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效课堂课程内容创建的研究综述

2017-03-12 14:17:53
林区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新课程课堂教学

(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小学高效课堂课程内容创建的研究综述

曾欢

(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以了解高效课堂的基本认识为目的,阐明高效课堂课程内容的创建研究。对高校课堂初步认识的基本描述,对高效课堂进行概念界定,从而得出高效课堂视角下课程内容创建的研究。

小学高效课堂;课程内容;综述

一、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来创建课堂课程内容,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教师的崇高品行和人格魅力同样是决定课堂高效与否的因素之一。

课前的准备预习是提升课堂质量的关键,与此同时提问内容的设置对课堂课程内容效果的最终呈现也是十分重要的,提问的内容不仅要具有实时性、适量性、渐进性,还需具有情境性、条理性、拓展性等特点,才能够满足所期望的目标。[1]

课程内容模式的灵活掌握是创设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课程内容要设计得妙趣横生、形象生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课程氛围。选择课堂内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学校的情况、学生的差异化情况、课程类型的不同特点、知识结构的不同特点等进行灵活运用,万万不能将课程内容定式化、程序化,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课堂的高效性为目的,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愿景。[2]

二、关于高效课堂概念界定的研究

有关高效课堂的概念界定,学者们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见解。叶澜认为,高效课堂需要做到扎实、真实、平实与丰实,课堂教学只有做到这“四实”才称得上高效课堂。[3]张明提出,创建高效课堂应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按照新课程的准则和新课程改革的政策,联系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形成客观的评价机制。[4]奚秀梅认为创建高效课堂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便是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张力勇引用一名小学校长的陈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贯彻落实的根本就是实施高效课堂,应该追源于教学的实质,把握准确的教学规律,以达到教和学两方面同时实现高效性的最终目的。[6]归纳一些有关高效课堂的研究,本文总结出:高效课堂即利用尽可能少的精力和时间、物力,来博得最大化的教学成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达成课堂教学的有趣性、实在性及高效性,从而实现课程标准下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效果,使学生和教师享受教学过程。

目前,对高校课堂尚未得到一个统一看法,根据“课堂”和“高效”这两个核心要素得出对高效课堂的认识看法予以界定。

1.高效

课堂教学活动如何达成高效是根据教学的质量和课程的价值来综合衡量的,高效是指在教学活动实现最大化的效率以达成最优的效果。教学效果,指的是达成的预想方向和现存的教学活动成果是否达成一致方面的评价。教学目标伴随着教育的需求和价值观的变化而发展,而非固定不变。本研究的教学目的是根据现阶段基础教育的目标提出的,不能一直符合潮流的发展。教学效率,最简练的方法便是用经济学的公式来展现,即教学效率是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之比,也可以表述成有效的教学时间与实际的教学时间之比。教学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和教学活动价值的双重实现。换而言之就是指面对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要和既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契合程度的评估。[7]笔者认为社会与个人的教育诉求不单单是学生的需要,还要考虑到一些教育材料、教师等多方面课堂上必不可少的要素。若是这三个方面都达成最好的状态,就能够呈现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2.课堂

普遍来讲,课堂是一个提供学生进行学习的场所,通常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进行教学。常言道,课堂等同于一个小社会,是一个进行学习交流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它是一个有组织的多元生活,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环境。[8]学校的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受教育者,即学生;教育者,即教师;教学所需材料,即教材、教学媒体等辅助教学的资源;清晰的教学目标;缜密的组织构成;贯彻的组织标准;相对固定的学习场所,即教室。在这些课堂组织要素中,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其他一些辅助设施材料是课堂活动的客体,教育目标作为课堂活动的指引,组织落实规范有利于保障课堂活动有效地开展,教学设施和教室则作为课堂活动的物质基础。[9]

3.高效课堂

针对有效与高效的一些理论比较,从而进行“高效”与“课堂”意义的解读,我们得出,高效课堂即把握一堂课的时间,教师和学生行之有效的互动与交流,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高效率地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和下达的任务,取得较好的效果,实现教育价值。

当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目标。教育价值不单包含对社会还包括对个人的价值,教育对个人的价值是指教育能够促进师生良好的发展,教育对社会的价值是指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繁荣发展。不可否认,小学价值观的萌芽时期形成的个人价值观对今后实现社会价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高效课堂视角下的课程内容

李晓琼提到,高效课堂需要插入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李景玉提到,在信息时代大环境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课程内容,作为传递课程内容的有效手段,精巧的课前导入设计,调动学习的趣味性,发挥其价值。教师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思维转换成实物模型,通过建模的方式导入新知识,使之成为看得见的表象,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学生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12]有学者认为,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兴趣,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该学者认为,创建公开性课程、直观性课程和活动课程都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激发,并且可以促进高效课堂课程内容的实施。

高品质的课堂管理有助于高效课堂的落实,因此,说到高效课堂课程内容就不能不涉及课堂管理。常言说无规不成矩,行之有效的管理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企业提出“向管理要速率,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教育异曲同工。有研究显示,学生学习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课堂管理,与之相较,其他方面例如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常识、学习内驱力、智力水平、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等都不如课堂管理重要。

课程内容要新颖创新。基础教育课改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精神,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环境意识。”课程内容的基础是教材,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延展就要靠教师的经验和阅历以及对内容的把握程度、学生是否对内容感兴趣,从而达成教师和学生的共鸣。在新课改逐渐深入的进程中,课程内容也随之更新和转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小学高效课堂课程内容不仅要创新,而且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深入,巩固新知。组织分组讨论,师生间互动交流,提升课堂效率;改革机制以适应课堂结构的调整;把握教材,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1]刘泽兴.新课程怎样教[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10.

[2]杨祥明,甘庆军.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究与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

[3]郑树彬.高效课堂应做到“四实”[J].天津教育,2008,(5):20.

[4]张明.高效课堂实施障碍与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53.

[5]奚秀梅.探讨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3,(73):65-66.

[6]张力勇.高效课堂:回归教育的原点——一位普通小学校长对教育理想的追寻[J].江苏教育研究,2011,(9A):12—15

[7]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8]刘家访.有效课堂管理行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9]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0.051

G623

A

1008-6714(2017)10-0115-02

2017-06-13

作者简介:曾欢(1993—),女,辽宁沈阳人,课程与教学论硕士。

〔责任编辑:李海波〕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新课程课堂教学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1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8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