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语用能力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017-03-12 03:37:42李爱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交际英语教学高职

李爱玲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河南郑州 450066)

基于提高语用能力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李爱玲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河南郑州 450066)

高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高职英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学生只有在校期间掌握了较强的语用能力,在毕业竞聘工作时,才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样,也可以较顺利地胜任工作岗位。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仍然推行着中国式的“哑巴英语”教学模式,学生被灌输得学习兴趣全无,即便是学得较好,也是只会写,不会说,不会运用,这与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运用能力的目标严重背离。同样也严重违背了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学之无用,浪费教育教学资源,也误了学生的发展。实践教学中,应根据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以符合时代教育背景的模式,着力加强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英语;语用能力;教材;模式;意识;条件

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交流的愈发频繁,能够娴熟地驾驭英语,将为提高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极大地支撑。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正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锻炼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敢于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并且十分得体和恰当,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语用能力,也就为其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下企业用工要求提供了必要条件。可是,现实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却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傻学”,虽语法和语用知识较强,也能够很顺利地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他们的语用能力却是“低能”,该用英语的场合不敢开口说英语,低下的语用能力使得学生畏惧运用英语交流,长此以往,将影响高职教育事业,影响学生的未来。下面结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为突破口,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运用能力的人才。

1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开设的课程没有英语语用学,也没有单独开设英语口语课程,采用的教材也很少涉及到英语语用学知识,这足以说明这些高职院校对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由于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院校,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主要目标,所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往往很难受到校方的重视。在走访中,虽然一些教师试图通过讲解一些语用知识使学生们的语用意识有所提高,但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还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教学手段也较落后,和学生很难在课堂上产生互动。由于受到教学手段和场地的限制,一些教师也容易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在考试中也只能侧重考查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几乎很少考到语言应用方面的知识。长期使用这样的考评手段致使学生对英语的语言运用不够重视,基础知识的重复学习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大学英语课堂乏味无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时,无法使用恰当、合适的语言进行交际,难以达到时代的需求,无法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英语应用能力普遍较低。

2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落后,教材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调查显示,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仍然盛行在高职英语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此已有高度认识。尤其是学生对改变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需求强烈,觉得非常有必要改变和有必要改变的学生共占83.3%;在调查公共英语语用教学模式能否提高英语能力方面,觉得基本能提高和完全能提高的学生共占72.5%,足见学生希望改变现有的以补充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设置英语课程只是为了完成国家对基础课程的要求,并没有对课程设置进行科学的安排,尤其是英语课程的设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更多考虑的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把教学资源和师生的精力集中在专业课知识的学习,而公共英语使用的教材却是综合性的,没有专业的教材作为支撑,公共英语教学和学习何谈专业化发展。例如,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和郑州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使用的都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新编大学实用英语教程》,综合类教材虽然内容比较全面,但由于英语教师过分依赖课本进行讲解,为了细致讲解课文,英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调查的7所高职院校并没有单独的口语教材和开设口语课程,加上有些高职院校的课时较少,例如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一学年的英语课程只有72学时,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让学生锻炼口语,致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较差,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最后,由于英语语用具有较强的规则,如礼貌、生活习惯、习俗、会话技巧等诸方面,而高职英语教师在这方面培养存在缺失,学生不掌握语用的基本要求,在运用英语时,自然是不敢开口进行交际。

2.2 教学条件不足

首先,高职师资队伍能力参差不齐,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老教师观念落后,而培训却严重跟不上。很多高职院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条件很难跟上,上英语课没有多媒体,教师无法生动并茂地讲解英语相关知识,学生无法看到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背景知识,课堂上甚至连英语听力都无法进行,教师一直讲,学生被动听,英语课堂对学生毫无吸引力;其次,由于近年来不断扩招,学生人数骤然增多,班容量不断扩大,面对如此众多的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很少,很少有机会纠正学生的错误,更难开展全班性的操练活动,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难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2.3 学生英语素养较低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这些学生接触英语较晚,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中有47%高考英语成绩在80分以下,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够重视。同时,由于高考以笔试为主,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较差,学生甚至无法用英语与其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学生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口语没有信心,英语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正是学生的英语语用意识不强,造成了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较差。

2.4 考评手段落后单一

首先,现在高职公共英语的测评仍是以英语的笔试为主,而且笔试的测试题仍是以语法、词汇为主,没有语境、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测试题,考评手段的单一,由于考试的形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导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还是以学习语言知识为主,没有涉及英语语用方面的知识;其次,很多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没有口语、听力等方面的测试,学生根本没有练习英语口语的概念和意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及语用方面的能力很难提升,最后导致英语学而无用的状态。

3 提高高职学生公共英语语用能力的策略

3.1 精选教材,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

首先,高职学生的公共英语教材应选用实用型的综合类教材和专门的口语教材,教材最好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或者是原版的英语教材,听力和口语内容最好是原汁原味的英语,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对目标语的敏感性。另外,教师应该在讲授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做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其次,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应该单独开设英语口语课程,在口语课堂上,教师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设计教学计划,尤其是设计真正的话语语境,让学生根据计划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并着重注意英语单词和短语的正确使用,引导学生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她们的英语交际能力,避免交际时的语用失误;最后,在英语课堂上,可根据英语语用学的相关教程来补充语用学知识,例如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交际原则等,还应该给学生补充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知识,教师在学生进行会话练习时,要及时纠正学生一些使用上的错误,例如很多学生在说“老师,早上好!”时,还在错误用“Good morning,teacher!”,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纠正。

3.2 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首先,高职英语教师应转变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把以学习语言知识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转变为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把现有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制定出每次课的英语口语练习话题,并设定相应的英语语境和相关要求,学生利用词典、网络等多方面的资源查找相关资料,采用互相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英语的口语练习,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及时纠正学生英语运用上的错误,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语音室等教学资源来丰富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师应该丰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放一些英语原版电影片段,让学生跟着电影来练习口语,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教师也可以创设各种对话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最后,教师可利用教学资源创建真实的外语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给学生补充英语国家的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和西方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不同,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和外国人交际时的禁忌,安排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纠错练习,提高学生交际的成功率。

3.3 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高职院校应改善教学条件,给学生配备基本的多媒体、英语语音室等,这样英语教师就能更加生动地讲解英语,课上可以补充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的视频、短片以及模拟情景进行口语练习等,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学习英语,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其次,由于学生需要练习英语口语,大班上课会影响学习效果,高职院校的英语基础课应安排小班上课,人数最好不要超过40个,这样教师上课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应努力调整师资结构,聘请一些优秀英语教师来校讲课,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增加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学校应聘请外籍教师来校讲解口语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让学生接触到纯正的英语,在英语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应加大对英语基础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尤其是针对英语教师语用知识上的培训和交流。学校可聘请外教开设一些语用知识培训讲座,并定期组织英语教师和外教进行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语用能力;学校可搭建平台,组织本校英语教师和外校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达到双赢;学校应组织安排骨干教师到美国、英国等地学习考察,让教师和当地人进行交流,并体验当地的文化习俗等,提高教师的见闻和英语能力;再次,高职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导,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后,高职英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对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课题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提高教学的效果。

3.5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用意识

首先,从教师的教学观念上,提高自身的语用意识。对课堂教学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指引着教学的方向。实践教学中,英语教师须有意识有侧重地将自身过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书写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利用好能够利用的场合和教学资源,着力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只有教师起表率作用,在能够运用英语开展教学时,绝对不用汉语,学生才会跟随教师的引导,主动运用英语进行学习活动。

其次,从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高职生的主要精力多集中在专业课程学习上,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有应付的成份。教师应从学生学习态度上加强教学,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实践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外资企业,让他们感受到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对自己人生的重要,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符合学生实际的英语交际短片或电影,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运用英语的重要。课堂上可以利用游戏表演、讲趣味故事、演讲辩论等手段,让学生深入掌握英语的语用技巧、交际礼貌、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等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另外,教师也应利用与学生在一起的一切场合,时时渗透英语语用重要性教育,将语用技巧、知识言传身教给学生,进而使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真正达到运用英语的教学目的。

3.6 合理利用课外时间

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是一个长久的,递进的过程,需要连续较多时间进行锻炼。而高职公共英语课时被专业课挤占得本就不足,若仅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想方设法,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开展英语交际活动,进而有效提高英语语用能力。首先,教师可鼓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设英语角活动,每次选定一些话题,让学生自己组织,大胆开口说英语;其次,教师可利用学校语音室、信息中心等资源,截取一些原汁原味的对话、电影等片段,定期让学生免费观看,并鼓励学生尝试背诵和总结;最后,根据学生的专业,收集一些专业英语术语和简单的专业对话等,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牢记。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真正能使用英语,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3.7 设置合理的考评手段

考评手段是学生学习的风向标,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语用能力,必须设置合理的考评手段。首先,平时课堂考查、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应将语用知识考查纳入主要考查项目。例如,英语的交际对话技巧、语境和语义相关知识、英语国家的生活、习俗等相关知识,虽是卷面考核,但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其次,应将口语考查与卷面考评并重,利用播放多媒体考查学生的听力,利用一对一式的对话考查,测试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考试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口说语英、用英语。

4 结语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用英语的能力出发,优化教学模式,通过精选教材,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用意识、合理利用课外时间、设置合理的考评手段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和就业率的目的。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夏艳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9):342-343.

[3]麦淑玲.浅谈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63-64.

[4]惠景露.基于教学语用学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3(8):61-62.

[5]王姝婷.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4(5):118-119.

[6]杨洁.大学英语教学语用路向及语用能力培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9):94-96,114.

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7)04(a)-0057-03

本文是2017年度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基于提高语用能力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调研成果,项目编号:SKL-2017-1384。

李爱玲(1984-),女,河南博爱人,文学学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交际英语教学高职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