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青少年的祖籍文化认同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以2016年浙江省”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丽水学院分营青田籍营员为个案

2017-03-12 03:26张小倩
丽水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祖籍营员华文

张小倩

(丽水学院华侨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华裔青少年的祖籍文化认同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以2016年浙江省”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丽水学院分营青田籍营员为个案

张小倩

(丽水学院华侨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青田籍华裔青少年的父母多为新移民,他们自身则大多是在海外出生、成长。这一属性表明这些华裔青少年极易受到来自家庭和住在国社会环境的双重甚至多重文化冲击,他们的祖籍文化认同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种文化冲击的结果可能导致不同文化特征在华裔青少年身上表现出相对倾斜性,祖籍文化认同可能随着多种因素的作用在华裔青少年身上呈现出较明显或不明显的表现。本文认为,家庭教育和华文教育或对其祖籍文化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华文教育的一个方面,参加祖籍国所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则可在客观上对华裔青少年的祖籍文化认同起到正面影响。

青田;华裔青少年;祖籍文化认同;影响因素

青田籍华裔青少年的父母多为新移民,他们身上仍保留着较强烈的祖籍文化特征,而华裔青少年自身则大多是在海外出生、成长。这一属性表明作为新移民的后代,华裔青少年极易受到来自祖籍文化和住在国主流文化的双重甚至包括流行文化在内的多重文化冲击。他们的祖籍文化认同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可能造成不同的结果。本文通过对2016年浙江省“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丽水学院分营初中至高中阶段的青田籍营员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并分析这部分华裔青少年的祖籍文化认同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将这一分析结果应用到具有相似家庭和教育背景的华裔青少年群体。并且思考,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使华裔青少年更亲近中华文化,发挥他们的纽带作用,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和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体会“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和”文化。

文化认同是个人相互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个人在文化上的认同,主要表现为接受该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或对该文化的承认与接受[1]。族裔文化认同与祖籍(国)文化认同有不同的涵义,族裔文化认同通常指的是作为少数族裔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文化认知和情感依附。华人文化认同更多存在于东南亚的华人社会,他们作为住在国的少数族裔至少在当地已经3代以上,与中国联系较少,祖辈所带去的传统中华文化已经很大程度上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华人文化。祖籍(国)文化认同则更多地指向社会成员对祖籍(国)的归属感。中国作为华人的祖籍国,中华文化则是华人的祖籍(国)文化,祖籍文化认同更多地出现在新移民家庭,比如欧洲的华人家庭。这部分家庭中,父母作为新移民,对中华文化的接受程度高,而其华裔子女与父母的成长环境不同,受到来自祖籍文化、住在国主流文化甚至流行文化的多重文化冲击,他们的祖籍文化认同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换句话说,文化认同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文化场域(field)权力博弈的结果。场域的概念由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他认为,场域包括文化场域、美学场域、宗教场域、教育场域、政治场域、法律场域等等,它并非实际存在的物理空间,而是想象、动态权力关系的网络架构,是语言符号、权力、个人策略等博弈的场所[2]。同样地,英国著名文化学者霍尔也认为文化认同就是通过差异性与排他性占驻自身的位置。他指出,文化认同绝不会永恒固定在某一本质化的过去,而是服从于历史文化和当下权力的不断融合与此消彼长[3]。

对于长期或一直在国外成长的新移民后代来说,文化认同就是这么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长期处于祖籍地文化、中华文化、在地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的互相博弈之中。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欧洲不同国家华裔青少年群体对祖籍文化的认同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哪些因素的作用力更大以及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对华裔青少年的祖籍文化认同是否有影响,笔者主要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来进行分析研究。

调查主要采取问卷的形式进行,为了保证调查的信度和效度,笔者采用了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使用中文问卷,基本上采用半结构式问卷。问卷题目的设计围绕受访者对华文、华侨社团、华文媒体、中华传统节日以及本次夏令营的看法和态度等等。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资料采用定量分析(数据百分比利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个位数)。参加此次夏令营的华裔青少年共有55人,来自海外7个国家。本文选取其中符合条件的38人进行研究分析。这些研究对象可分为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主要为西班牙、意大利、中欧)的5人以上组群,而且祖籍来源相同,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代表性。这些研究对象长期生活在国外,其父母至少在国外居住10年以上,有的已加入当地国籍,有的则仍是中国国籍。

(一)受访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共收回营员有效问卷36份,共收回营员家长有效问卷12份。营员年龄在12~18岁之间,家长年龄在41~53岁之间。家长除1人为厨师外,其余都为商人。营员年龄在12~15岁之间的有26人,16岁以上的有10人。受访营员目前的住在国均位于欧洲,其中,15人居住于西班牙,13人居住于意大利,4人居住于匈牙利,2人居住于奥地利,1人居住于葡萄牙,1人居住于斯洛伐克。西班牙和意大利历史以来都是青田华侨移民较多的欧洲国家,在本次夏令营调查中,除了受访对象以外,来自这两个国家的营员也最多,而且其父母在住在国都长期生活了10年以上。同时,根据青田县侨联2014年侨情普查,居住在欧洲的青田华侨占全球青田华人总人数的九成。其中人数数量排序前两位仍然是西班牙和意大利①周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青田华侨的独特作用与机遇》,摘自《共建与共享:浙江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国际学术会议文集》,第4页。。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次夏令营学员的来源国组成,侧面印证了至少近10年青田华侨移民欧洲的目的国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以西班牙和意大利为多。

(二)受访对象华文程度和华文使用情况

受访营员有15人同时使用中文和住在国语言;有3人因为较晚出国,而且在国外居住年限较短,目前更经常使用中文;有18人更经常使用住在国语言,一部分仅能以简单的中文交流。可见,在国外生活年限以及出国年龄的不同对海外华裔青少年的中文使用情况有较大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常年生活于住在国的华裔青少年通过何种方式学习华文,本文挑选了其中在国外居住年限大于5年的12名营员作为进一步调查的对象。这12人中有9人一直生活于住在国,9人中4人已有住在国国籍。在华文的掌握程度方面,有8人掌握了听说读写,3人在“写”方面有所欠缺,另有1人无法掌握阅读与书写。这部分营员学习华文的方式按照人数多寡依次排序主要有:通过中文班学习;跟父母学习;看中文影视节目;阅读中文书报。

(1)中文班。经过统计,掌握听说读写的8名营员学习华文的主要途径是参加中文班。这也是海外华裔青少年最主要的华文学习方式和途径,主要是周末或下午放学后学习。其中4名正处于高中阶段的营员参加中文班的年限在5年以上,4名处于初中阶段的营员参加中文班的年限在7年以上。而华文程度较低的其他3名营员都处于高中阶段,学习年限在4年以下。这一调查表明,10岁或10岁以下就开始参加中文班,并且学习年限更长的营员,他们的华文掌握程度相对比其他人更好。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传统的学习方式和途径,教育实施的主体一般为父母。通过统计,9名受访的营员父母在家都有用中文跟子女交流,而这部分营员恰恰也是华文掌握程度较高的。通常,同样参加中文班的华裔青少年,如果长辈比较重视家庭教育,其子女的华文掌握程度相对比较不重视家庭教育的华裔要更好。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在中国接受过4年以上义务教育的营员,离开中国后,虽未在住在国参加中文班,但如果有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根据已有的汉语基础,通过家教、自学等途径,仍然有较好的华文掌握能力。相反,如果父母在家不重视与子女用中文交流,那么即便子女上中文学校或中文班,对中文的兴趣以及学习欲望仍旧偏低。

(3)中文电影、电视。经常看中文电视、电影,处于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培养较强的汉语听说能力和基本的读写能力。1/3的受访营员通过看中文电视、电影学习中文。中文电视、电影中提供原生态的语言环境,较为生动、真实,有利于华裔青少年培养正确的汉语发音,增强口语的听说能力,形成较为正确的汉语语言思维。但是这一学习途径对“写”的帮助却不太大。通过这一途径学习汉语的营员:一半除了看中文电视和电影,还同时参加中文班,他们掌握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另外一半营员未参加中文班,只通过与父母交流、看中文电视和电影,调查显示他们无法掌握“写”的能力,或者说“写”的能力更弱。

(4)阅读中文书报。通过阅读中文书报学习中文的营员,基本上是已经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的营员,他们读中文书报的目的是扩展学习,而不是通过阅读书报来学习基础中文。因此,掌握华文能力较高的营员会选择这一选项,而能力较低的营员则没有选择此项。所以,阅读中文书报在本次调查中的比例最低。

据浙江师范大学郭剑波于2008年所作的关于“夏令营与华文教育关系探讨”的调查显示,他的受访对象学习中文的主要途径依次是中文班、家教(家庭教师)、看中文电影和电视以及阅读中文书报[4]。除了第二种学习途径有所出入,其他主要学习途径及排名与本调查结果不谋而合。笔者拙见,浙江省海外华文教育的推广,应该可以从上述几方面着手。

当然,所有这些途径的出现都是因为中文在海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本次调查中,12名营员父母都认为子女应该学习中文,而原因按照选择人数依次主要有以下几种:中国国力增强,前景广阔,学会中文有利于就业、创业(7人);是中国人就要会说中国话(5人);现在外国人也学中文,华裔子女更要学(3人);掌握多语言更有竞争力(3人)。另外,营员父母对子女学习中文要达到的效果主要是熟练掌握,仅有3名父母认为只要听懂会说即可。这呼应了上文大部分营员父母选择在家中与子女用中文交流的调查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营员父母对子女学习中文的功利性目的更高过对于子女的身份认同,这与营员父母的职业及对子女未来的期望值密切相关。

营员本身对学习中文的态度分为两种:认为学习中文很重要(5人),看情况要不要继续学中文(5人);对继续学习中文可有可无(1人),不愿意继续学中文(1人)。认为学习中文很重要的营员都选择了“学习中文对保持祖籍文化认同很重要”这一选项,这部分营员在国外居住年限以及学习中文的年限都有6年以上,其中2人一直生活在国外,他们熟练掌握中文。这部分营员学习中文的途径较为平均,中文班、与父母交流以及看中文节目、书报的比例相当。与父母的选择相比较,这部分营员对待中文的态度,与父母希望他们学习中文的目的性有所区别,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父母的家庭教育并非对子女的学习意愿起到唯一决定作用。父母对子女更多地起到了启蒙和影响作用,促使子女自身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对中文和中华文化产生认同和自豪感。选择看情况要不要继续学中文的营员学习中文的年限为5年左右,这部分营员一直生活在国外,学习中文的途径90%为中文班,仅有1人还通过与父母交流学习中文,这与父母的选项有所出入。这4名营员愿意继续学中文的动因主要为:希望能找到相关工作或到中国等华语地区留学(2人),父母逼自己学(1人),学习中文对保持祖籍文化认同很重要(1人),兴趣(1人);不想学的原因主要是太难(3人)。这部分营员虽然都通过中文班学习中文,但是缺少与父母的语言交流,这对他们学习中文的意愿有所影响。这一调查结果从侧面反映出家庭语言环境和父母言传身教配合中文班的课堂教育,对华裔青少年的祖籍语言文化认同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这些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中文班和家庭教育对子女学习中文的意愿和学习目的都有较大影响,子女的学习启蒙和学习积极性来自父母,对中文的认同也以家庭环境为基础,深入学习则主要由中文课堂来获得。

(三)受访对象对中华传统节日的接受情况

受访营员在住在国所过的中华传统节日主要为:春节(100%),中秋节(91%),端午节(81%),元宵节(72%),清明节(18%)。所有受访营员的过节方式都是与父母家人一起过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普遍为海外华人家庭接受。中秋节的过节比例也超过了90%,与春节一样,中秋节也是中华民族讲究团聚的节日,中秋节的过节比例显示出新移民仍对故乡有浓浓的眷恋之情。此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新移民无法像在祖籍地一样扫墓或祭祖,在居住国有过节的家庭只能通过饮食(如清明果等)找到过节的归属感。

在对节日的了解程度方面,了解与不是很了解的比例各占一半。选择“了解”的营员都熟练掌握中文,并认为学习中文对保持祖籍文化认同很重要。选择“不是很了解”的营员过节跟着父母家人,对为什么过节及节日文化不熟悉,他们对学习中文的态度为“看情况”或“不愿意”。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对传统节日的态度与对中文的接受程度及学习中文的目的三者之间有一定关联性。如果家庭重视传统节日,让子女了解这些节日的意义,就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发子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刺激子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欲望,推动他们学习中文。同时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说明如果要让华裔青少年认同祖籍文化,那么推广华文教育和传播中华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四)营员及其父母对参加华裔“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的看法

12名营员父母选择让子女参加此次夏令营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增加子女与其他华侨子女交流的机会(7人);了解中华文化(6人);了解祖(籍)国内生活习惯(5人);学习中文(4人);了解家乡文化习俗(3人)。

营员自身选择参加此次夏令营的目的有以下几种:父母希望自己来参加(5人);可以跟同龄人玩(5人);对夏令营感到新鲜好奇(5人);实际接触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4人)。

通过受访营员及其父母对参加此次夏令营活动的初衷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营员和父母对参加夏令营活动的态度是比较一致的,营员来参加夏令营活动主要是因为父母的要求并且抱着想要多交朋友的心态。受访营员中从来没有在中国参加过夏令营活动的高达9人,他们对中国的“华裔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没有概念和经验,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选择想要通过夏令营活动“实际接触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比例较低。同时,透过这一调查结果,我们也发现虽然长期生活在国外,但是华裔学生对父母、长辈是十分尊重和服从的,这也明显地反映出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的熏陶作用。

那么营员参加完为期12天的夏令营课程后是否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首先我们看一下此次夏令营课程的设置。此次夏令营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国画、民间手工艺技艺、青瓷制作、太极拳、书法、茶艺、民族乐器欣赏等等。我们可以发现,夏令营课程几乎都跟中华传统文化或者地方文化有紧密联系。在夏令营结束后,有7名营员认为参加夏令营活动让她/他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为自己是中国人或华人感到骄傲,并且越来越喜欢中华文化。而这7人中,有5人一开始参加夏令营的初衷是因为父母的要求或者追求新鲜。虽然不能有完全的代表性,但是无论如何,问卷结果表明,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的举办及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参与活动的华裔青少年认同祖(籍)国和中华文化。

本次的问卷结果虽然不够全面,但是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即家庭环境、华文教育的相辅相成再加上参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可以有力推动华裔青少年产生或者增强祖籍文化认同。在住在国的社会环境方面,青田籍的华裔青少年大多数生活在欧洲,而欧洲各国基本上多采取多元文化政策。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语境、教育、媒体等因素,推动了海外华裔新生代与当地多元民族的关系和谐,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但却也使海外华裔新生代的在地文化认同不断凸显。这样一来,华裔新生代祖籍记忆的心理动机就趋向弱化,从而加速了主流文化价值观同化的过程。面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带来的契机,虽然海外华裔新生代在地文化认同强烈,但与祖籍文化认同的博弈并没有停止。

如何从国家层面来增强华裔青少年的祖籍文化认同,中国侨务工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2000年以后,中国政府推出不少侨务举措来争取海外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如积极支持海外华文学校的发展,在全球广泛创办孔子学院,定期举办各种寻根活动等。另一方面,从华裔新生代自身来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软硬实力的增强,许多优秀的海外华裔新生代回国发展、加强与祖(籍)国联系的意愿愈加强烈,如来中国旅游、留学,让子女参加“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等。这些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外华裔新生代对祖籍国的认知与情感。

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对塑造华裔青少年祖籍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并且每年都在举办,但是这一活动仍存在改进的空间。比如,课程结构单一,课堂缺乏趣味性、本土性。那么应如何在保证夏令营活动趣味性的同时又能涵养祖籍文化认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方面努力:

首先,在构建或吸引海外华裔新生代祖籍文化认同过程中,应该与营员文化背景相结合,课程目的性过于明确、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显然是无法契合实际需求。因此,夏令营课程应该与时俱进,探求能引起海外华裔新生代文化共鸣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例如新加坡某华文教学课堂上就富有创意地融入了社交技能与情绪管理[5],既符合新加坡华裔新生代的现实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对华文课堂的兴趣。

其次,加强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媒体特别是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内主流媒体,应当适当对中国定期举办华裔寻根夏令营活动所做出的努力给予正面评价,这将有利于华人对祖籍国产生认可和信赖感,从而加强华人对祖籍文化的认同。舆论应加强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能够被除华人以外的更多人理解。这在无形之中将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中国国际形象的改善。

第三,华语节目和影视作品在汉语言文字及中华文化的传播方面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华裔新生代的影响相当大。这在上文的问卷分析结果中也有所显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改变了固有思维,“把传统媒体的意识形态争夺转移到互联网这个‘立体式的交叉世界’,使其成为了国与国竞争的‘新边疆’、侨务外交的新工具”[6],这就赋予我国侨务工作更大的空间。为此,侨务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在“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或者其他相关活动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吸引海外华裔新生代对祖籍文化的兴趣,争取海外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

通过本文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华文教育、家庭教育、“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在推动海外华裔青少年祖籍文化认同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文化枢纽,华文教育能让更多华侨华人子女、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和中华传统文化,而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则会对推动海外华裔青少年认同祖籍文化起到辅助作用。“华侨华人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独特力量,能在其中发挥独特作用。”①详见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在2015年国侨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国与诸多国家的经贸往来都会更密切,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接触也会更频繁。抓好这些方面的侨务工作,吸引更多华裔新生代重新亲近、认同祖籍文化,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民间大使”,使海外各国友人更好地体会“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和”文化,从而让某些海外敌对势力所宣传的“黄祸论”“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

[1]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4(4):103.

[2]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1-137.

[3]HALL Stuart.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dentity:Community,Cultural,Difference[M].London:Lawrence& Wishart,1990:222-223.

[4]郭剑波,郑晓莉.夏令营与华文教育关系探讨:以2008年瑞安市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为个案[J].八桂侨刊,2010(3):68.

[5]杨雪慧.新加坡创新华文教学融入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EB/OL].(2009-08-26)[2016-10-26].http://www.chinanews.com/hr/hr-hwjy/news/2009/08-26/1836288.shtml.

[6]董丽云.建构与博弈:海外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的场域化形塑[J].世界民族,2016(2):74.

The Ethnic Chinese Teenagers’Ancestr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A Survey on Qingtian Teenagers in 2016 Root-Seeking Summer Camp at Lishui University

ZHANGXiaoqian
(Facultyof Overseas Chinese,Lishui University,Lishui 323000,Zhejiang)

The parents of most of the ethnic Chinese teenagers whose ancestral hometown is Qingtian are new immigrants.However,most of these teenagers were born and grewup abroad.This means that they could be easily subject todual and multiple culture shocks originated fromfactors oftheir families and the local environment.Their ancestral cultural identity could be uncertain since different factors might work together and result in confused cultural identity,and their ancestral culture identity could be salient or obscure due to the effect of these different factors.The result of the survey shows that family education and Chinese education can play a crucial part in their ancestral cultural identity,and that objectivelythe Root-SeekingSummer Camp in China can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ir ancestral cultural identity.

Qingtian;ethnic Chinese teenagers;ancestral cultural identity;influencingfactor

10.3969/j.issn.2095-3801.2017.01.003

G740

A

2095-3801(2017)01-0017-06

2016-09-29;

2016-12-24

张小倩,女,福建晋江人,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祖籍营员华文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北齐医学家徐之才籍贯问题辑考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新加坡华人语句称呼形式的改変和归属意识的确立
梦想再出发
梦想再出发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唐朝皇室祖籍问题辩证
新竹市世居家族之祖籍空间分布特色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