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L1,L2和FL看我国大学英语的课程地位与发展走向

2017-03-12 13:18
陇东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二语教学内容大学

李 军

(陇东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从L1,L2和FL看我国大学英语的课程地位与发展走向

李 军

(陇东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通过对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几个术语的分析与讨论,进一步廓清了新形势下大学英语的课程地位与作用,即通过“大学英语到底要不要学”的讨论,最终演变成了“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教育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理念决定了大学英语的课程内容要全面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需求,同时在教学模式、师资配置、教学时长等问题上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优化。

术语;大学英语;课程地位;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到今天,毁誉参半。一方面,无可否认它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确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人们对它的质疑、怀疑和批评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英语课程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到底该不该开,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成为人们争议和讨论的热门话题。

1 从几个术语看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的地位

在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常常需要事先界定几个术语:L1,L2和FL。“一语”(first language,简写为L1),指代它的术语在英文著作中[1]还有native language,mother tongue,primary language和 stronger language等等。一语这个术语实际上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该语言的习得发生在一个人的孩童时期;二是它的习得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三是对于该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相当熟练,到了一种近乎直觉的程度。“二语”(second language,简写为L2),在英文著作中指代它的术语还有non-native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secondary language和weaker language等等。二语是相对于一语来说的,主要指的是该语言的习得发生在母语(mother tongue)习得之后,其运用的熟练程度也要逊色于母语。外语(foreign language,简写为FL)指的是习得时间晚于一语,而且没有二语那样一种有利的习得环境,主要是在正式的课堂环境中掌握的一门语言。二语与外语有许多相似之处和共同特征:在习得的时间上晚于母语,都是在母语习得之后发生的;在运用的熟练程度上无法与母语相提并论;在习得方式上一般都要经过学校教育或自学等途径,而非完全自然习得。鉴于它们有诸多的相似之处,为方便起见,现在人们已经逐渐倾向于用二语指代所有“在习得时间上晚于母语,熟练程度逊于母语的包括外语在内”的第二门语言[1]。尽管如此,严格说来,二语与外语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首先,二语一般在习得所在地的国家被广泛使用,通常具有一定的官方地位和普遍认可的社会功能;其次,二语是在该语言被普遍应用的国家内习得的,具有相对比较有利的习得环境。而外语的学习是在这个疆域外进行的,相对缺少像二语那样一种有利的习得环境,主要是在课堂这样的正式环境中来学习的。而更重要的是,学习二语的目的或者说动机是“全面参与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2]。而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则是服从于“诸如像出国旅游、与外国人交流、阅读外国的文学作品或科技文献资料等等这样一些外部需求”[1]。

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需要事先界定的这几个术语的讨论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我们已经知道,学习二语(L2)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地参与到所在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去”[2]这样一种生存的内部需求。那么走出这个小小的界限,在国际交往日益活跃、国际化趋势日趋强盛的今天,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不是也可以看成是在更大的范围的一种生存需要——全面地参与到国际范围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去?由此我们对学一门外语(二语)的必要性还会有更多的怀疑吗?

在我国,近年来要求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与考试的呼声此起彼伏,但很少有人对学习英语的必要性提出怀疑。基于此,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该不该学的问题,而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2 大学英语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教育“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3]要求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这方面,目前各种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极尽能事,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可谓用心良苦,所选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军事、体育、科技等等,体裁有记叙、议论、说明、人物传记、小说、散文,时下热点如环保、诚信、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技术与个人隐私一应网罗在内。可是学生似乎并不买账,如此独具匠心的内容设计并没有得到学生的热切相应,原因何在?

“教育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大学教育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大学一毕业,学生面对的第一现实就是找工作,而且理想的状态是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大学英语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大众数学的理念[4],即人人掌握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在如今这样一个全民学英语的时代,人人掌握英语这个目标已经具备实现的可能;其他两点则启示我们: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是有用的,而且到了一定的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不同内容的英语。因此我们认为,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大学教育而言,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性需求和客观性需求[5],首当其冲是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将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内容一定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到所学内容的“有用性”。也就是说,走符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EGP+ESP”[6]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

3 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新的思考与设想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重在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在少部分实施大学英语四年不断线教学的高校,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后续大学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先前教学内容的重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投入明显不够,教学效果不明显;因专业教学需要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专业英语,本来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英语功底,开拓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使学生及时了解该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安排不够科学,尤其是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对一些专业英文文献的翻译),效果同样难以被学生认同。再加上大学英语教学,大多忽视学生英文求职能力的培养,势必导致即使部分学生专业基础扎实,英文功底不错,但由于缺少用英文求职的知识技巧,职场求职常常依旧会遗憾惜败。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指‘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与愿望结合起来”[5]。

3.1 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

教育“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和实际需求。将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走“EGP+ES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之路。但是,实际上实现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还不够,在高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适当渗透一点用英语求职的知识与技巧同样很有必要。因此考虑到学生未来实际的发展需求,教学内容的基本构架应是“公共英语+专业英语+求职英语”。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6]明确提出“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王守仁等[7-9]认为,这个规划的初衷是好的,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素质,但却忽视了现实中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是否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在大学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么多的问题。他们认为: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主要是打基础,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技能,因此,别给予它太多的功能与期望。课程教学要求作为实际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纲举目张,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触发而动全身的指导作用,何去何从,教师难免心中一片茫然。

对此,我们认为,这些要求本身是没错的,并提出了“必修和选修”结合的解决方案。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做出灵活的选择;对此,我们建议,课程教学要求能否在这种主张的同时,强调一下“终身学习”的理念?

3.2 科学合理的师资配置研究

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由谁教、怎么教便成为困扰大学英语尤其专业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目前在我国少数高校,在学完两年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之后,随即开设了一年左右的专业英语。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应该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首要人选。专业教师们阅读西文的专业文献一般没有什么大的语言障碍,可是要将其中的原理与道理给学生讲清楚、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对他们来说绝非易事。更多的时候,专业英语教学成了一种简单的英汉翻译,学生专业知识增加无多,而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却成了一种空谈。

从根本上讲,英语属于大人文学科的范畴。从历史发展来说,目前的大多数英语教师当初参加高考也多归属于文科范畴。由此决定了基于印象和经验的、主要服从于课时量分配的大学英语师资配置模式。师资配置忽视教师个人的喜好与特长,缺乏长远规划,结果使得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英语学习思想认识模糊、目标不明确、缺乏主动性、投入不足,由此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便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到了高级阶段,英语教师因为学科专业知识缺乏,实施专业英语教学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专业教师虽有雄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大多语言技能薄弱,语法知识不足,无法满足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

因此,探索建立由“大学英语课教师+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师合作共同体,实施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师资源配置就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师资配置首先要考虑教师的爱好特长,对大学英语教师中学阶段的文理科出身和个人爱好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成立由3~5人组成的基本固定的、面向某个学院或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然后各专业再在本专业内挑选一批英语基础不错的专业课教师,与大学英语教师一道组成本学科、本专业的“英语教师共同体”,讨论制定涵盖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在内、符合学科和专业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案。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由谁教这些关键问题之后,剩下的问题相对就变得容易了。

3.3 注重学生实际的教学时长

课程这一术语本身包含三层含义: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顺序和教学时间[10]。大学英语到底应该开多长时间,它与专业英语教学时数的比例应该是怎样的,同样值得探究。目前在我国占有主导地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大部分院校普遍实施的为期两年的大学英语方案,即大学英语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总计288学时。该模式的不足更多地表现出的似乎是教学时数不足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大学英语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之后停开,由于缺少日常教学和教师的辅导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难度加大。有鉴于此,有少部分院校将大学英语教学拓展至大学四年,实施四年不断线的大学英语教学。该模式增加了大学英语的教学周期和教学时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对四年大学英语教学缺少整体规划,层次划分不清,后续大学英语学习在更多的时候类似于先前教学的重复和翻版,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实际投入明显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研究确定合乎不同区域、不同专业学生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时长和教学时数、构建公共英语、专业英语科学合理的教学时数是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3.4 优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课堂教学依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导模式,而且受学生基数的影响这一现状在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改变。不容否认,该模式具有经济实惠、学生受益面大等优势。但现实情况是,更多的时候,教师讲授实际上主宰了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的频次和机会明显不足。但一强调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还课堂于学生,实际中却往往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片面地追求课堂形式的生动与活泼,以各种各样的活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忽略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

教学既是一门方法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要讲艺术,但教学绝不等同于艺术。本山大叔作为我国小品界的长生树,多年来他凭借自己精湛的艺术才能在小品舞台上长盛不衰,被人们冠以“小品王”的美誉。然而历经多年,本山大叔终感觉到力不从心,在长久的纠结与徘徊之后,终于痛定思痛,宣布从此“刀放南山”,永远退出小品舞台[11]。而学生却长久地要面对同一个面孔,纵使教师使出混身解数,要做到每一节课让每一位学生满意,学生始终学得兴趣盎然那是不切合实际的。课堂不是舞台,教学绝非表演。让每一个教师每节课都像本山大叔一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给学生以轻松愉悦的艺术享受那更是天方夜谭。

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步加大了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投入,现代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等现代化的教学学习设备走进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丰富了大学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方式。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再加上对于机器辅助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缺乏明晰的认识,学生自主学习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怎么正确处理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自主环境下的角色分配、方法指导、策略培训和学习效果的最优化问题等等,都是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3.5 有利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的构建

纵观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它的重视似乎只表现在理论意义上。更多的时候,大学英语教学被看作是外语院系或大学英语教学部的事情。其他教学院系只是满足于抱怨和牢骚,而大学英语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学部则满腹委屈,一肚子苦水,回过头来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大学英语教学确实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部与其他院系各自为政,联系沟通不畅,缺乏立足于相关院系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科学规划,外部发展环境欠佳是大学英语教学差强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外语院系如何以科学的理念、务实的态度、丰富实际的教学内容,联手各专业院系,共同创造大学英语教学的良性环境同样值得深入研究。

3.6 理论指导下联系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近年来,在我国部分重点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大有提高,与英语专业学生的差距明显缩小,因此改变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实施大英语教学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从本质上讲,大学英语教学与英语专业教学无论是从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都有根本的区别。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和轨迹,因此进一步加强研究,致力于探索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技能发展的独特特征,探索出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的技能培养策略和大面积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影响深远。

有这样一类现象绝不可等闲视之,需要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那就是许多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缺乏科学性。典型的例子是:我们知道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材料,其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们所看到的是许多学生,甚至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记忆词汇时都不去遵循记忆和遗忘的科学规律,只是一味地从A记到Z,再从A到Z,岂不知到了F,前面的A早已没了印象,而等到了Z,前面的一切在大脑中都已不复存在。而能坚持到Z尚需要有极大的毅力,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做着无用功,到头来却哀声四起怨声载道。与此同时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脱离课本,外语学习功利性强。只一味地寄希望于走“捷径”—希望通过简单地背背单词,做做模拟题,报个辅导班经过“大师”的一番点化之后便可顺利过级。学语言的目的只是为了换取那一张证,给找工作添加筹码,而这张证的价值与含金量连他们自己都感到底气不足。还有课内损失课外补。语言学习主动意识欠缺,总是寻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幻境,课内投入不足。目前许多教材配有学习光盘和学习软件,但这些先进的设备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语言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奢望在一夜之间取得骄人成绩,说一口流利的让老外们目瞪口呆的口语,只能是一枕黄粱!

最后,不得不提,学习不是娱乐,其中的兴趣并不是依靠教师的教学和单纯的说教就可以建立的,必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同样必不可少。以通过考试拿到四、六级证书进而将其作为求职的砝码的工具性动机[12],无论是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对我国整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百害而无一利;长此以往,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国家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4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千秋万代的工程,必须高瞻远瞩,长远规划,并力戒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当今世界,国际化的趋势势不可挡,作为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这种国际交流的工具,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切不可因自己目前所处的区域和视野的限制而一叶障目,看不到自己未来可能的发展空间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否则,有朝一日,悔恨不已,但悔之晚矣。

[1]Stern, H. H.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10,13,15.

[2]Paulston, C.B. Implications of Language Learning Theory for Language Planning:Concerns in Bilingual Education[J].AppliedLinguistics,1974,16(1):58.

[3]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3.

[4]刘尧编译.美国教育问题评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61.

[5]Nunan, D.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M].Heinle & Heinle/Thomson Learning,1999:149.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

[7]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9-13.

[8]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9]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83-91.

[10]John, M. A. Price-Machado, D.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Tailoring courses to student needs and to the outside world [A].In Celce-Murcia, M.,TeachingEnglishasaSecondorforeignLanguage[C].Heinle & Heinle/Thomson Learning,2001:43-54.

[11]方芳.赵本山宣布退出小品舞台[EB/OL].http://ent.qq.com/a/20130131/000045.htm,2013-01-31/2016-03-12.

[12]Ur,P.ACourseinLanguageTeaching:PracticeandThe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226.

【责任编辑 朱世广】

College English in China:Its Due Value an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LI 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 Gansu)

The clarification of three terms like L1, L2, and FL provides an illum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necessity of college English on the part of new youth in current China, which transfers the issue itself to the appropriat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English classroom i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The notion of education preparing for future life requires new and further exploration in many aspects relevant to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terms; college English; position in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s

1674-1730(2017)01-0127-04

2016-06-02

李 军(1975—),男,甘肃宁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研究。

G642.0

A

猜你喜欢
二语教学内容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