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卓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教学改革】
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探究
宁 卓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宝玉石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出来的瑰宝之一,宝玉石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涵着绚烂的华夏民族古文化色彩。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除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不断放眼精神层面的追求,在这种需求的影响下,宝玉石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青睐。高校开设宝玉石鉴赏课程,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标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层面追求,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的要求。笔者在实践中,从事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的讲解以及承担宝玉石实训室的管理,本文根据笔者实践相关经验对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进行简要探究,旨在能为实践教学提供些许参考与建议。
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改革;创新;实践
宝玉石文化悠久、拥有深厚文化底蕴、质地坚硬、色彩斑斓、瑰丽柔美,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也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提升,宝玉石文化的需求也逐步增大。因此,在高校开设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十分有必要,也是创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实践中,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实际授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需要不断的实施改革与创新。唯有这样才能使得宝玉石文化在大学校园得到普及推广,也能更好的加强对宝玉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宝玉石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需求新开设的专业之一,高校开设宝玉石专业就应当思考如何将宝玉石专业的教育与服务社会的功能相结合。应当建立起学校、企业、行业互联互通的产学研机制,大力推动校企合作的双元制办学模式。一方面利用学校的课堂授课以及校内实训条件对在校学生进行宝玉石文化相关的教育;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训。
要做到宝玉石专业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宝玉石鉴赏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的理论讲解,或单独依靠学校已有的实训条件,很难较好的让学生真正领略和学习宝玉石文化,此时就需要依托行业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可以有更直观的参与,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提出岗位需求的实践技能。
宝玉石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其普及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同时兼顾传统与创新,以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愈发成熟,人们较多的时候习惯使用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基于此我们在进行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信息化的手段。高校宝玉石文化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开设微信、微博公众号,在这些媒介的支撑下来实现宝玉石文化鉴赏知识的传递。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应当避免这些公共平台沦为商业广告的风险,要树立传播知识的正面形象。公众号应由专业授课老师来管理,使得平台发布的信息更专业更能够贴近课程的教学实际需求。让学生真正掌握宝玉石鉴赏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
传统专业课的教学评价多采用理论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对所授专业课的掌握程度。而宝玉石文化鉴赏,如果仅仅依靠理论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就不能全方位的客观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掌握的真实情况。所以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思考如何建立起更适应课程特点的考核体系。笔者实践经验总结得出,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应当采用“动态评估、分类考核”的方法来建立评估体系。所谓“动态”就是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某一个阶段来制定考核评价方案,应当放眼学生将来的岗位需求以及职业素养需求来全方位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实践中可采用随时抽查学生作业,并前后对比打分,结合学生实践表现给予岗位职业素养的加分等动态评价体制。
“分类考核”内容包括:一是技能考核。技能考核以项目任务书的形式给学生分发技能任务,通过将宝玉石文化鉴赏这门课程形成技能模块,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职业技能能力;二是创意考核。目前大学生教育以及考核环节普遍缺乏创意,创意考核是创新的考核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的主题构想来实现课程考核,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促进课程的教与学的广泛互动,实践中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成果;三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充分考虑学生权利发挥的重要措施,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作为最终考核成绩一个参考资料,这个过程既能让学生间相互交流课程学习心得,还能促进大家相互配合协作的职业素养;四是教考分离。宝玉石文化鉴赏实行教考分离,能够促进任课教师自觉地遵守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来实施教学,也能提升任课老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改进教学举措,求得更好的宝玉石鉴赏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也能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并掌握宝玉石鉴赏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重点内容,经过宝玉石鉴赏课程学习结束后的考试检验。进而形成重教重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的教学质量。
“挖掘潜力”指的是要充分挖掘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任课老师的潜力,让任课教师成为课程主导,能够有较多的施展空间,在满足教学计划的同时鼓励任课老师在教学思路、教学手段、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创新。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区别于其他理论学科,其授课效果的好坏很多时候取决于任课教师在教学组织上的思考,所以要充分挖掘任课教师的潜力,经常组织任课教师去行业相关企业去实践,经常开展专业方向的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与素质。
然而仅依靠校内全职的任课教师,要想讲授好宝玉石文化鉴赏这门课,还是远远不够的。应当立足市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的安排任课教师去企业锻炼,培养更多的任课教师,成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行业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宝玉石文化鉴赏的讲座,并建立校内论坛,将行业最前沿的知识带入校园,带进课堂,让学生不出学校就能聆听到行业最高端的论坛讲座,有利于学生真正学好宝玉石文化鉴赏这门课,也丰富了大学校园的文化积淀。
宝玉石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深受现代人的喜爱,作为传播知识与文化的高校,通过开设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掌握宝玉石文化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也为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追求作出了巨大贡献。笔者根据自身教授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以及监管宝玉石实训室的相关实践经验,提出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的若干探究。想要实现更好的教学,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的讲授应做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还应不断革新教学评价方法,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最后还需要不断挖掘任课教师的潜力,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宝玉石文化鉴赏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只有不断的探索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1]凌娟.通识教育选修课《宝玉石鉴赏》的教学改革与体会[J].中国培训,2017(2):45.
[2]乔森.探究宝玉石文化在高校的普及形式——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宝玉石文化的认知现状及解决方案”的调查报告[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72-73.
[3]姜立君,李素琴.通识教育选修课《宝玉石鉴赏》的教学体会[J].才智,2012(32):324-325.
[4]祝立业.云南宝玉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论与实践——以保山学院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2(4):104-108.
[5]高华东.宝石鉴赏课教学中的美育渗透[C].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8:2.
[6]江富建.《宝玉石鉴赏》课程建设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109-112.
2017-04-10
宁卓(1982-),女,天津人,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G633.98
A
1672-2086(2017)02-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