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总”与“always”的事件语义学分析

2017-03-11 16:00北京语言大学
外文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义学时间性现代汉语

北京语言大学

徐 威



“一直”“总”与“always”的事件语义学分析

北京语言大学

徐 威

在汉语普通话中,“一直”和“总”这两个时间性副词被人们频繁使用,并且用法极其相似。在语义学中,“一直”用来描述持续的状态或感觉,而“总”用来表达动作或状态的重复。当表示在特定时间下某种动作或者事件发生的频率时,它们相互之间有很多共同点,甚至有时可以互换。而英语时间性副词“always”在各大英汉词典中的翻译都同时包含了“一直”和“总”。本文将从事件语义学的角度对三者进行对比分析。

一直;总;always;事件语义学

1. 引言

在很多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总”作为时间性副词义项的解释均为“一直、经常”等,而对“一直”作为时间性副词义项的解释大致为“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情况始终不改变”。从这里可以看出,时间性副词“总”的实际意义和表示类似意义的“一直”有一些出入。而在很多汉英词典中,“总”和“一直”的时间性副词义项的解释均为“always”。本文将Parsons(1990)的亚原子语义学与现代汉语时间性副词“一直”和“总”相结合,在事件语义学的框架下将其与英语中与其意义接近的时间性副词“always”进行对比分析,以总结出其各自的特点,并梳理出二者的异同点。

2. 亚原子语义学与事件语义学

事件语义学(event semantics)这个概念最早由Davidson(1967)提出,其独创性地提出了从事件(event)的角度来进行语义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受到广泛的认可,后来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学派,即事件语义学。这种语义分析方法又被称为“戴维森分析法”。在后人的研究中,事件语义学也越来越成熟,在Davidson的理论基础上衍生了很多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被称为“新戴维森分析法”。比如Rothstein(2004)介绍的谓语理论(predication theory)就是新戴维森分析法的后续进展之一,认为语义推衍应该受到句法制约。Parsons(1990)提出的亚原子语义学在事态句中的副词性修饰语的辨析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吴平(2008)从三个方面对Parsons(1990)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评介:第一,Parsons的亚原子语义学理论最本质的研究方法是采用词汇主义的研究思路,即通过借鉴词汇分解的思想引入了诸如CAUSE、BECOME等作为基本的逻辑符号,并应用这些符号来扩展事件结构的表现能力;第二,Parsons对英语基本句式的事件结构分析反映出他在事件类型、语义角色、副词修饰语和时态等方面的描写明显地提高和改进了事件结构的表现能力;第三,就其本质而言,亚原子语义学应该属于新戴维森分析法,并且就其对 Davidson 事件理论的贡献来看,它有理由成为新戴维森分析法研究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安丰科、安胜昔(2012)运用新戴维森分析法分析了领主属宾句的事件特征。他们认为领主属宾句是包含两个原子事件的复合事件,而且这两个原子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他们在相应的逻辑语义表达式中明确地界定了两个名词词组的题元角色,并直观地呈现了该句式的语义特点。

3. 时间性副词

副词是一种非常繁杂的词类,目前学者对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方式和标准。不同的汉语词典对时间副词的界定和划分也不尽相同。并且,这种分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呈动态变化,即使对于同一系列的汉语词典来说,它们随着版本的更迭对部分时间副词的解释也有变化,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对时间副词研究的难度。

吕叔湘(1979: 42)有这样的叙述:“副词的内部需要分类,可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身就是个大杂烩。”这句话既说明了给副词划分次类是必要的,又说明了划分次类是十分困难的。在各学者所划分的次类中,大体都有“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和“否定副词”等。还有一些如“语气副词”“频率副词”“关联副词”“情态副词”“疑问副词”和“表数副词”等。陆俭明、马真(1999)、周小兵(1999)、张谊生(2000)和李泉(2002)等在副词分类方面也都提到了关于时间副词的分类,但他们各持不同观点。就与时间相关的副词而言,本文建议将其分为广义时间副词和狭义时间副词两类。其中,广义时间副词可以与英语中的“temporal adverb”相对应,指一切与时间相关的副词,包括通常被称为频率副词或频度副词的“常常”“往往”等,不妨称之为“时间性副词”;而狭义时间副词可以与英语中的“time adverb”相对应,指那些严格表示时间的副词,比如“一直”“马上”和“顿时”等,可直接称之为“时间副词”。

4. “一直”“总”与“always”的对比分析

黄瓒辉(2001)、夏群(2008)、邹海清(2008)和贾改琴(2009)都探讨了“一直”和“总”的对比研究,涉及语义、句法和语用的多个层面。而本文主要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根据《英汉大词典》(1989)中对“always”的解释,它作为时间副词有以下三种意义:a. 总是,每次都是,无例外地;b. 永远,始终,一直;c. 一再,老是。第一种意思可以体现在下面的例句中:

(1) The sun always rises in the east.

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

根据Parsons(1990)对事件句的分析方法,(1)可以解释为:

For some event e,

e is a rising, and

the subject of e is sun, and

the complement of e is in the east, and

e holds every day.

相对应的事件语义学表达式为:

(∃e) [Rising (e) & Subject (e, sun) & Complement (e, in the east) & Hold (e, every day)]

Parsons(1990)在亚原子语义学理论中引用了“终止”(culmination)和“持续”(holding)两个概念,用“Cul (e, t)”来表达“e”是一个终止在时间“t”的事件,用“Hold (e, t)”来表达事件“e”在时间“t”持续。如果一个事态在时间“t”持续的话,就意味着这个事态是一个状态,或者在时间“t”内是一个在发展过程中的事件。从上述表达式中我们可以看出,“always”的意义被体现在了“Hold (e, every day)”之中,表“rising”这个事件在每天持续不断地发生。所以或许(1)可以表达为:

(2)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 every day.

我们再来看以下两个例子:

(3) 星期天他不一直在家。

He is not always at home during the whole Sunday.

(4)星期天他不总在家。

He is not always at home on Sundays.

通过比较(3)和(4),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最主要区别体现在前者强调的是星期天“这一整天”的事件,不是半天;而后者强调的是“星期天”这一天,而不是星期六。(4)中的“always”似乎表示“every Sunday”,或许可以说“always”在这种情况下蕴含了一个“every”的意义。由于(1)中的“rise in the east”是一个客观事实,又是一个动作,所以“always”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动作的重复发生。再如:

(5) He’s not always at home in the evening.

这句话可以被描写成:

(∃e) [Not being at home (e) & Subject (e, he) & Hold (e, in some evenings)]

(5)是一个部分否定句,我们需要将“not always”和“in the evening”的意义组合起来,就成了“in some evenings”。所以(5)表达的意思为如下两句的结合:

(6) He’s not at home in some evenings.

(7) He’s at home in some evenings.

所以,对部分否定句中的“always”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将它与其他词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来理解,可以将它理解为“some”或者“sometimes”的意思。我们甚至可以说(5)与(6)表达基本相同的意思。不过如果这样说的话,或许也可以说(5)与(7)的意思也基本相同。不过,(7)并不是部分否定句,并且它和(6)互相蕴含。这种现象还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进行阐述:

(8) He is not always late for school.

(9) He is not late for school sometimes.

另外,对于“always”的第二种意思来说,在上述词典中有如下例句:

(10) She has always been easy to get along with.

她一直是很容易相处的。

(11) This is what I have always said and always shall say.

我过去一直说,今后还将永远说的就是这话。

我们可以将(10)转写为:

(∃e) [Being easy to get along with (e) & Subject (e, she) & Hold (e, all the time)]

这句话用“Hold (e, all the time)”来描写“has always been”,因为该事件是一直持续的。

而(11)则可以被转写为:

(∃e) [Saying (e) & Subject (e, I) & Cul (e, now) & Hold (e, in the future)]

这里“always”表示“说某些话”这一事件的持续性,它发生在过去,终止在现在,并且还会发生在将来。我们从词典中给出的对应汉语解释还可以发现,“always have done”对应的是“过去一直”,“always shall do”对应的是“今后永远”。所以,从(11)中我们可以得出,“always”对应的汉语解释是根据其时态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而对于“always”的第三种意思来说,词典中的例句为:

(12) They are always complaining.

他们老是抱怨个没完。

本句可以描述成:

(∃e) [Complaining (e) & Subject (e, they) & Hold (e, now) & Always(e)]

另外,根据《大英汉词典》(1992)的注释, “always” 还具有下面的意思:在任何时候。其相应的例句为:

(13) You can always leave if the show gets boring.

如果你对演出感到厌烦的话,你可以在任何时候离开。

而在这句话中,包含下面两个事件:

(∃e) [Leaving (e) & Subject (e, you) & Hold (e, any time)] & (∃e’) [Getting boring (e’) & Subject (e’, the show) & Cul (e’, in the future)]

因此,如果我们用“at any time”将“always”进行替换的话,其句子意思不会产生变化:

(14) You can leave at any time if the show gets boring.

如果你对演出感到厌烦的话,你可以在任何时候离开。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always”作为时间性副词基本含有以下几层意义:

a. 总是,每次都是,无例外地;b. 永远,始终,一直;c. 一再,老是;d. 在任何时候。

先看下面两个例子:

(15) 他一直睡前洗脚。

He always washes his feet before sleeping.

(16)他总睡前洗脚。

He always washes his feet before sleeping.

乍一看,(15)和(16)似乎意思相同,但是如果我们将语序进行微调后:

(17) *他睡前一直(在)洗脚。

He was washing his feet all the time before sleeping.

(18)他睡前总洗脚。

He always washes his feet before sleeping.

“他睡前一直洗脚”表达的是“他睡前一直在洗脚”的意思,虽然句子是合法的,但是在逻辑上却讲不通。(15)和(17)的区别在于,后者将“睡前洗脚”这件可以被每天重复做的事件变成了“睡前一直持续地在洗脚”。但是如果我们将“洗脚”换成“做作业”的话:

(19) 他睡前一直在做作业。

He was doing homework all the time before sleeping.

(20)他睡前总在做作业。

He always does homework before sleeping.

对应的事件语义表达式为:

(∃e) [Doing (e) & Subject (e, he) & Object (e, homework) & Hold (e, before sleeping)]

(∃e) [Doing (e) & Subject (e, he) & Object (e, homework) & Cul (e, when sleep)]

从此可以看出,两句中的前者强调做作业这件事在睡前一直持续,而后者强调做作业这件事在睡觉时终止,并且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再者:

(21) He always washes clothes on Sunday morning.

可以被解读为:

(22)他一直都(是)星期天上午洗衣服。

(23)他总(是)星期天上午洗衣服。

其中,(21)中的“always”可以同时被翻译成“一直”或者“总”。这或许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一直都”用来描写动作的重复时,和“总”有些类似。如果我们给上句加上一个“every”的成分:

(24) He always washes clothes every Sunday morning.

他一直都(是)每个星期天上午洗衣服。

(25)He always washes clothes on Sunday mornings.

他总(是)星期天上午洗衣服。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24)和(25)具有同样的意义,但是本文认为“一直都”需要与“每个”共现来表达“every”的意思,但是“总”则不必要,因为它本身就含有“every”的意思,只需把“Sunday morning”改为“Sunday mornings”。

5. 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例句分析,我们可以对目前所得出的结论做出以下概括:“always”作为时间性副词时,大致包含四种意义:a. 总是,每次都是,无例外地;b. 永远,始终,一直;c. 一再,老是;d. 在任何时候。 它既可以用来描写动作的重复发生,又可以描写状态的持续。所以,“always”综合了“一直”和“总”两词的意义,但是与“总”更接近。另外,“always”蕴含着一种“every”的特征,这种特征也存在于“总”中,但不存在于“一直”中。在部分否定句中,“always”可以理解为否定的“some”或“sometimes”。

鉴于国内有关“一直”“总”的汉语和外语对比研究很少,本文对“一直”“总”和“always”三个意义有些重叠的时间性副词做了一个初步的对比分析,关于三者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所得出的结论也需要更多的语料来进行验证。与本文中提到的时间性副词类似的词语还有“常常”“通常”“往往”和“often”“usually”等等,都具有很大的可探讨性。除此之外,这些时间性副词之间的连用情况以及与其他词语共现的情况也会反映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比如“总是一直”连用和“一直都”“总是在”的共现使用等。

Davidson, D. 1967. The logic form of action sentences [C] // N. Rescher (ed.).TheLogicofDecisionandAction.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37-71.

Parsons, T. 1990.EventsintheSemanticsofEnglish:AStudyinSubatomicSemantics[M]. Cambridge: MIT Press.

Rothstein, S. 2004.StructuringEvents:AStudyintheSemanticsofLexicalAspect[M].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安丰科, 安胜昔. 2012. 领主属宾句的事件语义分析 [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 89-94.

黄瓒辉. 2001. 时间副词“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 [D]. 硕士学位论文. 暨南大学.

贾改琴. 2009. 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形式语义研究 [D]. 博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

李华驹等. 1992. 大英汉词典 [Z].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 泉. 2002. 从分布上看副词的再分类 [J]. 语言研究 (2): 89-95.

陆谷孙等. 1989. 英汉大词典 [Z].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陆俭明,马真. 1999.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 [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吕叔湘. 1979.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吴 平. 2008. 评Parsons的亚原子语义学 [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133-137.

夏 群. 2008. 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 [D]. 博士学位论文. 南开大学.

张谊生. 2000. 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 [J]. 语言研究 (2): 51-6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5.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Z].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周小兵. 1999. 频度副词的划类与使用规则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116-119.

邹海清. 2008. 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语义功能研究 [D].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传媒大学.

(责任编辑 李淑静)

通信地址: 100083 北京市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本文为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现代汉语时间性副词的事件语义学研究”(16YCX178)的阶段性成果。

H03

A

2095-5723(2017)01-0033-05

2017-01-20

猜你喜欢
语义学时间性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卢曼理论中“Semantik”一词的翻译问题:语意/语义还是语义学——基于现象学方法论的探讨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智珠二则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时间性:桃花源之审美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