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林业厅
刘 攀
○贵州省农发行六盘水市分行
刘 璞
○贵州省林业厅
张英
六盘水市林业“三变”改革成效简析*
○贵州省林业厅
刘 攀
○贵州省农发行六盘水市分行
刘 璞
○贵州省林业厅
张英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六盘水市开展林业“三变”改革的情况,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三变”改革经营模式及“三变”改革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继续推进“三变”改革的几点建议。
林业 “三变”改革 改革成效 问题及建议
贵州省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国土面积9965平方公里,地貌景观以山地、丘陵为主。六盘水市下辖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县、钟山区等4个县(市、区),常住人口286万人。截至2016年六盘水市森林面积突破7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9.77%,活立木蓄积达1300万m3。近年来,六盘水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探索林业“三变”改革,着力于增加林农资产性收入,有效地激活了农村林木、林地等闲置资源,有效利用了林地空间,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路的林业“三变”改革发展的新路子,有效推动了六盘水市林业扶贫攻坚工作。
(一)资源变资产情况
1.林地确权发证情况。六盘水市应纳入林权制度改革的集体林地面积为594万亩,实际完成林地确权面积546万亩,完成确权登记并颁发林权证的92%,六盘水市共发放林权证14.54万本,发证宗地数为23.32万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约6.36万户。
2.林地流转情况。截至2016年底,六盘水市通过林业“三变”实现林权流转8.93万亩,资产价值约合2.6亿元。其中,流转集体林地资源面积7.44万亩,资产价值约合2.1亿元。
(二)资金变股金情况
1.林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截至2016年末,六盘水市共有林业合作组织(合作社、企业)217个,入股林农近8000户,涉及人口约2.93万人。林业合作社总资产突破40亿元,农民加入合作社开展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2.林农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建设情况。经统计测算,仅2016年,六盘水市林农通过资金入股和单独开展林业生产活动投入资金规模达到24亿元,农民林业资金投入稳步提高。近年来,林农通过林权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融资投入比例快速提高,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林业生产的收益预期增加,发展林业产业促进脱贫致富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一)强化了资产管理
1.实现了林业“三权”的转变。通过为林农发放林权证、股权证,与林农签订林地承包合同等方式,采取“分山块、分林地、分股权、分利润”等形式,将集体自留山变为林农经营山,将集体林变为自家林,实现了“还山于民、还林于民、让利于民”,真正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达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目的。
2.促进了森林资源培育和管护。林地确权到户后,极大地增强了林农爱林、护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积极性,增强了林区群众森林防火意识,有效地遏制了乱砍滥伐毁林开垦现象,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
3.促进了林分质量提高。六盘水市通过林业“三变”改革,明确了抚育胸径10厘米以下的人工用材林中的林木及毛竹不纳入采伐计划管理,林农抚育中幼林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加快,林木蓄积量得到提高,森林资源增值速度加快。
(二)助推了企业成长
六盘水市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林业企业大力支持和倾斜,通过“三个一批”,即“产业发展壮大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培育创办新建一批”,推动了林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的涉林经营主体。截至2016年末,六盘水市规模以上林业组织达到217个,总资产突破40亿元。
(三)促进了产业发展
通过林业“三变”改革,六盘水市林业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度该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55亿元,经济林面积达到60万亩,经济林产品产量达到7.24万吨。依托国有林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林业特色优势资源推动了森林旅游业发展,2016年度森林旅游人数达到242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6.8亿元。
(四)推进了扶贫进程
1.林地入股收益情况。2016年,六盘水市整合土地转股林业资金3876万元,入股林农达 66 709人,人均入股年收入达581元。其中涉及贫困人口 21 269人,人均入股年收入达到516元。
2.林业补助促进收入增加情况。2016年农民通过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补助获得直接补助资金达3.98亿元,涉及农户65.94万人,人均获得补助资金604元。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3万人,人均获得补助资金587元。
3.林农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建设情况。仅2016年,六盘水林农通过资金入股和单独开展林业生产活动投入资金规模达到24亿元,农民林业资金投入稳步提高。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发展林业产业促进脱贫致富进入良性循环,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4.林业促进就业情况。据统计,2016年度六盘水市林农通过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治理营造林项目、植被恢复费项目等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以及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生态护林员岗位等共计38.65万就业人次,人均劳务收入达到482元。其中涉及贫困人口6.41万人次,人均劳务收入突破500元,达到507元。
六盘水市根据各县林业产业发展布局、林业社会组织经营状况、农民土地资源量、农村劳动力结构、农民林业技术实力等情况,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引导、鼓励林业企业与农户开展“公司+村集体+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村集体+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基地”等经营合作、入股分红模式并取得积极成效, 林业“三变”经营模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一)“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
2014年,六盘水润永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争取中央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建设资金210万元,并投入360万元,在米箩镇米箩村建设2000亩油茶种植基地。该项目按公司、村集体、农户 5∶1∶4的比例进行利润分红。“公司+村集体+农户”入股经营模式既降低了企业土地流转风险,也带动了农民入股经营收入。同时,通过村集体参与分红调动了村集体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
该模式吸纳该村及周边林农376户1129人参与入股分红,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319人。预计2018年油茶开始进入丰产期,每年收入可达600—1000万元,入股农民每户年收入增加 7500—12 500元。参与其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可实现稳定脱贫。
(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盘县石桥镇妥乐村农户将位于景区的1450棵古银杏树入股村合作社,村合作社将农民入股的银杏树打捆入股旅游公司,开展森林旅游开发,根据入股协议每年景区森林旅游门票收入的30%分红给村合作社。合作社再将门票收入分红的30%用于古银杏树入股农户分红,另外70%则由村合作社用于再投资,来发展集体经济。从2014年至2016年,旅游公司森林旅游门票收入98万元,分给村合作社收益提成29.4万元,其中村合作社分给入股农户8.82万元,剩余20.58万元用于再投资发展村集体其他经营项目。银杏果成熟后,由村合作社根据当年银杏果的品质和市场行情等实际情况,以10—15元/斤不等的价格向农户收购,由旅游公司进行统一包装和销售。每年银杏果产量约1.5万斤,销售额达到近20万元。
(三)“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
盘县刘官金刺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14年由当地种植大户和技术能人发起组织,村民自愿参加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经营范围以刺梨育苗、种植、管理为主。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方式,完成标准化刺梨种植 14 000余亩。农民出土地,负责田间种植管理、采收工作。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及服务培训等工作。所得收益农民分40%,合作社分55%,村集体分5%。项目辐射带动农户2326户4678人。金刺源合作社刺梨产业示范区自2014年4月开工建设至今,已完成投资2800多万元。
(四)“村集体+农户+基地”模式
2014年六枝特区落别乡抵耳村以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为依托,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体,采用退耕地入股、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参股等自愿参加方式,栽种蓝莓苗50亩、10 000余株。该蓝莓基地入股农户占股60%,村集体占股40%。村集体收益的20%用于帮扶50户没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另外20%用于壮大本村集体经济。
(五)“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
钟山区大河镇成立了乡村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退耕还林地中开展林下种养殖产业,套种蔬菜、养殖绿壳蛋鸡等,实现林地管护、生态养殖、果蔬经营为一体的立体化经营的林业产业。该合作社入股农户27户89人,人均年收入增加近1200元。目前钟山区已成立该类林业专业合作社18家,入股退耕还林农户824户2835人,其中贫困户为512户1891人。
(一)集体林改是基础
没有林改确权就没有产权流转,没有产权流转就没有股权分红,明晰产权是林业“三变”改革的前提。通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业产权、实行确权到户,为林业生态建设创造条件。依靠林权制度改革,林农取得了自主经营的权利,林农通过林权流转、林权证抵押贷款、林农自主经营等形式开展生产经营,促进了林业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
(二)保障利益是根本
利益分享是合作的前提,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融合实现利益共享,从而实现激励相容机制。通过林地股份合作、林地托管半托管等形式,实现林地经营权在农户、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共享,通过市场配置,发展规模经营把市场做大,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利益,集体得保障,政府得民心。
(三)配套体系是保障
根据市委“三变”改革办统一安排,制定了《六盘水市林业局关于农村“三变”改革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指导意见》、《六盘水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六盘水市“四高两快”可视范围绿化实施方案》,正在制定《六盘水市森林林木林地流转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体系保障政策,并将更多地块、贫困户纳入林业“三变”改革范畴。
(四)政府引导是关键
政府作为社会秩序的管理者和惠农政策落实者,在创新产权推进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通过提供扶持资金、建立示范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引导、制定市场规则、提供必要担保等措施,为惠农政策的落实发挥了关键的引导作用。
(一)部分林地产权不明晰
六盘水市应纳入林改的集体林地593.92万亩,实际完成勘界确权颁证的达546.1万亩,颁证率达92%。但由于林权纠纷等原因,全市尚有47.82万亩未完成林权改革颁证,按规定纠纷林地不能颁发林权证,这影响了“三变”改革深入开展。建议六盘水市加大工作力度,明确集体林地使用权和经营权,认真清理、核实林权证颁证情况,将产权不明晰,影响林农入股经营的森林资源重新确权颁证,未办证的进一步勘界确权颁证,真正将林权落实到户,并完善承包合同,明确农户的经营权权力,为“资源变资产”创造条件。
(二)“三变”带动增收作用难以发挥
六盘水市林权流转8.93万亩,占全市可变资源林地总面积的25.68;实现集体林地资源变资产的7.44万亩,占全市可变资源林地面积21.4%。全市参与“三变”改革的各类财政资金为4.5亿元,六盘水市整合转股林业资金为3876万元,仅占资金的8.6%。全市参与“三变”改革的农民为57.06万人,六盘水市入股林农6万余人,仅占10.5%。建议六盘水市以林业惠农政策和资金为依托,加大资金整合和配套力度,引导林农、企业(合作社)开展林权流转,提高林地利用率,加快森林资源变资产步伐,促进林农资源性收益。
(三)林权资产评估机制未建立
六盘水市及下辖各县(市、区)都没有设立林权交易中心,林农的林地、林木资源折价入股难以进行评估,造成森林资源价值被低估,影响林农森林资源流转的积极性,阻碍了林业“三变”深入开展。建议六盘水市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体系,建立林地流转交易平台,以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为依托,设立融资担保机构,探索建立融资担保基金制度,并积极对接国有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 开展林地抵押贷款和流转贷款,助推林业“三变” 改革深入发展,进一步扩大“三变” 改革社会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 关宏锐
*课题名称:林业扶贫统计指标设置及统计学分析研究,课题号:黔林科合J字[2016]19号。
F326.2