任加重了其对具体事物和人的怀疑和愤怒。此外,这两种特质可能和孤儿的低自尊有关。自尊即自我价值感,是对自己的综合价值的肯定,是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Corrigan的研究表明*CORRIGAN P W, LARSON J E, RUSCH N. Self-stigma and the “why try” effect impact on life goals and evidence based practices[J]. World psychiatry,2009(8):75-81.,自我污名与受污名个体的低自尊显著相关,心理疾病患者大都抱有“自己是不值得的”的念头。同样,我国学者在对孤儿的情绪性研究中也发现,孤儿的自尊水平普遍较低*成彦, 胡艳霞, 朱凤玲.福利院儿童自尊与情绪适应性研究[J]. 社会福利, 2003(6):49-54.*高涛, 高博, 赵俊峰.艾滋孤儿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特点[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5):578-580.。孤儿在内化关于其孤儿身份的消极看法后,会将孤儿身份作为自我身份理解的一部分,从而产生了消极的自我概念且自我评价较低:在内在自我探索方面,缺乏自信、逃避退缩,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即自我疏离;在外在人际交往方面,由于自己的孤儿身份而产生自卑,从而对他人不信任、猜疑,心胸狭隘。

上述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心理测量结构是使用了经过严格心理测验编制程序开发出的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自陈问卷获得的,其测量结果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检验作为保证,因而是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

(二)不同社交情境下孤儿学生自我污名水平对其拒绝归因的影响

研究2的实验发现验证了假设2的推断。首先,群际交往理论认为,群际交往过程中的个体是代表着其所属的群体成员身份与拥有另一个群体身份的成员个体之间的交往*尹丽莉. 跨群体友谊对降低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的促进作用[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3.。由此可知,孤儿群体在与外群体交往过程中,区分了“我群”即孤儿群体和“他群”即非孤群体,此时这种群际交往更多的是代表了拥有孤儿身份的孤儿和没有孤儿身份的普通儿童之间的交往。这种群际交往,会自动激活孤儿个体内化了的公众污名,更容易将此时此刻外群体的各种拒绝行为感知为对于其孤儿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其次,根据身份威胁模型理论*CROKER J, MAJOR B. Social stigma and self-esteem:the self-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stigma[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9, 96(4):608-630.,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与污名相关的集体表征、情境线索和个人特质因素使个人做出不同的身份威胁评价反应,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孤儿学生由于对其污名身份的敏感度不同,在面对群际交往对象时,无论是社交拒绝信息模糊还是明确,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身份威胁反应。当面临模糊的社交信息时,孤儿学生可以将其理解为接受,也可以理解为拒绝。但是由于高自我污名水平的孤儿学生对自己的孤儿身份过于敏感,所以在群际社会交往过程中,更容易从模糊的拒绝信息中捕捉到来自外群体的拒绝信息,并将这种拒绝信息理解为拒绝,他们更可能感觉自己处在一个威胁其身份的环境下,更容易将这种拒绝信息和他们的孤儿身份联系到一起;并且由于自我污名高的孤儿本身就具有消极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较低,在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容易预期对方拒绝自己,所以在整个交往过程中,在识别出交往对象的拒绝信息后更容易做出与自己孤儿身份有关的社交拒绝归因。

(三)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虽然针对孤儿学生的自我污名及其与社交拒绝归因的关系问题有所发现,但受客观条件所限,研究样本取样全部来自辽宁省,且没有和家庭寄养以及在主流社会学校就读的零散孤儿进行对比,这使得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受到了一定限制。

四、结 论

首先,本研究发现,孤儿学生自我污名心理测量结构包括自我身份敏感、自我懈怠、自我疏离与自我狭隘4种特质;其测量工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其次,在孤儿学生自我污名与其社交拒绝归因之间的关系上,本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社交信息模糊还是在社交信息明确的情境中,在面对群际交往对象时,具有高自我污名水平的孤儿学生都容易做出与自己孤儿身份有关的社交拒绝归因。

〔责任编辑:张秀红〕

Orphan students’ self-stigma and its impact on social rejection attribution

Wang Jiangyang1,Wang Xiaona1,Li Angyang1,Gao Yahua2,Wen Wenjuan2

(1.SchoolofEducationalScience,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henyang110034,China;2.LiaoningProvinceGuangmingSchool,Shenyang110169,China)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were orphan school students; the purpose was to develop a scale of orphan students’ self-stigma questionnaire which accords with psychology metrology requirements and by this tool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orphan students’ self-stigma and its impact on social rejection attribution in the method of created virtual person-computer program of social interactive situational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ment structure of self-made “Orphan Students’ Self-stigma Questionnaire” contains self status-based sensitivity, self-slack, self-alienation and self-narrowness;the questionnair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sychology metrology requirements;the orphan students with high level of self-stigma easily attribute social rejection to the status as an orphan when they face an intergroup object either in the ambiguous rejection information or clear rejection information situations.

self-stigma; measurement structure; social interactive situation; social rejection attribution; orphan students

10.16216/j.cnki.lsxbwk.201704006

2016-12-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去自我污名心理视域下的孤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BHA160087)

王江洋(197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特殊儿童人格、社会性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B848.9

A

1000-1751(2017)04-0006-12

猜你喜欢
污名归因孤儿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污名的道德解析
孤儿
孤儿也感到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