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大连交通大学 人才培训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8)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上茶礼仪的影响研究
王 旭
(大连交通大学 人才培训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8)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上茶礼仪影响深远。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日本上茶礼仪崇尚“以和为贵”,遵循“以礼待人”,重视饮茶者和煮茶者之间的和谐,以“和”的观念贯穿在上茶礼仪始终;受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日本上茶礼仪讲求“四谛之清”;日本上茶礼仪受佛家禅宗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要求主客双方“以心传心”,并以禅宗思想指导生活始终。
中国传统文化;日本;上茶礼仪;影响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岛国日本,不仅继承了发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并发展出独具自身特色的上茶礼仪。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内核,深刻影响了日本茶道的方方面面,道家讲求清静无为与日本民族性格相契合,而对日本茶道造成最大影响的主要是佛家中的禅宗思想。
日本一整套上茶礼仪都来自于中国,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如今业已成为拥有独特美学(びがく)、礼儀(れいぎ)以及儀式(ぎしき)的文化体系。如今,日本茶道中的上茶礼仪部分,已经脱胎于中国,形成了其自身独有的丰富内涵,并成功地推广到世界上其他国家,成为日本的文化软实力之一。
(一)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由千利休完成审美体系建构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中国的煎茶源自茶圣陆羽,其著作《茶经》一书,明确记载了煎茶的诸多事项、要求以及礼仪,成为中国茶道的缘起。宋明之后,随着程朱理学以及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日本也吸收了诸多中国文化,茶道得以在日本发扬光大,并成功为统治阶级(幕府)所用,成为其笼络人心及巩固统治的手段之一。日本茶圣千利休的出现,是日本茶道形成独特体系的一个显著标志。出身于堺(さかい)的千利休极大程度地丰富了茶道的内涵,并完成了对日本茶道审美体系的建构。
(二)日本茶道吸收中国儒、道、佛思想,形成独特礼仪
日本茶道受中国儒、道、佛思想影响深远。茶道初入日本,很快便与禅宗相结合,成为禅宗之中“悟道”(ごどぅ)的重要仪式之一。同禅宗结合之后,日本茶道越发追求精神以及形式上的美感,并逐渐制定了严格的上茶礼仪。日本茶道讲究四谛( 和、敬、清、寂),并以此作为上茶礼仪规范,用来修养身心,陶冶情操①冈仓天心.说茶[M].张唤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17-18.。此“四谛”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日本上茶礼仪的影响——四谛中的“和”指上下调和,讲求“上下有序、有礼有节”的“中庸之道”,这正是儒家思想对其影响的体现。四谛中的“寂”,则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对日本上茶礼仪的影响。道家讲求“道”,追求“无为”,而“无为”的具体体现就要通过“寂”来实现。在日本茶圣千利休的故乡堺(今大阪市郊),有为数众多的标准日式茶室,不仅干净整洁,且处处透露出“寂”的美学思想。“寂”也吸收了禅宗的思想,尤其是佛家的“无欲无求”观念,讲求澄空心智,涤清杂念,以正大道*黎跃进.文化批评与比较文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12-13.。
(三)日本茶道脱胎于中国,经长期发展形成自身特点
日本茶道虽脱胎于中国,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日本茶道的内部核心是前面所述的各类思想、规范。而日本茶道的外部表现,则可以分为茶室、茶具以及上茶礼仪三方面。正是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日本茶道。在日本茶道中,饮茶者同煮茶者都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同为茶道的践行者。
但是,即使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日本茶道中的“上茶礼仪”部分,仍能处处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例如,日本茶道的烦琐礼仪,实际上是用“礼”来匡扶“道”,来宣传“道”,让“道”能够通过“礼”的通道传播到饮茶者心中,达到身心修养、教化的目的。在此可以明显地觉察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礼仪也正是维持道德的工具之一,所谓“礼崩乐坏”,就是礼仪不受重视之后的严重后果。在日本上茶礼仪中,饮茶者接到茶后必须旋转一圈,然后手扶碗沿喝下。这一礼仪的出发点,是不让他人看到饮茶者饮茶时的吞咽动作,以达到“美”的礼仪追求*江静,吴玲.日本上茶礼仪[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3-5.。追根溯源,日本上茶礼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思想的影响。以下分别从儒、道、释三个角度出发,剖析日本上茶礼仪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涵。
长时间占据中国思想界主流的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对日本影响深远。如前所述,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内核,深刻影响了日本茶道的方方面面。
(一)日本上茶礼仪崇尚“以和为贵”,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儒家崇尚“以和为贵”,这一思想早早于《尚书》等早期儒家经典之中就有所体现,所谓“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在此,“和”代表的是动态的“和谐”。而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反映在日本上茶礼仪之中,就是多层次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饮茶者与煮茶者的和谐、茶具与茶室环境的和谐、饮茶者之间的礼仪和谐等等。
(二)日本上茶礼仪遵循“以礼待人”,重视饮茶者和煮茶者之间的和谐
在日本上茶礼仪之中,饮茶者和煮茶者之间的和谐尤为重要。饮茶者不仅仅处于一个简单的客体地位,还要主动以“礼”待人,知“礼”懂“礼”,遵守一切茶室的规范。尤其是在煮茶师煮茶之时,做到不言不语,正坐,仪表端庄等。这实际上反映了儒家思想当中的“秩序”观念,即“非礼不成”的观念。“礼”在日本上茶礼仪之中内化为一种节制、恭敬和退让的态度。
(三)“和”的观念贯穿在日本上茶礼仪各方面
“和”的观念,贯穿在日本上茶礼仪的各方面。在具体的上茶礼仪中,煮茶者同饮茶者要互相礼让,做到谦和、守礼,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字——“和”。煮茶者作为主人,在客人来之前,就要准备各种茶具、坐垫,并打扫干净茶室,沐浴更衣,以良好姿态等待客人来临。中国文化之中的“以和为贵”,不仅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同时也表现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在日本上茶礼仪之中,主人对于茶具往往都有着近乎偏执的审美志趣,茶碗重量也是经过精心测量。同时,茶室内部的环境是否干净,熏香是否浓淡适中,插花是否应景等等,都成为日本上茶礼仪之中“以和为贵”的表征。在饮茶过程中,除了不可避免的问答之外,饮茶者和煮茶者都应当做到少言少语,尽可能将身心放到大自然之中,体会人、茶、自然的三位一体,这也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表现。
例如,在日本上茶礼仪中,当客人进入茶室前,主人要将水倒入洗手钵之中,让客人听到水声,以示敬意。当客人将要进入之时,主人应当向客人行注目礼。之后,主人应当和客人分开,分别进入茶室。进入茶室之后,主人和客人再互行一次注目礼。随后,客人应坐到相应的位置上,等待主人上茶。等到一切茶事结束之后,客人还应当写一封书信,以表达对主人招待的谢意。
道家思想对日本上茶礼仪的影响非常深刻。道家讲求清静无为,与日本民族性格相契合。而日本上茶礼仪相较于中国而言,表现得相对温和。
(一)日本上茶礼仪受到了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
道家思想讲究道法自然,即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陆留弟.日本茶道的四大文化元素[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3.。道家提倡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顺应自然,倡导不强求的观念,即“清”和“无”的观念。道家所指的“清”和“无”,主要是指人应当追求虚无,因为道家鼻祖老子的著作《道德经》里的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在道家看来,红尘俗世的一切会干扰人的心性,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净心悟道。道家的这些思想被日本人广泛吸收,并且经过一定程度的改造,运用到了上茶礼仪之上。
(二)道家思想追求“无”,日本上茶礼仪讲求“四谛之清”
道家思想对于日本上茶礼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思想和精神指导上。这也跟道家提倡的“无”的理念有关。既然已经“无”,就不太会关注外物,而更加注重内心的修炼。尽管如此,道家思想观念在日本上茶礼仪之中,还是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体现。
例如,在日本上茶礼仪之中,作为茶室的主人,应当时刻讲求“四谛之清”。该要求不仅是指茶室主人要时刻保持茶室外在的干净,还应保持内心的淡定平和。饮茶者和煮茶者都要做到内心纯净,才可真正体会日本茶道的精神和魅力。日式茶室往往能够做到不染尘埃,无多外物,正是因为茶室主人以及茶庵仆人们时时打扫,甚至连一片树叶都不放过。当茶室没有客人光临时,茶室主人还要精心擦拭每一件茶具,做到一尘不染。对于客人而言,也存在着“四谛之清”的要求。客人在进入茶室之前,要在洗手钵之处洗手并漱口,目的就是通过干净的水洗涤净内心的污浊。这正同道家所追求的“无”的精神相契合。
(三)道家思想深刻影响日本茶道的内外两方面
道家讲求万事万物“道法自然”,顺势而为之。在日本茶室中,各种茶具甚至是庭园,都讲究自然之趣,而不去刻意追求。日本茶室有大有小,可是无论大小,日本茶室总能做到“道法自然”,注重各种道具、摆设同自然的和谐。
道家所追求的,一直是“修仙”“慕道”,因此并不为世俗外物所累。只有返璞归真,才能真正找寻回内心的安宁。而日本茶道正是践行了道家这一思想,做到以茶宁心、以茶修心*江静,吴玲.日本上茶礼仪[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13-14.。
在中国的儒、释、道三种思想之中,对日本茶道造成最大影响的是佛家,具体而言是佛家中的禅宗思想。禅宗自从由中国传入日本之后,在日本本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空寂”思想契合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演化为日本的民族性格之一。
(一)日本上茶礼仪脱胎于中国宋朝禅院茶,由千利休发扬光大
第一,日本的上茶礼仪,是在中国宋朝的禅院茶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冯芗.浅谈茶道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J].东方论坛,2009(3):11-13.。因此,可以说日本茶道从一开始就和“禅”以及禅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第一位将禅宗思想引入日本茶道点茶仪式之中的人,村田珠光的一段话很有启发作用。
村田珠光在《心之文》之中写道:“此道最忌自高自大固执己见。”*安田武,多田道太郎.日本古典美学[M].曹允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9-13.珠光认为茶道的核心在于破除心魔,以达到消除固执的作用。这种观点显而易见是从禅宗中脱胎而出的。自珠光之后,日本各代茶道高手都严格注重“心”的修行,茶圣千利休更是将“禅茶”发扬光大。在千利休看来,一位真正的茶道高手,同时也必须是一个对“禅”有深刻认识的人。即使不是僧侣,也应该修“禅”,只有修好了“禅”,才可能沏好茶。千利休认为日本茶道没有必要遵循固定的方法,而是应当“山即是谷,东即是西”。*冈仓天心.说茶[M].张唤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7-11.在他看来,各种陈规对于日本茶道的发展并无好处,而应当遵循内心的期望去参悟“茶”。由此,千利休将原本陈腐的上茶礼仪进行了巨大革新,并将禅宗思想融入其中*李红.和敬清寂 茶禅一味——论日本茶道[J].文化与传播研究,2013(2):7-9.。
第二,禅宗的核心思想“空寂”,对日本上茶礼仪产生了许多具体性的、实质性的影响。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方广錩.般若心经译注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8-12.,“空”代表了禅宗的根本主张。在禅宗看来,一切法相皆虚妄,世俗的一切纷扰都是庸人自扰。宋之后,中国茶文化远播东瀛,随着日本统治阶级对于饮茶的追捧,如何建立起一套固定的茶文化体系,就变成迫在眉睫的事情。在此之中,茶圣千利休(せんりきゅう)等僧侣功不可没。这些僧侣一方面出入幕府、天皇居室,为上层社会提供茶礼服务,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让市井庶民也得以获知有关茶以及茶道的知识,使得日本茶道形成体系。例如,“禅茶一味”这句话虽是中国宋朝的高僧圆悟首先提出,但真正将这句话解释清楚并付诸茶道实践的却是千利休。千利休曾这样解释“茶禅一味”:“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舍小我而融入天地之中,其静寂无为,所示正是茶之正道。为饱享茶禅一味之达人所必见。”在他看来,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正是千利休等日本僧侣的不懈努力,让茶道在日本生根发芽,并创造出与原生国中国有所不同的茶道文化。
(二)日本上茶礼仪深受禅宗影响,要求主客双方“以心传心”
日本上茶礼仪要求饮茶者和煮茶者对自我内心有所审视,不断进行反省。每一次饮茶都是一次洗涤心灵的过程。日本上茶礼仪的过程可谓相当烦琐,而这样烦琐的过程,其实同现代中国茶道的美学意识是不同的。中国的上茶礼仪虽然规矩甚多,但基本上还较为宽松、自由,品茶者和煮茶者之间的交流频繁,每个人心情也比较轻松自在。而日本上茶过程中,主客人之间交流基本上通过眼神传达,即所谓的“以心传心”。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日本上茶礼仪受到禅宗的影响。
(三)日本上茶礼仪融合禅宗和“武士道”精神,讲究清规戒律
第一,禅宗传入日本之后最初的信仰者、修行者,大多都是佛教僧侣。但是,自从室盯(1333—1573年)时代以后,日本社会受控于幕府,日益世俗化。养尊处优的武士阶级急于寻求心灵的寄托,便把目光投向了禅宗。武士和禅宗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者,竟然在日本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其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吸纳了禅宗思想,成为武士阶层的共同信仰。在此过程中,茶道成为武士阶级们体验禅宗的一个最好的外在手段。其原因在于,相较于说不清摸不着的思想,武士阶层更加信赖这种能够了解和掌控的外在形式。
第二,从中国传入的禅宗思想,也在日本的实际社会情况作用下,产生了适应本土的变化。而此时茶道正好适应了该变化,同“武士道”精神相互结合,成为日本武士阶层以及一部分百姓的精神寄托。“武士道”精神同禅宗思想几乎南辕北辙,是如何统一到“茶道”之上的呢?原因在于二者在 “心的修炼”之上的看法出奇的一致。与中国禅宗不同,日本禅宗在发展过程中产生流变,正是适应了日本人“生为梦幻,死为常住”的“无心”观念。正因如此,在幕府时代,出现了许多武士和茶人双重身份的名人。例如幕府末年的大将井伊时弼,就对禅道深有研究,他提出的“一期一会”,更是完美体现了日本茶道不同于中国茶道的特殊点。
第三,千利休之后,日本历代茶人都把修习禅宗当成了修行茶道、上茶礼仪的基础和根本。在这些茶人心目中,日本上茶礼仪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仪式以及器具,而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心的修炼”。要完成这种所谓“心的修炼”,就要对自己平时的生活严格要求,甚至达到苛刻的地步。具体而言,日本茶道并不局限于上茶礼仪,而是严格规范了茶人的生活起居,比如日常要如何坐卧,应有如何举止等等。另外,有关茶室、茶具的清洁卫生等严格要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禅房。正因为日本茶道从诞生的一开始就和禅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才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日本茶人只不过是禅宗的“俗家弟子”,仍旧要遵守一系列清规戒律。在日本茶道的一整套规章礼仪所组成的世界里,茶室不仅仅是为饮茶而设置的一个地方,它更是一个综合的道场。
(四)日本茶人多举办饮茶会,并以禅宗思想指导茶人生活始终
中国禅宗对于日本上茶礼仪的影响还体现在,茶人们通过举办诸多定期和不定期的饮茶会等,构建出一个由茶客和茶主共有的空间。这些茶客和茶主在这个空间里共同参禅悟道,并且通过饮茶交友。尽管形式不尽相同,但其内容核心同中国茶道是相通的。这种日本式的悟道形式,对于参悟禅宗的至高境界“空寂”大有好处。而日本茶人的终极梦想,就是能够终生实践“禅宗”的信条,将整个人生当成一件美妙的艺术作品来雕琢,以完成对于“禅”的终极追求。正是因为日本茶道完全接纳禅宗思想,并且发展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上茶礼仪,其影响力才能够如此深远,成为世人瞩目的伟大文化遗产。同时,日本上茶礼仪之中的简朴、谦虚等特质,也不断地反哺着日本人民,成为日本人民丰厚的文化财富。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为日本茶道和上茶礼仪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根基,才让其有机会发展壮大。日本茶文化中的“茶”和“道”这两个最基本元素都来源于中国,这也正是中国研究者应该发挥的长处。同时,如何思考日本茶道和上茶礼仪同中国的相同和不同点,严肃看待其脱胎于中国后自行发展出的一整套“茶道”文化,以及这套茶道文化反过来对于中国的逆向影响,将成为今后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而日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吸收后,发展出了自身的文化体系,反过来影响中国乃至东亚和全世界。现如今,日本茶道已经享誉全世界,在中国也有许多追捧者,这应该值得身处在“茶道”发源地的中国深思。
〔责任编辑:都 媛〕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ea etiquette in Japan
Wang Xu
(CenterofHumanResourcesDevelopment,DalianJiaotongUniversity,Dalian116028,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Japanese tea etiquette. The influen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being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Japanese tea etiquette advocates “harmony is the most precious”, follows the “courtesy”, pays attention to the harmony between cook and drinker of tea and takes “harmony” concept through all of the tea etiquette. Being affected by Taoism thinking Japanese tea etiquette emphasizes the “four essences of the cleanness”. Japanese tea etiquette is most far-reaching influenced by the Buddhist Zen thought, which requires both the host and the guest “communicating with heart”,and the whole life of tea cook is always guided by Zen though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Japan; tea etiquette; influence
10.16216/j.cnki.lsxbwk.201702096
2016-11-25 作者简介:王 旭(1982-),女,辽宁大连人,大连交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日本语和日本文化研究。
G112
A
1000-1751(2017)02-00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