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郭英剑
“外国文学经典”教学中,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立场?
——以“美国文学”教学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
郭英剑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外国文学学者与教师,应该如何阐释与界定外国文学的教育目的,如何规划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文学经典”,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希望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都要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为例,探讨教师在讲授“外国文学经典”时所应持有的立场与方法等问题。
英美文学;美国文学;改革;语言;人文教育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外国文学学者与教师,应该如何阐释与界定外国文学的教育目的,如何规划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文学经典”,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希望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都要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为例,探讨教师在讲授“外国文学经典”时所应持有的立场与方法等问题。这里的“英美文学”,根据教育部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统指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外国语学院或是外语系、英语系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或是选修课程,如“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英美文学史”或是“英美文学选读”等(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 16-17)。而在本文中,主要以“美国文学”课程为例。
一个必须承认的现实是,近30年来,美国高校英语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典的英美文学受到了再三质疑,就连英语系的性质也都进行了重新界定。而国内的英美文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信息科技的发达,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用外语进行沟通变得日益重要。为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中国各高校陆续增加了实用课程,特别重视英语的听和说,以加强学生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相形之下,“英美文学”的教学被边缘化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教学的意义何在?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对于中国的英美文学学者和教师来说,面对学科内部与外部的挑战,应该站在什么立场处理英美文学课程?在选定文学史与作品时,所依据的原则是否考虑到了性别、少数族裔等多元的立场(如女性作家或是移民文学等)?而“英美文学”的教学又如何体现当下中国学者对文学、教育、社会的理念呢?再具体一点来说就是:“英美文学”的教育对学生的意义何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教授英美文学?我们又该如何与学生沟通并讨论我们觉得重要的议题?我们如何协助学生去面对、认识西方的文学与文化,同时又培养他们具有反省本土文化的能力呢?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思考的问题。
“英语语言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早的外语专业之一,而“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一直是该专业的重要支柱。但自1990年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对英美文学的重视程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里,既有学科内部的原因,也有学科外部的因素。如何在加强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同时,积极拓展其教学与研究范畴,并且在更深层次上对其进行改革,是新世纪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这个问题,同样体现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所有二级学科的文学教学问题,如“日语文学”“俄罗斯文学”“法国文学”等等。希望本文所提出的问题以及长期所做的教学实验,能够促使我们思考“在整个外国文学经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立场”这样的问题。
众所周知,英语在我国属于外语或第二外语(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因此,英美文学对我国而言就是外国语文或第二语言的文学(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iterature)。我们同样知道,文学作品的研读离不开语言学习,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确实能够帮助学习者欣赏文学作品,而学生在掌握了足够的语文能力之后,也才容易由基本的语言层次上升到思想的层次。而相辅相成的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即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义的典范。一个人不通文学,很难进入语言的上层境界,尤其要写好英文,非得借助文学不可。
因此,“文学教学”的实施大致可包含内容及方法两个层面:就“内容”而言,“英美文学”代表西方文化之传统,作品蕴含丰富的西方思想;就“方法”而言,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文学经典”,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涉及到实际的课堂教学;反过来说,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离不开明晰的教育理念的支撑。
正因为如此,本文认为:第一,应该重视“文学经典”的选择,也就是说,应该慎选适合学生的英美文学作品作为教材。当然,如何“慎选”?什么叫“适合学生”?如何在“文学经典”中再筛选“经典”?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第二,应该运用适当的英语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解读英美文学的能力。第三,文学教学不仅是在教文学作品,更是在启发读者的参与,提升读者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因此,作为文学教师,就不能只看重教什么(What to teach),更应看重如何教(How to teach)。
本文的主要观点建立在笔者的教学理念、对文学教学的思考与研究,特别是建立在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阶段英语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程——“美国文学”的实践教学之上的。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学生大都喜欢文学,爱读小说、诗歌,爱看戏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突出,即不知道如何诠释文学作品。对教师而言,它所带来的问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文学教学”的问题,特别是在以语言教学为主的外语院系,整个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主要体现在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在英语教学中,人们排斥文学作品,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不自然,复杂艰深,不像一般语言来得自然简单、语意稳定;二是认为,文学教学对英语学习有帮助,所以不能偏废。笔者认为,前者的观点是错误的,而后者的观点则未触及到“英美文学”教学的实质问题,而“实质”的问题应当是:我们“英美文学”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笔者的教学理念是:“英美文学”的教学属于“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文教育强调的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我们经常讲,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本质是人性的,它所触及到的是深层的人的关怀和需求问题,所反映的人和社会的问题,往往具有普适性(universality),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文学作品通过能够给人带来乐趣的方式,激发了人们的阅读动机,提高了人们的阅读能力,从而深刻地思考那些带有普适性的问题。外语专业的学生主修的是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自然更应该了解如何阅读与讨论文化史中的各种人文问题,从而拓展人文视野。因此,在笔者看来,对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应该体现人文精神。当然,从这个角度讲,要想使学生进入一个文学世界,语言学习显得至关重要,而如何把语言教学与文学欣赏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及训练和大学教育达到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专门人才的目的,应该是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所要为之努力的重大课题。
具体而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最突出的愿望是:希望通过教学实践,在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兴趣、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采用跨文化的角度反省本土文化,也能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去思考和评判外来文化,以此达到两者交流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成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文主义者。
当然,这样的培养目标,对教师本身的要求更高则是不言而喻的。在笔者看来,文学教师不能只是语言的教授者,更应该是人文主义者。
传统的文学教学,大多采取的是较为单向的教学方式,即多以“教师为中心”,给学生灌输知识。有些课程虽然有讨论作品的机会,但由于中国学生似乎生性腼腆、被动的性格,实际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勇于表现者经常是固定的几位,因此,课堂讨论的气氛较差,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上课互动的时间与机会更少。这无疑是单向灌输学生知识的授课方式。
目前,文学教学存在三种模式,即文化模式、语言模式及个人成长模式。
文化模式(the cultural model)强调文学价值在文化累积中的精髓与智慧,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文学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并且懂得欣赏与自己背景相异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而能了解文学传统的思想、感情与艺术形式。语言模式(the language model)采取以语言为基础的方式(language-based approach),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阅读文本,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老师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探索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个人成长模式(personal growth model)同样以学习者为中心,主要探讨作品中与读者经验相关的主题,以激发学习者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笔者试图融合上述三种模式。换句话说,既要谈文学的价值,更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其语言学习的基础上,以探讨作品中与读者经验相关的主题为出发点,进而使学生去思考文学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普适性的问题,启发他们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去试着评判两种文化相同、相异的价值观与人文精神。
为此,在课下,笔者要求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查阅相关的背景材料从而了解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在课堂上,采取启发问答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甚至相互辩论,培养他们探究作品的意义、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英语专业的“美国文学”课程不同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课,也不同于英语专业的实践课。应该说它更多的是一门介乎语言实践课和文学课之间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文化知识课。它的目的不是培养专门的文学人才,也不直接训练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因此,笔者对该课程做了这样的描述:“美国文学”课程旨在通过对美国各个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题材的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原文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英语基本功,扩大知识面,了解文学基本规律,引导学生对美国文学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培养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及基本的批评性思维能力,使其提高个人修养及人文素质,从而在未来形成良好的人格。
为此,笔者提出的本课程的教学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方法为导向,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的。
那么,笔者关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理念是如何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的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教学理念,以及近20年学术界的研究动态,编写了新的《美国文选》。虽然该教材仍以作家为主线,但首先是增加了一些新的作家,比如像过去在文学史上被遮蔽的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Pearl S. Buck)、少数族裔作家谭恩美(Amy Tan)等;其次,在过去经典的美国文学选读中,做了更为精细的筛选和增删,比如增加了《独立宣言》等;再次,在选目时,也考虑了该课程实际上课的时间,因此没有选择特别多的作家作品或是特别长的作品,以求在一堂课内或是两堂课上可以讲解完一个作家及其作品。
第二,每一次安排课程,都从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入手,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而设置一个场景或是语境,进而可以较为充分地表达教师的思想。如此一来,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把握每一次课的中心议题,坚持与英美文学对话的立场与观点,针对所选择的材料来展开论述和讨论。选择对话的立场非常重要,因为没有这一层的思考,材料就会凌驾于使用材料的人之上,也就没有了个人发言的空间。
第三,无论多么新的教学理念或是多么漂亮的课程设计,都要具体地体现在课堂之中,体现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中。教师需要在处理文本阅读与课堂讨论时,尽量拉近个人的理念与课程设计间的距离。这或许永远都是教学中存在的难题。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每一次下课前,都会把下一次课所要讨论的问题布置下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对即将开始的讨论有所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或是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在一个学期内,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写出两篇有自己观点的小论文,以一定的比例计入期中和期终考试成绩,从而在制度上促使学生把课堂上的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结合起来。
第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手段的改革。文学作品通常是以平面印刷品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本身就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相关的电子文本及其他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生平简介、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等等,而这些资料往往图文并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所有的对作品的评注和解读,特别是许多的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析作品。总之,文学教学可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经过多年的文学教学实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实践效果有如下的表述:提升了英文语言的表达能力;更多地了解了西方思维的模式以及西方文化的背景;学会了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阅读作品;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作品;学会了思考和探讨作品的意义;透过课堂讨论,提升了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意识到自己可以站在两种文化的立场去反省、思考和评判两种不同的文化,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有了较大提高。
简单总结一下,本文的观点是,在“外国文学经典”的教学中,我们认为,英语(外语)专业的文学教学属于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持有双重文化的立场:既能通过西方文化反省本土文化,也能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思考并评判西方文化。因此,笔者一直以为,在中国的外语院系,不仅要教会学生语音、语法、听说、阅读的能力等,更要教会学生“批评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应该鼓励学生学会个性化的阅读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从目前看,“英美文学”可能是少有的能够为学生提供阅读和思考的场所了。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M]. 北京/上海: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 张璟慧)
通信地址: 100872 北京市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I712
A
2095-5723(2017)01-0042-04
201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