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旦
(吕梁教育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
【教育研究】
幼儿园生活教育中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思考
张保旦
(吕梁教育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
幼儿阶段的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掌握本领、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幼儿园在幼儿生活教育中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主导的地位,应积极的去探索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幼儿教师,应将幼儿的养成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育方法
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最开始的阶段,一切的基础都是在这个阶段打下。然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最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好的时候,在幼儿阶段,把握好教育时机,有意识有计划有规律的培养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幼儿园将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来引导儿童。
(一)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幼儿阶段,孩子每天的活动范围有限的,一个是在家庭环境中学习,另一个重要的场所便是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去学习。每天生活的环境,干净、整洁,幼儿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行为习惯就会慢慢发生变化,幼儿就会养成自己整理内务的习惯,不随意丢衣服,睡觉前会将自己的衣服叠放着整齐。幼儿身边接触的家人、教师、小朋友,他们平时的行为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习惯,幼儿自己会去模仿,幼儿阶段的意识还不够强,久而久之,身边人的好的坏的习惯他都会学去,幼儿没有辨识的能力,对与错、是与非,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所以,家长也好教师也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要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以免给孩子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二)依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在幼儿阶段,应从他们的身心教育特征出发,想让他们学会什么道理,不能一味的去说教,一味的去和他们讲道理。例如,在培养幼儿讲文明、懂礼貌时,不能只是去讲解词语本身的意思,要多方面的去给幼儿讲解,用幼儿能听懂的方式,去解释,告诉他们怎么做才是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在早上入园见到老师或是小伙伴的时候,应该向他们问好,在取餐时,要排队站好,不吵闹,不随地扔垃圾吐痰,傍晚回家要和老师小朋友再见等。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些物质上的鼓励,在教师平时的观察中,可以关注一些幼儿的行为习惯,在课堂上,或是在课余时间,这样幼儿在生活细节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习惯的养成应循序渐进
在人的一生中,做任何事,都不能急功近利,学习知识都是要一点点的,要去理解知识、思考问题、归纳总结,更不要说是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经过缜密的思考,适时合理地提出要求,培养教育的方式逐步改善,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过多地去要求幼儿去学习什么,去记住什么,幼儿阶段,也要分不同时期去灌输孩子,由浅及深,由易到难,一点点使学生去理解、接受。
(一)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的养成
1.从幼儿早晨来班级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班级门口等候家长和孩子,用标准的姿势和礼貌的语言去问候,孩子会以同样的方式去问候教师,久而久之,幼儿会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
2.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自选活动,在活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告诉孩子们要爱护公物,在整理物品的时候,告诉孩子们要轻拿轻放、快速整理,在细节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3.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全方面的去考虑品德、知识、能力,都应对幼儿进行培养。抓住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4.在孩子们进餐的时候,教会孩子们有秩序的排队,取回自己的饭菜后坐回自己的位置,饭后将餐具摆放好。
5.在午睡的时候,将自己的衣服放整齐,不吵不闹,盖好自己的被子安静的去睡觉。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幼儿阶段,就要对学习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形成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的行为习惯,不要在学习的时候玩耍,积极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中来,自觉地完成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等习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快乐,教会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实践学习等学习模式,养成勤思考、勤动脑、互相帮助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应该合理的安排幼儿每天的学习和生活,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对儿童有益的事,不要虚度光阴。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孩子学习的有效性。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习惯
对于书本的教学,幼儿只是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是认知世界的一部分,而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处理人际关系更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国外曾做过一项调查,对一所幼儿园的多名幼儿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社交能力比较好的幼儿在长大以后,在事业上,人际关系上,都要比社交能力弱、单纯学习的幼儿要高很多,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幼儿的环境较单一,基本上就是家庭的社交圈和幼儿园的社交圈。教师指导幼儿如何与家人老师以及小朋友相处,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组织一些模拟社交的游戏,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生活环境,让幼儿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通过幼儿自己的意愿来完成该角色的行为。通过模拟游戏,增加小朋友之间交流的机会,在游戏中,明白友谊的概念,来明辨是非对错,与小朋友们应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学会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社会需要的不仅仅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只有一身的技术,更需要的是能够融入到社会,走进生活,能够与人相处,交际能力强的人。在幼儿阶段,对社交能力的培养,是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的。
(四)培养幼儿的道德习惯
幼儿的心灵是纯洁的,对待事物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成人世界的影响是很大的,成人每天的日常行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思想道德观念。幼儿园则要肩负起正确的培养幼儿道德行为的责任。例如:教育幼儿要懂得礼貌待人、尊重长辈,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吵闹,不随地扔垃圾,乐于助人,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从小事做起,人的一生如果能从幼儿阶段就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拥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于以后的人生,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品德的好坏决定着人未来发展的方向,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对幼儿进行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灌输。
以上可以看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力求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幼儿生活的细节做起,坚持不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成功的根本取决于人的能力,而人的能力则是由习惯的养成决定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路,将会越走越远。
[1]李秀娟.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J].求知导刊,2015(2):76.
[2]史志华.强化职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7):8-9.
[3]高秀芝.幼儿园教育应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华夏教师,2014(1):93.
[4]郝志敏.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J].才智,2015(2):143.
2017-04-10
张保旦(1966-),女,山西临县人,吕梁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G612
A
1672-2086(2017)02-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