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根生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高职德育实践下的“知行合一”理论及意义
黄根生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知行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当代中国重要的概念范畴。针对高职德育实践,结合高职学生思想特征,厘清和正确理解“知”“说”“行”三者的辩证逻辑关系,探究高职德育实践背景下的“知行合一”理论的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德育实践;知行合一
德育实践是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特征,针对高职教育德育实践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性及操作性强的高职德育理论体系是高职教育的使命和要求。我们知道,教书育人一直是教师的基本要求,而对于育人而言,能否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特征,切实可行地推进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及德育实践,则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及思想领域中“正能量”的权重。
当前,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都提出了体现自己办学特色的理念及目标,倡导工匠精神,树立“知行合一”立身标杆,成为众多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与德育实践领域的共识与特征。“工匠精神”自不必多说。2016年12月14日,《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其中“工匠精神”“洪荒之力”“供给侧”“蓝瘦,香菇”等从上百个候选语中脱颖而出,入选本年度十大流行语。至于“知行合一”,习总书记提出,当代中国,要注重培养“正知,正念,正能量”的人,从而来化解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而其所谓“正知,正念,正能量”的要求,简而言之,就是要大家都明白如何正确地做到“知行合一”。下面笔者将从“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谈谈该理论的源头与当代价值、主要内容及对高职德育实践的重要意义。
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提出“知行合一”说,堪称“知行合一”理论的肇始。王阳明[1]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此后,“知行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成为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及哲学家的人格理想之一,并且被一直沿承了下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北京某国学馆馆长纪捷晶说:“在当代中国,弘扬传统文化不应只偏重读诵历史典籍,更需要践行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礼仪,通过仪式化活动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做到知行合一。”
这便告诉我们,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无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也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与理论也好,学习本身并不是目的,更加重要的是去践行这些优秀文化中体现出来的伦理行为精神,力争做到知行合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要求我们做到“知行合一”“形质一致”。当前,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反腐倡廉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从某种意义上看,这说的也是一种“知”“行”关系。这正如一个硬币有两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依赖于反腐倡廉行动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正确的“知”,那么反腐倡廉建设就是与“知”相应的“行”。
与“知”相应的“行”当然不只是反腐倡廉建设一类事,普通民众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行为也是“行”之一,以及各种“民生工程”“惠民政策”的落实等等都是“知”的“行”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知”与“行”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辩证逻辑联系,是理论思维与实际行动的有机统一。
1.正确的“知”引导正确的“行”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2],要全体党员干部严明党的纪律,遵守和维护党章,要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点抓好反腐倡廉、建章立制,以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等。这些“纪律”,这些“党章”“中央八项规定”“反腐倡廉”制度等,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正确认识;与此同时,对这些纪律、章程、规定、制度等的遵守就是正确的“行”。由此说明,正确的“知行合一”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核心精神之一。
孙中山在其所著的《建国方略》中也说:“知而不行,是为不知。”[3]足见“行”的重要性。“知”即知识、理论以及思想;“行”即行动、实践以及做。全球化时代,任何理论、知识、思想、看法、意见以及文化习俗等都代表着一定的“知”,但是却只有那些正确的“知”才能引导、指导正确的“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尽力缩小贫富差距,环保理念等属于正确的“知”,并且只有正确地“知”,才能正确地行。错误地“知”在短时期内能够影响到社会的坏风气,导致缺乏理性的个体及集体行为。例如,最近我国周边一些国家以为有美国撑腰就可以为所欲为,搞乱国际社会,单方面宣布将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入美日安保范围,非法扣押中国渔民,纵容暴徒打砸抢境内的华商行为等。殊不知将错误的认识以及民族偏激情绪引向侵犯他国主权,嫁祸、加害普通民众的行动,只能使一个国家、民族蒙羞。
当今时代,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仍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任何故意挑衅生事和失去理智的行为只能暴露这一国家、民族的没落以及不成熟。正确地“知”引导走向正确地“行”,是一个国家、民族有文化底蕴、有理性、敢于担当,以及成熟与崛起的标志。
2.正确的“知”才能正确地“说”
晋代著名文学家、辞赋家傅玄在《口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4]”足见古代文人对说话的重视。至于“因言获罪”的事例,更是俯拾皆是,从古到今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虽然中国宪法明确保护公民言论,赋予公民监督和批评公权力的权利,但是“乱说话”的危害,除了得罪人,欺骗误导人之外,还可能影响有关部门正确判断,埋下决策失误的隐患,更有甚者可能损害个人乃至国家公信力,也可能加倍损害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俗语云,要三思而后行。“说”作为组成“行”的一部分,首先要求我们要有正确的认知和判断,要对自己的话有充分的论证和根据,否则,就可能给自己、他人乃至民族国家带来危害。逻辑学非常讲究严密的推理和论证,要求表达要有正确的前提和推理过程,都是对“说”的基本要求。因此,正确的“知”,不仅要求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还要有正确的哲学方法论和逻辑要求,这些都是构成正确的“知”的重要内容。只有以正确的“知”为前提条件,才能做到正确地“说”,才能避免各种各样因语言病所带来的麻烦。
有些党员干部,常常喜欢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没有调查实践,也没有理论头脑,兴致一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细细品来,却都经不起考量。那都是错误地“说”。错误地“说”大都来自错误的“知”,因为没有做好理论功课,因为缺乏社会实践知识,嘴巴一“说”就暴露了自己的无知、自以为是以及文化素质的低劣。正确的“知”,加上一定的语言表达功夫,就可以正确的“说”了。我们每天都在说,都在听人家说,这就决定了“说”绝不是小事。自己“说”好,是对自己及听众负责;听他人或敦促他人“说”好,是对他人及社会负责,正确的言论得到传播,自然就把各种歪论怪调淹没了,因为最终“谬误”斗不过“真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正确的“知”和正确地“说”,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表现得尤为重要。作为举足轻重和负责任的大国,如果乱发言论、乱表声明,就容易误导别国及媒体,从而引发国际社会矛盾甚至世界性的纷争。人与人之间,如果习惯于不经过大脑去说话,就会被他人骂为“口无遮拦”的“大嘴巴”。
3.正确地“说”更应该正确地“行”
正确地“说”,不过是嘴巴上的人生赢家。这些人从嘴巴上能说会道,头头是道,一旦要真刀真枪地干,就临阵退缩了,这种人,顶多也就算得上是一个表演家或好演员。付明泉在中华论坛作《中国官员丑态录:做官如演戏》一文披露说:“在当今的中国,很多官员做官当作了演戏,他们的所谓顺应时代就是把做官从当老爷回归到了把自己当作演员,在他们眼中,民众不是奴仆了,但是变成了观众,他们行为更像表演,而非实际的生活行为。[5]”他们在“在各个官位的舞台上尽情的表演,而且不仅仅是表演,还是不入戏的表演。”逢场作戏的人,也懂得看场合,也懂得一些是非观念,但是却只停留在口头上,在思想行动上,他们始终是人民的公敌,群众的祸害。可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做官做人的基本要求。
宋代赵善璙在《自警篇·诚实》[6]中提出:“力行七年而后成,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其中,“力行七年”变成了“言行一致,表里相应”的前提条件,足见“行”即做和实践在“言行一致”当中的地位。
正确地“知”,正确地“说”,最后,还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实践中。仅仅知道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好话,还不足以成为一个好官、做一个好人,最关键的还要看你怎么做、怎么行动、怎么实践。“说到做不到”只能是一个庸官,“说得好做得却相反”是一个坏官、贪官,只有“说到做到”才是一个好官。《论语·颜渊》记载:“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7]263”古人强调“身教”重于“言传”,可见,正确地“行”比“说”要重要。也有的人怕自己做不到,所以选择先不“说”,等到做完却已经没有必要去“说”了,因为把自己的苦劳、功劳拿来“说”,“说”得太多,就会大打折扣。在国与国、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只是喜欢在这里说一套,在那里又说一套,背后、人前做的又是另一套,此一套彼一套,那便不知道该让人相信哪一套了,从根本上来看,这样的话没有任何实质内容。有时候这是一种政治的手腕,有时候也会弄假成真。因此,我们要谨记:需要长期做好与“食言”者斡旋与作战的准备。
4.正确地“知”“说”“行”三方面合一是“真人”形象、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准
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浅薄固执的样子) 然小人哉!”[7]296孔子虽然提到“言必信,行必果”的概念,但是在其中孔子也尤其强调了是非观念的重要性。孔子大意是,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但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仍旧只能是小人。由此可见,孔子是非常关心“知”、“说”、“行”三方面合一的重要性。
早年,鲁迅曾在自己的文中提出“真人”概念,大概意思指的是那些思想大觉悟的人(内心光明、直面真实)。思想大觉悟的人固然有“真人”的一面,也就是说,这种人已经达到某种正确的“知”了。正确的“知”倘若“说”出来,或者著书、或者立说,就不再有“虚伪”的嫌隙。既然正确地“知”,那就最好也正确地“说”,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去“说”,从大学精神的层面去“说”,至少代表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正义。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大概意思是说,知识分子也就在“说”那里止步了。止步实在是可惜,虽然知识分子、社会精英不必是社会改造的践行者,但也不应该做胆小怕事、畏首畏尾的开历史倒车的人。哪怕他不能选择做什么,至少他应该去选择不做什么,如为利益集团呐喊、为寡头贪官助力、斥责老百姓仇官仇富等。各种官员呢?正确地“知”、正确地“说”,再加上正确地“行”,往往能改变一个国家、社会,能决定大多数人的命运。普通民众呢?正确地“知”、正确地“说”,再加上正确地“行”,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一种文化的精华,一个时代的进步。只有正确地“知”“说”“行”三方面合一,才是“真人”时代的到来,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准。
以上 “四个要求”,就是我们所概括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及实践要求。
由上,简而言之,“知行合一”理论最基本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就是有正确的认知、正确的表达与正确的行动,从而人人实现做“真人”的标准,最后推动社会健康进步。针对高职学生厌学情况较为普遍,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思想认识,并且学习的毅力、行动力等不足的现状,把“知行合一”理论及实践要求进行切实可行的整理与推进,从而推进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及德育实践,意义非常重大。
这也就是说,高职德育实践也应该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开始,通过正确地“说”和正确地作的实际行动,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从而实现高职德育理论与实践和国家、社会、企业的改革发展进行接轨。
1.有利于与国家发展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把握高职德育实践的总体目标
习近平同志说:“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习总书记所言“正知,正念,正能量”“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等概念,既有对“知”的要求即“正知”,也有对“说”和“行”的要求即表达“正念”,在行动上弘扬“正能量”“与良善者同行”。对高职思想教育与德育实践而言,归根结底就是:在新时期,要全面及正确处理好高职教育层面“知”“言”和“行”的关系,要正确地知,正确地言说,最后正确地行动,这不仅是未来中国的走向,也是高职德育实践的总体目标和根本要求。
2.以高职思想教育和德育实践为平台,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要重视和发挥好高职思想教育与德育实践的平台作用,正确地处理“知行关系”和实践其相关正确理论,才能弘扬好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贯彻到底:正确的“知”引导正确的“行”;正确的“知”才能正确地“说”;正确地“说”更应该正确地“行”;正确地“知”“说”“行”三方面合一是“真人”形象、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准。这就是“知”与“行”(含“言”)的真理性联系。它们既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
3.有利于培养德能兼备,理实一体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
“文化育人”理念是高职思想教育之魂。近年来,很多优质高职院校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率先推动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2.
[3]Stephen Chow.什么是虚拟现实?虚拟现实应用与意义[EB/ OL].(2009-03-23)[2016-10-11].http://blog.sina.com.cn/s/blog_ 5f3486c50100d99s.html.
[4]智库百科.虚拟现实技术[EB/OL].[2016-10-11].http://wiki. mbalib.com/wiki/虚拟现实技术.
[5]王镱霏.虚拟现实技术对未来科普教育的意义[C]//安徽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2012:335-339.
[6]党保生.虚拟现实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 (4):94-96.
[7]吴祥恩.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3):96-100.
[8]马晓翔.从现实的可能到虚拟的真实:论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特性[J].美术大观,2006(11):54-55.
[9]刘凤田,刘玉兰.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13-15.育人,倡导以文化引领技能型人才培养,既更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又提升了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文化育人”重要范畴之一的“知行合一”理论,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对于切实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职学生的“德业并进,理实一体,学以致用”的价值追求及立身要求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 辉]
[1]王阳明.传习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9.
[2]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纪委历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 [2016-10-22].http://news.ifeng.com/a/20160113/47049022_0.sh tml.
[3]孙中山.建国方略[M].北京:三联书店,2014:61.
[4]白蕉.行书傅玄口铭轴[J].书画世界,2010(4):29-34.
[5]付明泉.中国官员丑态录:做官如演戏[EB/OL].[2016-10-22]. http://r.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12/41/49/7_1.html.
[6]赵善璙.自警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
[7]孔丘.论语[M].合肥:黄山书社,2002.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 辉]
Knowledge as Action The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HUANG Gen-sheng
(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507,China)
Knowledge as a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China.In view of higher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thought,it clarifies and correctly understands the dialectical logical relationship of"knowing""speaking"and"doing",and explore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unity"theo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er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practice;knowledge as action
G711
A
1009—7600(2017)02—0092—03
2016-12-29
2016年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项目(xyyb1604)
黄根生(1978—),男,江西吉水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