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政治学院,西安 710068)
大学生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与抑郁水平的相关研究
韩骥
(西安政治学院,西安 71006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群体对自己有较高要求,面对未来挑战承受更大压力,更易于遭受抑郁侵袭。以《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研究工具,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抑郁水平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抑郁水平在年级、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与抑郁水平显著相关,人格因素中的外向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等结论。
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抑郁水平
抑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绪障碍,因分布广泛和多发,被誉为“心灵的感冒”。关于抑郁症的形成因素中,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从个性倾向的角度出发,认为具有某种典型人格特质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抑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对人格特质、社会支持、抑郁三者内部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丰富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抑郁的研究内容,可提高对大学生抑郁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够为大学生抑郁的干预措施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抑郁(Depression)起源于拉丁文Deprimere。抑郁既是一种低落的情绪状态,又是一种严重的情感障碍,在心理学研究中,抑郁被视为一种抑郁倾向或抑郁情绪,有学者称它为“心灵杀手”。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研究者结合人格与抑郁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不同的人格理论,其中Blast和Beek等人(1974)的观点最具影响力,该观点认为依赖型人格与社会奖赏型人格在人际关系遭遇挫折或失败时,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抑郁;而自我批评型人格与自主型人格在个体无法控制自身所处的环境或遭遇的失败时就更容易导致抑郁。美国进化心理学家Coyne(1991)指出,应激包括应激源、中介变量和心理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三部分。而应激源引发的最常见的心理生理反应就是抑郁、焦虑。20世纪60年代精神分裂理论中提出的抑郁素质——压力理论,认为病人本身的素质性因素与环境应激因素相互作用引发了病症。Monren和simons(1991)认为,抑郁障碍也是由于素质性因素和应激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开始重视生活事件因素和素质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对抑郁的影响。
人格与抑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许多研究者对抑郁症病人进行研究,结果是:抑郁症病人比控制组有更高的神经质得分。在人格因素中,高神经质易怒、焦虑、情绪不稳定,经常有许多负性的情绪体验。心理学研究者结合与抑郁有关的不同特征以及自己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人格理论,其中以Blast和Beck等人(1974)提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该观点指出,依赖型人格与社会奖赏型人格都注重个体与他人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当人际关系的过程很困难或结果很糟糕时,更容易产生抑郁。李薇(1997)等人以抑郁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测查病人的人格,结果显示,抑郁患者中内倾不稳定型的人格特征居多。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研究。Coyne(1991)认为,在生活事件与抑郁症之间,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起着较为复杂的作用,其中以社会支持最为明显。多数学者认为,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社会支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起缓冲作用从而保护应急状态下的个体,另一方面对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Herman(1996)认为社会支持与抑郁等消极情绪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应对压力的一种重要资源,其对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抑郁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孙崇勇(2007)的研究显示,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其焦虑、抑郁情绪越多,反之亦然。徐含笑(2008)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抑郁状态问卷(DSI)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对抑郁上的影响非常显著。付桂芳(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的情况密切相关,抑郁与非抑郁大学生在社会支持的各方面都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
1.研究假设
大学生抑郁水平在年级、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与抑郁水平显著相关。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3.研究内容
分析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及抑郁水平在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来源、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抑郁水平两两间的关系;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中对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
4.研究工具
(1)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由Costa与McCrae(1992)编制的NEO—PI量表的简化版,中文版采用聂衍刚等修订版。本研究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五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87、0.710、0.700、0.722、0.731,量表信度为0.776。
(2)抑郁自评量表(SDS):本文中所采用的是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由20个自评项目组成,个体根据自己最近一个星期之内的感觉来回答。分值在1~4之间,20条项目总分即为抑郁总分,分数高低代表抑郁的严重程度。我国以SDS标准分≥53为有抑郁症状。在本研究中量表信度为0.841。
(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由肖水源(1986)编制,分为客观支持(Sl)、主观支持(S2)、对支持的利用程度(S3)三个维度,社会支持总分(S=S1+S2+S3),共10题。本研究中量表的信度为0.713。
5.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从NC大学随机选取300名被试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293份,其中无效问卷30份,共得有效问卷263份,有效率为87.67%。被试的性别、年级、专业、来源、独生子女基本构成情况如下表:
(1)大学生人格特质各维度在性别、年级、学科、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生源地差异。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存在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在专业、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抑郁水平在年级、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人格因素中的外向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人格特质中五个维度都与抑郁水平关系密切,其中神经质与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四个因素与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与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与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3)以人格特质各维度、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人口学变量作为自变量,抑郁水平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客观支持、严谨性和开放性对抑郁水平具有预测作用。
(4)以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分别为因变量,以人格特质各维度以及人口学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是否独生子女和外向性对社会支持总分有预测作用;外向性和是否独生子女对客观支持有预测作用;是否独生子女、外向性和性别对主观支持有预测作用;外向性和性别对支持利用度有预测作用。
1.完善大学生心理辅导体系,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建立完善心理辅导体系,对心理压力大或者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提供帮助。心理辅导体系应结合学校心理辅导与校外精神治疗资源。一般情况下,对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例如,本校心理健康中心可以预约心理教师进行个体咨询,帮助缓解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严重的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借助校外精神科的治疗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平时可以多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理念,以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多种多样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使学生重视自身心理健康。
2.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传授人际交往策略
将人格心理学等心理学课程作为公选课,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识自己的人格特点,关注自身人格发展,发现其中的局限,并及时寻找方法,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同时,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助于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因此学校应该注重人际交往策略的教学。例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班级团体辅导以及交流会等形式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
3.重视师生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大学生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学校辅导员、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辅导员对学生动态的掌握与关怀还比较欠缺,因此,教师、辅导员要重视对学生的关心,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做学生社会支持体系的坚强后盾。同时,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合理的规划,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加强对处在特定时期学生的关怀,例如,对大三大四学生提供考研、就业方面的支持和关怀,为其提供主观支持。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40.
[3]李薇,尹万森.4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个性特征测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2.
[4]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身心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5]黄希庭,刘晓.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J].心理研究,2010,(1).
ResearchonRelationsamongUndergraduates’Personality,SocialSupportandDepressionLevels
HAN Ji
(Xi’an Politics of PLA, Xi’an 710068, China)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College students as a special social group with high intelligenc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mselves.In the face of challenges, they bear more pressureand are more prone to suffer from depression.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short form ‘NEO - FFI’ , ‘SSRS’ and ‘SDS’as the research tools, focuses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In conclusions,college students’levels of depressio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ade, professional, and whether they are the one-child. Social suppor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depression level.Personality factor of extroversion, agreeable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ocial support. Neuroticism and total social support score and each dimension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social support; depression level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1.042
G448
A
1008-6714(2017)11-0104-03
2017-06-30
韩骥(1992—),男,甘肃酒泉人,硕士,从事军事心理学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钱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