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开放实训室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017-03-12 03:37:42王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实训室师资队伍创新能力

王伟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32)

深度开放实训室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王伟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32)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硬件条件已经很不错了,但其使用率极其有限,在当前要求培养大学生具有结合专业的创新能力大背景中,加强开放实训室的建设,让学生们在实践与操作中,提高其对专业实训活动的兴趣,进而培养其创新思维,提升其创新能力。针对目前高职路桥专业开放实训室的建设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专业教学中结合基于专业的创新教育新要求,通过提升开放实训室的管理水平、拓展实训内容及加强师生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探索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

高职院校;开放实训室;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对高职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及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点考核指标,这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1]这一国策的积极回应。高职院校就如何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在高职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如何利用开放实训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将结合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专业教学中深度开放实训室为例,结合基于专业的创新教育新要求,通过提升开放实训室的管理水平、拓展实训内容及加强师生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探索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

1 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室开放情况现状分析

在我省交通土建技术专业群的建设中调研得知,目前我省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工作都普遍得到了重视,在设备添置与制度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在专业实践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开放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上,基本上还没有系统的结合创新能力培养教育上来,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实训室大部分仍然采用封闭的管理模式,限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开放实训的建设与管理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1.1 初层次的开放没有给学生带来实际的促进作用

目前有些学校的实训室虽然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做到了面向学生开放。但仅是门打开了,为了减轻实训室管理员的工作量,限制了很多个性化操作实践;有些甚至是基于安全管理的原因,没有真正的开放给学生使用。如测量实训室的GPS等,除了给正常实训教学开放以外,其开放的时间,没有提供使用。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实训操作积极性,久而久之,开放的实训室也就变成空空如也,基本无人问津,资源照样闲置在那里。这也就是所谓的形式上开放的现象。

1.2 开放实训室中可操作的指导资料非常有限

由于很多开放实训室只是行式上的开放,没有很好的做好准备,没有认真的梳理各种仪器设置的操作手册。实训室就是一些冰冷的机器摆在那里,没有可供学生阅读参考的实训实验资料,有些精密仪器没能给出较为详细的操作规程,以至于影响学生操作的习惯及实验规范与实训结果。

1.3 开放实训室指导老师的热情不高

开放实训室要达到较好的效果,一是要有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实验操作流程的科学制定,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验证等等。做到这些都需要开放实训室指导老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利用老师的热情引导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1.4 开放实训室与社会高新技术对接脱节

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我们开放实训室提供给学生的操作设备与操作规程不是社会上最先进的设备及操作规范,有些甚至是还有几代差的情况,这样再加上使用的实训教材也存在知识后滞的问题。那么学生就无法在校实训期间积累到实用的社会一线的真实经验,也就更加谈不上基于前辈经验的创新了。这一现象较为严重,这也就是所谓的滞后式的开放。

2 结合创新教育深度开放实训室

2.1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

管理出效率,这个放到我们开放实训室的管理制度建设上也是一样的道理。要让开放实训室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作用,让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就必须从管理制度抓起。在制度建设上我们除了考虑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我们一定要在怎么合理调动师资队伍的积极性的绩效考核及学生们的申请、使用管理与成果学分转换等方面多下功夫,可以在以开放实训室过程中师生合作创新项目上多给予一些支持。

2.2 梳理标准化教学实训实验规程及仪器操作规范

开放实训室主要是让学生可以在教学课表之外的时间来完成一个实训操作及试验探索用了,由于是开放的,所以同一时间不一定是同一个班学生来,也不一定大家都做同样的试验。所以我们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训案例提前做好标准化的实训规程及各种仪器操作规范。这样有利于学生随时可以调阅,随时可以参考。

2.3 利用自媒体手段建立分享交流平台

深度开放实训室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将开放性延伸到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建立网上开放实训室交流平台。平台的落角点可以在校园的BBS栏目,也可以是我们的微信群、QQ群或是微博时间等。可以以开放实训室的管理绩效考核为基础,引导指导老师及时参与学生们的实训讨论,帮助学生解决实训疑问,分享点评一些实训操作经验案例等等。

2.4 结合专业群建设打通校际资源的共享瓶颈

在结合创新教育的开放实训室建设工作中,由于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他们对我们实训室的各种需求也就会不断的增长。在建立的开放实训交流平台中,可以通过专业建设群引入更多的资源,让不同学校的专业实训指导老师参与到交流平台上来;让各校先进的设备仪器通过交流平台,结合专业建设群的需求信息化合理安排应用起来;同时可以让校际的创新教育活动开展起来,这样一起由不同师资队伍带出来的学生在一起,共享校际资源、共同交流,共创新思路、新方法,产生新项目。

2.5 引进社会实践项目与企业导师丰富开放实训室创新教育活动

案例教学也是我们激起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在开放实训室里,可以引进一些社会实习或校企合作单位的一些项目过来,组织学生一起参与,一起记录分析实验数据,一起推理实验结果,一起应用到现实工程项目中去。这一过程我们有企业导师带来大量的实践经验,结合我们实训指导老师的理论性分析解读,更加容易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实训实践能力,从而能更进一步的创新性改良一些实训步聚,得到一些创新性的实验成果。

2.6 加强开放实训室的师生互动与协同成长生态建设

在深度开放实训室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除了完善的师资管理制度外,开放实训室不仅要有一点高水平、稳定的师资队伍,他们还需对实训指导老师这份职业具有深厚的感情。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师资队伍也将不断地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创新,从而使开放实训室的师资队伍保持着青春活力、保持着知识共容共享、协同创新成长的良好生态圈。

3 基于深度开放实训室培养创新能力的成效

3.1 实训设备使用率大幅度提升

通过深度开放实训室后,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一改过去实训室门开着、空调开着,却很少有学生主动上门的冷清局面。通过开放实训室的交流平台,我们实训设备还基本实现了校际共享,共同保养的良好局面。更重要的是开放实训室的良性运转得到了校领导的重视,对开放实训室在创新性人才培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3.2 学生实践创新兴趣更加浓厚

通过深度开放实训室后,学生由于在这个交流平台上能够全天候、碎片化的获取很多实训知识;实训课堂上来不急消化的知识,在开放实训室里能够再慢慢的理解,慢慢的体会;平时碰到的疑惑,在开放实训平台里能够及时的找到指导老师耐心的指导,有时更能得到企业导师实战性的指点,让学生们对实践实训信心满满。

3.3 实训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深度开放实训室后,实训指导老师找到了用武之地,再也不是以前开开门、打扫卫生与整理仪器等简单的管理工作了。他们深度的参与到了实训教学的环节中来了,他们与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实训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可以结合专业知识与学生们一起创新性的开展各类项目与交流活动,从而让指导师资队伍更加充实稳定。

3.4 结合专业实训的创新教育更加有特色

基于创新教育的深度开放实训室建设,让学生们摆脱了传统的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让大家多渠道的主动获取知识,主动与同学交流,主动按自己的想法去实践操作。同时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开展多样化的实训实验项目活动,即有实践动手能力强的操作环节,也有理论要求较强的逻辑推理步聚;既有交流互动学习环节,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碎片化指导指南;既有教学知识要求实践环节,也有实践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开放实训室平台,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学习方式,通过获取到足量的学习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锻炼问题的多样化解决能力。

4 结语

深度开放实训室后,在校园内将逐步营造出创新型的师生共同成长的良好实训教育生态链,通过师生的互动,真实做到结合专业的集专业实训教学、科技项目研发、实践创新培养为一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也将大大的带动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功率。最终通过深度开放实训室,探索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2015.

[2]刘景艳,张伟,李玉东.基于开放实验室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6):166-168.

[3]陈大鹏,孙尔康.开放教育学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2):92-93.

G642.4;TM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7)04(a)-0067-02

本论文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课题成果,《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开放性实训室建设研究》(XHB2015035)。

王伟(1982-),女,湖南益阳人,硕士,实验师,主要从事实训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实训室师资队伍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期)2018-04-04 01:48:44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师资队伍建设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